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289发布日期:2019-03-22 20:2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门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门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7-35935号公报中,在金属制的门外板的内侧设有金属制的环状加强件。环状加强件以沿门外板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接合于门外板的外周部。另外,在侧门的前部,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的前端部接合于环状加强件并且后端部接合于加强构件(防撞梁)前端部,由此对加强构件进行支承。



技术实现要素:

在车辆中,当从车辆的前后方向中央附近的侧面受到碰撞载荷时,向侧门内的加强构件输入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而且还向支承加强构件的托架传递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这种情况下,载荷集中于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加强构件重叠的部分。而且,托架以一边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展、一边接近加强构件前端的方式变形,由此有可能加强构件前端与托架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进一步集中。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可能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加强构件前端与支承加强构件的托架接触、载荷集中于该接触部,而使载荷吸收性能稳定的车辆用门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加强构件,配置在车辆的门内,在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托架,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加强构件配置于门厚度方向内侧,所述加强构件固定于该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至少所述加强构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托架重叠的区域中,配置于所述第一托架的门厚度方向内侧,具有与所述第一托架接合的接合部位,所述加强构件通过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中的任一方、或者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的双方而固定于所述门,所述第二托架在与和所述第一托架接合的接合部位不同的位置且与所述加强构件在门侧视观察下重叠的区域中具有接近区域,该接近区域构成为与所述加强构件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二托架的门前后方向上的前后相邻的部位处的与所述加强构件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小。

在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中,当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加强构件输入载荷时,从加强构件以向门厚度方向内侧按压的方式向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输入载荷。在此,在本公开中,第二托架在与和第一托架接合的接合部位不同的位置且与加强构件在门侧视观察下重叠的区域具有接近区域,该接近区域构成为与加强构件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比前后相邻的部位处的与加强构件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小,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与第二托架重叠的部分的变形。具体而言,从加强构件向第一托架传递的载荷的一部分从加强构件经由接近区域向第二托架传递,进而从第二托架向与第一托架接合的接合部位传递,由此能够使从加强构件向第一托架输入的载荷在第一托架处有效地分散。由此,抑制第一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与第二托架重叠的部分的变形,能够抑制加强构件前端与第一托架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进而,能够使门的载荷吸收性能稳定。

在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托架及所述第二托架分别隔着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加强构件重叠的区域而具有一对凸缘部,所述接合部位是将所述第一托架的一对凸缘及所述第二托架的一对凸缘部接合的接合部位,所述第一托架及所述第二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该两个托架重叠的重复区间的、沿所述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中,与所述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通过所述第一托架及所述第二托架而构成为闭合截面状。

这样,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的一对凸缘部隔着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加强构件重叠的区域地形成,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的接合部位设置于凸缘部,因此能够使输入到第二托架的载荷经由接合部位向第一托架的在门侧视观察下隔着与加强构件重叠的区域的两侧分散。此外,在门侧视观察下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重叠的重复区间中,通过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而与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构成为闭合截面状,因此能够增大截面系数,有效地抑制第一托架的变形,能够抑制加强构件前端与第一托架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进而,能够使门的载荷吸收性能稳定。

在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为基础,也可以是,在所述一对凸缘部间形成有与该一对凸缘部的端部连接并且向门厚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在包含所述接近区域的与所述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所述第二托架的所述一对凸缘部的所述端部间的距离构成为比门前后方向的前后相邻的部位处的所述一对凸缘部的所述端部间的距离小。

这样,在包含接近区域的与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二托架的一对凸缘部的端部间的距离构成为比前后相邻的部位处的一对凸缘部的端部间的距离小,因此在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加强构件输入了载荷时,在接近区域中能够限制加强构件与第二托架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移。由此能够提高从加强构件向第二托架的载荷传递效率,能够抑制加强构件前端与第一托架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进而,能够使门的载荷吸收性能稳定。

在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托架具有相比所述第一托架的门中央侧的端部而向门中央侧延伸出的延伸区间,所述第二托架的所述接近区域设置于所述延伸区间。

这样,第二托架的向加强构件的接近区域设置于相比第一托架的门中央侧的端部而向门中央侧延伸出的延伸区间,因此来自门厚度方向外侧的载荷从加强构件而被向第二托架有效地传递(这是因为,当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加强构件输入载荷时,在加强构件中,门中央侧比第一托架侧的位移大)。因而,从加强构件向第一托架输入的载荷的一部分从加强构件向第二托架传递,进而从第二托架向与第一托架接合的接合部位传递,由此能够使从加强构件向第一托架输入的载荷有效地分散。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与第二托架重叠的部分的变形,能够抑制加强构件前端与第一托架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进而,能够使门的载荷吸收性能稳定。

