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震端盖的安全带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017发布日期:2018-09-11 22:5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减震端盖的安全带体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安全带是车辆发生事故时保护车内乘员安全最有效的设备之一,它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或紧急制动时,约束乘员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位置不移动,避免与车内坚硬部件发生碰撞而造成伤害。汽车安全带一般由织带、安装固定件、卷收器和左右端盖组成,现有技术中的卷收器一般包括主体框架和安装在主体框架中间的两端带外棘轮的安装轴组成,安全织带缠绕在安装轴上,卷收器的两侧是左右端盖壳体,本方案主要对左端盖进行研究。

卷收器中的核心元件是织带轴芯,它与安全带的一端相连。在卷收器内部,一个弹簧为织带轴芯提供旋转作用力(或扭矩),它会旋转织带轴芯,以便卷起任何松弛的安全带。当拉出安全带时,织带轴芯将逆时针旋转,并使相连的弹簧也沿相同方向旋转,这样,旋转的织带轴芯就反扭了弹簧,并且与弹簧做对抗扭动运动。当松开安全带时,弹簧将收紧,并顺时针旋转织带轴芯,直至使安全带张紧。卷收器有一个锁定机构,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停止织带轴芯的旋转。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锁定机构不稳定,在发生剧烈撞击时,织带轴芯不会立即停下,在这其中,安全带仍处于松弛状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织带轴芯毕竟为转轴结构,与主体框架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间隙,即使被锁紧时稳定性不强。

随着汽车市场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于内饰噪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卷收器产品的卷带轮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能量损耗大,产生的噪音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具有减震端盖的安全带体结构,该端盖可进一步锁紧织带轴芯,提高汽车受到撞击时织带轴芯的锁定时效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低噪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减震端盖的安全带体结构,包括左端盖,所述左端盖内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设置在凸台上,在安装轴外还绕有蜗簧,所述蜗簧的一端与安装轴外侧壁固定、另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还包括与左端盖相通的半剖连接头,在半剖连接头内设置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的转子头与活动块连接、其活塞与外部受震冲击装置连接,在左端盖内还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位于蜗簧与半剖连接头之间且内凹面朝向安装轴,所述活动块置于弧形滑槽内,当活动块位于弧形滑槽的一端时,所述蜗簧将安装轴裹紧;凸台外侧壁与左端盖内腔之间形成凹槽,在凹槽内底中内嵌有磁性吸板,还包括与凹槽匹配的吸音板,所述吸音板的外壳采用不锈钢制成。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对与收紧器连接的左端盖进行改进,利用现有的受震冲击装置撞击曲柄连杆机构,可实现蜗簧的迅速收紧,以此将安装轴裹紧,避免其转动,相比现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织带轴芯被锁紧时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曲柄连杆的活塞运动方向是固定的相比现有的弹子撞击锁紧结构,其锁紧速度更快,提高了汽车受到撞击时织带轴芯的锁定时效。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在左端盖的安装轴上增加了蜗簧,蜗簧绕在安装轴缠绕,其一端与安装轴的杆壁固定、另一端与活动块连接,同时通过计算设置了弧形滑槽结构,当活动块位于弧形滑槽的某一端时,蜗簧刚好将安装轴裹紧,以此达到锁紧目的;利用活塞、曲柄连杆机构作为锁紧实现的驱动机构,即将曲柄连杆的转子头与活动块连接、活塞与现有技术中的外部受震冲击装置连接,该受震冲击装置在汽车安全带撞击锁紧领域已被普遍运用,通常采用电火花气流碰撞结构;当汽车受到撞击时,该受震冲击装置迅速冲击活塞,活塞下移带动活动块绕弧形滑槽滑动,在弧形滑槽的一端设置有撞击卡紧机构或磁性结构,当活动块运动到弧形滑槽的端位时,活动块可迅速被锁紧。

针对现有卷收器产品的卷带轮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端盖内填充有吸音板,吸音板通过磁性吸板固定在凸台外侧壁与左端盖内腔所形成的凹槽内,除了可有效将卷收器产品的卷带轮转动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绝阻挡外,还能将曲柄连杆和活动块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声波进行隔绝阻挡,降低汽车内饰噪音,提高了汽车内饰环境的舒适度。

