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总成、后视镜加热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962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车辆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后视镜总成、后视镜加热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为方便驾驶员操作,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汽车上必须安装有后视镜,通过后视镜驾驶员能够直接获取汽车各个方位的外部信息,而在天气寒冷的冬季,经常会出现后视镜上结霜的情况,这会导致后视镜能见度降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现有技术是在后视镜的镜片内安装一个电热片,雨雪天气时通过打开后视镜电加热功能,使电热片迅速加热至固定温度从而对镜片加热达到除雾除霜的效果。这种电热片加热方式利用了车辆电能,并且需要通过手动来实现其开启或者关闭,驾驶员开启后经常忘记关闭,导致电热片长时间工作,耗费车辆电能,增加车辆油耗,同时降低后视镜加热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视镜总成、使用该后视镜总成的后视镜加热系统和使用该后视镜加热系统的车辆,该后视镜总成能够对后视镜镜片加热,实现除雾除霜的效果,并且不增加额外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后视镜总成,包括后视镜壳体和镜片,所述后视镜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镜片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通过进水口和回水口与发动机冷却回路连通的加热通道。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形成所述加热通道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具有面向所述镜片的加热壁,该加热壁与所述镜片具有相同的外轮廓。

可选地,所述加热腔内部具有将其分隔为两个空腔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回水口之间,并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加热腔的一侧侧壁具有连通所述两个空腔的流道,并且两个空腔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回水口所在侧壁的相对一侧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回水口位于所述加热腔的同一侧壁上,所述隔板从该同一侧壁朝向对侧侧壁延伸,并且与所述对侧侧壁之间具有所述流道。

可选地,所述加热壁紧贴所述镜片的后侧面,并且所述加热壁和所述镜片之间具有粘贴层。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形成为扁平结构,该扁平结构具有与所述加热壁相同且平行设置的后壁,所述后壁与所述加热壁间隔设置并通过环形侧壁封装为所述加热腔。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拐折的加热管道,所述加热通道由所述加热管道的管孔形成,所述加热管道的管壁形成为加热壁。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道呈s型紧贴在所述镜片上。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后视镜加热系统,所述后视镜加热系统包括上述的后视镜总成以及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口上,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的高压管路连通,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水口上,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的低压管路连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的后视镜加热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后视镜总成具有设置在后视镜壳体内的与发动机冷却回路连通的加热通道,当车辆启动时,发动机冷却系统即开始工作,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通过进水口流入加热通道并借助热传导对镜片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回水口流回冷却回路,这种后视镜加热方式依附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对镜片加热,能够达到除雾除霜的效果,并且实现车辆一启动,后视镜加热系统即一直工作,不增加额外能耗。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视镜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视镜总成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视镜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视镜总成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视镜加热系统的布置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后视镜加热系统的水路循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管2回水管

