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618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辆座椅装置包括座椅导轨和滑动导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座椅装置中,座椅导轨能够相对于固定至车身的底板的滑动导轨滑动并且通过滑动锁定机构被锁定在滑动导轨中。锁定机构包括可以与座椅导轨接合的锁定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锁定板的铰链销和沿锁定方向偏置锁定板的弹簧。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2-158201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滑动座椅装置中,需要附加地提供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锁定板的铰链销来构成滑动锁定机构。因此,增加了制造车辆座椅装置所需的部件的数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件的数量被减少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该下导轨固定至车身并且具有接合突出部;上导轨,该上导轨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下导轨滑动并该上导轨被固定至座椅;锁定杆,该锁定杆具有构造成与接合突出部接合的锁定部,并且该锁定杆在锁定部与接合突出部接合的状态下将上导轨锁定在下导轨中;偏置构件,该偏置构件由上导轨支承并偏置锁定杆;以及操作手柄,该操作手柄构造成使得锁定杆旋转以释放锁定部与接合突出部之间的接合,其中,在上导轨中形成有在上导轨的纵向方向上彼此分开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锁定杆还具有抵接在第一通孔的内壁表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和抵接在第二通孔的内壁表面上的第二接合部,并且其中,至少在由操作手柄旋转锁定杆时,第一接合部由第一通孔接合,并且第二接合部由第二通孔接合。

根据上述结构,在锁定杆通过操作手柄被旋转时,第一接合部由第一通孔接合,并且第二接合部由第二通孔接合。因此,锁定杆在由上导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支承的状态下旋转,并且因此在锁定杆的旋转期间防止了锁定杆的旋转轴较大程度地偏移。因此,不需要附加地提供用于将锁定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滑动装置中的铰链销等。因此,可以减少滑动装置所需的部件的数量。此外,当部件的数量如上所述被减少时,可以缩减生产滑动装置所需的生产过程,并且可以减少滑动装置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在锁定部与接合突出部接合的状态下,偏置构件将第一接合部向下偏置,使得第一接合部抵接在第一通孔的内壁表面上,并且偏置构件将第二接合部向上偏置,使得第二接合部抵接在第二通孔的内壁表面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锁定部与接合突出部接合的状态下(换句话说,在上导轨被锁定在下导轨中的状态下),偏置构件将第一接合部向下偏置成使得第一接合部抵接在第一通孔的内壁表面上,并且偏置构件将第二接合部偏置到上侧——下侧的反方向——使得第二接合部抵接在第二通孔的内壁表面上。因此,可以在上导轨被锁定在下导轨中的状态下抑制锁定杆沿竖向方向的晃动。此外,第一接合部被向下偏置,并且第二接合部被向上偏置。因此,锁定杆可以平稳地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偏置构件由单个弹簧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偏置构件由单个弹簧形成。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滑动装置所需的部件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偏置构件支承操作手柄以便偏置操作手柄。

根据上述结构,偏置构件支承操作手柄以便偏置操作手柄。因此,可以在上导轨被锁定在下导轨中的状态下抑制操作手柄沿竖向方向的晃动。此外,由于操作手柄和锁定杆可以通过单个弹簧被偏置,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滑动装置所需的部件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者是渐缩孔,该渐缩孔具有相对于与纵向方向正交的竖向方向倾斜的倾斜内壁表面。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者是渐缩孔。因此,可以抑制锁定杆沿纵向方向的晃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第一接合部的下表面在与上导轨的纵向方向正交的竖向方向上的位置与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的位置相同。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接合部的下表面在上导轨的竖向方向的位置与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的位置基本相同。因此,锁定杆的旋转轴基本上平行于锁定杆的纵向方向。以此方式,可以使锁定杆平稳地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锁定杆还具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形成在第一接合部的附近并抵接在上导轨上,该第二突出部形成在第二接合部的附近并抵接在上导轨上。

根据上述结构,锁定杆具有抵接在上导轨上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因此,可以在上导轨被锁定在下导轨中的状态下抑制锁定杆沿宽度方向的晃动。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部件的数量被减少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的剖切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的右侧视图,并且图4b是从右后侧观察时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主要地示出了由弹簧支承的锁定杆和操作手柄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在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的锁定被释放的状态下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简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此外,为了便于描述,省略了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已经描述的那些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构件。另外,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构件的尺寸可以与构件的实际尺寸不同。

