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引导系统以及具有线性引导系统的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629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线性引导系统。这样的线性引导系统例如可以在头枕中使用。



背景技术:

由明显的在先应用例如已知一种头枕,其中,头部件与保持杆固定连接。保持杆具有自由的端部区域,所述端部区域能运动地支承在与车座的靠背固定连接的引导部中。在所述端部区域中构造有多个止动凹口,所述止动凹口与引导部的止动元件配合作用。

由de29613073u1已知一种用于锁紧头枕的装置,其中,保持杆能调节地在支承部中引导并且能利用锁紧装置锁定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中。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地保持在头部件上的弹簧丝,该弹簧丝以金属丝的松弛形状与保持杆的止动槽嵌接。弹簧丝定位在两个支座上,从而在中央区域中横向于弹簧丝的纵轴线对弹簧丝的操纵使弹簧丝变形成弯曲的形状,使得弹簧丝的端部从止动槽运动出来,这导致头部件是高度可调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任务在于实现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线性引导系统,其中,用于锁紧装置的操纵装置的布置可能性是各种各样的。该任务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线性引导系统得以解决。

线性引导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保持杆,其中,每个保持杆能运动地在支承部中引导并且能利用锁紧装置相对于所述支承部固定。“线性引导系统”在本发明的意义中例如可以意味着,支承部能相对于直的或至少局部弯曲的支承杆运动地引导。锁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相对于支承部固定地设置的、能弹性变形的杆件,所述杆件具有至少一个能自由运动的端部区域。也就是说,锁紧装置例如包括一个具有两个自由的端部区域的杆件。按照一种备选方案,锁紧装置例如包括两个杆件,这两个杆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的端部区域。每个自由的端部区域与两个保持杆的一个保持杆的布置系统配合作用,所述布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槽。

所述锁紧装置能在脱开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脱开位置中,所述杆件如此变形,使得所述端部区域与所述布置系统脱离嵌接、亦即与所述槽脱离嵌接。在所述锁止位置中,所述端部区域与所述布置系统嵌接、亦即与所述布置系统的所述槽中的一个槽嵌接。在此,杆件例如是松弛的或者受到预应力。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操纵装置。在操纵装置的第一位置中,锁紧装置由操纵装置运动到脱开位置中。在操纵装置的第二位置中,不操纵锁紧装置,使得锁紧装置能运动到锁止位置中。这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即,杆件由于其弹性的复位力而松弛,其中,杆件的端部区域运动到槽中或者与保持杆的外面相接触地运动到槽附近。于是,在头部件稍微运动时,端部区域卡锁到槽中。

弹簧的复位力可以将操纵装置例如加载回到第一位置中,使得在对操纵装置的压力减少(nachlassen)时,锁紧装置自动地运动回到锁止位置中并且操纵装置自动地运动回到第一位置中。

操纵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操纵附件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不仅能沿第一方向、例如横向于杆件的纵轴线地运动,而且能沿第二方向、例如平行于该纵轴线地运动。所述运动转向装置在沿第二方向操纵时使滑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向,使得所述操纵附件使所述锁紧装置运动到脱开位置中。

以这种方式,操纵装置可以灵活地设置在头部件的外部上并且借助于运动转向装置沿锁紧装置的期望的操纵方向转向。

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杆件支撑在两个支座上并且所述操纵附件与所述杆件的中央区域配合作用。操纵附件例如能够对杆件施加反向于支座的力。在此,所述力在两个支座之间作用到杆件上。以这种方式,杆件弯曲,使得例如杆件的端部区域与相应的保持杆的包括槽的布置系统脱离嵌接地运动。

一种备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两个操纵附件,其中,每个操纵附件与一个端部区域配合作用。杆件的每个端部区域与滑动件的一个操纵附件配合作用。于是,端部区域例如可以由操纵附件运动到脱开位置中。

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向面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对应面,其中,第一转向面和第一对应面这样倾斜于第二方向地构造,使得它在沿第二方向运动时使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向。于是,滑动件在滑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时由成对的转向面和对应面沿第一方向转向。