所述凸台上表面部分下沉,且下沉段上表面与半剖连接头内底面齐平,所述弧形滑槽内嵌在下沉段中。进一步的,通过下沉段的设置,在不改变现有端盖轴向厚度情况下,即可保证曲柄连杆、活动块的活动空间,同时可避免活动块影响端盖与收紧器配合安装的问题。

所述吸音板包括若干个模块板,在每个模块板的外壳内设置有吸音棉。将吸音棉模块化,当某一块吸音棉失效或变形堵塞后,更换该模块即可,可节省吸音棉的材料,环保经济。

所述弧形滑槽内填充有润滑油,活动块可沿弧形滑槽的弧线自由活动且被限制在弧形滑槽内。活动块在弧形滑槽中活动时会与槽底摩擦生热,造成活动块磨损,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润滑油的设置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活动块的端部可设置为葫芦形,中间较小的颈口与弧形滑槽口匹配,而较大的底端就被限制在槽内。

优选的,在半剖连接头与左端盖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安装螺孔。现有技术中端盖与收紧器一般为卡接结构,其只有端盖变形开裂,端盖和收紧器的连接稳定性就会变差,针对该问题,本方案在半剖连接头与左端盖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安装螺孔,同理在收紧器上也设置螺孔,通过螺钉可将两者牢牢固定,不易松懈,稳定性较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端盖的安全带体结构,利用现有的受震冲击装置撞击曲柄连杆机构,可实现蜗簧的迅速收紧,以此将安装轴裹紧,避免其转动,进一步提高了织带轴芯被锁紧时的稳定性,且锁紧速度更快,提高了汽车受到撞击时织带轴芯的锁定时效;

2、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端盖的安全带体结构,在端盖内填充有吸音板,吸音板通过磁性吸板固定在凸台外侧壁与左端盖内腔所形成的凹槽内,可降低卷收器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时的噪音,提高了汽车内饰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左端盖,2-安装轴,3-凸台,4-蜗簧,5-活动块,6-半剖连接头,7-曲柄连杆,8-转子头,9-活塞,10-弧形滑槽,11-吸音板,12-下沉段,13-安装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端盖的安全带体结构,包括左端盖1,所述左端盖1内设置有安装轴2,所述安装轴2设置在凸台3上,在安装轴2外还绕有蜗簧4,所述蜗簧4的一端与安装轴2外侧壁固定、另一端与活动块5固定,还包括与左端盖1相通的半剖连接头6,在半剖连接头6内设置有曲柄连杆7,所述曲柄连杆7的转子头8与活动块5连接、其活塞9与外部受震冲击装置连接,在左端盖1内还设置有弧形滑槽10,所述弧形滑槽10位于蜗簧4与半剖连接头6之间且内凹面朝向安装轴2,所述活动块5置于弧形滑槽10内,当活动块5位于弧形滑槽10的一端时,所述蜗簧4将安装轴2裹紧;凸台3外侧壁与左端盖1内腔之间形成凹槽,在凹槽内底中内嵌有磁性吸板,还包括与凹槽匹配的吸音板11,所述吸音板11的外壳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凸台3上表面部分下沉,且下沉段12上表面与半剖连接头6内底面齐平,所述弧形滑槽10内嵌在下沉段中。所述吸音板11包括若干个模块板,在每个模块板的外壳内设置有吸音棉。所述弧形滑槽10内填充有润滑油,活动块5可沿弧形滑槽10的弧线自由活动且被限制在弧形滑槽10内。在半剖连接头6与左端盖1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安装螺孔13。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汽车受到撞击时,受震冲击装置迅速冲击活塞9,活塞9下移带动活动块绕弧形滑槽10滑动,在弧形滑槽10的一端设置有撞击卡紧机构或磁性结构,当活动块运动到弧形滑槽10的端位时,活动块5带动蜗簧4运动,使得蜗簧4逐渐收紧,当活动块位于弧形滑槽10的某一端时,蜗簧4刚好将安装轴裹紧,以此达到锁紧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