3后视镜4高压管路

5低压管路31后视镜壳体

32加热装置33镜片

321进水口322回水口

323加热腔324隔板

325加热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是以镜片在加热装置前方为基准定义的,而“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后视镜总成,包括后视镜壳体31和镜片33,后视镜壳体31内设置有用于加热镜片33的加热装置32,加热装置32具有通过进水口321和回水口322与发动机冷却回路连通的加热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后视镜总成具有设置在后视镜壳体内的与发动机冷却回路连通的加热通道,当车辆启动时,发动机冷却系统即开始工作,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通过进水口321流入加热通道,加热通道通过热传导将温度传递至镜片33以对其进行加热,冷却液最后再通过回水口322流回冷却回路,这种后视镜加热方式依附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对镜片加热,能够达到除雾除霜的效果,并且实现车辆一启动,后视镜镜片就会保持一定高温,而且不增加额外能耗。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加热装置32具有形成加热通道的加热腔323,加热腔323具有面向镜片33的加热壁,该加热壁与镜片33具有相同的外轮廓。将加热壁设置成与镜片33相同的外形,可以增加镜片33的加热面积,使镜片33的每个部位均能接受到热量,进一步保证镜片的加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加热腔323内部具有将其分隔为两个空腔的隔板324,隔板324位于进水口321与回水口322之间,并且隔板324与加热腔323的一侧侧壁具有连通两个空腔的流道,并且两个空腔在进水口321与回水口322所在侧壁的相对一侧连通。隔板324设置在进水口321和回水口322之间,将进水口321和回水口322分隔开来,能够避免发动机冷却回路的冷却液从进水口321流入后直接从回水口322流出,达不到对镜片加热的目的,而流道又使得进水口321与出水口322连通,以实现水路的循环流动。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进水口321与回水口322位于加热腔323的同一侧壁上,隔板324从该同一侧壁朝向对侧侧壁延伸,并且与对侧侧壁之间具有流道。这种设计方式充分保证了加热腔323的加热范围,使得冷却液从进水口321流入后可以流经加热腔323的各个角落后再从回水口322流出,而直向的隔板324又能节省冷却液在加热腔323中的流动时间,从而减少冷却液携带热量的散失,实现对镜片33的快速加热。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加热壁紧贴镜片33的后侧面,并且加热壁和镜片33之间具有粘贴层,即二者粘接。在加热壁或者镜片33上设置可进行热传导的粘贴层,将二者粘接在一起,这样能够使得加热壁与镜片33直接接触,来自加热壁的热量可以快速地传递到镜片33上,减少其热量的散失,及时除去附着在镜片上的雾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加热装置32形成为扁平结构,该扁平结构具有与加热壁相同且平行设置的后壁,后壁与加热壁间隔设置并通过环形侧壁封装为加热腔323。此处的相同是指二者结构和尺寸均相同。这样,扁平状的加热装置32可以减少占用空间,不影响后视镜壳体内的其他装置,另外,为减少制造成本,加热装置32可以选用热传导材料来进行一体成型。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为进一步减少加热腔中冷却液温度的降低,加热装置32的后壁和环形侧壁还可以选用热传导性能较差或者没有热传导性能的材料,而起热量传递作用的加热壁可以选用热传导性能较好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加热装置32具有拐折的加热管道325,加热通道由该加热管道325的管孔形成,加热管道325的管壁形成为加热壁。这样,冷却液由进水口321流入加热管道325,加热管道325的管壁通过热传导将温度传递给镜片33,以完成对镜片33的加热。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加热管道325呈s型紧贴在镜片33上。为达到最佳加热效果,节省占用空间,加热管道325首选为平铺方式,并且管道布置的外轮廓接近镜片33的外形,内部布置成s型以增加加热通道的加热面积,另外,加热管道325紧贴镜片33设置,可减少管道中热量的散失,加热管道325由热传导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后视镜加热系统,包括上述的后视镜总成以及进水管1和回水管2,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在进水口321上,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冷却回路的高压管路4连通,回水管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水口322上,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冷却回路的低压管路5连通。

通过这种方式,利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管路压力差,冷却液从高压管路4流经进水管1再通过加热装置32的进水口321流入加热通道中,通过热传导完成对镜片33的加热后,通过加热装置32的回水口322流经回水管2最后流回到低压管路5中,该后视镜加热系统依附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只要车辆启动,后视镜加热系统即一直工作,镜片就会保持一定高温,从而实现除雾除霜的效果,而且不增加额外能耗。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进水口321和回水口322上分别设置有水管接头,进水管1和回水管2的第一管口分别与相对应的水管接头通过过盈配合套接。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进水口321与进水管1以及回水口322与回水管2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简单的插接形式,对此本公开不做限制。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高压管路4和低压管路5上分别设置三通件,进水管1和回水管2的第二管口分别通过三通件与对应的管路相通。高压管路4的冷却液通过三通件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流向车辆左右外后视镜壳体内的加热装置中,最后再通过相对应的低压管路5上三通件的两个端口流回到冷却回路中,从而构成一个封闭的水路循环系统,如图6所示。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直接在高压管路4和低压管路5的侧壁上开设进水孔和回水孔,进水管1和回水管2与相应的进水孔和回水孔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同样依靠管路压力差实现加热系统的水路循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的后视镜加热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