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726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换挡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切换的换挡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操作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杆装置尤其配置于中控台的情况下,例如因配置杯架等而设置空间变小,因此研究了更加缩小与车宽方向对应的宽度来实现小型化。

为了与换挡杆装置的小型化对应,在专利文献1中,在供换挡杆安装为能够摆动的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朝向外侧凹下的凹部,并在该凹部配置有构成检查机构的检查功能块。检查机构在操作换挡杆使之摆动时,对设定在换挡杆的摆动范围内的多个位置的每个位置赋予操作节奏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82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虽然换挡杆装置如上述那样地实现了小型化,但被要求更进一步的小型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使换挡杆装置更加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1是一种换挡杆装置,具备:

安装于车体的壳体;

以在开口于上述壳体的上面的长孔形状的换挡孔插入的状态沿该换挡孔摆动的换挡杆;

设于上述壳体与上述换挡杆之间,且在摆动操作换挡杆时,对设定在换挡杆的摆动范围内的多个位置的每一个位置赋予操作节奏感的检查机构;以及

与上述换挡杆卡合来限制换挡杆从设定在该换挡杆的摆动范围内的停车位置向其它位置移动的换挡锁定机构,

上述换挡杆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检查机构具有:

设于上述换挡杆且向突出的方向被施力保持的检查部件;以及

设于上述壳体且具有对与上述换挡杆一起摆动的上述检查部件进行按压的检查槽的检查功能块,

在上述换挡杆的摆动方向一方侧,一体地设有一端与变速机连接的电缆的连结部,并且在摆动方向另一方侧,一体地设有对上述检查部件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

上述换挡锁定机构具有:

与在上述换挡杆的停车位置上的位置销卡合来阻止该位置销沿上述换挡杆的轴向移动的锁定部件;以及

使上述锁定部件向不与上述位置销卡合的锁定解除位置移动的驱动部,

上述换挡锁定机构安装于与上述壳体相独立的单元基体,

上述壳体的上述换挡孔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形成为与上述壳体的左右一对侧壁的内表面间的宽度相同,并且容纳配置上述单元基体的贯通孔设于上述壳体的左右一对侧壁中的一方,

在上述壳体的左右一对侧壁,贯通地设有棘爪孔,该棘爪孔具备在上述换挡杆的摆动方向上供上述位置销卡合的棘爪槽,

设于上述壳体的左右一对侧壁的各棘爪孔中的一方与上述贯通孔连续,

与上述贯通孔连续的上述棘爪孔在周缘具有从上述侧壁立起的凸缘,

上述凸缘的前端位置设定于与上述锁定部件、上述驱动部以及上述单元基体各自的从上述侧壁起的突出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的左右一对侧壁中的至少一方沿外周侧的缘部具备高度为上述凸缘的从上述侧壁起的立起高度以下的肋。

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缘具有:设于除上述棘爪槽的周缘之外的周缘的第一凸缘;以及以包围上述棘爪槽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且与上述第一凸缘相比从上述侧壁起的立起高度较高的第二凸缘,

在上述第二凸缘的上述棘爪槽侧,设有比上述棘爪槽的端缘更向上述棘爪孔侧突出的缓冲部件,

上述棘爪槽的停车位置与换向位置之间的凸部具有从上述侧壁立起的突起,该突起的立起高度与上述第二凸缘的从侧壁起的立起高度同等。

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在换挡杆的摆动方向一方侧配置有电缆的连结部,并在另一方侧配置有检查机构的导向部件,将供换挡锁定机构安装的单元基体容纳配置于壳体的侧壁的贯通孔。此时,壳体的换挡孔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为与壳体的左右一对侧壁的内表面间的宽度相同,也与其相辅相成,能够更加缩小左右一对侧壁相互的间隔,能够更加缩小换挡杆装置的车宽方向的宽度,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将设于棘爪孔的周缘的凸缘的前端位置设定于与锁定部件、驱动部以及单元基体各自的从侧壁起的突出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由此,即使壳体具备容纳配置单元基体的、与棘爪孔连续的贯通孔,也能够确保壳体的刚性并且将换挡杆装置的车宽方向的宽度抑制为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配置于汽车的中控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包括图1的中控台在内的换挡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包括图1的中控台在内的换挡杆装置的从汽车右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4是包括图1的中控台在内的换挡杆装置的从汽车后方观察的后视图。

