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5456阅读:19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汽车前后悬架的骨架,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因此习惯上称为副车架。副车架的一个作用是阻隔车轮从地面传来的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另一个是连接作用,摆臂、稳定杆、转向机都固定在它上面。 通常汽车副车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与三角结构的摆臂连接,摆臂与制动器轮毂支架相连。现有技术的副车架1与摆臂2的连接部位如图3所示,副车架与摆臂之间具有前摆臂安装腔3与后摆臂安装腔4,副车架上前摆臂安装腔的开口5方向与后摆臂安装腔的开口5方向构成一个接近90度的夹角,当摆臂从副车架上拆卸时,需要先把摆臂与副车架固定的前固定螺栓9松开,然后把摆臂的前端从副车架中往外拉出,再把摆臂与副车架固定的后固定螺栓10松开,由于副车架结构将摆臂的后端遮挡,造成摆臂无法从副车架直接拿出,需先将摆臂往前推,让出副车架遮挡部分,再将摆臂往外拉出副车架。这种结构导致摆臂拆卸过程繁杂,费事费力,影响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后摆臂安装处设有摆臂安装盖板,后固定螺栓的一端固定在摆臂安装盖板17上,这种结构影响了摆臂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可靠性。公开日为2010年9月22日,公开号为CN20158729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摆臂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装置, 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前悬架的下摆臂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受到冲击和扭转,容易使连接螺栓松动或脱落的问题。该汽车前悬架下摆臂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装置,下摆臂上具有一个呈圆筒状的连接部,在前悬架下摆臂与副车架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穿过上述的连接部,在连接件上套有一个圆筒状的橡胶衬套,该橡胶衬套处于上述的连接部内,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副车架上。该结构具有不受橡胶衬套的冲击和扭转作用的影响、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但结构解决的是前悬架的下摆臂与副车架之间的固定螺栓容易松动或脱落的问题,没有解决摆臂拆卸过程繁杂、费事费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副车架存在的摆臂拆卸过程繁杂、费事费力、生产效率低及现有技术的摆臂与副车架之间连接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具有摆臂拆卸方便、生产效率高及摆臂与副车架之间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摆臂连接的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所述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均为与副车架同质一体的中空双层结构,前摆臂连接部的上下层之间形成摆臂前安装腔,后摆臂连接部的上下层之间形成摆臂后安装腔,所述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远离副车架中部的一侧均设有开口,位于副车架同一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相同,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腔壁上均设有用于穿设摆臂固定螺栓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均为与副车架同质一体的中空双层结构,这种与副车架一体构成的结构与摆臂的连接强度高,提升了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副车架上同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相同,即副车架上左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副车架的左侧,副车架上右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副车架的右侧,这样,当摆臂从副车架上拆卸时,只需先把摆臂与副车架固定的前、后固定螺栓松开,然后就可以把摆臂从副车架中往外拉出,拆卸非常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副车架存在的摆臂拆卸过程繁杂、费事费力、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作为优选,摆臂上设置有呈三角形布置的前衬套、后衬套和球头销,所述前衬套通过前固定螺栓固定在副车架的摆臂前安装腔内,后衬套通过后固定螺栓固定在副车架的摆臂后安装腔内。前衬套与摆臂前安装腔配合、后衬套与摆臂后安装腔配合用于将摆臂固定在副车架上。

作为优选,前衬套和后衬套的轴线相互垂直,前衬套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后衬套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这里的水平面是指副车架整体所在的平面,当副车架安装在汽车上后,副车架整体所在的平面与地面(即水平面)平行。

作为优选,副车架的中部两侧设有转向器连接平台,所述转向器连接平台上设有转向器连接孔,所述转向器连接孔为4个,呈矩形排列对称设置在副车架的左右两侧。转向器连接平台与转向器连接孔用于副车架与转向器之间的固定。

作为优选,副车架的两侧设有车身连接孔,所述车身连接孔为4个,包括两个前车身连接孔与两个后车身连接孔,4个车身连接孔呈梯形排列对称设置在副车架的左右两侧。车身连接孔用于将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固定。

作为优选,副车架的两侧设有稳定杆安装支架,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设置在副车架两侧的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之间。

作为优选,副车架的中部后侧设有动态阻尼减震器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副车架存在的摆臂拆卸过程繁杂、费事费力、生产效率低及现有技术的摆臂与副车架之间连接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具有摆臂拆卸方便、生产效率高及摆臂与副车架之间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与摆臂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副车架与摆臂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副车架与摆臂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去掉摆臂安装盖板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副车架,2.摆臂,3.摆臂前安装腔,4.摆臂后安装腔,5.开口,6.前衬套,7.后衬套,8.球头销,9.前固定螺栓,10.后固定螺栓,11.转向器连接平台,12.转向器连接孔,13.前车身连接孔,14.后车身连接孔,15.稳定杆安装支架,16.动态阻尼减震器安装支架,17. 摆臂安装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摆臂2连接的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所述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均为与副车架同质一体的中空双层结构,前摆臂连接部的上下层之间形成摆臂前安装腔3,后摆臂连接部的上下层之间形成摆臂后安装腔4,所述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远离副车架中部的一侧均设有开口5,副车架上左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副车架的左侧,副车架上右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副车架的右侧,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腔壁上均设有用于穿设摆臂固定螺栓的通孔(图中未画出)。

所述摆臂上设置有呈三角形布置的前衬套6、后衬套7(见图2)和球头销8,所述前衬套通过前固定螺栓9固定在副车架的摆臂前安装腔内,后衬套通过后固定螺栓10固定在副车架的摆臂后安装腔内;所述前衬套和后衬套的轴线相互垂直,前衬套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后衬套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副车架的中部两侧设有转向器连接平台11,所述转向器连接平台上设有转向器连接孔12,所述转向器连接孔为4个,呈矩形排列对称设置在副车架的左右两侧。副车架的两侧设有车身连接孔,所述车身连接孔为4个,包括两个前车身连接孔13与两个后车身连接孔14,4个车身连接孔呈梯形排列对称设置在副车架的左右两侧。副车架的两侧设有稳定杆安装支架15,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设置在副车架两侧的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之间;副车架的中部后侧设有动态阻尼减震器安装支架16。

本实用新型的前摆臂连接部与后摆臂连接部均为与副车架同质一体的中空双层结构,这种与副车架一体构成的结构与摆臂的连接强度高,提升了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副车架上同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相同,即副车架上左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副车架的左侧,副车架上右侧的摆臂前安装腔与摆臂后安装腔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副车架的右侧,这样,当摆臂从副车架上拆卸时,只需先把摆臂与副车架固定的前、后固定螺栓松开,然后就可以把摆臂从副车架中往外拉出,拆卸非常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副车架存在的摆臂拆卸过程繁杂、费事费力、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方式,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轻易实现的,因此这些未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