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837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拖钩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拖钩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是国际间产品交换的重要运输途径。海上运输会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风和海浪容易造成船体晃动,如果产品与船舶的固定效果差,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产品损坏。

以海运汽车为例,常见的固定方式是通过绑带,直接将轮胎绑定在驳船上,通过限定轮胎的移动,来实现对汽车的固定作用。但是,工人要绑定四个车轮,尤其是大批量运输时,需要极长的时间完成安装和拆卸工作;汽车的重量大,惯性大,还容易损伤车轮;而且,绑带的张力有限,容易造成绑带失效,稳定性差。

大规模汽车海运通常采用滚装运输方式固定。当汽车停在驳船上时,需要在汽车的车体前后各设置至少一个固定点,与驳船绑带配合使用,以便将汽车固定在驳船上。通常,汽车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拖车拖拽的拖钩,可作为绑带固定点使用,但是,大多数车辆只配备有一个拖钩,无法满足上述固定要求。因此,需要在汽车上额外增加一个挂钩,以便将绑带连接在挂钩上。例如,在钢板上开设通孔或焊接挂环,形成挂钩,并将挂钩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体上。挂钩需要在出厂前固定在车体上,增加了车体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时间;而且,挂钩很难重复利用,还会导致单车成本上升。

因此,需要一种可拆卸的拖钩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拆卸的拖钩装置,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可重复利用;安装和拆卸速度快,操作便捷;固定效果好,稳定性好,不会对汽车造成损伤,进一步降低汽车海运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拆卸的拖钩装置,包括:

提拉轴,所述提拉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压杆,所述压杆的上部与所述提拉轴可转动连接,转动角度在预设范围内,所述提拉轴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绑带的连接件;

基座,所述基座套设在提拉轴上,且与所述提拉轴可滑动连接;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套设在所述提拉轴上,且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压杆之间,所述支撑座包括倾斜面,所述压杆可移动贴合在所述倾斜面上,所述倾斜面用于支撑所述压杆;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提拉轴与所述基座的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提拉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压杆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压杆的所述上部通过销轴铰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杆的底端设置有止动垫片,所述止动垫片用于限制所述压杆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拉环和连接杆,所述拉环用于与所述绑带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拉环和所述提拉轴的底端上。

优选地,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片,所述第一弹簧片设置在多个所述压杆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片的端部抵在所述压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导向板,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提拉轴上,所述导向板围绕所述提拉轴均匀布置,所述导向板由上到下逐渐远离所述提拉轴。

优选地,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提拉轴上,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拖钩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上部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的中部与所述提拉轴通过复位机构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杆和第二弹簧片,所述连杆包括顶端和底端,所述底端与所述提拉轴可转动连接,所述顶端与所述把手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提拉轴和所述连杆上。

另外,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环和用于限制所述锁紧环移动的支架,所述锁紧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提拉轴的下部,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把手上。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钩装置与车体可拆卸连接,海运过程中安装到车体上,结束后可取下,以便实现可重复利用。而且,拖钩装置与车体的安装和拆卸速度快,操作便捷。其二,压杆和基座可以将夹持力均匀分布在零件的两侧,固定效果好,稳定性好。其三,拖钩装置安装位置灵活,对车体的安装要求低,不会对汽车造成损伤,进一步降低单车成本和海运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提拉轴和基座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提拉轴和基座连接状态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支撑座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复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6a~6c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拖钩装置; 200:绑带; 210:挂钩; 300:零件;

10:提拉轴; 101:第一销孔; 102:第二销孔;

11:压杆; 111:第三销孔; 12:拉环;

13:连接杆; 14:凹槽; 141:第四销孔;

15:第一销轴; 16:止动垫片; 17:第一弹簧片;

18:连接孔; 20:基座; 201:第五销孔;

30:支撑座; 31:倾斜面; 32:底座;

33:导向板; 41:锁紧环; 42:支架;

50:垫圈; 60:把手; 601:第六销孔;

602:第七销孔; 61:第二销轴; 62:连杆;

63:第二弹簧片; 6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提拉轴和基座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提拉轴和基座连接状态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可拆卸的拖钩装置包括:提拉轴10、基座20、支撑座30和锁紧件。

提拉轴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压杆11,压杆11的上部与提拉轴10可转动连接,转动角度在预设范围内,提拉轴10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绑带200(如图6c所示)的连接件;通常转动角度的预设范围是在0°~90°之间。