图5是图4的省略了中控台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3的省略了中控台的B-B剖视图。

图7是换挡杆装置的从汽车前方侧观察的主视图。

图8是安装于换挡杆装置的壳体的锁定机构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锁定机构单元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锁定机构单元安装于壳体的右侧壁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换挡杆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2是从与图11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1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中:

7—壳体,7a—壳体的上表面,11—换挡杆,13—壳体的换挡孔,21L、21R—左右一对侧壁,23d—电缆连结部(连结部),23e—筒部(引导部件),25—检查机构,27—换挡锁定机构,29—检查部件,31—检查机构的检查功能块,31a—检查功能块的检查槽,35—位置销,37—换挡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39—换挡锁定机构的螺线管(驱动部),47—单元基体,55—壳体的右侧壁的开口部(贯通孔),59(59L、59R)—棘爪孔,61—棘爪槽,61b—设于棘爪槽的凹凸的凸部的突起,63—第一凸缘(凸缘),65—第二凸缘(凸缘),67—肋,71—缓冲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4中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挡杆装置1设于作为车辆的汽车的中控台3的一个部位的状态。此外,图中,箭头FR表示汽车的前侧,箭头RH表示汽车的右侧,箭头UP表示汽车的上侧。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以下记载中的“前后方向”作为汽车的前后方向。

在中控台3的比车宽方向中央稍微靠左侧,沿前后方向设有两个杯架5。在杯架5的靠车宽方向右侧的侧部附近设有换挡杆装置1。

换挡杆装置1具备壳体7、以及相对于壳体7以图1、图3所示的支撑轴9作为中心向前后方向摆动的换挡杆11。壳体7形成为具有成为顶棚部的上面7a向外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的箱形状。位于换挡杆11的基部的支撑轴9由设于壳体7的下部的轴承部7b轴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

如图1所示,在壳体7的上面7a,设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的换挡孔13,并在换挡孔13插入有换挡杆11的中空的筒体15。在筒体15的前端设有换挡手柄17。与壳体7的换挡孔13对应地在中控台3的上面也形成有供筒体15插入的长孔19。

换挡孔13沿相互平行的左右两侧壁21L、21R在上面7a开口。换挡孔13的两侧壁21L、21R的内表面作为开口缘22a而形成,开口缘22a以及两侧壁21L、21R的内表面以相对于换挡杆11的摆动轨迹以规定的间隔接近配置的方式设定形状和位置。

此外,换挡杆11的摆动轨迹与开口缘22a的间隔设定为,在操作换挡杆11使之摆动时,换挡杆11不与两侧壁21L、21R滑动接触。另外,上述间隔设定为,当对换挡杆11作用有左右方向的负载时,通过使在位于换挡杆11的基部的杆主体23上形成的卡合部23a(图6)抵接于开口缘22a,来将换挡杆11支撑于开口缘22a。杆主体23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安装于筒体15的下部,卡合部23a以向左右方向稍微突出的方式形成于杆主体23的上端部。

如图5所示,换挡杆装置1具备配置于壳体7与换挡杆11之间的检查机构25。在操作换挡杆11使之摆动时,检查机构25对设定在换挡杆11的摆动范围内的多个位置(停车位置、换向位置、空挡位置、以及驾驶位置)的每一个位置赋予操作节奏感。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换挡杆装置1设有换挡锁定机构27,以便不会无意中从停车位置向其它位置移动。

检查机构25如图5所示地配置于换挡杆11的后方侧,具备设于换挡杆11侧的检查部件29和设于壳体7侧的检查功能块31。

检查部件29的构成前端部的检查球29a经由检查销29b而被检查弹簧29c施力保持。这些检查球29a、检查销29b以及检查弹簧29c容纳配置在作为导向部件的筒部23e内。筒部23e经由后方延长部23b而一体地形成于换挡杆11的杆主体23。由此,检查球29a能够向以支撑轴9作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突出并向相反方向没入。

