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621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单元的的送风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流出单元可移动地支承在机动车的外罩部件的容纳部中。这种送风装置设置在车辆仪表板上并且这样支承在车辆仪表板中,使得所述流出单元在主动状态中能够实现向车辆内部空间的空气供应并且在被动状态中至少局部地容纳在车辆仪表板的容纳部中。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不同的送风装置,这些送风装置遮盖在被动状态中的流出单元。这种用于机动车的送风组件由de102011100059a1已知。送风组件包括具有托架表面的托架,在托架表面中构造有容纳部。托架例如能够设置在车辆的车辆仪表板上。

此外,送风组件包括可运动地支承在托架上的空气流出器,所述空气流出器能够运动到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中,其中,空气流出器在打开位置中时从容纳部中突出,而在关闭位置中时至少部分地下沉在容纳部中。为了从打开位置进入到关闭位置中和相反地从关闭位置进入到打开位置中,空气流出器围绕平行于空气排出面延伸的枢转轴线可枢转地支承在容纳部中。

de102011100059a1中的送风组件需要在车辆仪表板上的相对大的枢转面。这意味着,在车辆仪表板上,空气流出器需要比实际的使用面(即空气流出器的流出面或者流出口)更大的面用于枢转。必须为空气流出器预留车辆仪表板的至少一个区域,其中,该面的大部分不被用于流出空气。此外,仪表板的外观在打开位置中和关闭位置中时显著地改变。

从de4136822a1中公开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部空间的空气流出装置。所述空气流出装置配备有设在空气引导装置的端部部段中的、为了控制空气流的排出方向可运动地设置的送风嘴和在下游配设给该送风嘴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经由接片分离的、缝槽状的流出口。送风嘴的空气引导元件沿着选定的流出方向与各接片对齐。空气引导元件设置在可围绕转动轴线运动的送风嘴上并且送风嘴这样与操纵装置的步进传动装置处于驱动连接中,使得沿着任一选定的流出方向,空气引导元件均与挡板的相邻的接片对齐。

de60121969t2公开了一种具有打开/关闭组件和送风活门组的空气管道喷嘴,所述打开/关闭组件和送风活门组能够共同运动。送风活门组可运动地装配在壳体通道中,而打开/关闭组件则可运动地装配在壳体上并且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打开/关闭组件的打开/关闭活门具有外表面和一对侧面部件,其中,每个侧面部件具有构造在其中的、弧形的缝槽,相应的引导销嵌入到所述缝槽中,所述引导销能够与壳体相关联地运动。各引导销的运动引起打开/关闭组件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其又引起送风活门组在移出位置和返回位置之间的运动。但是这种布置隐藏着被卡住的风险,例如当脏物进入到弧形的缝槽中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具有流出单元的送风装置,该流出单元在主动状态(打开位置)中(当空气经由流出单元被引导至乘客车厢中时)和在被动状态(关闭位置)中(当没有空气经由流出单元被引导到乘客车厢中时)在机动车的仪表板或者外罩部件上提供基本均质的表面并且不使用用于送风装置的结构空间,所述结构空间经由外罩部件或者仪表板延伸到乘客车厢中。在此应当经由机动车的外罩部件的开口在主动状态中使空气流出并且所述开口在被动状态中是被遮盖的。

该任务通过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说明的技术特征的送风装置解决。有利的扩展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详细说明。

在解决前述任务的、至少具有可移动地支承在机动车的外罩部件的容纳部中的流出单元和可枢转地支承在容纳部上的关闭单元的送风装置中,

-容纳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引导件,流出单元沿着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件可移动地支承,

-在容纳部上设置有第一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的第一驱动轮、第一星形轮元件和相对置的第二星形轮元件,

-第一驱动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一星形轮元件的和第二星形轮元件的旋转轴线间隔开地延伸,

-第一驱动轮与驱动单元耦联,

-第一驱动轮在第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并且第一星形轮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对应的第一容纳缝槽,

-第一星形轮元件与关闭单元耦联,并且关闭单元可经由第一星形轮元件枢转,

-第一驱动轮在第二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销,并且第二星形轮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对应的第二容纳缝槽,

-第二星形轮元件在与第二容纳缝槽相对置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销,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销与第一连接元件可转动地耦联,

-第一连接元件具有连接部段,所述连接部段与流出单元可转动地耦联,和

-连接部段在容纳部中的第二引导件中可移动。

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一般可理解为具有星形轮的传动装置,所述星形轮是根据其独特的、在形状上类似于马耳他十字的构件命名的。借助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连续的转动运动能够转化成间歇性的转动运动或者限制转动的次数。传统的星形轮为此具有四个缝槽。此外,在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中还有具有大于四个缝槽的星形轮。此外,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具有驱动轮,该驱动轮具有至少一个销,所述销在每周转动时嵌入到星形轮的缝槽中并且带动星形轮这样长的时间,直至销重新从缝槽中离开。驱动轮能够具有扇形的锁紧盘,该锁紧盘在销从星形轮的缝槽中离开之后在位于两个缝槽之间的区域内或者在缝槽的区域内嵌入到邻接的区域中并且马耳他式十字固定保持在圆周上,使得星形轮不进一步转动。

