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1706发布日期:2019-09-24 23:4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空气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石油等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快速的登上历史舞台。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主流是18650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但是在寒冷的地方,无论是哪种材质的动力电池,都会因为正负极材料活性降低、电解液导电性衰减受到影响。对应表现为:充电时间会相应增长,同时电量更难以充满;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组“掉电”速度会明显加快,续航里程大大缩短,在寒冷的北方冬天开着电动汽车出行更加是提心吊胆。

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组的温度,一般设置加热装置为动力电池组加热。现有的电动汽车的加热装置,一般为燃油加热、或者电加热。

然而,如果采用电加热方式,则会加重动力电池组的供电负担,影响续航里程。而现有采用燃油加热的方式的加热装置直接设置在动力电池组上,然后通过燃油管路与油箱连通。然而,由于动力电池组上设置有高压线束,因此为了确保燃油管路远离高压线束,需要设置复杂的燃油管路走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采用燃油加热的方式的加热装置需要设置复杂的燃油管路走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包括:充电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机舱内的电驱动装置、固定在电动汽车底部的动力电池、加油装置、油箱、加热装置、以及供热管道,所述动力电池通过输电线路与所述充电装置和所述电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所述油箱的进油口与所述加油装置连通,所述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出热口通过供热管道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其中:

所述动力电池固定在所述电动汽车的中部,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一侧,所述油箱、以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远离所述充电装置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设置在动力电池的一侧,油箱、以及加热装置设置在动力电池远离充电装置的另一侧,因此,输油管与输电线分别设置在动力电池两侧,无需复杂走线。同时,加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与动力电池连接,避免输油管靠近动力电池,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端部,所述油箱、以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端部。

本实施例将充电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端部,油箱、以及加热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端部,从而既满足前碰法规要求,又能保证输油管与输电线的分离,减少输油管的设计复杂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以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地板。

本实施例将油箱、以及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地板,从而满足安装的空间需求。

更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保险杠。

本实施例将充电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保险杠以方便充电。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油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端部。

本实施例将加油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端部,从而方便加油。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乘员舱底部。

本实施例将动力电池设置在电动汽车的乘员舱底部,从而满足动力电池的空间需求。

本实用新型将输油管与输电线分别设置在动力电池两侧,无需复杂走线。同时,加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与动力电池连接,避免输油管靠近动力电池,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包括:充电装置1、设置在电动汽车机舱内的电驱动装置2、固定在电动汽车底部的动力电池3、加油装置4、油箱5、加热装置7、以及供热管道8,所述动力电池3通过输电线路9与所述充电装置1和所述电驱动装置2分别电连接,所述油箱5的进油口与所述加油装置4连通,所述油箱5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6与所述加热装置7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7的出热口通过供热管道8与所述动力电池3连接,其中:

所述动力电池3固定在所述电动汽车的中部,所述充电装置1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3的一侧,所述油箱5、以及所述加热装置7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3远离所述充电装置1的另一侧。

具体来说,充电装置1输电线9连接动力电池3给动力电池3充电。动力电池3固定在汽车底部。动力电池3通过输电线9连接电驱动装置2,为其提供电能使汽车能够运动。电驱动装置2安装在机舱里面,与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位置相当。加油装置4连接油箱5给油箱5加油,油箱5通过输油管6连接加热装置7,为加热装置7提供燃油。加热装置7通过供热管道8给动力电池3提供热量。实现在低温天气给电池预热,避免降低电池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设置在动力电池的一侧,油箱、以及加热装置设置在动力电池远离充电装置的另一侧,因此,输油管与输电线分别设置在动力电池两侧,无需复杂走线。同时,加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与动力电池连接,避免输油管靠近动力电池,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1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端部,所述油箱5、以及所述加热装置7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端部。

本实施例将充电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端部,油箱、以及加热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端部,从而既满足前碰法规要求,又能保证输油管与输电线的分离,减少输油管的设计复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箱5、以及所述加热装置7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地板。

本实施例将油箱、以及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地板,从而满足安装的空间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1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保险杠。

本实施例将充电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保险杠以方便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油装置4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端部。

本实施例将加油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端部,从而方便加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3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乘员舱底部。

本实施例将动力电池设置在电动汽车的乘员舱底部,从而满足动力电池的空间需求。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包括:充电装置1、电驱动装置2、动力电池3、加油装置4、油箱5、输油管6、加热装置7、供热管道8、以及输电线9,其中:

充电装置1安装在汽车前保上,通过输电线9连接动力电池3,给动力电,3充电。动力电池3固定在汽车底部,具体为乘员舱下。动力电池3通过输电线9连接电驱动装置2,为其提供电能使汽车能够运动。电驱动装置2安装在机舱里面,与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位置相当。加油装置4连接油箱5给油箱加油,油箱5安装在后地板下左边区域。油箱5通过输油管6连接加热装置7,为加热装置7提供燃油。加热装置7安装在后地板右边区域。加热装置7通过供热管道8给动力电池3提供热量。实现在低温天气给电池预热,避免降低电池活性。

本实用新型将输油管与输电线分别设置在动力电池两侧,无需复杂走线。同时,加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与动力电池连接,避免输油管靠近动力电池,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可根据使用环境选择是否加装,是一个非必要的改善功能模块。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车身结构,加油口系统有利于车型扩展为燃油车或混动车;亦可在燃油车改制为新能源车时,利用原有燃油加注系统空间。本实用新型维护方便,系统独立,不与任何其它车载系统集成,维修保养快捷方便,拆装简单,可操作性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