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619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盖装置(liddevice)。



背景技术:

图11中的(a)、(b)示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燃油加注口盖(fuellid)(下面简称为盖)。该盖13用于开闭在图11中的(a)所示的车体后部的后翼板部3设置的供油口部5。供油口部5由壳体区划而形成,由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后的纵面7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横面11构成为凹状,在省略了图示的凹状的底壁上配置有由燃油箱盖(cap)关闭的燃料入口部。盖13形成在前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凸缘部21上,在前内侧具有沿着凸缘部21设置的支撑架19。而盖13通过第一以及第二连结构件15、17以开闭自如的方式支撑于在纵面7上固定的安装架9上。

这种情况下,安装架9以及支撑架19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各两个支撑销27、35。第一连结构件15使两端形成为c字状的支撑部23、25,支撑部23、25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在安装架的支撑销27和支撑架的支撑销27上。第二连结构件17也是使两端形成为c字状的支撑部31、33,支撑部31、33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在安装架的支撑销35和支撑架的支撑销35上。另外,第二连结构件17配置在第一连结构件15的后防侧,通过支持第一连结构件15的动作来将盖13的开闭轨迹限制为规定的路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3433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盖结构中,通常区划出供油口部的壳体在经由连结构件等而组装了盖的状态下,插入到在车体面板(外板等)上设置的开口部的内侧,并且经由密封构件一体安装于开口部的边缘部。从而在供给燃料时,在使盖成为打开状态之后,在将设置于供油口部内的燃料入口部的燃油箱盖取下后,将燃料注口从供油口部的空间插入燃料入口部。在该供油操作中,燃料注口有可能错误的碰到向着供油口部的空间内突出的安装架等。当然,在盖打开状态下,由于安装架向着供油口部突出,因此设计性方面有所欠缺。

另外,作为以上的对策,例如,在区划出供油口部的壳体的周围部设置向外突出的突出部,通过将盖支撑部配置在突出部的内空间内,从而保持在盖打开状态下的外观美观性(例如jp特开2014-97712号公报)。在该情况下,壳体相对于车体面板的开口而首先使突出部潜入到面板背面侧,并且从该状态斜向插入车体面板,且经由密封构件安装到车体面板上。但是,在该操作下,所述壳体由于突出部的存在而不能笔直的插入到车体面板的开口中,因此有可能使得密封构件发生扭曲或者位置偏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盖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区划出供油口部的壳体,也就是说插入燃料注口的供油口部在设计性方面优良,不会成为燃料注口对供油口部的底壁侧的燃料入口部的插入脱离操作的障碍。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车体面板的安装用开口部的安装操作性也优良的盖装置。其它的目的在下面的内容说明之中来明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车辆的盖装置,具有:设置有供油口部的壳体;开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将所述盖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壳体的连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将所述连结构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撑着的基础构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且能够容纳所述基础构件的凹部。

以上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车辆的盖装置,可以具体化为以下特定的形态。

(1)是如下形态:在所述基础构件以及所述凹部中的任意一个上形成卡合部,在另一个上形成与所述卡合部相卡合的被卡合部,所述基础构件通过所述卡合部以及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而安装于所述凹部中。根据该形态,实现了良好的装配性,由此能够降低组装工时。

(2)是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由能够相互卡合的突条部和槽部构成的形态。根据该形态,通过向沿着槽部的方向的滑动操作,也就是说一触式操作,能够将基础构件安装于凹部中。

(3)是如下形态:所述连结构件包括有第一连结构件和第二连结构件,并且在所述第一连结构件与第二连结构件之间配置有加载机构。根据该形态,与专利文献1相同,能够容易的限制盖的转动轨迹,由此即使在壳体内配置基础构件以及盖的轴部,也能够避免与壳体或车体发生干涉。另外,通过在各连结构件之间作用加载机构的加载力,从而能够防止连结构件的晃动。

(4)是所述第一及第二连结构件的外表面在盖打开时与所述壳体或所述盖的对应部几乎处在同一面上的形态。根据该形态,能够提高外观美观性。

(5)是如下形态:所述连结构件的基端经由轴部而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基础构件,并且所述轴部的轴端被所述凹部的内壁面遮蔽住(不能目视看见)。根据该形态,连结构件的基端与基础构件相连结的轴部不能目视看见,能够提高外观美观性,并且能够消除不慎的脱落的可能性。