与此相对,在这里描述的送风装置具有这样的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在所述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中,驱动轮具有第一销和处于相对置的侧面上的第二销,并且第一星形轮元件以及第二星形轮元件具有第一容纳缝槽或者说第二容纳缝槽。第一星形轮元件和第二星形轮元件在此不必旋转对称地构造。送风装置的各部件的布置和构造能够通过第一驱动轮沿着第一转动方向的旋转实现关闭单元的打开和流出单元的移动。为了使流出单元返回和为了通过关闭单元关闭外罩部件的开口,仅须使第一驱动轮沿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在驱动轮上的第一销和第二销的布置在此规定,所述不同的运动(即关闭单元的枢转和流出单元的移动)相互间以什么样的间隔进行。因此,例如在关闭单元枢转的情况下已经能够实现流出单元从返回位置到前移位置中的移动。为此,在第一销和第二销之间的间距小于在其中首先完全打开关闭单元和紧接着使流出单元从返回位置运动到前移位置中的实施方案中的间距。因此,流出单元的移动和在流出单元返回的情况下经由关闭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能够这样实现,使得所述两个运动过程重叠或者按如下实施。

送风装置的构造能够通过第一驱动轮沿着第一方向的旋转实现流出单元的移动和使关闭单元枢转到打开位置中并且通过第一驱动轮沿着第二方向的转动实现使关闭单元枢转到关闭位置中,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定向。由此能够放弃使用多个驱动单元或者相互分离的驱动装置。在此,所述布置能够实现,在打开位置中,流出单元提供使空气流进入到乘客车厢中的空气供应,其中,基本上只有流出单元的流出口是可见的。在关闭位置中,在外罩部件上的开口通过关闭单元关闭。在此,关闭单元能够这样构造,使其无缝地接合到外罩部件的外观中。在打开位置中,流出单元的排出口也基本与机动车的外罩部件的表面齐平。在此,送风装置能够实现经由流出单元提供空气流,在此,不需要外罩部件的另外的面用于关闭单元的枢转和流出单元的移动。

此外,能够经由一个唯一的驱动装置实现不同部件的两种不同的运动,所述唯一的驱动装置为了(将关闭单元)带入到打开位置中和为了带入到关闭位置中分别仅朝一个方向提供驱动轮的旋转。

此外,送风装置能够这样构造,使得

-在容纳部上设置有第二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的第二驱动轮、第一星形轮元件和相对置的第二星形轮元件,

-第二驱动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行星轮元件的和第二星形轮元件的旋转轴线间隔开地延伸,

-第二驱动轮与驱动单元耦联,

-第二驱动轮在第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并且第一星形轮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容纳缝槽,

-第一星形轮元件与关闭单元耦联,并且关闭单元能够经由第一星形轮元件枢转,

-第二驱动轮在第二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销,并且第二星形轮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对应的第二容纳缝槽,

-第二星形轮元件在与第二容纳缝槽相对置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销,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销与第二连接元件可转动地耦联,

-第二连接元件具有连接部段,所述连接部段与流出单元可转动地耦联,并且

-连接部段在容纳部的第二引导件中可移动。

具有两个这种(设置在容纳部的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马耳他十字传动装置的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关闭单元的同步枢转和流出单元的同步移动。在这些实施方案中也能够仅设有一个驱动单元。

第一驱动轮能够与第二驱动轮耦联。由此可能的是,借助一个唯一的驱动单元实现关闭单元的同步枢转和流出单元的同步移动。在仅有一个驱动单元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放弃使用另外的部件,驱动单元所需的构造空间也减小。

第一驱动轮和/或第二驱动轮能够经由传动装置与驱动单元耦联。传动装置组件提供转动运动的相应的增速或减速,所述转动运动经由驱动单元传递到第一驱动轮和/或第二驱动轮上。

