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496发布日期:2018-12-07 22:0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汽车座椅、汽车,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仅用一个风源为汽车座椅的靠背和坐垫位置同时通风的装置,以及相应的汽车座椅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使用两个独立的供风部对汽车座椅的靠背和坐垫分别吹风,其中,对靠背进行吹风的供风部布置在靠背的悬挂上,对坐垫进行吹风的供风部布置在坐垫的悬挂上。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布置占据了很大空间,其汽车座椅坐垫下方的空间非常有限,座椅悬挂和对应的车身零件之间的间隙很小。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坐垫下方的空间难以容纳一个供风部。目前的解决方案是改变汽车座椅的结构和形状,使乘客就座在这种汽车座椅上时,其臀部躯干线和大腿躯干线的交点(即H点)被抬高,从而增大坐垫下方的空间,但是这种方案需要乘客调整坐姿,降低了乘客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实际应用中急需一种无需改变乘客坐姿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供风部,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的靠背上,用于形成风源;

出风部,用于将所述供风部提供的风分流为两部分,其配置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供风部的出口相连接;

靠背风道,其进口与所述出风部的第一出风口相连接,其出口朝向汽车座椅靠背设置,用于将分流后的一部分风传送到汽车座椅靠背;以及

坐垫风道,其进口与所述出风部的第二出风口相连接,其出口朝向汽车座椅的坐垫设置,用于将分流后的其余部分风传送到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

优选地,所述供风部包括风扇和电机,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风扇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吹风形成风源。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卡角和螺栓,其中:

所述供风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所述卡角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边角的外部,其上成型有螺纹孔;

所述螺栓贯穿所述螺纹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的靠背上。

优选地,所述坐垫风道包括:

第一导管,由刚性材料制备得到,其进口作为所述坐垫风道的进口;

第二导管,由弹性材料制备得到,其进口与所述第一导管的出口连通,其出口伸入坐垫。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管由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管由橡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坐垫风道经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将单个供风部提供的风通过出风部分流后为汽车的靠背和坐垫同时提供通风,仅需一个供风部,同时无需改变乘客的坐姿,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供风部和第一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通过出风部将单个供风部提供的风分流,然后将分流后的风分别传递到汽车座椅的靠背和坐垫。

如图1所示,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包括供风部1、出风部2、靠背风道3、坐垫风道4。供风部1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的靠背上,用于形成为汽车座椅通风的风源。出风部2用于将供风部1提供的风分流为两部分,出风部2配置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进风口与供风部1的出口相连接。靠背风道3的进口与出风部2的第一出风口相连接,靠背风道3的出口朝向汽车座椅靠背设置,分流后穿过靠背风道3的风被传送到汽车座椅靠背;坐垫风道4的进口与出风部2的第二出风口相连接,坐垫风道4的出口朝向汽车座椅的坐垫设置,分流后穿过坐垫风道4的风被传送到汽车座椅的坐垫。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将单个供风部提供的风经出风部分流后分别为汽车的靠背和坐垫提供通风,仅需一个供风部,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无需改变乘客的坐姿即可为汽车座椅通风,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供风部经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汽车座椅的靠背悬挂上,其坐垫风道经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坐垫悬挂上。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汽车座椅通风装置c包括:供风部、出风部、靠背风道、坐垫风道、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卡角和螺栓。其中,供风部包括:风扇、电机。风扇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接,风扇在电机的驱动下吹风形成为汽车座椅通风的风源。供风部固定于第一固定板5,卡角套设于第一固定板5边角的外部,其上成型有螺纹孔,螺栓贯穿螺纹孔和第一固定板5,将第一固定板5固定于汽车座椅靠背的靠背悬挂a上。出风部用于将供风部提供的风分流为两部分,出风部配置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进风口与供风部的出口相连接。靠背风道嵌入在汽车座椅靠背的发泡内,靠背风道的进口与出风部的第一出风口相连接,靠背风道的出口朝向汽车座椅靠背设置,经过出风部分流后穿过靠背风道的风被传送到汽车座椅靠背,通过靠背上的发泡出风槽进一步分流,穿过面套,吹向乘客的背部和汽车座椅的靠背接触的主要区域。坐垫风道包括第一导管41、第二导管42,其中,第一导管41由刚性材料制备得到,其进口作为坐垫风道的进口与出风部的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二导管42由弹性材料制备得到,其进口与第一导管41的出口连通,第二导管42的出口伸入坐垫。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管41由刚性塑料制成,第二导管42可以由弹性橡胶软管制成。第一导管41提供足够的强度,保证足够的出风口径,第二导管42在保证一定的出风口径的基础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实现转弯变形,以配合汽车座椅在承受人体重量时的运动。第二固定板6呈L形,坐垫风道经第二固定板6通过卡角和螺栓固定于汽车座椅的坐垫悬挂b上,将风引向坐垫的发泡风槽。经出风部分流后穿过坐垫风道的风被传送到汽车座椅的坐垫,通过坐垫上的发泡风槽进一步分流,穿过面套,吹向乘客的臀部和汽车座椅的坐垫接触的主要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供风部经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汽车座椅的靠背悬挂上,其坐垫风道经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坐垫悬挂上,整个汽车座椅通风装置能够牢固地附着在汽车座椅上,同时易于拆装;坐垫风道中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配合,在保证一定的出风口径的同时实现转弯变形,以配合汽车座椅在承受人体重量时的运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汽车座椅。这种汽车座椅特别适于在新能源汽车中使用,无需增加汽车座椅下的空间以容纳单独的供风部,仅需一个供风部即可分别对汽车座椅的靠背和坐垫进行通风,乘客无需改变坐姿,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乘客的舒适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包括实施例三中的汽车座椅的汽车。这种汽车中的汽车座椅上使用了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无需增加汽车座椅下的空间以容纳单独的供风部,仅需一个供风部即可对汽车座椅的靠背和坐垫分别通风,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乘客无需改变坐姿,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来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