在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二托架的包含所述接近区域的与所述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二托架具有固定于所述加强构件的固定部位。

这样,在包含接近区域的与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二托架固定于加强构件,由此,来自门厚度方向外侧的载荷从加强构件在接近区域中向第二托架有效地传递。并且,载荷从第二托架向与第一托架接合的接合部位传递,由此能够使从加强构件向第一托架输入的载荷有效地分散。由此,能够抑制加强构件前端与第一托架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进而,能够使门的载荷吸收性能稳定。

在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第二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不重叠的单独区域中,所述加强构件通过所述第一托架及所述第二托架中的任一方而安装于所述门的门内板。

这样,在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在门侧视观察下不重叠的单独区域中,通过任一方的托架将加强构件固定于门内板。在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加强构件输入载荷时,能够使在单独区域中固定于门内板的托架有效地变形。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载荷。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门构造能够抑制在对门内的加强构件进行固定的托架集中载荷,能够使门的载荷吸收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前侧门的门内部总成的实施例1的从门厚度方向外侧观察的门的侧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门内部总成的作为主要部分的门前部放大表示的从门厚度方向外侧观察的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及防撞梁的图,是从门厚度方向内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门内部总成沿iv-iv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上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5a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a-a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5b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b-b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5c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c-c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6是在图2中,示意性地表示防撞梁与外延伸件、防撞梁与内延伸件的焊接部的门的侧视图。

图7a是表示将图6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与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a-a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7b是表示将图6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与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b-b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7c是表示将图6所示的内延伸件与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c-c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8是将实施例2的车辆用门构造的门内部总成的作为主要部分的门前部放大表示的从门厚度方向外侧观察的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2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及防撞梁的与图3对应的图,是从门厚度方向内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图8所示的门内部总成沿x-x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上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将图8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d-d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1b是表示将图8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e-e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1c是表示将图8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f-f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2是将实施例3的车辆用门构造的作为门内部总成的主要部分的门前部放大表示的从门厚度方向外侧观察的门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及防撞梁的图,是从门厚度方向内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图12所示的门内部总成沿xiv-xiv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上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5a是表示将图12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g-g线、k-k线、l-l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5b是表示将图12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h-h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5c是表示将图12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i-i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5d是表示将图12所示的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j-j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6是将实施例4的车辆用门构造的作为门内部总成的主要部分的门前部放大表示的从门厚度方向外侧观察的门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内延伸件及防撞梁的图,是从门厚度方向内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门内部总成沿xviii-xviii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上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9a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k-k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9b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外延伸件、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o-o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19c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内延伸件以及防撞梁沿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p-p线剖切的状态的图,是从门前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20是将本公开也向门内部总成的后部应用的实施例5的车辆用门构造的从门厚度方向外侧观察的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7c来说明应用了本公开的车辆用门构造的作为“车辆的门”的前侧门10(以下,称为侧门10)。在图1中,将配设在车辆(机动车)的左侧部且前侧的侧门10的主要部分以侧视图表示。此外,附图适当所示的箭头fr表示侧门10的门前侧,箭头up表示门上侧,箭头out表示门外侧。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简单地表示前后、上下的方向时,表示为门前后方向的前后、门上下方向的上下。本公开并未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而且,以下的记载及附图被适当简化。

侧门10在其前端部,通过未图示的上侧铰链12及下侧铰链14,以门上下方向为轴向而能够开闭地组装于车辆主体。并且,在侧门10组装于车辆主体且车辆的门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侧门10的厚度方向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一致,门外侧与车辆的车宽方向外侧一致,门内侧与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一致。而且,在该状态下,门上下方向与车辆上下方向一致,门前后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并且,侧门10包括构成侧门10的门外侧部分的门外部总成16和构成侧门10的门内侧部分的门内部总成18。

<门内部总成>

如图1所示,门内部总成18包括门内板20、外侧加强件22(外侧rf22)、腰线加强件24(腰线rf24)而构成。在门内板20形成有多个检修孔26,能够进行配置于侧门10内的部件等的配线作业等。而且,在门内部总成18的门内侧设有未图示的门装饰条28。以下,对于本实施例的本公开的作为主要部分的门内部总成18的前部进行说明。