在外罩部件中的容纳部能够具有用于流出单元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邻地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在容纳部的配设给第二开口的容纳部段中能够可枢转地支承有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经由在第二开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也能够在送风装置关闭的情况下提供空气供应。优选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实现沿着特定方向的空气供应。因此,例如设置在车辆仪表板上在侧面玻璃的区域中的各送风装置能够在关闭位置中进一步提供朝向侧面玻璃的空气流。所述朝向侧面玻璃的空气供应不仅能够在流出单元的主动状态中,而且也能够在流出单元的被动状态中提供。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规定,朝向侧面玻璃的空气流在流出单元关闭的情况下经由各空气引导元件的枢转提供。在此,所述各空气引导元件的枢转在强制控制的范畴中实现。这意味着,在关闭单元关闭的情况下或者在关闭的状态中,自动地使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这样枢转,使得提供朝向侧面玻璃的空气流。如果使关闭单元再次向上枢转并且流出单元向前移动,使得经由流出单元提供经过第一开口的空气流,则能够经由在第二开口中的空气引导元件实现与流出单元的空气引导元件的共同的枢转。这意味着,在打开的状态中能够放弃强制控制并且在第二开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例如同步地与流出单元的空气引导元件枢转。

流出单元能够具有可枢转地支承在流出单元的壳体上的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中的、垂直于第一空气引导元件的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与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或第二空气引导元件耦联。在流出单元的壳体中的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可以是能够经由操作元件枢转的薄片。操作元件例如能够设置在水平延伸的控制薄片上,其中,操作元件的向上和向下的运动引起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的相应的枢转。此外,操作元件与竖直设置的薄片耦联,使得操作单元沿着所述水平延伸的控制薄片的移动引起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的枢转。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设置的薄片例如向下延伸超出流出单元的壳体,使得其同样伸入到配设给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的容纳部段的空气通道中。除了第一空气引导元件之外,所述经由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流于是能够经由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被控制。优选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在经由流出单元关闭空气流的情况下通过关闭单元的关闭活门的枢转和流出单元的返回被带入到强制位置中。在该强制位置中使所述各竖直薄片这样枢转,使得其例如使空气流经由第二开口朝相邻设置的侧面玻璃偏转。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设置在具有第二开口的容纳部段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可枢转地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耦联。因此,在送风装置打开的状态中能够使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共同枢转。如果使流出单元返回并且关闭单元枢转,则实现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的脱耦,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自动地占据特定的强制位置。如果使流出单元再次向前移动,则使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经由耦联组件再次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这样耦联,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能够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共同枢转并且占据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的特定位置。

容纳部能够具有第三引导组件,经由所述第三引导组件并且借助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以及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或第二空气引导元件耦联的耦联装置,第一空气引导元件和/或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在流出单元的返回位置中的定向是能够保存的,其中,控制元件在流出单元的返回位置中容纳在第三引导组件中。耦联装置能够具有耦联杆,耦联杆能够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连接并且经由一个另外的组件与空气引导元件相连接。在流出单元的前移位置中(其中,空气流经由流出单元排出),在此实现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的同步枢转。如果使流出单元返回,则使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的、在可枢转地和可支承地与耦联杆相连接的连接件的滑槽中引导的针或者销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一个位置中。在第一位置中(在此,流出单元处于所述前移位置中),在此实现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的同步枢转。在第二位置中时(在此,流出单元处于所述返回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占据强制位置。为了保存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第一空气引导元件——的定向,用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的耦联杆例如具有构成为销的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能够滑动到第三引导组件的不同的引导件中。引导件这样构造,使得在流出单元的前移位置中能够使控制元件自由运动并且在流出单元的返回位置中控制元件容纳在第三引导组件的引导件之一中。所述设置在各引导件之间的分离部段能够倾斜地构造,使得控制元件始终被送入引导件中并且防止卡住。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壳体具有第四引导组件和第一引导开口,容纳部具有第一引导滑槽和引导开口,并且在容纳部上可转动地支承有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具有第二引导滑槽和第一控制销,其中,第一空气引导元件或者第二空气引导元件具有第二控制销,所述第二控制销经由第一引导开口从壳体中伸出并且在第一引导滑槽上和第二引导滑槽上引导。第一控制销在第二引导开口中引导并且朝向壳体延伸,其中,第一控制销在流出单元的返回状态中容纳在第四引导组件的引导轨道中。经由在壳体上的第四引导组件例如能够保存在流出单元的返回位置中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的位置,其中,在返回的位置中占据强制位置。前述的布置和构造能够实现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的位置的保存,其中,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于是在所述返回位置中占据其它的定向。在所述返回位置中占据的所述定向经由各引导滑槽的构造预先给定。即在流出单元返回的情况下使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沿着特定的方向枢转。例如使所述竖直薄片这样枢转,使得空气流侧向地偏转,例如朝侧面玻璃偏转。如果使流出单元再次向前移动,则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的枢转这样实现,使得所述竖直延伸的薄片再次占据之前设定的定向。

