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充气的高安全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779发布日期:2018-09-28 20:1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充气的高安全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胎压检测系统,只能在轮胎出现出压或漏气等原因引起的气压 不足时,胎压检测系统实施报警,它无法解决在车辆行驶中轮胎气压过低或各个轮胎间气 压不平衡的问题,因而易造成车辆油耗增加、轮胎磨损加大等诸多安全隐患。

后来出现了如申请号为200910154180.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一种汽 车轮胎自动加压系统,其包括胎压控制器、储气罐和输气管,胎压控制器设置于驾驶室内,储气罐与胎压控制器通过导气管相连接,输气管与轮胎的气嘴相连接,当轮胎气压过低时, 装在驾驶室内的胎压控制器会控制储气罐自动为轮胎加压到正常值,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 中各个轮胎的气压平衡。由于车辆的轮胎通常设置有多个,如果对应每个轮胎设置输气管, 对于输气管的布置和安装带来很多不便,输气管容易损坏,且无法有效解决轮胎气压过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充气的高安全性能的装置,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高。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高安全性能的装置,包括自动充气机构和胎压监测机构;

自动充气机构包括储气罐、输气管、旋转连接装置、轮胎气嘴,输气管与储气罐互相连接,旋转连接装置固定于车轮毂外侧,输气管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连接孔与轮胎气嘴连接;输气管由若干输气支管通过管接头连接而成,管接头上设有控制阀,输气支管包括内波纹管和外波纹管,外波纹管的波纹展开长度为内波纹管的波纹展开长度的两倍,外波纹管套设在内波纹管的外部,外波纹管的波纹高度大于内波纹管的波纹高度,外波纹管的波纹宽度小于内波纹管的波纹宽度;

胎压监测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调节腔,壳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分别与调节腔相连通;

壳体的进气通道一端设有插接端子,插接端子穿过轮辋上的插接通孔、使壳体固定在轮辋上,插接端子上设有胎压传感器,进气通道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三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为连通轮辋的圆柱体结构,第三进气通道为连通调节腔的圆柱体结构,第三进行通道的内径大于第一进气通道的内径,第二进气通道为连接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的圆台形结构;出气通道的内径与第一进气通道的内径相同;

调节腔内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压板,压板可活动的设置在调节腔中,压板一端设有第一插块、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块,第一插块端部设有第一塞块和第二塞块,第一塞块与第三进气通道相契合,第二塞块穿过第二进气通道与第一进气通道相契合,第二插块端子设有第三塞块;

壳体上设有第一放气通道和第二放气通道,第一放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第一放气通道与第二放气通道相连通,第二放气通道与调节腔相连通,第一放气通道和第二放气通道的内径自调节腔向出气通道均逐渐增大,第一放气通道与出气通道连接端的内径大于出气管道的内径,第一放气通道的倾斜度小于第二放气通道的倾斜度;

第三塞块与第二放气通道相契合,第二插块穿过第二放气通道使第三塞块封住第二放气通道;

压板与调节腔远离轮辋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包覆在第二插块的外部。

进一步的,第三塞块的端部设有若干限位块。

进一步的,胎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控制阀和报警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当胎压处于正常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塞块和第二塞块封住进气通道;

当胎压增大时,轮胎内的气体持续推挤第一塞块,使第三塞块同步移动进入第二放气通到中,气体缓慢排出;

当胎压过低时,胎压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储气罐向轮胎内充气;

当胎压持续过低时,胎压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测轮胎内的气压,在气压过高的情况下对轮胎进行缓慢放气,提高了放气操作的稳定性,在气压低的情况下可以向轮胎内进行充气,输气管的结构设置提高了使用寿命,不易被损坏,大幅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输气管剖视图。

图3为胎压监测机构剖视图。

图4为系统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自动充气机构1、胎压监测机构2、储气罐3、输气管4、旋转连接装置5、轮胎气嘴6、输气支管7、管接头8、内波纹管9、外波纹管10、壳体11、调节腔12、出气通道13、插接端子14、胎压传感器15、第一进气通道16、第二进气通道17、第三进气通道18、压板19、第一插块20、第二插块21、第一塞块22、第二塞块23、第三塞块24、第一放气通道25、第二放气通道26、弹簧27、限位块28、控制器29、控制阀30、报警器31。

如图所示一种可自动充气的高安全性能的装置,包括自动充气机构1和胎压监测机构2;

自动充气机构包括储气罐3、输气管4、旋转连接装置5、轮胎气嘴6,输气管与储气罐互相连接,旋转连接装置固定于车轮毂外侧,输气管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连接孔与轮胎气嘴连接;输气管由若干输气支管7通过管接头8连接而成,管接头上设有控制阀,输气支管包括内波纹管9和外波纹管10,外波纹管的波纹展开长度为内波纹管的波纹展开长度的两倍,外波纹管套设在内波纹管的外部,外波纹管的波纹高度大于内波纹管的波纹高度,外波纹管的波纹宽度小于内波纹管的波纹宽度;

胎压监测机构包括壳体11,壳体内设有调节腔12,壳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13,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分别与调节腔相连通;

壳体的进气通道一端设有插接端子14,插接端子穿过轮辋上的插接通孔、使壳体固定在轮辋上,插接端子上设有胎压传感器15,进气通道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16、第二进气通道17和第三进气通道18,第一进气通道为连通轮辋的圆柱体结构,第三进气通道为连通调节腔的圆柱体结构,第三进行通道的内径大于第一进气通道的内径,第二进气通道为连接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的圆台形结构;出气通道的内径与第一进气通道的内径相同;

调节腔内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压板19,压板可活动的设置在调节腔中,压板一端设有第一插块20、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块21,第一插块端部设有第一塞块22和第二塞块23,第一塞块与第三进气通道相契合,第二塞块穿过第二进气通道与第一进气通道相契合,第二插块端子设有第三塞块24;

壳体上设有第一放气通道25和第二放气通道26,第一放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第二放气通道与第一放气通道相连通,第二放气通道与调节腔相连通,第一放气通道和第二放气通道的内径自调节腔向出气通道均逐渐增大,第一放气通道与出气通道连接端的内径大于出气管道的内径,第一放气通道的倾斜度小于第二放气通道的倾斜度;

第三塞块与第二放气通道相契合,第二插块穿过第二放气通道使第三塞块封住第二放气通道;

压板与调节腔远离轮辋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27,弹簧包覆在第二插块的外部。

进一步的,第三塞块的端部设有若干限位块28。

进一步的,胎压传感器与控制器29相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控制阀30和报警器3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当胎压处于正常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塞块和第二塞块封住进气通道;

当胎压增大时,轮胎内的气体持续推挤第一塞块,使第三塞块同步移动进入第二放气通到中,气体缓慢排出;

当胎压过低时,胎压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储气罐向轮胎内充气;

当胎压持续过低时,胎压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