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头枕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29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头枕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座椅头枕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座椅的舒适性,通常在椅背的上端设置头枕支撑头部后侧。现有座椅头枕的枕部支撑位置固定,使用者无法根据自己的坐高等身体情况进行位置调整,少数座椅头枕仅可分档位进行高度调节,且调节范围有限,无法适合大多数使用者。特别是汽车座椅头枕,大多只能进行高度调节,驾驶者头后部与枕垫间无法适度贴合,由于驾车过程中驾驶员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头枕位置不合适,不但支撑效果欠佳,无法消除身体疲劳,而且头颈、肩背部肌肉疲劳易患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头枕的调节装置,安装在座椅头枕内部,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座椅头枕的调节装置:包括承托头部的托板、分别用于调整托板高度及水平移动的二组调节机构、设置在座椅靠背顶部的头枕基座;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导向部及装配在导向部上、并可沿导向部运动的活动部,导向部与活动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活动部运动并锁止定位的控制组件;

二组调节机构的导向部相互垂直设置,调整托板高度的调节机构导向部下端与头枕基座顶部固定连接;调整托板水平位置的调节机构导向部固定连接在调节托板高度的调节机构活动部上,托板水平位置的调节机构活动部与托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的活动部为导向座,导向部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导向螺杆,控制组件由安装在导向座座体内的双向双输出轴电机及蜗轮蜗杆副构成;导向座座体套装在两导向螺杆上,双向双输出轴电机固定在导向座的座体内,该双向双输出轴电机的两条输出轴上各设置一条蜗杆,蜗轮嵌装在导向座的座体内,并通过螺纹同轴装配在导向螺杆上。

进一步,所述导向座的座体与蜗轮端面之间装有推力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机构为多节相互套装的同步伸缩式杆体结构,末段杆体为导向部,其余杆体段为活动部,同步伸缩机构的控制组件包括双向电机、拉线、设置在各段杆体上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拉线绕装在滑轮组及双向控制电机动力轮上,拉线的两端与伸缩式杆体结构的上下两段杆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的同步伸缩式杆体结构,其杆体截面为多边形。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的同步伸缩式杆体结构,各段杆体之间设有防脱的限位挡块。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托板高度时,其同步伸缩式杆体的活动部上段杆体顶端设有用于连接托板水平位调节机构的吊臂。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的同步伸缩式杆体为三段杆体套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头枕可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较大范围内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坐高)、不同身体状况的需要,将头枕部设置在最佳的承托部位,符合人体自然生理曲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别适合汽车座椅,其水平调节机构可有效的消除驾驶者头部与座椅头枕间的空间,为驾驶员头部提供良好的支承,大幅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伸缩式杆体控制机构拉线的走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伸缩式杆体的回收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伸缩式杆体的伸展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托板,2-导向螺杆,3-导向座,4-蜗杆,5-蜗轮,6-双向双输出轴电机,7、头枕基座,8-下段杆体,9-中段杆体,10-上段杆体,8a、8b、9a、9b、9c、10a-滑轮,11-吊臂,12-控制电机的主驱动轮,13-拉线。

实施例1

从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承托使用者头部的托板1、分别用于调整托板高度及水平移动的二组调节机构、设置在座椅靠背顶部的头枕基座7;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导向部以及装配在导向部的活动部,导向部与活动部之间装配有用于控制活动部沿导向部运动的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可锁止活动部与导向部的位置;

二组调节机构的导向部相互垂直,调整托板高度的调节机构导向部下端与头枕基座7顶部固定连接;调整托板水平位置的调节机构导向部固定连接在托板高度的调节机构活动部前部,调整托板水平位置的调节机构活动部与托板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用于调整托板高度及水平移动的二组调节机构采用相同的机械结构,即两者的活动部均为导向座3,导向部均采用两条平行设置的导向螺杆2,控制组件为双向双输出轴电机6及二组蜗轮蜗杆副,以控制导向座3沿导向螺杆2运动;

所述的导向座1座体呈盒体状,通过导向孔套装在两导向螺杆2上,控制机构的双向双输出轴电机6固定在导向座3的座体内并与电源连接,电机的两输出轴上各设置一条蜗杆4,分别与嵌装在导向座3座体内的蜗轮5啮合,蜗轮5通过螺纹装配在导向螺杆2上并与导向螺杆同轴;双向双输出轴电机转动通过两侧的蜗轮蜗杆副带动导向座3沿导向螺杆2纵向运动,并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功能实现导向座的定位。

