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用遮阳板的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63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用遮阳板的转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用遮阳板的转轴。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的遮阳板所用的轴都是一体的,成L型的,转轴主体通常为带扁方的圆管,主要实现遮阳板翻转和自动贴合顶篷的功能。

而有些遮阳板具有照明功能,故在轴内会设置电源导通结构,通常在中空铁管外包覆塑胶体构成,在中空的管内传入电线,以达到供电的要求,但是现在的遮阳板有些需要拉出来延长进行遮阳,但是目前都是采用轴在遮阳板内滑移来实现的,但是涉及到供电的问题是,则该轴不能够随意滑移,容易扯断电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用遮阳板的转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用遮阳板的转轴,其包括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体呈“L”型,所述转轴本体由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构成,所述第一转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内,且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构成滑移配合,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扁方,在所述扁方的下方为圆管主体,所述圆管主体与扁方的交界处为轴肩,所述轴肩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在所述扁方上并排设置两个导电片,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设有两根导线,且两根导线分别与两个导电片电连接,在汽车顶棚设置有与导电片配合的金属弹片,在汽车遮阳板打开的角度范围在45度到135度之间时,导电片与所述金属弹片接触。

所述第一转轴底部周向设有凸条,在所述第二转轴前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凸条与所述限位结构构成限位配合。

所述轴肩靠近圆管主体一侧的圆弧与圆管主体所在的圆相切,形成平滑的过渡。

所述第二转轴末端设有倒角,所述第二转轴末端紧接倒角处设有环形卡槽。

所述倒角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二转轴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套设的设计,能够沿长转轴的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遮阳板的位置,同时设置在扁方上的导电片,能够在扳动遮阳板时,实现导通,从而使得化妆镜灯亮,省去了布线的繁琐,而且双转轴的结构,并不会在使用时造成导电片位置移位,从而确保导电片始终能够与金属片在遮阳板打开后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用遮阳板的转轴,其包括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体呈“L”型,所述转轴本体由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构成,所述第一转轴1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2内,且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构成滑移配合,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扁方7,在所述扁方7的下方为圆管主体,所述圆管主体与扁方的交界处为轴肩8,所述轴肩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在所述扁方上并排设置两个导电片5,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内设有两根导线,且两根导线分别与两个导电片电连接,在汽车顶棚设置有与导电片配合的金属弹片,在汽车遮阳板打开的角度范围在45度到135度之间时,导电片与所述金属弹片接触。第一转轴套设在第二转轴内,且底部与第二转轴的前端构成限位配合,即第一转轴可在第二转轴内滑移,却不会脱落,而且第二转轴固定在遮阳板内,不会移动,而导电片设置在第二转轴的扁方上,即保证导电片的位置不会变化,而第一转轴则可滑移设置,即省去了滑移件的使用,节约材料。

所述第一转轴1底部周向设有凸条6,在所述第二转轴2前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凸条与所述限位结构构成限位配合,利用两者相卡的配合,可以保证第一转轴不会从第二转轴内脱落。

所述轴肩8靠近圆管主体一侧的圆弧与圆管主体所在的圆相切,形成平滑的过渡,使得遮阳板在打开和关闭时更加的平稳。

所述第二转轴末端设有倒角4,所述第二转轴末端紧接倒角处设有环形卡槽3, 可以利用现有的卡簧结构,卡在该环形卡槽内,避免其防脱。

所述倒角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二转轴的直径,可以直接在遮阳板内设置限位结构,利用倒角来实现第二转轴的防拔出。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