(6)是所述壳体、所述盖、所述连结构件、所述基础构件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形态。根据该形态,由于使用树脂而能够轻量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车辆用盖装置,是从对车体面板的安装结构的点来特定的,具有:设置有供油口部的壳体;开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将所述盖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壳体的连结构件;将这三个部件组装成一体后,经由密封构件而安装于车辆的外板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构件包括有第一连结构件以及第二连结构件,并且将所述连结构件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枢接支撑于所述壳体侧的轴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发明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车辆的盖装置中,作为具有壳体、盖以及将盖连结于壳体的连结构件的盖装置,将连结构件轴支撑在配置于壳体的凹部中的基础构件上,因此与以往结构相比,消除或者减少了向壳体内突出的构件或突出部位,由此使得壳体内的空间,也就是说供油口部的外观性良好,另外,能够提高将燃料注口插入到在壳体底壁侧设置的燃料入口部或从燃料入口部拔出的操作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车辆用盖装置中,在将壳体、盖、连结构件这三个部件组装起来后,经由密封构件而安装于在车体的外板上安装的安装框架上的操作中,作为壳体而能够极力消除从周围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因此在将壳体插入到车体的开口部之际能够笔直的组装,由此能够消除密封构件伴随着组装而发生扭曲或者位置偏离这样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将实施方式例子的盖装置安装到车体侧的状态下,(a)是示出盖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b)是示出盖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示出后翼板的一部分。

图2是与图1中的(a)的a-a线对应的剖视图,(a)是示出在安装于车体面板侧的安装框架上之前的状态的图,(b)是示出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状态的图。

图3是与图1中的(b)的a1-a1线对应的剖视图。

图4示出上述盖装置,(a)是俯视图,(b)是左视图,(c)是主视图,(d)是右视图,(e)是仰视图。

图5是示出上述盖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分解图。

图6示出上述盖的结构,(a)是示出盖以及在该盖内面安装的支撑体的分解图,(b)以及(c)是从(a)的b方向和c方向所见的支撑体的端面图。

图7中的(a)是在将筒构件安装到壳体上的状态下所示的立体图,(b)是在进一步将支撑体组装到壳体上的状态下所示的立体图。

图8中的(a)是在将锁紧装置安装到壳体上的状态下所示的立体图,(b)是(a)的d部放大图。

图9中的(a)是在上述d部放大图中,第一臂构件对安装于凹部中的基础构件的组装说明书,(b)是第二臂构件对所述凹部的基础构件的组装说明图。

图10中的(a)、(b)以及(c)是第一、第二臂构件连结于上述支撑体上的状态下的俯视图、侧视图以及仰视图。

图11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a)是将盖装置安装于车体面板上的非使用状态下的说明图,(b)是沿着(a)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发明的最良好方式,参照所附的附图进行说明。在该说明中,在使本发明的盖装置的结构明确之后,针对动作特征进行探讨。

(结构)在图1至图5中,该盖装置7具有:区划出供油口部12的上开口的大致容器状的壳体1;开闭壳体1的上开口的盖2;安装于壳体1的内周围的基础构件3;将盖2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撑在基础构件3上的连结构件4;与壳体1的底壁相连结并将燃料注口从供油口部12插入的筒状部5。另外,盖2包括有盖体20以及在该盖体的背面安装的支撑体24。连结构件4包括有第一以及第二连结构件4a、4b。另外,壳体1、盖2(盖体20以及支撑体24)、基础构件3、连结构件4(第一连结构件4a以及第二连结构件4b)、筒构件5分别是树脂的注射成型体。

换而言之,盖装置7是盖2经由基础构件3和两个连结构件4a、4b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壳体1上。而盖2利用在壳体1的外周安装的锁紧装置18而被卡止为图2中的(a)、(b)的关闭状态,例如锁紧装置18经由车室内的开启器(opener)而进行卡止解除操作,或者与车门锁紧的解除操作联动而进行卡止解除,这时,通过后述的推动器(pushlifter)6a而抵抗加载机构(扭簧)6的加载力,从而从图2中的(a)、(b)的关闭状态而少许打开。当用手使盖2向着打开方向转动时,在中途,加载机构6的加载方向反转,以后通过加载机构6的加载力而向着全开方向转动。下面使这些细部明确。