第一星形轮元件的旋转轴线和第二星形轮元件的旋转轴线能够处于共同的轴线上。此外,第一驱动轮的和/或第二驱动轮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关于其旋转轴线相互间以在90度和150度之间的角度偏移地设置。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关闭单元的移动和打开或者枢转在时间上相互错开。但是在偏差较小的情况下,所述各个运动过程也能够至少部分重合地进行。重要的是,只有当使关闭单元这样枢转,使得不会卡住时,才实现流出单元的移动。

驱动单元能够具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通过控制单元运行。控制单元能够紧邻着在机动车的外罩部件上的开口设置或者设置在远离的部位上。此外,控制单元也可以是用于另外的、设置在机动车中的部件(例如空调设备)的控制装置的部分。

也能够设有机械式转轮代替电动马达,所述机械式转轮能够实现流出单元的手动调节或者说移动和关闭单元的枢转。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经由齿轮组件和轴相互耦联。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于是与驱动单元耦联,在此实现转动运动到相应其它的驱动轮上的传递。唯一的驱动单元降低用于送风单元的成本并且此外减小送风装置的重量。此外需要用于送风装置的空间较小。此外,如果仅设有一个唯一的驱动单元,则例如对各电子部件的控制(尤其是在同步枢转和移动方面)更易于实现。

用于送风装置的容纳部自身可以是用于送风装置的部件的壳体。于是,在所述壳体中可移动地支承有流出单元的一个另外的壳体,其中,所述部件以前述的工作原理相互工作。

附图说明

另外的优点、特征以及构造可能性从对于不可理解为局限性的实施例的后续附图说明中得出。

附图如下:

图1示出送风装置的和仪表板的外罩部件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2示出图1的组件的透视后视图;

图3示出图1的组件的各部件的后视图;

图4示出图1的组件的各部件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5示出图1的组件的各部件的透视图;

图6示出图1的送风单元的关闭单元的透视图;

图7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各部件的透视图;

图8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各部件的一个另外的透视图;

图9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各部件的一个另外的透视图;

图10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各部件的又一个另外的透视图;

图11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流出单元的和空气引导元件的透视图;

图12示出图11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13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各部件的和仪表板的外罩部件的部分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4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流出单元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5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流出单元的一个另外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6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流出单元的竖直薄片的示意图;

图17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具有第四引导组件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18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具有第四引导组件和引导元件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19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流出单元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并且

图20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流出单元的竖直薄片的和水平薄片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无另行说明,在各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件和部件基本相互对应。此外,放弃了对于理解在此公开的技术教导不重要的构件和部件的描述。

图1至图20示出对于送风装置10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位于车辆仪表板上的外罩部件12上并且具有可移动地支承在容纳部15中的流出单元16。

下面参照图1至图20描述送风装置10。

图1示出送风装置10的和车辆仪表板的外罩部件12的部分的透视图。外罩部件12具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3,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经由板条14相互分离。在开口13中,空气引导元件19可枢转地支承在容纳部15的容纳部段中。图1示出第一开口11的关闭状态。开口11经由关闭单元22关闭,所述关闭单元可枢转地支承在容纳部15中。如从在图1中的示图中可得知的那样,关闭单元22的前表面基本上与外罩部件12的相邻区域齐平地结束。在送风装置10的关闭状态中,由此提供越过关闭单元22或者开口11的、基本上均质的表面。在板条14下方的开口13未关闭。经由空气引导元件19和设置在其后方并且配设给流出单元16的竖直薄片20,在开口11关闭的情况下实现空气流的、例如向左或者向右的、限定的偏转。经由第二开口13排出的空气流由此被引导至侧面玻璃。例如侧面玻璃基本直接在左侧设置在外罩部件12附近。在此使竖直薄片20这样枢转,使得空气流向左偏转。如果经由关闭单元22打开第一开口11,则竖直薄片20和与空气引导元件19耦联的水平薄片18再次处于其初始的、在关闭开口11之前所设定的位置中。朝向侧面玻璃的自动定向被取消并且空气引导元件19同步于水平薄片18枢转。同样能够以任意方式调整竖直薄片20。

在使流出单元16进入到前移位置中的情况下,竖直薄片20首先处于其初始的、在关闭前所处的位置中。

送风装置具有带有电动马达的驱动单元29。通过电动马达执行流出单元16的移动和关闭单元22的枢转。电动马达为此能够经由未示出的控制装置控制。

图2示出图1的组件的透视的后视图。驱动单元29此外具有连接部位,相应构造的插头能够插入到所述连接部位中。经由该连接实现驱动单元29的电动马达的电流供应和控制。

此外,图2示出第一星形轮元件24,该第一星形轮元件与关闭单元22连接。此外示出第一连接元件44和引导元件82。给送风装置10的空气供应经由接口32实现,该接口连接到空气供应通道上。空气能够由空调设备或者其它的送风组件供应。