检查功能块31利用多个螺纹件33固定于换挡孔13的后方侧附近的壳体7的凹状内表面7c。在与壳体7的凹状内表面7c相反的检查功能块31的内侧的表面,形成有检查槽31a。检查槽31a与和换挡杆11一起摆动的检查部件29对置配置,并在与各位置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凹部。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当已操作换挡杆11使之摆动时,检查部件29和换挡杆11一起摆动,检查球29a按压于检查槽31a并滑动。而且,检查球29a越过在每一个位置设定的凹部与凹部之间的凸部,由此检查机构25赋予位置切换时的操作节奏感。

并且,如图5所示,换挡杆11的杆主体23在与后方延长部23b相反的一侧的前方形成有前方延长部23c。在前方延长部23c的前端,一体地设有作为连结部的电缆连结部23d。在电缆连结部23d,连结一端与未图示的变速机连接的电缆34的另一端。

因此,在换挡杆11,且在摆动方向一方侧一体地设有一端与变速机连接的电缆的电缆连结部23d,并且在摆动方向另一方侧,一体地设有对检查机构25的检查销29b进行导向的筒部23e。

接下来,对图1、图3所示的换挡锁定机构27进行说明。

亦如图8~10所示,换挡锁定机构27具备锁定部件37。锁定部件37与处于停车位置的换挡杆11的位置销35(图3、图5、图6)卡合来阻止位置销35的移动。换挡锁定机构27还具备使锁定部件37向不与位置销35卡合的锁定解除位置移动的作为驱动部的螺线管39。

如图6所示,位置销35具备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5a,能够和容纳在换挡杆11的筒体15内的位置杆41一起相对于筒体15沿位置杆41的轴向自由移动。

在筒体15内,隔着位置销35而在位置杆41的相反侧,容纳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位置弹簧43。利用位置弹簧43将位置销35以及位置杆41施力保持于换挡手柄17侧。

位置销35配置为能够和位置杆41一起在设定于筒体15的前端侧的卡合位置与设定于筒体15的基端侧的解除位置之间自由往复移动。此时,位置销35由位置弹簧43施力保持于卡合位置。

若驾驶员对设于换挡手柄17的手柄按钮17a(图3、图5)进行按压操作,则位置杆41经由图5所示的按钮连杆45向下方移动,并且位置销35向下方的解除位置移动。若驾驶员停止对手柄按钮17a的按压操作,则因位置弹簧43的作用力而位置销35复原至卡合位置,并且手柄按钮17a返回初始位置。

如图8、图9所示,构成换挡锁定机构27的上述的锁定部件37以及螺线管39安装于与壳体7相独立的单元基体47,从而构成锁定机构单元49。

单元基体47具备在前部处向前方延伸的前部安装部51、和在后部处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安装部53。单元基体47利用分别设于前部安装部51以及后部安装部53的安装孔51a、53a,如图10所示地利用螺栓54安装于壳体7的右侧壁21R。

此时,单元基体47的除前部安装部51以及后部安装部53之外的大部分进入设于壳体7的右侧壁21R的作为贯通孔的开口部55。进入了开口部55的部分的单元基体47如图7所示地位于比也在图5中表示的电缆连结部23d靠下方。单元基体47的前部安装部51以及后部安装部53与右侧壁21R的表面接触。

锁定部件37能够自由转动地轴支承于朝向外侧立设于单元基体47的锁定轴57,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锁定部件37横跨图3、图13所示的停车槽部61a的开口部,从而限制位于停车槽部61a内的位置销35的下方移动。在锁定解除位置,锁定部件37从停车槽部61a的下方分离,从而允许位置销35的下方移动。

螺线管39与锁定部件37连结,从而可动部以锁定部件37成为锁定位置或者锁定解除位置的方式位移。螺线管39在形成于单元基体47的外表面的螺线管容纳部47a(图8、图9)容纳,通过在螺线管容纳部47a的外周缘卡定未图示的卡定爪,来保持在螺线管容纳部47a内。