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面配设给相对于所述支承部固定的结构并且所述对应面配设给所述滑动件。对应面能相对于固定的结构运动。固定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头枕的头部件,滑动件相对于头部件可相对运动地设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转向面和第一对应面之外设置有第二转向面和第二对应面。第二转向面和第二对应面这样倾斜于第二方向地构造,使得它们在沿第三方向运动时使滑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向。第三方向例如与第二方向相反。于是,滑动件可以沿第二方向或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锁紧装置运动到脱开位置中。以这种方式,例如能实现在头枕中从不同侧操纵锁紧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构造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杆件由弹簧丝、塑料或复合材料构成。

按照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这样的头枕由明显的在先应用已知。所述头枕包括头部件,所述头部件支承在车座上。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头枕,所述头枕能实现操纵装置的灵活布置。

该任务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头枕得以解决。

所述头枕包括头部件,所述头部件能支承在车座上。所述头枕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系统。

按照一种实施方式,每个保持杆的第一端部区域支承在一个支承部中,所述支承部配设给所述头部件。保持杆能相对于支承部运动地支承,使得头部件能相对于保持杆运动。以这种方式,头部件例如可以是高度可调节的。保持杆的第二端部区域例如固定地支承在能固定在车座上、特别是靠背上的容纳部中。

附加地或备选地,每个保持杆的第二端部区域支承在一个配设给能固定在车座上的容纳部的支承部中。于是,保持杆的第二端部区域能相对于支承部运动。以这种方式,头部件例如可以是竖直可调节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构造方案,所述头枕的支承在车座上的头部件包括基本部件以及头靠置部件。所述头靠置部件能利用保持杆支承在所述基本部件上,其中,支承部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基本部件上。保持杆例如固定地设置在头靠置部件上。保持杆的背离头靠置部件的端部区域能运动地在支承部中引导。以这种方式,头靠置部件能相对于基本部件运动地支承。头部件例如能朝向乘客的头部或背离头部地运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借助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得出。示意图示出:

图1示出头枕的正视图,该头枕具有头部件,该头部件处于下面的第一位置中;

图2根据图1示出头枕,其中,该头部件设置在上面的第二位置中;

图3示出头枕按照图1中的剖切线iii-iii的剖视图,其中,锁紧装置设置在锁止位置中;

图4根据图3示出头枕,其中,锁紧装置设置在脱开位置中;

图5根据图3示出头枕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锁紧装置设置在锁止位置中;

图6示出按照图5的头枕,其中,锁紧装置设置在脱开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头枕整体在图中以附图标记10表示。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的图中表示对应的部件,即使后面有小写字母或略去小写字母。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头枕10包括具有头靠置面36的头部件11,该头部件可以以两个保持杆12a和12b支承在车座上、特别是车座的靠背上。在此,保持杆12a和12b的端部区域13支承在未示出的固定在车座上的容纳部中。端部区域13固定地锁定在容纳部中,使得容纳部与端部区域13之间的相对运动是不可能的。

保持杆12a的上面的端部区域14能这样运动地支承在支承部15a(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中并且保持杆12b的端部区域14能这样运动地支承在支承部15b中,使得头部件11能相对于保持杆12a和12b沿方向z1和z1运动。支承部15a和15b与头部件11固定地连接。头部件11利用保持杆12a和12b构成线性引导系统35。下端部位置在图1中示出。头部件11能沿方向z1从下端部位置运动到上端部位置中(见图2)或者运动到下端部位置与上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中。头部件11能沿方向z2从按照图2的上端部位置运动到下端部位置中或者运动到上端部位置与下端部位置之间的位置中。

头枕10包括锁紧装置16,该锁紧装置在图3和图4中示出。在图3中,锁紧装置16处于锁止位置中,并且在图4中,锁紧装置设置在脱开位置中,这随后更详细地阐述。

锁紧装置16包括能弹性变形的杆件17,该杆件不能运动地固定地保持在头部件11上。杆件17这样固定在头部件11上,使得该杆能在基本上直的形状与弯曲的形状之间变形。杆件17的纵轴线以m表示。杆件17在支座19a和19b彼此隔开距离时这样设置,使得当力f作用到杆件17的中央区域上时杆件17变形成弯曲的形状,该中央区域设置在端部区域18a和18b之间。