图3示出图1的组件的各部件的后视图。在图3中未示出容纳部15的后盖,使得示出流出单元16的从后部的示意图。图3示出水平薄片18的和竖直薄片20的布置。此外示出轴47,该轴将两个连接元件44相互连接。如下面详细阐述的那样,流出单元16经由第一连接元件44沿着引导件54可移动地支承。

图4示出图1的各部件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在图4中,驱动单元29未示出。在容纳部15的侧壁上可转动地支承有齿轮30,该齿轮与小齿轮31支承在一个共同的轴33上。经由小齿轮31使电动马达的转动运动传递到齿轮30上。齿轮30与第一驱动轮28处于接合,该第一驱动轮同样可转动地支承在容纳部15上。第一驱动轮28具有第二销38。第一星形轮元件24可转动地支承在容纳部15上。在第一行星轮24的转动轴上同样可转动地支承有第二星形轮元件26。第二星形轮元件26具有第三销42,该第三销与第一连接元件44可转动地耦联。

图5示出图1的组件的各部件的透视图并且尤其示出齿轮30、第一驱动轮28以及第一星形轮元件24和第二星形轮元件26的各支承部位和旋转轴线a、b和c。此外示出引导件54,该引导件具有环绕的引导壁56。应当指出的是,虽然仅示出容纳部15的一个侧壁,但是相对置的侧壁是相似地构造的并且具有相应的部件,从而同步的流出单元16移动和关闭单元22枢转能够借助仅一个驱动单元29执行。

经由支承件开口52,轴33(见图7)可转动地支承并且从支承件开口52中伸出。齿轮30和小齿轮31设置在轴33上。轴33和由此齿轮30以及小齿轮31是能够围绕轴线a转动的。第一驱动轮28经由支承件开口50围绕轴线c可转动地支承。第一星形轮元件24和第二星形轮元件26围绕轴线b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件48上。

在支承件开口50中能够容纳销或者类似装置,在其上支承有第一驱动轮28。替代于此地,第一驱动轮28能够具有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件开口50中的销。轴33延伸穿过容纳部15并且在容纳部15的相对置的侧壁上从对应于支承件开口52的支承件开口伸出,其中,同样设置有至少一个齿轮,所述至少一个齿轮将转动运动传递到一个另外的第一驱动轮上或者说第二驱动轮上。

引导件54具有环绕的引导壁56。在该引导件54中支承有第一连接元件44的连接部段46。流出单元16可转动地与连接部段46连接。如果使第一连接元件44沿着引导件54运动,则实现流出单元16的移动。

图6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10的关闭单元22的透视图。关闭单元22包括前部的活门,所述前部的活门在其前侧面(在图6中未示出)上具有基本平滑的表面。

在前侧面上的表面通常如外罩部件12的包围开口11的区域的表面那样构造。在活门上设置有第一星形轮元件24和第一星形轮元件25。第一星形轮元件24具有第一容纳缝槽36并且第二星形轮元件具有第一容纳缝槽37。第一驱动轮28的第一销34能够嵌入到并且一个另外的驱动轮的第一销能够以相应的方式嵌入到这些第一容纳缝槽36和37中。第一驱动轮28和所述另外的驱动轮在此分别具有嵌入到这些第一容纳缝槽36和37中的第一销34。在此,所述另外的驱动轮类似于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具有其它部件的组件地设置,以便实现同步的流出单元16移动和关闭单元22枢转。

此外,第一星形轮元件24和第一星形轮元件25分别具有一个支承件开口58。旋转轴线b穿过各支承件开口58延伸。第一星形轮元件24经由支承件开口58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件48上。第一星形轮元件25经由支承件开口58可转动地支承在容纳部15的对置侧上的对应的支承件上。

图7示出送风装置10的各部件的透视图。图7示出第一连接元件44、第一星形轮元件24、第一驱动轮28、齿轮30、关闭单元22的活门以及轴33。如在图5中示出的那样,示出经由支承件设置在容纳部15的侧壁上的各部件,第二星形轮元件26除外。在图7中同样示出转动轴线a、b、c。使齿轮30与在另一侧上的相对置的齿轮30相连接的轴33可围绕轴线a转动。经由与驱动单元29的电动马达耦联的小齿轮31使轴33以及齿轮30旋转。齿轮30的旋转被传递到第一驱动轮28上,使该第一驱动轮围绕轴线c转动。相应于围绕轴线c的转动方向,第一销34进入到第一容纳缝槽36中或者从其中出来。在此,由于第一星形轮元件24围绕轴线b的可转动的支承实现关闭单元22的向左或者向右的枢转。图7示出开口11的关闭状态,其中,关闭单元22的活门处于示出的位置中。为了将关闭单元22带入到打开位置中,使驱动轮28围绕轴线c沿顺时针转动,由此使第一销34被容纳在第一容纳缝槽36中,并且在此,在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引起第一星形轮元件24沿逆时针转动。由此使关闭单元22向左枢转并且释放开口11。