如图8、图9所示,在单元基体47中的前部安装部51的下部的外表面,形成有插口容纳部47b。在插口容纳部47b容纳与螺线管39连接的未图示的电线的插口。

如图11~图13所示,容纳保持锁定机构单元49的右侧壁21R的开口部55的后部与形成于右侧壁21R的棘爪孔59R(59)的下部侧的前部连续。在壳体7的图13中位于纸面里侧的左侧壁21L,也具备与棘爪孔59R(59)相同形状的棘爪孔59L(59)。在左侧壁21L不设置开口部55。

左右的棘爪孔59L、59R处于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位置,是沿左右方向贯通的形状,并在上缘部形成有棘爪槽61。棘爪槽61沿换挡杆11的摆动方向在每一个位置上以成为凹凸的凹部的方式形成。棘爪槽61的凹凸形成为,在换挡杆11的摆动方向上,能够与沿换挡杆11在轴向上往复移动的位置销35自由卡合分离。

也就是说,在换挡杆11位于停车位置的状态下,位置销35在被施力保持于卡合位置的状态下,位于设定于棘爪槽61的停车槽部61a。

该情况下,当将换挡杆11从停车位置向其它位置切换时,在不操作手柄按钮17a而操作换挡杆11使之摆动的情况下,位置销35卡定于棘爪槽61的凹凸的具备突起61b的凸部,从而限制换挡杆11向其它位置的移动。在按压操作手柄按钮17a并且操作换挡杆11使之摆动的情况下,位置销35向解除位置移动,而越过棘爪槽61的具备突起61b的凸部,从而能够向其它位置移动。

棘爪孔59R在除棘爪槽61的周缘之外的周缘,具备从右侧壁21R立起的第一凸缘63。如图13所示,第一凸缘63分别具备位于与开口部55连续的棘爪孔59R的下部的圆弧形状的下部周缘凸缘63a、和位于棘爪孔59R的后部的后部周缘凸缘63b,整体大致呈L字形状。

如图13所示,在包围棘爪槽61的上部以及前后的三个位置的右侧壁21R,以包围棘爪槽6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凸缘65。第二凸缘65具备位于棘爪槽61的上部且形成为圆弧形状的上部凸缘65a、分别位于棘爪槽61的前后的前部凸缘65b以及后部凸缘65c。

第二凸缘65相比第一凸缘63,形成为从右侧壁21R起向图13中纸面表侧的立起高度较高,后部凸缘65c与后部周缘凸缘63b相互直线状地连续。并且,下部周缘凸缘63a以及上部凸缘65a成为以图3所示的支撑轴9为中心的圆弧形状。

供位置销35卡定的棘爪槽61的凹凸的凸部的上述的突起61b的从右侧壁21R起向图13中纸面表侧的突出高度与第二凸缘65的从右侧壁21R起的立起高度同等。

在壳体7的右侧壁21R,沿上面7a的外周侧的缘部形成有肋67。肋67的从右侧壁21R起向图13中纸面表侧的立起高度为第一凸缘63的从右侧壁21R起的立起高度以下,且外表面成为从上面7a连续的圆弧状。

肋67在开口部55的上方位置形成有切口部67a。如图3所示,在与切口部67a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定机构单元49的解除杆69。解除杆69由一体地形成于锁定机构单元49的引导部49b支撑为能够滑动。利用工具等穿过切口部67a而向下方按压解除杆69,由此锁定部件37向解除位置移动。此外,如图4、图6所示,在壳体7的左侧壁21L也形成有与肋67大致相同的肋68。

如图13所示,在由第二凸缘65围起的棘爪槽61侧的右侧壁21R,利用粘合剂等安装有由板状的软质树脂等构成的缓冲部件71。缓冲部件71的外侧的三个周缘大致与第二凸缘65的内表面接触,内侧的周缘比具有棘爪槽61的凹凸的端缘向棘爪孔59R侧稍微突出。缓冲部件71的向棘爪孔59R侧突出的部分在图13中以点划线表示,并在其它的图中省略。