<门内部总成的前部>

如图2~图4所示,门内部总成18还包括:防撞梁(相当于加强构件)30;用于将防撞梁30安装于门内板20的防撞梁外延伸件(相当于第一托架,以下称为外延伸件)32;在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外延伸件的内侧,对外延伸件32进行加强的防撞梁内延伸件(相当于第二托架,以下称为内延伸件)34;铰链侧板36;校验加强件38。它们分别由金属制的材料(铝系或高张力钢等)构成。以下,详细说明构成门内部总成18的前部的各要素。

<防撞梁>

如图1~图7c所示,防撞梁30配置在门内,大致沿门前后方向延伸(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可以不用完全沿着门前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梁30形成为管状,由金属制的材料等(铝系或高张力钢等)构成。如图6及图7a~图7c所示,防撞梁30与外延伸件32进行弧焊而形成防撞梁30与外延伸件32的焊接部42,由此固定于外延伸件32的门厚度方向外侧。此外,焊接部42设置于后述的重复区间l2内的外延伸件32的凹部40。而且,防撞梁30在比防撞梁30固定于外延伸件32的位置靠门前后方向的门中央侧(在本实施例中为门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处被弧焊而形成防撞梁30与内延伸件的焊接部46,由此固定于内延伸件34的门厚度方向外侧。此外,焊接部46设置于后述的延伸区间l3的内延伸件34的凹部44。图6及图7a~图7c的涂黑部分别表示防撞梁30与外延伸件32的焊接部42、防撞梁30与内延伸件34的焊接部46。此外,焊接部42也可以设置于后述的外延伸件32的一对凸缘部48、50的端部,焊接部46也可以设置于后述的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

<外延伸件>

如图1~图7c所示,外延伸件32在一端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前方侧)的部位,形成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内延伸件34不重叠的单独区间l1,在单独区间l1的前端部,与铰链侧板36一起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等而安装于门内板20。而且,在作为另一端侧的门前后方向的门中央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后方侧)的部位具有隔着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而沿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凸缘部48、5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a~图5c及图7a~图7c所示,形成有与外延伸件32的一对凸缘部48、50的端部(上侧的凸缘部48的下端缘及下侧的凸缘部50的上端缘)连接并向门厚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a~图5c所示,凸缘部48、50的端部是在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向门厚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0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凸缘部48、50的交界。而且,凹部40在外延伸件3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沿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设置。

另外,如图2~图5a、图5b、图5c(尤其是参照图5a、图5b)所示,外延伸件32的凹部40构成为,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为前端)重叠的区域中,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凹陷量变大,并且一对凸缘部48、50的端部间的距离比前后相邻的部位间的距离大。

<内延伸件>

如图1~图5c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延伸件34的一端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前方侧)的部位配置于外延伸件32的门厚度方向内侧而在门侧视观察下形成与外延伸件32重叠的重复区间l2,在作为另一端侧的门前后方向的门中央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后方侧)的部位处,形成相比外延伸件32的后方侧的端部而向后方延伸的延伸区间l3。此外,如图4所示,内延伸件34的前端侧的部位延伸到比外延伸件32的凹部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而且,内延伸件34具有隔着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以跨重复区间l2及延伸区间l3这2个区间的方式,沿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凸缘部52、5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a~图5c所示,形成有与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上侧的凸缘部52的下端缘及下侧的凸缘部54的上端缘)连接并向门厚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4。而且,在包含后述的接近区域a1(参照图4)的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参照图5c)中,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n构成为比在接近区域a1的前后相邻的部位间的距离小(在图5b和图5c中,nb>nc)。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a~图5c所示,凸缘部52、54的端部是在与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向门厚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4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缘部52、54的交界。

另外,凹部44在内延伸件34的后方侧的部位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沿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设置。此外,如本实施例的图2~图5c所示,凹部44可以从重复区间l2的前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与内延伸件34的前端部相等)至延伸区间l3的后端部,遍及内延伸件34的整个区间地形成。内延伸件34的凹部44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且具有接近区域a1,该接近区域a1构成为延伸区间l3中的凹部44与防撞梁30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mc比重复区间l2中的凹部44与防撞梁30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mb小。即,本实施例的内延伸件34的接近区域a1构成为,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且与后述的与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设置于一对凸缘部52、54)不同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为延伸区间l3的凹部44),与防撞梁30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m比在前后相邻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为重复区间l2)与防撞梁30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小。此外,本实施例的接近区域a1虽然不具有在前后的双方相邻的部位,但是本公开中的前后相邻的部位可以是在前后的任一方相邻的部位。而且,在接近区域a1中,内延伸件34也可以与防撞梁30抵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a~图7c所示,内延伸件34在包含接近区域a1的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将内延伸件34固定于防撞梁30的固定部位5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位58如前所述是防撞梁30的、内延伸件的凹部44处的防撞梁30与内延伸件的焊接部46,焊接部46设置于内延伸件34的延伸区间l3。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c所示,在从门厚度方向内侧观察的门侧视观察下,内延伸件34的凹部44将外延伸件32的凹部40完全覆盖。即,在从门厚度方向内侧观察的门侧视观察下,内延伸件34的凹部44将外延伸件32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完全覆盖。而且,本实施例的重复区间l2包含外延伸件32的凹部40的全部。即,本实施例的内延伸件34不仅在门侧视观察下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重叠的区域,而且在门侧视观察下防撞梁30与外延伸件32重叠的整个区域中,配置于外延伸件的门厚度方向内侧,形成重复区间l2。