在关闭单元22已被打开之后或者在关闭单元22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之前,第二销38嵌入到第二星形轮元件26的第二容纳缝槽40(见图9、图10)中。参照图10,第一驱动轮28的进一步转动在此引起第二星形轮元件26沿顺时针的转动,在此,经由第三销42在第一连接元件44的容纳部中的可转动的支承实现第一连接元件44的后部的部段向左的移动。在此,同样也使连接部段46向左运动,这导致流出单元16沿着引导件54朝向第一开口11的移动。

图8示出齿轮30、第一驱动轮28、第一星形轮元件24和第一连接元件44的一个另外的透视图。

图9示出送风装置10的各部件的一个另外的透视图,其中,尤其是示出第二星形轮元件26的布置。

图10示出类似的示图,其中,仅示出齿轮30、第一驱动轮28、第一星形轮元件24、第二星形轮元件26和第一连接元件44。

在经由第一销34使关闭单元22(参照图10)向右枢转并且使第一驱动轮28进一步沿逆时针转动之后,第二销38嵌入到示意性示出的第二容纳缝槽40中。在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实现第二星形轮元件26沿顺时针的枢转。第三销42围绕轴线d(图9)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元件44的前部部段相连接。第一连接元件44的后部部段连同连接部段46可围绕轴线e转动地与流出单元16相连接。由于连接部段46在引导件54中的引导支承,在第一连接元件44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流出单元16仅向前或者说在图10的情况下向左和从前部位置向右进入到返回位置中。

在关闭单元22释放了开口11并且使流出单元16向前移动之后,经由流出单元16提供空气流。参照图10,为了使流出单元16返回并且关闭单元22枢转,以便在此关闭开口11,通过驱动单元29使驱动轮28经由齿轮30沿着反方向转动。在此实现第一驱动轮28沿顺时针的转动,其中,第二销38嵌入到第二容纳缝槽40中并且引起第二星形轮元件26沿逆时针的旋转。在此,第一连接元件44被再次带入到水平位置中,使得流出单元16转换到其后方的支承状态中。在第一驱动轮28沿顺时针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紧接着实现第一销34嵌入到第一容纳缝槽36中,使得第一星形轮元件24沿逆时针转动并且引起关闭单元22的返回(参照图10)。

如前所述,通过沿顺时针或者沿逆时针的转动运动不仅能够使流出单元16移动,而且也能够打开关闭单元22。在此,以相应的方式能够沿着相反的转动方向使流出单元16返回和使关闭单元22关闭。

图11示出送风装置10的流出单元16的和空气引导元件19的透视图。流出单元16具有壳体68。在壳体68上设置有支承在容纳部15中的相应的引导装置中的引导延长部62和64。在此,这些引导延长部62和64确保,使流出单元16可靠地和直线地移动。经此防止卡住。在另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延长部62和64能够相应地构造或者设置,使得非直线的移动(例如以s曲线从下部位置移动到上部位置并且返回)也能够实现。

引导延长部62和64能够具有减小摩擦的表面或者元件。例如引导延长部62和64能够具有球支承的辊,所述球支承的辊在容纳部15的相应的引导凹槽中引导。

壳体68具有支承件开口60,这些支承件开口设置在相对置的侧壁上。经由各支承件开口60接纳各连接部段46的前部部段。在此,连接部段46经由第一连接元件44的移动引起流出单元16的移动。

水平薄片18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68中并且经由耦联杆72相互耦联。此外,耦联杆72具有开口78,栓76可转动地和可移动地在该开口中引导。栓76是耦联元件75的部分,其中,耦联元件75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持件70上。保持件70紧固地与流出单元16的壳体68相连接。耦联元件75具有引导销71。引导销71容纳在保持件70的开口中。此外,耦联元件75具有引导滑槽73,空气引导元件19的引导栓容纳在该引导滑槽中。

图12示出图11的组件的侧视图。空气引导元件19可围绕支承栓21转动地支承在送风装置10的容纳部15的容纳部段中。支承栓21设置在空气引导元件19的前边缘上。引导栓处于与前边缘相对置的区域中。在图12的示图中,引导栓在此基本上处于与引导销71相似的位置中并且支承在其后方。这些附图尤其是示出送风装置10的布置,其中,流出单元16处于返回位置中。在此,空气引导元件19经由引导栓和引导滑槽73被枢转到在图12中示出的定向中。如果使流出单元16向左移动,则引导销会由于空气引导元件19在容纳部15中的支承沿着引导滑槽73滑动并且进入到后部的区域中,所述后部的区域例如处于栓76的高度上。如果引导栓容纳在引导滑槽73的区域中,则空气引导元件19处于与水平薄片18相同的定向。在此,引导滑槽73的形状确保,能够占据空气引导元件19的、相应于关闭单元22的关闭状态所期望的定向。引导滑槽73也可以不同方式延伸或者构造,使得在送风装置10关闭的情况下也自动地占据空气引导元件19的其它位置。经由耦联杆72,空气引导元件19与所述水平延伸的薄片18可枢转地耦联。

