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27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安全气囊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机舒适性,一般会将汽车座椅的头枕与乘员的头部之间设计出较大的间隙,但是这样会衍生出其它的问题,就是当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时,乘员的头部由于没有支撑而受到惯性向后运动,使乘员的颈部受到鞭打损伤。

为了避免乘员的颈部受到鞭打损伤,一般会在汽车座椅的头枕上设置安全气囊,当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时,安全气囊被点爆而迅速弹出,填补乘员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隙,以给乘员的头、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降低鞭打损伤。

但是现有的安全气囊的气袋弹出后与气袋不能良好地与人体的头颈部轮廓贴合,从而不能给人体的头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降低的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工程学方面体验较高的安全气囊及汽车座椅,在保证汽车座椅的舒适性的前提下,使汽车座椅具有良好的防鞭打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包括气袋及触发所述气袋点爆的控制器,所述气袋包括与人体头颈部轮廓接触的前部及与汽车座椅头枕的轮廓接触的后部,所述气袋的左右两侧设有多条沿气袋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拉带,多条所述第一拉带在所述气袋展开时,将气袋的前部轮廓限制成与人体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的形状。

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侧的多条第一拉带均沿所述气袋的高度方向相间地并行设置,并且相邻的两条第一拉带的长度不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袋的前部包括向前凸出与人体颈部轮廓贴合的前凸部分以及向后凹进与人体头部轮廓贴合的后凹部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凸部分的下部及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一拉带,所述后凹部分的中部及上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一拉带,位于后凹部分的第一拉带的长度均小于位于前凸部分的第一拉带的长度;位于所述前凸部分的中部的第一拉带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前凸部分下部的第一拉带的长度;位于后凹部分中部的第一拉带的长度小于位于后凹部分上部的第一拉带的长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袋的左右两侧各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气袋的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拉带,所述第二拉带的长度略小于所述气袋展开时的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拉带为弹性拉带。

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安全气囊、座椅靠背及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的头枕,所述安全气囊设置在头枕内,所述头枕的下部靠近所述座椅靠背的位置设有供所述气袋点爆后从所述头枕弹出的第一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头枕还设有将头枕与所述座椅靠背活动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气囊安装板,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气囊安装板上。

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安全气囊、座椅靠背及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的头枕,所述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内,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靠近所述头枕的位置设有供所述气袋点爆后从所述座椅靠背弹出的第二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座椅靠背内的上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第二气囊安装板,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二气囊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由于在气袋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多条沿气袋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拉带,当气袋展开时第一拉带拉住气袋,从而限制了气袋的形状,以将气袋的前部轮廓限定成与人体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的形状,从而增大了气袋弹出时与人体头颈部轮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安全气囊的支撑效果,从而使安装有该安全气囊的汽车座椅在正常使用时头枕与头部保持较大的间隙,以保证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同时,在发生追尾事故时气袋起爆及时减小头枕与头部的间隙,提供稳定的支撑,提高防鞭打性能,进而提高了汽车座椅产品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气袋的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安全气囊点爆后的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点爆后与汽车座椅头枕及人体头颈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其中,01、安全气囊;1、气袋;11、前部;111、前凸部分;112、后凹部分;12、后部;2、第一拉带;3、第二拉带;02、头枕;4、第一开口;5、支架;6、第一气囊安装板;03、座椅靠背;7、第二开口;8、横杆;9、第二气囊安装板;10、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及图4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其包括气袋1及触发该气袋1点爆的控制器(未图示),气袋1包括与人体10的头颈部轮廓接触的前部11及与汽车座椅的头枕的轮廓接触的后部12,在气袋1的左右两侧设有多条沿气袋1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拉带2,多条第一拉带2在气袋1展开时,将气袋1的前部11的轮廓限制成与人体10的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由于在气袋1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多条沿气袋1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拉带2,当气袋1展开时,第一拉带拉住气袋1,从而限制了气袋1的形状,以将气袋1的前部11的轮廓限定成与人体10的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的形状,从而使得安全气囊的气袋1弹出后与人体的头颈部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对人体的头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从而使安装有该安全气囊的汽车座椅在正常使用时头枕与头部保持较大的间隙,以保证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同时,在发生追尾事故时气囊起爆及时减小头枕与头部的间隙,提供稳定的支撑,提高防鞭打性能,进而提高了汽车座椅产品的综合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4所示,气袋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至少一条沿气袋1的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拉带3,第二拉带3的长度略小于气袋1展开时的高度。在气袋1展开时,由于第二拉带3拉住气袋1限制了气袋1的形状,使得气袋1的后部12能够自动地向汽车座椅的头枕贴合,使得气袋1不容易移位,保证了气袋展开后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气囊的安全性;作为优选,第二拉带3为弹性拉带(例如硅胶带或橡皮带),这样可以使得气袋1在展开后,其后部12向前凹陷,以能构尽量地与头枕的外部轮廓贴合,进一步限制气袋1的移位,进一步提高了气袋1展开后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考图1及图4所示,每一侧的多条第一拉带2均沿气袋1的高度方向相间地并行设置,并且相邻的两条第一拉带2的长度不同;从而实现当气袋1弹开后将气袋1的前部11的轮廓限定成与人体10的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的形状。