第二凸缘65的前端位置在单元基体47安装于壳体7的状态下设定于与锁定部件37、螺线管39以及单元基体47各自的从右侧壁21R起的突出侧(图13中纸面表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1)如图5所示,通过在换挡杆11的摆动方向前方侧设置电缆连结部23d,并在后方侧设置检查机构25的筒部23e,来沿换挡杆11的摆动方向配置电缆连结部23d、换挡杆11以及检查机构25。因此,能够使壳体7的左右侧壁21L、21R相互的间隔更窄,换挡杆装置1的整体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变小,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2)如图8、图9所示,将具备换挡锁定机构27的单元基体47与壳体7相独立,如图10所示地将其容纳配置于壳体7的右侧壁21R的开口部55。此时,壳体7的换挡孔1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为与左右侧壁21L、21R的内表面间的宽度相同,也与其相辅相成,能够使壳体7的左右侧壁21L、21R相互的间隔更窄,更加缩小换挡杆装置1的整体的车宽方向的宽度,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3)设于棘爪孔59R的周缘的第二凸缘65的前端位置设定于与锁定部件37、螺线管39以及单元基体47各自的从右侧壁21R起的突出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由此,即使具备用于容纳配置单元基体47的、与棘爪孔59R连续的开口部55,也能够确保壳体7的刚性并且将换挡杆装置1的车宽方向的宽度抑制为较小。

(4)壳体7的左右一对侧壁21L、21R中的至少一个侧壁21R沿外周侧的缘部具备肋67,该肋67的高度为第二凸缘65的从右侧壁21R起的立起高度以下。由此,在将换挡杆装置1的车宽方向的宽度抑制为较小的状态下,壳体7抑制在上面7a的角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刚性。

(5)进入右侧壁21R的开口部55的部分的单元基体47如图7所示地位于比电缆连结部23d靠下方。因此,能够抑制图5所示的电缆34的工作由单元基体47阻碍。并且,与沿车宽方向并列配置的情况比较,进入开口部55的部分的单元基体47和电缆连结部23d能够将换挡杆装置1的车宽方向的宽度抑制为更小。

(6)通过使单元基体47与壳体7相独立,不需要在右侧壁21R形成容纳锁定部件37、螺线管39的凹部,仅形成贯通的开口部55即可,从而提高壳体7的成形性。

(7)利用与第一凸缘63相比立起高度较高的第二凸缘65,棘爪槽61周边的刚性变高,从而即使开口部55与棘爪孔59R连续,也能够确保壳体7的刚性。

(8)如图13所示,通过在由第二凸缘65围起的位置的右侧壁21R设置缓冲部件71,能够减少位置销35从下方朝上方移动而与棘爪槽61卡合时的打音的产生。

(9)位置销35在卡合于停车位置或者换向位置的棘爪槽61的状态下,当使换挡杆11向前后移动时,对棘爪槽61的凸部作用较大的力。但是,如图11~图13所示,棘爪槽61的停车位置与换向位置之间的凸部具有从右侧壁21R立起的突起61b,且将该突起61b的立起高度设为与第二凸缘65的从右侧壁21R起的立起高度同等,从而提高凸部周边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凸部周边的龟裂、破损。

(10)对于更加缩小车宽方向的宽度而轻薄化且小型化了的换挡杆装置1而言,如图1~图4所示,能够在汽车的中控台3中紧凑地配置于杯架5的侧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而记载的简单的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具体的技术事项,也包括能够从其容易导出的各种变形、变更、代替技术等。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中控台3且在换挡杆装置1的侧部配置有杯架5,但也可以在换挡杆装置1的侧部配置其它的例如收纳盒、开关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缘63、第二凸缘65、突起61b以及缓冲部件71仅设于右侧壁21R,但也可以除右侧壁21R之外还设于左侧壁21L。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利用螺纹件33在壳体7的凹状内表面7c固定有检查功能块31,但也可以使检查功能块31与壳体7成为一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机构单元49一体地形成有将解除杆69支撑为能够滑动的引导部49b,但也可以使引导部49b与壳体7成为一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