基座20套设在提拉轴10上,且基座20与提拉轴10可滑动连接。

支撑座30套设在提拉轴10上,支撑座30设置在基座20和压杆11之间,支撑座30包括倾斜面31,压杆11可移动贴合在倾斜面31上,倾斜面31用于支撑压杆11。

锁紧件用于锁定或解锁提拉轴10与基座20的相对滑动。

提拉轴相对基座滑动,使得压杆可在收起和张开状态之间变化,压杆收起状态时,可拆卸的拖钩装置能够贯穿零件上的预留孔,压杆张开状态时,锁紧件进行锁定,以便拖钩装置固定在零件上,使得拖钩装置与车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重复利用;绑带通过挂钩可以快速连接在连接件上,拖钩装置与车体及拖钩装置与绑带的安装和拆卸速度快,操作便捷。压杆和基座可以将夹持力均匀分布在零件两侧,固定效果好,稳定性好,不会对汽车造成损伤,进一步降低汽车海运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提拉轴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压杆11,如4个,多个压杆11能够同步张开和收起,当压杆11收起时,收起半径小于零件300的通孔,零件300可以套设在提拉轴10上;当压杆11打开时,打开半径大于零件300的通孔,可以将零件300限定在基座20和压杆11之间,以便为零件300提供均匀的挤压力;当压杆11打开到固定角度时,例如45°,压杆11的底端平行于基座20的上表面,以便为零件300提供向下压力。

基座20为对称结构,基座20包括座体和连接在座体上方的用于支撑零件300水平顶板。水平顶板和座体上开设有用于贯穿提拉轴10的通孔。座体上开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五销孔201,以便与把手60通过第二销轴601实现铰接连接。

每个压杆11的相对下方设置有一个支撑座30,通常采用顶针结构;也可以多个压杆11共用一个支撑座30,此时,倾斜面31从底部到顶部呈渐缩状,如圆锥状。当提拉轴10下移时,压杆11将沿着倾斜面31下移时,倾斜面31支撑压杆11的底部远离提拉轴10,当压杆11打开到固定角度时,倾斜面31为压杆11远离提拉轴10的提供支撑作用。

优选地,提拉轴10设置有用于容纳压杆11的凹槽14,凹槽14与压杆11的上部通过销轴铰接连接。压杆11收起时,可以收纳到凹槽14内,以便零件300能够在提拉轴10上移动。当压杆11收起时,可以收纳到凹槽14内,凹槽14可以减少拖钩装置的占用空间,减小零件300的开孔,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提拉轴14的上部对称设置有4个凹槽14,每个凹槽14沿着提拉轴10的长度方向延伸;凹槽14上部设置有第四销孔141,压杆11的上部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三销孔111,第三销孔111和第四销孔141对齐,第一销轴15贯穿第三销孔111和第四销孔141,使得压杆11的上部与提拉轴10铰接连接,以便压杆11的下部能够靠近或远离提拉轴10。

优选地,压杆11的底端设置有止动垫片16,止动垫片16用于限制压杆11的转动角度,避免压杆11过度张开,失去对零件300固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止动垫片16上部固定在压杆11的底端,当压杆11移动到零件300上方时,止动垫片16的下部与零件300接触并压紧在零件300上,以便限制压杆11继续张开。

优选地,连接件包括:拉环12和连接杆13,拉环12用于与绑带200连接,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环12和提拉轴10的底端上。拉环12通过连接杆13连接到提拉轴10上,拉环12方便绑带200系紧,简化固定步骤,实现快速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提拉轴10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孔18,用于安装锁紧环41的第二销孔102贯穿连接孔18,锁紧环41对伸入到连接孔18的连接杆13起到固定作用;绑带200上的挂钩210可勾挂在拉环12上,进一步简化固定步骤。

优选地,拖钩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片17,第一弹簧片17设置在多个压杆11之间,第一弹簧片17的端部抵在压杆11上。通过在压杆11的顶部设置第一弹簧片17,可以加速压杆11发生位移后快速恢复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片17包括弹性部和从弹性部均匀伸出的四个端部,每个端部抵在一个压杆11上,四个压杆11的上部从四个方向同时挤压第一弹簧片17,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当向下拉动提拉杆10时,支撑座30推动压杆11的底端向上抬起时,当压杆11打开到固定角度时,倾斜面31为压杆11提供支撑,使得压杆11的顶端相互靠近,同时挤压第一弹簧片17,使其发生变形;当向上推动提拉杆10时,倾斜面31不再支撑压杆11,第一弹簧片17为恢复原状而推动压杆11的顶端相互远离,使得压杆11能够恢复到初始位置。

图4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支撑座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支撑座30包括:底座32和导向板33。

优选地,支撑座30包括底座32和固定在底座32上的导向板33,底座32套设在提拉轴10上,导向板33围绕提拉轴10均匀布置,导向板33由上到下逐渐远离提拉轴10。导向板33为压杆11的移动提供引导作用和支撑作用,以便压杆11能够快速移动到预设位置,

