防爆胎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384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防爆胎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爆胎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专用车通常是指安装有专用设备,具有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或其他专项用途的车辆。专用车的承载能力通常较强,装运货品数量多质量大且价值较高。因此专用车的车轴、轮胎承载的载荷较大。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偶发轮胎漏气或爆胎现象。一旦专用车发生爆胎事故,整车迅速向一侧倾斜。高速行驶状态下,极易发生侧翻事故,造成驾驶员伤亡及装运货品受损。因此急需一种有效针对专用车爆胎后避免车辆侧翻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爆胎时有效避免车辆侧翻的防爆胎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爆胎支撑装置,用于安装在车辆的车架下方,其中,所述防爆胎支撑装置包括外支撑套、内支撑柱以及固定件;所述外支撑套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下方,所述外支撑套内部开设有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竖直延伸且开口于所述外支撑套的底端;所述内支撑柱上端伸入所述外支撑套的容置腔体内,其下端露出于所述容置腔体且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支撑套与所述内支撑柱之间,以将所述内支撑柱高度可调地固定于所述外支撑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支撑套呈管状结构,所述容置腔体开口于所述外支撑套的顶端和底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支撑套呈方管状结构,所 述内支撑柱的截面呈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内支撑柱的顶端周缘设有倒角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支撑套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内支撑柱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竖直间隔排列的多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穿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和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而将所述内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外支撑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防爆胎支撑装置还包括:

连接座,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下方,所述连接座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外支撑套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支撑套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而将所述外支撑套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外支撑套的尺寸,所述防爆胎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U型螺栓;所述两个U型螺栓分别位于所述外支撑套顶端的两侧,所述U型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内支撑柱的底端固定有弯折底板,所述弯折底板包括水平部以及两个弯折部;所述水平部贴合固定于所述内支撑柱的底端;所述两个弯折部分别由所述水平部在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边向上倾斜弯折而成,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车架的龙骨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内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滚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通过将外支撑套和内支撑柱组成的支撑结构固定在车架下方,能够防止车辆因爆胎而导致侧倾角度过大造成的侧翻事故,保证车辆能够在爆胎发生后安全平稳的停靠。另外,该防爆胎支撑装置能够在车辆发生爆胎后,避免爆胎的轮胎的钢圈与地面接触而受压损坏,防止轮胎被碾而导致的二次受损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 较低。进一步地,由于内支撑柱高度可调第设于外支撑套,使得该防爆胎支撑装置的底部离地高度可调,因而能适应不同路况,保证车辆良好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防爆胎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防爆胎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防爆胎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侧视图;

图4A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防爆胎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侧视图;