如图5所示,壳体1在筒状部10的上周围突出有凸缘部11。筒状部10具有:在底壁设置的圆形的贯通孔13:在内周围设置且具有能够容纳基础构件3的大小的凹部14;使凹部14的左右直至前后部低一层而形成的低洼部15;在内周围位于与凹部14相对的位置且形成为低一层的低洼部16;向着外周围突出设置的多个弹性卡止爪17;将盖2卡止为关闭状态的锁紧装置18(参照图2中的(a)、(b))。另外,凸缘部11为大致矩形,如图2中的(a)、(b)的放大图所示的那样,具有在前端周围部一体安装的密封构件19。图4中的(a)、(b)、(d)、(e)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1a是在凸缘部11上设置且用于接受盖2的多个突起。

其中,在贯通孔13中连结有筒构件5(参照图5)。筒构件5通过连结管而与未图示的燃料箱侧相连通。而供油用燃料注口在从供油口部12插入到筒构件5的筒内的状态下进行供油操作。

凹部14如图8中的(a)所示那样,上方与低洼部15相连通,具有:分别设置在相对的内侧面上且呈水平突出的作为卡合部的突条部14a;沿着上下方向突出而将基础构件3定位的限制突起14b;在深侧的底面突出且带有贯通孔的台座14c。通过突条部14a与在后述的基础构件3的两侧部31设置的槽部37相卡合,从而能够将基础构件3安装到凹部14中。

低洼部15如从图3中推导出的那样是如下的部位:当盖2从图2中的(a)、(b)的关闭状态向着打开状态转动时,使得盖2的基端侧逃避于此。低洼部16如图7中的(a)所示那样,在底壁上分别突出设置有推动器16a和在其间区划有规定的间隙的突起16b以及突起16c。另外,推动器16a(该推动器例如被jp特开2015-105062号公报等公开),在将盖2打开之际,通过将盖2稍微推起而抬起来,从而能够用手指等抓住。附图标记16d是在筒状部10的内周,在低洼部15的下侧部位设置的贯通孔。

各弹性卡止爪17如图4中的(a)、(b)、(e)所示那样,由大致u字形的细缝区划而成,另外,在与凸缘部11之间保持着规定的间隙而突出设置。而各弹性卡止爪17如图2中的(a)、(b)所示那样,在将盖装置7安装于在外板8上固定的安装框架9之际,使安装框架9的开口部9a一边弹性缩径一边通过,在通过的同时复原,从而能够在与凸缘部11之间夹持着开口部9a的边缘部的状态下安装到安装框架9上。

换而言之,在外板8上设置有与盖2对应大小的开口部8a。安装框架9具有能够插通筒状部10的开口部9a,在外板8的内面,通过焊接等与开口部8a的周边部相结合。另外,盖装置7如图2中的(b)的放大图所示那样,在开口部9a的边缘部被凸缘部11(的下表面所设置的突起)与卡止爪17夹持住的状态下安装在安装框架9上。

锁紧装置18由具有被驱动而出没的锁紧构件18a的公知的锁紧机构构成。锁紧装置18是在筒状部10的外周围而安装在低洼部16的下侧,锁紧构件18a当从上述的贯通孔16d突出时将盖2卡止于关闭状态,当从贯通孔16d隐没时则能够将盖2转换为打开状态。

在盖2中,盖体20如图1中的(a)和图5以及图6中的(a)所示那样,由几乎无间隙的收纳在外板8的开口部8a中的矩形形状构成。如图6中的(a)所示那样,在盖体20的背面具有:将支撑体24定位在内侧的框部20a;在框部20a的两侧内表面以及前角部突出设置的多个下片部22;与下片部22之间形成夹持部的多个上片部23。支撑体24的后侧由一对臂部25构成。各臂部25形成为随着从前后中间向着端侧而上下变厚。在各臂部25的相对的内表面,轴孔25a以及轴孔25b位于前后位置而分别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支撑体24的上表面侧如图5所示,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及前侧形成为l形的阶梯差,在该l形的垂直面以及臂部25的上侧具有突出的多个片部26。如图6所示,支撑体24的下表面侧具有:在前方一侧的角部突出设置的台部24a;在前侧且在板宽的大致中间突出设置的卡合片27;从卡合片27的前端面的一部分进一步向前方突出设置的小突起28;在与卡合片27以及小突起28的对应侧面相连结的状态下在前方另一侧突出设置的引导片29。