优选地,拖钩装置还包括:垫圈50,垫圈50套设在提拉轴10上,垫圈50设置在基座20和支撑座50之间。零件300套设在垫圈50的上部,垫圈50可以增加零件300与基座20之间的摩擦力。而且,支撑座30通过垫圈50固定在基座20上。垫圈50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垫圈50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套设在提拉轴10上的通孔,通孔的外沿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支撑座30的底座32的开口。

优选地,拖钩装置还包括:把手60,把手60的上部与基座20可转动连接,把手60的中部与提拉轴10通过复位机构可转动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把手60,可实现提拉杆10与基座20的相对滑动,简化操作过程。向下按压把手60,复位机构拉动提拉杆10相对基座20向下移动,以便实现提拉杆10下移;松开把手60,复位机构推动提拉杆10相对基座20向上移动,以便实现提拉杆10上移,同时把手60恢复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60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六销孔601,基座20位于弧形凹槽内,基座20的相应位置上开设第五销孔201,第六销孔601和第五销孔201对齐,第二销轴61贯穿第六销孔601和第五销孔201,使得把手60的上部与基座20铰接连接,以便把手60的下部能够靠近或远离基座20。

图5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复位机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复位机构包括连杆62和第二弹簧片63。

优选地,复位机构包括连杆62和第二弹簧片63,连杆62包括顶端和底端,底端与提拉轴10可转动连接,顶端与把手60可转动连接,第二弹簧片6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提拉轴10和连杆62上。当按压把手60时,连杆62拉动提拉轴10下移,第二弹簧片63被挤压变形,第二弹簧片为恢复原状而推动把手60远离提拉轴10,以便把手60能够恢复到初始位置。复位机构可以实现把手60的自动复位,同时带动提拉杆10相对上移。

在本实施例中,提拉轴1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销孔101,把手60上设置有第七销孔602;连杆60包括底杆、分别从底杆两端向上伸出的支杆以及从支杆延伸端伸出的连接杆,底杆与贯穿提拉轴10的第一销孔101,以便底杆与提拉轴10可转动连接,连接杆与贯穿把手60的第七销孔602,以便连接杆与把手60可转动连接。当按压把手60的下部时,第七销孔602相对下移,而连杆60两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底杆拉动提拉轴10相对下移。第二弹簧片63随着把手60靠近提拉轴10被挤压变弯折,当停止按压把手60,第二弹簧片63为恢复原状而推动把手60远离提拉轴10,以便把手60能够恢复到初始位置,第七销孔602相对上移,而连杆60两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底杆拉动提拉轴10相对上移。

另外,优选地,锁紧件包括锁紧环41和用于限制锁紧环41移动的支架42,锁紧环41可转动连接在提拉轴10的下部,支架42设置在把手上。锁紧环41能够快速锁定提拉轴10和基座20的相对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环41由钢管弯折而成,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销孔102内。提拉轴10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销孔102,把手6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42的安装孔64;锁紧环41与提拉轴10通过第二销孔102实现铰接连接。当把手11带动提拉轴10移动到预设位置,锁紧环41套设在把手60上,并通过支架42卡紧,以便锁定提拉轴10与基座20的相对滑动。当锁紧环41从支架42上取下,锁紧环41与把手60脱离,以便解锁提拉轴10与基座20的相对滑动。

下面进一步介绍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图6a~6c为图1所示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安装过程包括:

如图6a所示,压杆11处于收起状态,将拖钩装置100插入到零件300的通孔内,其中,基座20上方的垫圈50与零件300的下表面贴合。

如图6b所示,按压把手60,把手60拉动提拉轴10下移,压杆11被导向板33顶开,压杆11的上部挤压第一弹簧片17,压杆11的底端向底板32移动。

如图6c所示,继续按压把手60,至压杆11打开到固定角度,止动垫片16按压零件300的上表面,转动锁紧环41套设在把手60上,并通过支架42卡紧,以便锁定提拉轴10与基座20的相对滑动。至此,拖钩装置100安装到车体的零件300上。然后,将绑带200上的挂钩210连接在拉环12上。

拆卸过程包括:

首先,将绑带200上的挂钩210从拉环12上取下;其次,锁紧环41从支架42上取下,解锁提拉轴10与基座20的相对滑动,第二弹簧片63为恢复原状而推动把手60远离提拉轴10,第一弹簧片17为恢复原状而推动压杆11相互远离,同时把手60推动提拉轴10上移至压杆11恢复到收起状态;加载在零件300上的挤压力被卸去。最后,将拖钩装置100从零件300的通孔内退出。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可拆卸的拖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钩装置与车体可拆卸连接,海运过程中安装到车体上,结束后可取下,以便实现可重复利用。而且,拖钩装置与车体的安装和拆卸速度快,操作便捷。其二,压杆和基座可以将夹持力均匀分布在零件的两侧,固定效果好,稳定性好。其三,拖钩装置安装位置灵活,对车体的安装要求低,不会对汽车造成损伤,进一步降低单车成本和海运成本。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