(凸缘部的详情)

如图3及图5a~图5c所示,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与外延伸件32的一对凸缘部48、50在多个接合部位56处通过点焊而接合(内延伸件的凸缘部52与外延伸件的凸缘部48对向地被焊接,内延伸件的凸缘部54与外延伸件的凸缘部50对向地被焊接)。即,接合部位56全部包含于重复区间l2。而且,接合部位56沿着内延伸件34的凸缘部52、54及外延伸件32的凸缘部48、50的延伸方向配置。而且,接合部位56在沿着内延伸件34的凸缘部52、54及外延伸件32的凸缘部48、50的延伸方向分离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

此外,如图6所示,外延伸件32及内延伸件34在重复区间l2的沿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参照图6的(a)及(b))中,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通过外延伸件32及内延伸件34而构成为闭合截面状(是由外延伸件32的一对凸缘部48、50、外延伸件32的凹部40、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及内延伸件34的凹部44包围的区域)。

(铰链侧板)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铰链侧板在上下方向上沿着门内板20接合于门内板20的前部,对门内板20进行加强。而且,在铰链侧板36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外延伸件32的前端部重叠的区域中,外延伸件32、铰链侧板36、门内板20这3个构件被重叠地接合。

(校验加强件)

如图4所示,校验加强件38在外延伸件32及内延伸件34的门厚度方向内侧接合于铰链侧板36。此外,校验加强件38也可以在与铰链侧板36接合的接合部,还与门内板20重叠地接合。

(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车辆用侧门结构的作用。例如,当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碰撞载荷作用于车辆时,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侧门10输入载荷,从门厚度方向外侧也向配置于侧门10内的防撞梁30输入载荷。进而,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防撞梁30输入的载荷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及内延伸件34传递。由此,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向外延伸件32的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输入,而且由于外延伸件32的前方侧安装于门内板,因而以一边使外延伸件32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伸展一边使外延伸件32接近加强构件前端的方式变形的载荷发挥作用。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内延伸件34在与和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不同的位置,具有接近区域a1,该接近区域a1构成为与防撞梁30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m比前后相邻的部位处的与防撞梁30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小,由此能够抑制外延伸件32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内延伸件34重叠的部分的变形。具体而言,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的一部分从防撞梁30经由接近区域a1向内延伸件34传递,进而从内延伸件34向与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传递,由此能够使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在外延伸件32中有效地分散。由此,能够使向外延伸件32的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输入的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分散,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延伸件32的一对凸缘部48、50及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分别隔着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而形成,外延伸件32与内延伸件34的接合部位56设置于凸缘部48、50、52、54,所以能够将向内延伸件34输入的载荷经由接合部位56向外延伸件32的隔着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的两侧分散。由此,能够使向外延伸件32的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输入的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分散,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接合部位56沿凸缘部48、50、52、54的延伸方向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使载荷向外延伸件32的凸缘部48、50分散,能够有效地抑制外延伸件32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面凸出而在车宽度方向上弯曲。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门侧视观察下外延伸件32及内延伸件34重叠的重复区间l2中,通过外延伸件32及内延伸件34,而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构成为闭合截面状,因此在重复区间l2中,有效地抑制外延伸件32的门厚度方向内侧的面凸出而前后弯曲,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包含接近区域a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延伸区间l3)的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构成为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n比作为前后相邻的部位的重复区间l2中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小(nb>nc),因此在接近区域a1中能够限制防撞梁30与内延伸件34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移。由此,能够提高从防撞梁30向内延伸件34的载荷传递效率。具体而言,从防撞梁30向内延伸件34输入的载荷的朝向即使包含门内外方向的成分,也能够稳定地使载荷从防撞梁30向内延伸件34传递。由此,能够使要使外延伸件32的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向门厚度方向内侧后退那样的载荷有效地分散,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内延伸件34的接近区域a1设置于延伸区间l3,因此将来自门厚度方向外侧的载荷从防撞梁30向内延伸件34有效地传递(这是因为,当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防撞梁30输入载荷时,在防撞梁30中,后方侧的位移比前方侧的位移大)。由此,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的一部分从防撞梁30向内延伸件34传递,进而从内延伸件34向与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传递,由此能够使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有效地分散。由此,抑制外延伸件32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内延伸件34重叠的部分的变形,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内延伸件34在凹部44处固定于防撞梁30,由此来自门厚度方向外侧的载荷从防撞梁30向内延伸件34有效地传递。并且,载荷从内延伸件34向与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传递,由此能够使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有效地分散。由此,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延伸件32与内延伸件34在门侧视观察下不重叠的单独区域l1中,通过外延伸件32将防撞梁30固定于门内板20。由此,在从门厚度方向外侧向防撞梁输入载荷时,能够在单独区域l1中有效地使固定于门内板20的外延伸件32变形。由此能够有效地吸收载荷。