其中,通过各片部26以被夹持在上述的下片部22与上片部23之间的方式组装到上述的下片部22与上片部23之间,从而支撑体24被安装到盖体20的背面。台部24a在盖2从打开转换为关闭状态时与上述的缓冲突起16a相抵接。卡合片27具有沿着前后方向贯通的卡止孔27a,通过上述的锁紧构件18a插入卡合而将盖2卡止为关闭状态。小突起28在盖2的关闭状态下嵌合到上述的突起16b、16c之间的间隙中,从而限制盖2的不慎的摆动。引导片29在盖2从打开转换为关闭状态、从关闭转换为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沿着在低洼部16与筒状部10的边界部形成的弯曲面而滑动,从而能够维持盖2的顺利的转动。

基础构件3为几乎刚好容纳到凹部14中的大小(参照图8中的(b))。另外,基础构件3如图3、图5以及图8中的(b)所示那样,具有:底壁30;与底壁30的两侧相连结且形成为上侧比下侧宽度窄的侧壁31、31;将两侧壁30的后端侧连结在一起而难以看到凹部内的后壁32;在底壁30的上表面突出设置的带有上下方向上的贯通孔的套筒33(参照图5);与后壁32一体化而从底壁30向下方突出的足部34;在两侧壁31的上下设置且分别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轴孔35、36;位于两侧壁31而在轴孔36的下侧设置且从前端直到后端的端部呈水平延伸的作为被卡合部的槽部37。

以上的基础构件3,以两侧的槽部37嵌合到突条部14a上的方式压入到凹部14中。这样,基础构件3,在各侧壁31的宽度变窄的上侧与限制突起14b相抵接的状态下被确定位置,并且通过突条部14a与槽部37的卡合而安装到凹部14中。在该安装状态下,基础构件3通过底壁30的前侧支撑在台座14c上且底壁30的后侧经由足部34支撑在凹部14的底面上,从而保持水平状态。另外,套筒33的贯通孔如图3那样与台座14c的贯通孔相连通。另外,在该结构中,被设计成根据需要而使得螺钉等固定件从外侧或内侧而从台座14c的贯通孔拧到套筒33的贯通孔中,从而基础构件3不会从凹部4不慎脱落。但是,这样的固定件可以省略。

第一连结构件4a以及第二连结构件4b将盖2或者支撑体2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基础构件3上。即,第一连结构件4a如图5、图9中的(a)以及图10中的(a)、(c)所示那样,具有:大致矩形的板部40;在板部40的上两侧以及下两侧而朝上或朝下突出设置的上突出部41以及下突出部42;在上突出部41的两外侧面而在同一轴线上突出的轴部43、43;在下突出部42的两外侧面而在同一轴线上突出的轴部44、44。在板部40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部或者切口部。

以上的连结构件4a,下侧的各轴部44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连结于基础构件的对应的轴孔36中,上侧的各轴部43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连结于支撑体的对应的轴孔25a中。

第二连结构件4b如图5、图9中的(b)以及图10中的(c)所示那样,具有:侧视呈大致“く”形的板部45;在板部45的上两侧以及下两侧分别在同一轴线上突出设置的轴部46、47;在比轴部47更靠下的两侧而在同一轴线上突出设置的突起48。突起48在连结构件4b以与安装到凹部14中的基础构件3的轴孔35相嵌合的轴部47为支点而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例如与基础构件3的相对部滑动接触而减少摩擦阻力,或者容易吸收晃动。另外,板部45如图3所示那样在盖2的打开状态下,在供油口部12侧配置的外表面形成为平坦面(外观面),并且相反侧的内表面在上侧设置有多个肋,在下侧形成有空洞。在该空洞中在两内侧面而在同一轴线上突出设置有弹簧保持用的支撑轴部49。

以上的连结构件4b,下侧的各轴部47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连结于基础构件的对应的轴孔35中,上侧的各轴部46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连结于支撑体的对应的轴孔25b中。此时,作为加载机构6的螺旋弹簧被组装成将螺旋部保持在第二连结构件的两侧的支撑轴部49上的状态,一端6a配置在所述的板部45的空洞内,另一端6b配置在第一连结构件4a的下侧。

(动作)接着,参照图1中的(a)至图3,来明确以上的盖装置7的动作特征。(1)首先,图2中的(a)示出了将如以上那样组装的盖装置7固定到在外板8上安装的安装框架9上的安装操作。在该结构中,盖装置7在筒状部10的周围安装有锁紧装置18,但是该锁紧装置18被配置在凸缘部11的内侧。这样作为盖装置7直至壳体1,使得从周围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尽可能的没有,因此在插入到车体的开口部(外板的开口部8a以及安装框架的开口部9)之际能够笔直的组装,由此能够消除在凸缘部11安装的密封构件9如以往那样伴随着组装而发生扭曲或者位置偏离的可能性,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品质。