为了方便起见,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竖向方向”将被适当地指示。这些方向是相对于图1中所示出的车辆座椅滑动装置1(在下文中,简称为滑动装置1)而设定的相对方向。为此,必须注意的是,在这些方向上的旋转也在图1中所示出的滑动装置1沿预定方向旋转的情况下进行。在本文中,“竖向方向”表示包括“上方向”和“下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表示包括“前方向”和“后方向”的方向。“左右方向”表示包括“左方向”和“右方向”的方向。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5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的结构进行描述。图1是示出了滑动装置1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了滑动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滑动装置1的剖切图。图4a是滑动装置1的右侧视图,并且图4b是从右后侧观察时的滑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5是主要示出了由弹簧5支承的锁定杆4和操作手柄6的视图。如图2所示出的,滑动装置1包括下导轨2、上导轨3、锁定杆4、弹簧(偏置构件)5和操作手柄6。

下导轨2例如固定至车身的底板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下导轨2具有形成为梳状形状的多个接合突出部20。上述多个接合突出部20并排布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开。上述多个接合突出部20设置在下导轨2的左导引部21和右导引部22两者的侧部上。

上导轨3固定至车辆座椅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上导轨3由下导轨2支承以能够相对于下导轨2滑动。上导轨3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表面32、定位在左侧表面32的相反侧上的右侧表面33、和定位在左侧表面32与右侧表面33之间的上表面39。在左侧表面32中,在前后方向上并排形成有多个插入孔34。在右侧表面33中,在前后方向(上导轨3的纵向方向)上形成有彼此分开的第一通孔35和第二通孔36(参见图4a和图4b)。第一通孔35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具有比第一接合部42(将要图示的)的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截面积大的开口面积。第二通孔36形成为渐缩孔,该渐缩孔具有相对于竖向方向倾斜的一对倾斜的内壁表面36a。具体地,渐缩孔形成为使得前后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朝向上方向逐渐变小。

如图4a和图4b所示出的,在上导轨3的右侧表面33中形成有支承弹簧5的弹簧支承部38b和弹簧支承部38c。如图2所示出的,在上表面39中形成有抵接在操作手柄6上的手柄抵接部37和支承弹簧5的弹簧支承部38a。

锁定杆4设置在上导轨3中并且构造成使上导轨3被锁定在下导轨2中。在本文中,锁定表示的是限制上导轨3相对于下导轨2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锁定杆4具有多个锁定部40、第一接合部42、第二接合部43、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

如图2和图3所示出的,在锁定杆4设置于上导轨3中的状态下,设置在锁定杆4的左侧端部部分中的锁定部40被插入到对应的插入孔34中并且从上导轨3的左侧表面32突出。另外,在上方向上的力未作用在操作手柄6的后端部分62上的状态下,下导轨2的多个接合突出部20中的一个接合突出部被插入到形成于锁定部40中的每个锁定部的插入孔41中。因而,锁定部40中的每个锁定部与多个接合突出部20中的一个接合突出部接合,并且锁定杆4将上导轨3锁定在下导轨2中。

第一接合部42和第二接合部43设置在锁定杆4的右侧端部部分中。如图3所示出的,第一接合部42被插入到形成于上导轨3的右侧表面33中的第一通孔35中并且从右侧表面33突出到右侧。类似地,第二接合部43被插入到形成于右侧表面33中的第二通孔36中并且从右侧表面33突出到右侧。

第一突出部44形成在第一接合部42的附近。另外,第二突出部45形成在第二接合部43的附近。如图3所示出的,在锁定杆4设置在上导轨3中的状态下,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抵接在上导轨3的内壁表面31上。因此,锁定杆4具有抵接在上导轨3的内壁表面31上的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从而如图3所示出的,可以在上导轨3被锁定在下导轨2中的状态(在下文中被称为锁定状态)下抑制锁定杆4沿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晃动。

操作手柄6构造成使得通过旋转锁定杆4而使锁定部40向下移动来释放锁定部40与接合突出部20之间的接合。

弹簧5设置在上导轨3中并且由上导轨3的弹簧支承部38a至弹簧支承部38c支承。弹簧5由单个构件形成并且具有后端部分51和前端部分52。弹簧5的后端部分51支承操作手柄6以将操作手柄6向上偏置。弹簧5的前端部分52支承锁定杆4以将锁定杆4向上且向右偏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5由单个构件形成。然而,弹簧5可以由多个分开的构件形成。