实施例2

接下来,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实施例1相同或等同的结构的构件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这种情况在后述的全部的实施例中也同样。该实施例2的侧门10如图8~图11c所示,在重复区间l2中设有接近区域a2。即,在重复区间l2中,在门侧视观察下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且与和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不同的位置,具有接近区域a2,该接近区域a2构成为与防撞梁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m比在内延伸件34的门前后方向的前后相邻的部位的与防撞梁之间的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小(md>me,me<mf)。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延伸区间l3。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包含接近区域a2的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构成为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n比前后相邻的部位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小(nd>ne,ne<nf)。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延伸件34的重复区间l2设有接近区域a2。因此,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侧面碰撞载荷的一部分从防撞梁30经由接近区域a2向内延伸件34传递,进而从内延伸件34向与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传递,由此能够使从内延伸件34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在外延伸件32处有效地分散。由此,能够使向外延伸件32的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输入的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分散,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实施例3

接下来,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该实施例3的侧门10如图12~图15d所示,内延伸件34在延伸区间l3具有接近区域a1,在重复区间l2具有接近区域a2。即,接近区域设置于延伸区间l3和重复区间l2的双方(mg>mh,mh<mi,mi>mj,mh>mj)。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包含接近区域a1、a2的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各个截面中,构成为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n比前后相邻的部位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小(ng>nh,nh<ni,ni>nj)。

在本实施例中,内延伸件34在延伸区间l3中具有接近区域a1,在重复区间l2中具有接近区域a2。因此,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侧面碰撞载荷的一部分从防撞梁30经由接近区域a1及a2这2个部位向内延伸件34传递,进而从内延伸件34向与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传递,由此能够使从内延伸件34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在外延伸件32处有效地分散。由此,能够使向外延伸件32的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输入的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分散,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实施例4

接下来,对实施例4进行说明。该实施例4的侧门10如图16~图19c所示,内延伸件34在一端侧(在实施例1中为前方侧)的部位形成有在门侧视观察下与外延伸件32不重叠的单独区间l1,在单独区间l1的前端部与铰链侧板一起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等而安装于门内板。与实施例4以外的实施例相比,实施例4是外延伸件32在前后方向上短且内延伸件34在前后方向上长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接近区域a1设置于延伸区间l3(mk>mo,mo<mp)。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包含接近区域a1的与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构成为内延伸件34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n比前后相邻的部位的一对凸缘部52、54的端部间的距离小(nk>no,no<np)。

在本实施例中,内延伸件34在延伸区间l3具有接近区域a1。因此,从防撞梁30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侧面碰撞载荷的一部分从防撞梁30经由接近区域a1向内延伸件34传递,进而从内延伸件34向与外延伸件32接合的接合部位56传递,由此能够使从内延伸件34向外延伸件32输入的载荷在外延伸件32处有效地分散。由此,使向外延伸件32的与防撞梁30重叠的区域输入的朝向门厚度方向内侧的载荷分散,能够抑制防撞梁30的前端与外延伸件32接触、在该接触部处载荷集中。

实施例5

接下来,对实施例5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该实施例5的侧门10不仅应用于门内部总成18的前部,在后部也应用了本公开。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可以将上述的实施例及各种变形例适当组合来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防撞梁可以不为管状而形成为中空四棱柱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