所述导向座3的座体与蜗轮5端面之间装有推力轴承,以减小摩擦阻力。

用于调整托板高度的调节机构(以下简称高度调节机构),其导向螺杆2下端固定在头枕基座7上部;

用于调整托板水平运动的调节机构(以下简称水平调节机构),其导向螺杆水平设置,后端与高度调节机构的导向座3座体前部固定连接,并随高度调节机构的导向座纵向移动。

所述的托板1固定连接在水平调节机构的导向座3座体上,随水平调节机构的导向座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托板1位置调整后,二组调节机构相互配合的形状发生变化,包覆在头枕调节装置及衬垫层(海绵层)外部的表层蒙面应选用弹性材质,该表层蒙面可通过自身形变配合头枕调整。

实施例2

从图3~图6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及水平调节机构均采用相同结构的同步伸缩式杆体,该结构为多节相互套装成一体的杆体,其末段杆体为导向部,其余各段杆体为活动部;控制组件包括拉线13、控制电机及安装在各段杆体上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拉线绕装在滑轮组及双向控制电机动力轮上,拉线的两端与伸缩式杆体结构的上下两段杆体连接。电机转动通过拉线牵拉并控制各段杆体同步伸缩。

高度调节机构的末段杆体(导向部)安装在头枕基座7顶部,高度调节机构的最外段杆体顶部(伸缩式杆体活动部的第一段端部)设置有一吊臂11;

水平调节机构的伸缩式杆体水平设置,其末段杆体(导向部)固定在该吊臂11的自由端,托板1固定在水平调节机构的最外段杆体(伸缩式杆体活动部的第一段)端部,见图3所示。

下面以调整托板升降的调节机构为例,详细说明该同步伸缩式杆体的结构特征及工作状态。

同步伸缩式杆体优选三节杆体结构,其控制组件为分别设置在三段杆体上的滑轮(组成滑轮组)、双向电机、绕装在各滑轮及双向控制电机输出端且两端与伸缩式杆体结构的上下两段杆体连接的拉线13;

如图4所示滑轮位置及绕线,滑轮组包括6只滑轮(即8a、8b、9a、9b、9c、10a),具体连接方式为:滑轮8a、滑轮8b分别安装在作为导向部的下段杆体8上下两端;滑轮9a、滑轮9b安装在中段杆体9下端,滑轮9c安装在中段杆体9上端;滑轮10a安装在上段杆体10的下端;拉线13依次绕过滑轮9a、滑轮8a、滑轮10a、双向控制电机输出轴的主驱动轮12、滑轮8b、滑轮9b、滑轮9c,拉线13两端分别固定在下段杆体8的下端及上段杆体10的下端。

所述的控制电机采用双向电机,可将其固定在头枕内,位于调节机构导向部末端(下段杆体)外侧,并确保控制电机与下段杆体8(导向部)间的相对位置不变;控制电机的主驱动轮12转动,通过拉线13拉动各段杆体同步伸缩,可提高头枕的调节速度。电机停止转动,拉线13牵拉各段杆体使伸缩杆长度保持不变。

作为一种优化,同步伸缩式杆体结构的调节机构,其各段杆体截面为矩形(也可采用其他多边形截面杆体,或在套装杆体的接触面设置导槽),以防止杆体绕轴线转动。

作为一种优化,所述的调节机构其同步伸缩式杆体结构的各段杆体之间设有防脱的限位挡块,以防止各段杆体在伸展过程中脱出。

实施例3

用于调整托板升降及水平移动的二组调节机构,可根据情况在同步伸缩式杆体、导向螺杆及导向座两种结构中进行选择,采用不同形式搭配使用。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高度调节机构采用导向螺杆及导向座结构,并通过蜗轮蜗杆副调节并控制导向座的位置,实现头枕高度定位;水平调节机构采用同步伸缩式杆体结构,通过电机、拉线及滑轮组控制伸缩式杆体的长度,以实现头枕的水平位置调节。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简化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