如图5所示出的,与图2中所示出的自然状态相比,弹簧5在弹簧5支承锁定杆4和操作手柄6的状态下弹性地变形。因此,在弹簧5支承锁定杆4和操作手柄6的状态下,弹簧5的后端部分51将操作手柄6向上偏置,并且弹簧5的前端部分52将锁定杆4向上且向右偏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手柄6被支承成使得弹簧5的后端部分51将操作手柄6向上偏置,并且因此可以在锁定状态下抑制操作手柄6沿竖向方向晃动。此外,操作手柄6和锁定杆4可以通过由单个构件形成的弹簧5被偏置,并且因此可以减少滑动装置1所需的部件的数量。此外,弹簧5的前端部分52将锁定杆4向右偏置,并且因此如上所述,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抵接在上导轨3的内壁表面31上。

弹簧5的前端部分52将锁定杆4向上偏置。因此,如图4a和图4b所示出的,在锁定状态下,弹簧5将第一接合部42向下偏置,使得第一接合部42抵接在第一通孔35的下内壁表面35a上。另外,弹簧5将第二接合部43偏置到上侧——下侧的反方向——使得第二接合部43抵接在第二通孔36的倾斜内壁表面36a上。因此,可以在锁定状态下抑制锁定杆4沿竖向方向晃动。

由于第二通孔36形成为渐缩孔,因此第二接合部43抵接在第二通孔36的一对倾斜的内壁表面36a上。因此,可以抑制锁定杆4沿前后方向(纵向方向)晃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第二通孔36形成为渐缩孔。然而,第一通孔35和第二通孔36两者均可以形成为渐缩孔,或者仅第一通孔35可以形成为渐缩孔。

接着,下面将给出关于以下情况的描述:其中,滑动装置1的状态从图3所示出的锁定状态转换至如图6所示出的锁定部40与接合突出部20之间的接合被释放的状态(在下文中,称为解锁状态)。

在图3所示出的锁定状态下,操作者将操作手柄6的后端部分62向上移动,并且在操作手柄6的前端部分61中产生了以手柄抵接部37作为支点的力矩。此时,操作手柄6的前端部分61将锁定杆4的后端部分46向下按压,使得锁定杆4旋转,从而使锁定部40向下移动。因此,如图6所示出的,锁定部40与接合突出部20之间的接合被释放。

当锁定杆4通过操作手柄6被旋转时,第一接合部42由第一通孔35接合,并且第二接合部43由第二通孔36接合。具体地,第一接合部42抵接在第一通孔35的内壁表面35b上(参见图4a和图4b)并且由第一通孔35接合。第二接合部43抵接在第二通孔36的两侧上的倾斜的内壁表面36a上(参见图4a和图4b)并且由第二通孔36接合。

因此,锁定杆4在被上导轨3的第一通孔35和第二通孔36支承的状态下旋转,并且因此防止沿锁定杆4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ax(参见图4a和图4b)在锁定杆4的旋转期间发生较大程度地偏移。因此,不需要附加地提供用于将锁定杆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滑动装置1中的支承机构、比如铰链销。因此,可以减少滑动装置1所需的部件的数量。此外,当部件的数量如上所述被减少时,可以缩减生产滑动装置1所需的生产过程,并且可以减少滑动装置1的生产成本。

此外,在图3中所示出的锁定状态下,第一接合部42通过弹簧5被向下偏置,并且第二接合部43通过弹簧5被向上偏置。因此,当锁定杆4绕旋转轴ax旋转时,锁定杆4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的旋转被抑制。因此,锁定杆4可以绕旋转轴ax平稳地旋转。

如图4a和图4b所示出的,第一接合部42的下表面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与第二接合部43的上表面的位置基本相同。即,第一接合部42的下表面和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布置在旋转轴ax上。因此,锁定杆4的旋转轴ax基本平行于锁定杆4的纵向方向(前后方向),并且因此,锁定杆4可以平稳地旋转。

在上文中,已经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当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描述被限制性地解释。本实施方式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在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当基于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而被限定。

本申请适当地并入了于2015年6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126599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