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空气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858发布日期:2019-11-15 21:0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车辆及其空气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空气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气制动系统中,放水阀作为重要的一个部件,现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型式。随着车辆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及免维护、轻量化趋势的发展,铝合金储气筒加上自动放水阀已逐渐成为重型物流车辆的标配。

然而,现有的自动放水阀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为铝合金材质。在与铝合金储气筒匹配装配时,由于铝合金材质的特性经常会出现粘黏现象。原因为:铝合金部件在拧紧时,牙纹间所产生的压力与热量会破坏原有防腐氧化层,使得金属螺纹间发生阻塞或剪切,进而发生黏着现象。当这一现象持续发生时,将使两配合部件间完全锁死,再也无法拆下或继续拧紧。通常这一系列的阻塞-剪切-黏着-锁死的一连串动作就发生在短短几秒钟内。

该黏着现象造成的影响有: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如有操作不当,会导致储气筒与放水阀的连接处的螺牙损坏,造成整个部件报废。另一方面,装配好后由于彼此粘黏,无法拆卸。后续如需更换部件,需整体一起更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制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放水阀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整体报废、其维修也需整体更换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具有上述的空气制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的空气制动系统,包括储气筒以及自动放水阀;所述储气筒的下端设有用于排水的筒嘴,该筒嘴为铝合金材质;所述自动放水阀设于所述筒嘴处,以放出储气筒内的积水;所述自动放水阀包括接头、阀体和用于自动控制放水的阀芯组件;所述阀体包括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的上端突出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具有阀腔,所述连接部开设有与阀腔相通的凹槽;所述阀芯组件安置于阀腔内;所述接头为碳钢材质,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所述接头设有贯通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的通道;所述上连接筒与所述筒嘴连接,所述下连接筒嵌入所述凹槽,使得所述通道分别对应地与储气筒和所述阀腔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头还包括呈环状的凸台;所述凸台沿径向突出,其设置在所述上连接筒和所述下连接筒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台的上端面环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靠近凸台与上连接筒的连接处;所述自动放水阀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密封槽适配嵌合的第一密封圈;当所述上连接筒与所述筒嘴连接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筒嘴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台的下端面环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靠近凸台与下连接筒的连接处;所述自动放水阀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密封槽适配嵌合的第二密封圈;当下连接筒嵌入所述连接部的凹槽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连接部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连接筒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筒嘴通过适配的螺纹与上连接筒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呈筒状,其轴线方向与所述凹槽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下连接筒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凹槽通过适配的螺纹与下连接筒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放水阀还包括阀盖;所述阀盖设于所述阀体的下端以覆盖所述阀腔,该阀盖上开设有放水孔;所述阀芯组件在阀腔内作轴向运动,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放水孔中;阀芯组件相对于放水孔的轴向移动,能够封堵放水孔以密封阀腔,或者打开放水孔以放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弹性膜片、弹簧以及阀芯杆;所述弹性膜片的两端分别活动地连接所述阀腔的内壁;所述阀芯杆的上端与弹性膜片连接,并能够随着所述弹性膜片的弹性变形沿轴向移动;阀芯杆的下端与所述放水孔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套设于阀芯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放水阀还包括滤网件;所述滤网件呈筒状,该滤网件嵌设于所述上连接筒的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空气制动系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空气制动系统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其自动放水阀不同于现有放水阀的一体成型的结构,其具有可分离配合的接头与阀体。其中接头为碳钢材质,在于铝合金的储气筒筒嘴连接时能够避免连接处出现粘黏现象。如此接头与筒嘴均不会被损坏,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而且在维修过程中,接头可以进行单独地更换,无需整体的更换,节省成本。具体地,接头作为连接储气筒的重要部件,其包括与储气筒配合的上连接筒、与阀体配合的下连接筒。接头具备贯通上连接筒与下连接筒的通道,该通道上通至储气筒的内部,下通至阀体的阀腔,使得储气筒的积水能够顺利地流向阀腔内。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放水阀的接头与阀体相对独立,结构简单,装配良好,通用性强,便于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防水阀与储气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放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自动放水阀;1-接头;11-上连接筒;12-下连接筒;13-凸台;131-第一密封槽;132-第一密封圈;134-第二密封槽;135-第二密封圈;14-通道;2-阀体;21-主体部;210-阀腔;22-连接部;220-凹槽;3-阀盖;31-放水孔;4-滤网件;5-阀芯组件;51-弹性膜片;52-阀芯杆;53-弹簧;6-手动放水按钮;200-储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及其空气制动系统。该空气制动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制动原动力,以改变压缩空气的压强来操纵控制车辆的制动。

该空气制动系统包括储气筒以及自动放水阀等部件。储气筒通过管道连通空气压缩机,用于储存空气压缩机打出的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没有被及时干燥,储气筒内部会有积水。储气筒的下端设有用于排水的筒嘴,该筒嘴为铝合金材质。自动放水阀设于筒嘴处,以放出储气筒内的积水。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介绍的车辆零部件如自动放水阀与储气筒,从而形成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了空气制动系统的车辆。

考虑到车辆零件轻量化的趋势,铝合金材质是储气筒与放水阀的首选材质。但是以上铝合金的两部件在装配时,会以极短的时间内发生金属螺纹间的阻塞-剪切-黏着-锁死的一连串动作。

对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了结构与相应材质的自动放水阀100。

该自动放水阀100包括接头1和阀体2。其中接头1与储气筒200连接。

改进具体表现为:1、接头1采用碳钢材质,有效避免与铝合金储气筒200配合时的粘黏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损坏与浪费。同时,采用碳钢接头1也可以与采用碳钢材质的储气筒200有效良好配合,通用性强。2、阀体2仍采用铝合金材质,有效体现轻量化。