耦联杆72具有栓74,该栓在流出单元16的返回状态中容纳在第三引导组件80的引导轨道中(见图13)。

此外,图12示出竖直薄片20。竖直薄片20经由支承件116(见图11)可枢转地支承在流出单元16的壳体68中。竖直薄片20具有凹口,使其部分地伸入到流出单元16的、设置有水平薄片18的部段中,并且也伸入到容纳部15的、处于其下方的、用于空气引导元件19的部段中。为了经由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3提供空气流的特定的分离,流出单元16的壳体68具有底部69,该底部如在图12中示出的那样,在竖直薄片20的凹口的上方延伸。

图13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10的各部件的和仪表板的外罩部件12的部分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3示出具有引导板条66的容纳部15,流出单元16经由引导延长部64可移动地支承在这些引导板条之间。此外示出引导件54,连接部段46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引导件中。连接部段46这样构造,使得朝向第一连接元件44的后部部分具有较大的直径,所述较大的直径基本上等于引导件54的高度。连接部段46的前部的、旋转对称地构造的部段具有基本上等于支承件开口60的直径的直径。

此外,图13示出耦联杆72和具有引导轨道的第三引导组件80。在图13中示出的示图的情况下,栓74处于三个引导轨道的中间的引导轨道中。如从图13的示图中进一步得出的,栓74在流出单元16的前移位置中不再处于第三引导组件80内,于是能够实现水平薄片18的任意的枢转。

图14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的流出单元16的示意性的俯视图。流出单元16的壳体68具有带有多个引导轨道的第四引导组件84。此外,壳体68在其上侧面上具有第一引导开口86(见图15)。第一引导开口86弧形地构造,使其对应于第二控制销96在竖直薄片20枢转时的路径。引导元件82可围绕轴线f转动地与容纳部15相连接。引导元件82在前端部上具有第一控制销98,该第一控制销在图14中容纳在第四引导组件84的引导轨道之一中。此外,引导元件82具有第二引导滑槽92。第二引导滑槽92在前部部段94上这样渐缩,使得第二控制销96必须占据特定的位置。

图15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10的流出单元16的一个另外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在图15中示出第一引导开口86,第二控制销96突出于该第一引导开口。第二控制销96进一步延伸穿过容纳部15的第一引导滑槽88和穿过引导元件82的第二引导滑槽92。

第四引导组件84在本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具有五个引导轨道。如果流出单元16处于返回位置中并且被带入到所述返回位置中,则引导元件82的第一控制销98容纳在第四引导组件84的这些引导轨道中。由此,保存竖直薄片20的定向。在此,设置在该区域中的竖直薄片20的、在支承件116中配设给第四引导组件84的支承栓108不伸入到引导组件84中。

图16示出图1的送风装置10的流出单元16的竖直薄片20的示意图。该竖直薄片20经由支承栓108可转动地设置在流出单元16的壳体68中。在此,支承栓108这样构造在上侧面上,使其可转动地容纳在支承件116中,但是支承件116不朝上突出。竖直薄片20具有部段104和部段106。部段104和部段106经由凹口分开。部段104在其下侧面上具有支承栓108,该支承栓可转动地容纳在流出单元16的壳体68的底部69中的支承件中。部段104处于壳体68内部,而部段106处于在用于空气引导元件19的容纳部段中的底部69的下方。由此使经过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3的空气流以相同的方式定向。

如果流出单元16处于返回位置中,则竖直薄片20处于经由第一引导滑槽88限定的定向。如在图17中示出的那样,例如使薄片20这样枢转,使得空气流朝向侧面玻璃。在此,图17示出具有第四引导组件84的区域的放大图,而图18示出具有送风装置10的第四引导组件84和引导元件82的区域的放大图。

在图17中示出第一引导滑槽88和第二引导开口90。此外示出支承件开口100,引导元件82经由该支承件开口可围绕轴线f转动地支承。由于第一引导滑槽88的构造,使薄片20的第二控制销96在流出单元16的返回位置中向左枢转,使得薄片处于倾斜的定向,参照图17,在所述倾斜的定向中时使空气流向右偏转。