请继续参考图1及图4所示,气袋1的前部11包括向前凸出与人体10的颈部轮廓贴合的前凸部分111以及向后凹进与人体10的头部轮廓贴合的后凹部分112;这样可以保证气袋1在展开后能够完美地与人体10的颈部及头部轮廓贴合,进一步增加了气袋1与人体头颈部轮廓的贴合面积及气袋1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前凸部分111的下部及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一拉带2,在后凹部分112的中部及上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一拉带2,位于后凹部分112的第一拉带2的长度均小于位于前凸部分111的第一拉带2的长度;其中,位于前凸部分111的中部的第一拉带2的长度大于位于前凸部分111下部的第一拉带2的长度,位于后凹部分112中部的第一拉带2的长度小于位于后凹部分112上部的第一拉带2的长度;这使得当气袋1展开时,各部位的第一拉带2可以精确地控制气袋1的形状,使气袋1展开后,气袋的前部11得到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形状的前凸部分111及后凹部分112,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气袋1与人体头颈部轮廓的贴合面积及气袋1的舒适性。

请参考图2所示,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安全气囊01、座椅靠背03及设置在座椅靠背03上的头枕02;该安全气囊01设置在头枕02内,头枕02的下部靠近座椅靠背03的位置设有供气袋1点爆后从头枕02弹出的第一开口4。

当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时,控制器通过内部标定的算法,分析碰撞强度,当碰撞强度达到预设的气囊点火条件时,控制器向气袋1发出控制指令,气袋1随即被点爆,将从第一出口4迅速地从头枕02内弹出,使气袋1的后部112紧贴头枕02的前部,气袋1的迅速弹出填补了人体的头颈部与座椅靠背03及头枕02之间的空隙,及早地对人体的头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防止头颈部出现甩出危险,降低鞭打损伤;并且由于气袋1的前部前部11的轮廓与人体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从而使汽车座椅在具有防鞭打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舒适性,提高了汽车座椅产品的综合性能。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在头枕02内还设有将头枕02与座椅靠背03活动连接的支架5,支架5上设有第一气囊安装板6,安全气囊01安装在第一气囊安装板6上;这样的布局结构较为简单,并且能够保证安全气囊01可靠的安装在头枕02内。

请参考图3所示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安全气囊01、座椅靠背03及设置在座椅靠背03上的头枕02,安全气囊01设置在座椅靠背03内,座椅靠背03的上部靠近头枕02的位置设有供气袋1点爆后从座椅靠背03弹出的第二开口7。

当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时,控制器通过内部标定的算法,分析碰撞强度,当碰撞强度达到预设的气囊点火条件时,控制器向气袋1发出控制指令,气袋1随即被点爆,将从第二出口7迅速地从座椅靠背03内弹出,使气袋1的后部112紧贴头枕02的前部,气袋1的迅速弹出填补了人体的头颈部与座椅靠背03及头枕02之间的空隙,及早地对人体的头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防止头颈部出现甩出危险,降低鞭打损伤。

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在座椅靠背03内的上部设有横杆8,横杆8上设有第二气囊安装板9,安全气囊01安装在第二气囊安装板9上。这样的布局结构较为简单,并且能够保证安全气囊01可靠顶安装在座椅靠背03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由于在气袋1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多条沿气袋1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拉带2,当气袋1展开时,第一拉带2拉住气袋,从而限制了气袋1的形状,使的气袋1的前部11的轮廓与人体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增加了气袋1与人体头颈部轮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气袋1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当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时,安全气囊01的气袋能够迅速地从头枕02或座椅靠背03内弹出,使气袋1的后部112紧贴头枕02的前部,气袋1的迅速弹出填补了人体的头颈部与座椅靠背03及头枕02之间的空隙,及早地对人体的头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防止头颈部出现甩出危险,降低鞭打损伤;并且由于气袋1的前部11的轮廓与人体头颈部轮廓匹配贴合,从而使汽车座椅在具有防鞭打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舒适性,提高了汽车座椅产品的综合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