此外,杆件17这样相对于支承部15a和15b设置,使得端部区域18a和18b可以通过开口21运动到支承部15a或15b的内部空间22中,在该内部空间中引导保持杆12a或保持杆12b。在锁止位置中,端部区域18a嵌接到保持杆12a上的布置系统24a的一个止动槽23中,该布置系统包括多个沿方向z1和z2彼此隔开距离的止动槽23。

同样地,端部区域18b嵌接到保持杆12b上的布置系统24b的一个止动槽23中,该布置系统包括多个沿方向z1和z2彼此隔开距离的止动槽23。在此,杆17例如受到预应力,其沿方向x1与止动槽配合地加载端部区域。然而,按照一种备选的实施方案,当杆件17与所述布置系统24a和24b的止动槽23中的一个止动槽处于嵌接时,所述杆件也可能是松动的。

当端部区域18a和18b与止动槽23处于嵌接时,锁紧装置16设置在按照图3的锁止位置中。于是,头部件11例如既不能沿方向z1运动,也不能沿方向z2运动。这例如是以下情况,槽23这样变形,使得在锁止位置中阻止沿方向z1和z2运动。按照一种备选实施方式,槽23可以这样构造,使得在力沿方向z1作用到头部件11上时端部区域18a和18b自动地从锁止位置运动到脱开位置中,从而头部件11虽然能沿方向z1运动、但不能沿方向z2运动。

如果端部区域18a和18b不设置在槽23的内部,则锁紧装置16处于脱开位置中(见图4)。

头枕10包括操纵装置25,该操纵装置具有开关26和滑动件27。开关26和滑动件27以未示出的方式这样运动连接,使得当开关沿方向y1运动时滑动件27沿方向y1运动。滑动件27这样在头部件11上引导,使得该滑动件能沿方向y1和y2以及沿方向x1和x2运动。在图3中,操纵装置25设置在第一位置中,在该第一位置中,锁紧装置16处于锁止位置中。在图4中,操纵装置25设置在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锁紧装置处于脱开位置中。

滑动件27设有运动转向装置34,该运动转向装置包括彼此隔开距离的突出部28a和28b。突出部28a和28b分别具有彼此平行的转向面29,所述转向面相对于方向y1和y2倾斜。转向面29与互补的对应面30配合作用,所述对应面构造在头部件11上并且以相同的方式倾斜。转向面29和对应面30的倾斜是这样的,使得在滑动件27从在图3中示出的位置沿方向y1运动时滑动件27也沿方向x1运动。

此外,在突出部28a和28b上构造有平行的转向面31,所述转向面相对于方向y1和y2倾斜。转向面31与互补的对应面32配合作用,所述对应面以相同的方式倾斜。转向面31和对应面32的倾斜是这样的,使得在滑动件27从在图3中示出的位置沿方向y运动时滑动件27也沿方向x1运动。以这种方式,当开关26处于头部件11的关于图1和图2对置的侧上且沿方向y2操纵滑动件27时,也可以操纵所述操纵装置25。

滑动件27设有操纵附件33。在滑动件27沿方向x1运动时,操纵附件33对杆件17施加力f,使得锁紧装置16运动到脱开位置中,其方式是,杆件17变形到弯曲的位置中并且端部区域18a和18b不与槽23嵌接地运动。在脱开位置中,头部件11可以沿方向z1和z2相对于保持杆12a和12b运动。

如果不再沿方向y1操纵开关26,则复位力使杆件17运动回到按照图3的形状并且此时也使滑动件27运动到按照图3的第一位置中。换言之,在对开关26去负荷之后操纵装置自动地运动到第一位置中并且锁紧装置运动到锁止位置中。

第二实施例在图5和图6中示出。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两个杆件37a和37b保持在头部件11上并且两个彼此隔开距离操纵附件38a和38b与滑动件27连接。杆件37a配设有端部区域18a并且杆件37b配设有端部区域18b。在从按照图5的位置沿方向y1或沿方向y2操纵滑动件27时,滑动件27沿方向x1运动。于是,由操纵附件38a和38b分别对杆件37a的中央区域39a和杆件37b的中央区域39b施加力f,由此,端部区域18a和18b与槽23脱离嵌接地运动到脱开位置中(见图6)。

当不再操纵所述操纵装置25时,杆件37a和37b的复位力使锁紧装置16自动地运动到锁止位置中并且使操纵装置25自动地运动到按照图5的第一位置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