(2)另外,盖装置7当插入到开口部9a中并进行按压时,各卡止爪17伴随着缩径方向上的位移而通过开口部9a,在通过的同时复原,与凸缘部11(的下表面所设置的突起)之间将开口部9a的边缘部夹持住。即,该安装结构能够通过一触式操作来安装盖装置7。另外,在盖装置7的安装状态下,如图2中的(b)的放大图所示那样,密封构件19被压接在安装框架9的对应部上而保持开口部9a的水密性。

(3)图2中的(b)以及图3是以盖装置7安装到车体侧的形态示出。盖装置7在盖2处于关闭状态下,通过锁紧装置18而被卡止,与以往相同,将供油口部12堵塞住而与外板8配置在同一面上。盖2当锁紧装置18被解除卡止时,通过推动器6a抵抗加载机构6的加载力而向着打开方向被按压而稍微打开。在该状态下,当作业人员用手将盖2向着打开方向转动时,在中途(中间位置),加载机构6的加载方向反转,这(中间位置)之后,利用加载机构6的加载力而经由连结构件4(第一和第二连结构件4a、4b)向着打开方向转动直至全开为止。

两连结构件4a、4b的动作,与专利文献1的两个连结构件类似,作为盖2的开闭轨迹,将第一连结构件4a的原本的开闭轨迹通过由第二连结构件4b来限制或支持而修正得紧凑,盖2在开闭时与外板8不发生干涉。因此,在该结构中,即使是连结构件4a、4b的各轴部43、44、46、47配置在壳体1内也不会发生干涉。

(4)另外,在该结构中,盖2通过连结构件4(第一和第二连结构件4a、4b)而在图3的实线、也就是说全开的打开状态下,第一连结构件4a的上侧与第二连结构件4b的板体45的く形内侧相抵接,并且,盖2的基端侧边缘部与第一连结构件4a的板部40相抵接。由此,盖2稳定的保持在打开90度以上的打开状态。而且,在该结构中,在图3的打开状态下,由于成为第一连结构件4a被盖2与第二连结构件4b夹持的状态,因此难以外露这一点,第二连结构件4b在供油口部12侧配置上述的平坦的外观面这一点,该外观面与一体组装于壳体1上的基础构件3的后壁32以及盖2的对应部几乎成为同一面(连续的面)上这一点等,因此外观上优良。

(5)另外,加载机构6使得盖2通过经由连结构件4的加载力而从上述的打开方向上的中途位置能够转动直至全开位置,另外,当盖2从全开位置抵抗加载力而被操作转动至中途位置时反转,以后通过经由连结构件4的加载力而转换为关闭状态。这样的加载结构,使得盖2的开闭操作良好,并且在关闭状态以及打开状态下能够吸收振动造成的晃动。

(6)另外,以上的盖装置7,由于主要的构成构件,也就是说壳体1、盖2(盖体20以及支撑体24)、基础构件3、连结构件4(第一连结构件4a以及第二连结构件4b)、筒构件5是树脂制的,因此在量产性方面优良,并且也容易实现轻量化。

如以上所述那样,本发明的盖装置除了最上位技术方案所特定的要件之外,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作为盖2,是在盖体20上安装支撑体24,但是也可以在盖体20上一体形成与支撑体24相当的部分。另外,作为密封构件19,是在壳体的凸缘部11安装另外制作的构件,但是也可以通过双色成型而一体形成在凸缘部11上。另外,也可以将卡合部(突条部14a)设置在基础构件侧,并且将被卡合部(槽部37)设置在凹部14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壳体(10是筒状部,11是凸缘部)

2.....盖(20是盖体,24是支撑体)

3.....基础构件(30是底壁,31是侧壁,32是后壁)

4.....连结构件(4a是第一连结构件,4b是第二连结构件)

5.....筒构件

6.....加载机构(6a是一端,6b是另一端)

7.....盖装置

8.....外板(8a是开口部)

9.....安装框架(9a是开口部)

12....供油口部

14....凹部(14b是限制突起)

14a...突条部(卡合部)

19....密封构件

35....轴孔

36....轴孔

37....槽部(被卡合部)

43....轴部

44....轴部

46....轴部

47....轴部

48....突部

49....支撑轴部

另外,2015年9月3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74030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在此引用,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而采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