在此,图18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保存了薄片20的中性定向。所述中性定向是指,薄片未枢转并且基本上如在图19中示出的那样定向。为此,第一控制销98在引导组件84中容纳在中间的引导轨道中。但是在流出单元16的返回位置中,第二控制销96处于第一引导滑槽88的下部的区域内,使得薄片20枢转。如果使流出单元16再次向前移动,则自动地实现:第二控制销96在第二引导滑槽92内部移动到部段94中。于是如从图18的示图中可得知的那样,控制销96处于假想的、通过第一控制销98和轴线f的直线上。

所述组件能够实现:保存竖直薄片20在流出单元16返回之前的位置并且使薄片20在返回位置中朝向经由第一引导滑槽88的构造限定的定向枢转。如果流出单元16再次被带回到其前移位置中,则第二控制销96沿着引导滑槽88和92滑动到部段94中并且引起薄片20按照此前设置的定向枢转。

如果流出单元16处于其前移位置中,则第一控制销98不处在第四引导组件84的引导轨道的区域内,这是由于引导元件82紧固地(但可围绕轴线f转动地)与容纳部15相连接。于是,由于第一控制销98不再容纳在第四引导组件84中,因此能够使竖直薄片20任意枢转。如果使流出单元16返回,则第一控制销98嵌入到第四引导组件84的不同的引导轨道之一中。于是,例如能够使引导元件82围绕轴线f向左或者向右枢转。相应地,部段94于是指向引导组件84的相应的引导轨道。于是,第一控制销98容纳在这些引导轨道之一中,其中,第二控制销96在流出单元16返回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引导滑槽88的构造始终进入到下部部段中,如在图17中示出的那样。在所述位置中,使薄片20再次按照此前确定的定向枢转。如果使流出单元16再次向前移动,则第二控制销96沿着第二引导滑槽92滑动到部段94中,在此处于竖直薄片20此前所处的位置中。

图19示出送风装置10的流出单元16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19示出竖直薄片20在壳体68的底部69上的布置,其中,部段104处于壳体68内部,而部段106设置在壳体68下方。

图20示出送风装置10的流出单元16的竖直薄片20的和水平薄片18的透视图。各竖直薄片20经由耦联杆102相互连接,使得这些薄片20之一的枢转始终引起其它的竖直薄片20的同步枢转。在构成为控制薄片的水平薄片18上设置有操作元件112。能够使操作元件112沿着所述控制薄片18移动。操作元件112具有叉形件114,该叉形件包围竖直薄片20的控制杆110。如果使操作元件112沿着控制薄片18移动,则相应的竖直薄片20枢转并且经由耦联杆102其它的竖直薄片20也枢转。叉形件114可相对于操作元件112枢转地设置,使得在水平薄片18的枢转定向中,竖直薄片20的调整也是可能的。

在流出单元16返回和前移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控制销96实现:如果使流出单元16向前行进,则竖直薄片20处于此前设置的位置中;或者如果使流出单元16返回,则竖直薄片20处于由第一引导滑槽88预定的倾斜位置中。

在这其中所描述的、用于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的各部件的布置和构造不仅能够通过驱动轮的沿着第一方向的旋转实现关闭单元22的枢转和流出单元16的移动,而且能够通过驱动轮沿着第二方向的旋转实现相应的返回和关闭。此外,在关闭的位置中经由第二开口13提供限定方向的空气流,所述第二开口例如在除霜功能的范畴内为了给车窗玻璃除冰或者除雾而给该扇玻璃送风。为此,竖直薄片20和空气引导元件19处于限定的位置,其中,在离开关闭位置并且流出单元16前移之后,自动地再次处于水平薄片18的和竖直薄片20的此前设定的定向。

附图标记列表

10送风装置

11开口

12外罩部件

13开口

14板条

15容纳部

16流出单元

18水平薄片

19空气引导元件

20竖直薄片

21支承栓

22关闭单元

24第一星形轮元件

25第一星形轮元件

26第二星形轮元件

27支承件开口

28第一驱动轮

29驱动单元

30齿轮

31小齿轮

32接口

33轴

34第一销

36第一容纳缝槽

37第一容纳缝槽

38第二销

40第二容纳缝槽

42第三销

44第一连接元件

46连接部段

47轴

48支承件

50支承件开口

52支承件开口

54引导件

56引导壁

58支承件开口

60支承件开口

62引导延长部

64引导延长部

66引导板条

67开口

68壳体

69底部

70保持件

71引导销

72耦联杆

73引导滑槽

74栓

75耦联元件

76栓

78开口

80第三引导组件

82引导元件

84第四引导组件

86第一引导开口

88第一引导滑槽

90第二引导开口

92第二引导滑槽

94部段

96第二控制销

98第一控制销

100支承件开口

102耦联杆

104部段

106部段

108支承栓

110控制杆

112操作元件

114叉形件

116支承件

a轴线

b轴线

c轴线

d轴线

e轴线

f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