图5A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防爆胎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防爆胎支撑装置;110.外支撑套;111.容置腔体;112.第一定位孔;113.第二连接板;120.内支撑柱;121.倒角结构;122.第二定位孔;130.固定件;140.连接座;141.第一连接板;150.U型螺栓;160.弯折底板;161.水平部;162.弯折部;170.滚轮;200.车架;300.车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 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上端部”、“下端部”、“之间”、“侧”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阅图1A和图1B,图1A和图1B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示出了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安装于车架200下方时的状态。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是以专用车为例,进一步地,是以作为专用车爆胎时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承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车辆,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可以用于安装在车辆的车架200下方,且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主要包括外支撑套110、内支撑柱120、固定件130、连接座140和U型螺栓150。配合参阅图2至图5B,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分解示意图,具体表示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外支撑套110、内支撑柱120以及弯折底板160的具体结构;图3A和图3B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表示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安装于车轴300下方;图4A和图4B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示出了具有滚 轮170的爆胎支撑装置设于车架200下方的实施方式;图5A和图5B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再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示出了具有滚轮170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设于车轴300下方的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A至图5B,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各主要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座140固定于车架200的下方,连接座140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41。外支撑套110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41,而将外支撑套110固定于连接板的底面。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板113的尺寸大于外支撑套110的尺寸,防爆胎支撑装置100还包括两个U型螺栓150,这两个U型螺栓150分别位于外支撑套110顶端的两侧,U型螺栓150固定第二连接板113于第一连接板141的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将外支撑套110固定于车架200的下方,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其他固定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连接板141与第二连接板113。又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亦可不设置第一连接板141和第二连接板113,而直接将外支撑套110固定于连接座140底部。又或,不设置连接座140,而直接将外支撑套110固定于车架200的底部,均不以此为限。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支撑套110内部开设有容置腔体111,容置腔体111竖直延伸且开口于外支撑套110的底端。内支撑柱120上端伸入外支撑套110的容置腔体111内,其下端露出于容置腔体111且竖直向下延伸。固定件130可拆卸地连接于外支撑套110与内支撑柱120之间,以将内支撑柱120高度可调地固定于外支撑套110。具体而言,外支撑套110呈管状结构,容置腔体111开口于外支撑套110的顶端和底端。并且,外支撑套110呈方管状结构,内支撑柱120的截面呈矩形。另外,内支撑柱120的顶端周缘设有倒角结构121,以避免内支撑柱120的顶端在外支撑套110的容置腔体111内上下调节时,与容置腔体111的内壁发生摩擦而阻碍两者的相对运动。其中,外支撑套110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竖直间隔 排列的第一定位孔112,内支撑柱120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竖直间隔排列的第二定位孔122,固定件130可以优选为螺栓、销轴或铆钉等,固定件130分别穿设于一个第一定位孔112和一个第二定位孔122,而将内支撑柱120固定于外支撑套110。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内支撑柱120高度可调地固定于外支撑套110的下方,使得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底部离地高度可调,因而能适应不同路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内支撑柱120高度可调地固定于外支撑套110的下方,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原理的范围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孔112与第二定位孔122的数量均不限于两个,仅需将第一定位孔112与第二定位孔122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为竖直间隔排列的多个,即可满足内固定柱高度可调的固定关系。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防爆胎支撑装置100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任何细节或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任何部件。

举例来说,并非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折底板160固定于内支撑柱120的底端,弯折底板160包括水平部161以及两个弯折部162。其中,水平部161贴合固定于内支撑柱120的底端,两个弯折部162分别由水平部161在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边向上倾斜弯折而成,且第一方向为车架200的龙骨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在内支撑柱120的底端,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弯折部162亦可由从水平部16的上述两侧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并不以此为限。

然而,并非在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实施方式中,都必须设置上述弯折底板160。例如,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内支撑柱120的底端设置滚轮170,以替代弯折底板160,起到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底端与底面接触时降低摩擦的 功能。

另外,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仅对防爆胎支撑装置100安装于车架200下方进行了描述。然而,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亦可安装在车辆的其他位置。例如图4A、图4B、图5A和图5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亦可位于轮胎内侧的车轴300的下方,即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连接座140(或外支撑套110)固定于车轴300的下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在车辆发生爆胎时提供一应急支撑功能,而对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具体设置位置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原理的范围内。另外,由于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底端的上下可调的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的路况或使用需求,灵活调整其高度,但应保证其底端(内支撑柱120的底端)的高度介于轮胎底端与车轴300或车架200等结构之间,以避免对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影响,或避免车辆发生爆胎时车轴300或车架200等车辆自身结构先于防爆胎支撑装置100与底面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100,通过将外支撑套110和内支撑柱120组成的支撑结构固定在车架200下方,能够防止车辆因爆胎而导致侧倾角度过大造成的侧翻事故,保证车辆能够在爆胎发生后安全平稳的停靠。另外,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能够在车辆发生爆胎后,避免爆胎的轮胎的钢圈与地面接触而受压损坏,防止轮胎被碾而导致的二次受损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进一步地,由于内支撑柱120高度可调第设于外支撑套110,使得该防爆胎支撑装置100的底部离地高度可调,因而能适应不同路况,保证车辆良好的通过性。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 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爆胎支撑装置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