请进一步地参照图2,以图2的视角为准,自动放水阀1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滤网件4、接头1、阀体2、阀盖3。其中,阀体2内收容有用于自动控制放水的阀芯组件5,从而实现储气筒200内的积水自动排放。

接头1呈筒状,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连接筒11、下连接筒12以及设于上、下连接筒12之间的凸台13。接头1作为重要的连接零件,其上连接筒11与储气筒200的筒嘴配合,下连接筒12与阀体2配合。

接头1具备贯通上连接筒11与下连接筒12的通道14,该通道14上通至储气筒200的内部,下通至阀体2内部,使得储气筒200的积水能够顺利地流向阀体2内部。

滤网件4呈筒状,该滤网件4嵌设于上连接筒11的开口内。其作用在于:滤网件4过滤掉来自于储气筒200的积水中的油污等杂物。

上连接筒11开设有外螺纹。上连接筒11能够伸入至储气筒200的筒嘴内,以与筒嘴形成螺纹连接。由于为上连接筒11为碳钢材质,上连接筒11与铝合金筒嘴的螺纹连接处不会发生粘黏现象。如此避免了筒嘴不会被损坏,保证了储气筒200的正常使用。

下连接筒12开设有外螺纹,以与阀体2形成螺纹连接。同样地,下连接筒12为碳钢材质,可以避免铝合金阀体2的损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与浪费。

凸台13呈环状,沿径向突出。凸台13位于接头1沿轴向高度上的适当位置,将上连接筒11与下连接筒12间隔开来。在接头1的装配过程中,凸台13起到定位配合的作用。

凸台13的上端面环设有第一密封槽131,且第一密封槽131设于凸台13的内周缘。即第一密封槽131靠近凸台13与上连接筒11的连接处。自动放水阀100还设有与第一密封槽131适配的第一密封圈132。其作用在于,当上连接筒11与筒嘴连接时,第一密封圈132突出于第一密封槽131的部分与筒嘴抵接。第一密封圈132不仅可以起到密封作用,还能起到减振作用。

相应地,凸台13的下端面环设有第二密封槽134。第二密封槽134设于凸台13的内周缘,即靠近凸台13与下连接筒12的连接处。自动放水阀100还设有与第二密封槽134适配嵌合的第二密封圈135。第二密封圈135突出于第二密封槽134的部分与阀体2抵接,能够起到密封阀体2的作用。

再次参照图2,阀体2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21以及从主体部21的上端突出的连接部22。其中,主体部21内能够容纳阀芯组件5,连接部22用于与接头1的下连接筒12对应连接。

连接部22呈筒状,连接部22沿本身轴线延伸开设有凹槽220。该凹槽220与主体部21的内部相通。凹槽220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并适配地与下连接筒12螺纹连接。

主体部2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其外径大于连接部22的外径。主体部21内部的空腔为阀腔210。

阀盖3设于阀体2的下端以覆盖阀腔210,该阀盖3上开设有放水孔31。

阀芯组件5设置于阀腔210内,并在阀腔210内作轴向运动。可以说,阀芯组件5相对于阀盖3的轴向活动,能够实现自动排放水。

具体地,阀芯组件5包括弹性膜片51、阀芯杆52以及套设于阀芯杆52上的弹簧53。弹性膜片51的两端分别活动地连接阀腔210的内壁。阀芯杆52的上端与弹性膜片51连接,并能够随着弹性膜片51的弹性变形沿轴向移动;阀芯杆52的下端与放水孔31滑动配合。阀芯杆52相对于放水孔31的轴向移动,能够封堵放水孔31以密封阀腔210,或者打开放水孔31以放水。

其工作原理为:在正常情况下,上部的储气筒200内腔与下部的阀体2阀腔210的气压为平衡状态。弹性膜片51的上表面贴紧在阀腔210内壁,阀芯杆52的下端插设并封堵放水孔31。一旦车辆制动,此时储气筒200内腔压力下降,打破了平衡。在外界压强的作用下,弹性膜片51会在压差下产生向上弹性变形,从而带动阀芯杆52一起向上运动。由此,阀芯杆52的下端脱离放水孔31;放水孔31打开,供阀腔210内的积水流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水后,阀腔210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弹性膜片51会在该压差下产生向下的弹性变形,从而带动阀芯杆52一起向下运动去封堵放水孔31,关闭阀腔210停止放水,直至恢复之前的压力平衡的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自动放水阀100还包括手动放水按钮6。手动放水按钮6设于阀盖3的放水口处,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当手动放水按钮6受到向上的推力,使得阀芯杆52克服弹簧53的弹力向上滑动从而打开放水孔31。该手动放水按钮6设置的目的,简而言之,在无法自动放水的情况下为工作人员提供手动操作的选项,保证自动放水阀100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空气制动系统的自动放水阀100。自动放水阀100不同于相关技术中的放水阀的一体成型的结构,其具有可分离配合的接头1与阀体2。其中接头1为碳钢材质,在于铝合金的储气筒200筒嘴连接时能够避免连接处出现粘黏现象。如此接头1与筒嘴均不会被损坏,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而且在维修过程中,接头1可以进行单独地更换,无需整体的更换,节省成本。具体地,接头1作为连接储气筒200的重要部件,其包括与储气筒200配合的上连接筒11、与阀体2配合的下连接筒12。接头1具备贯通上连接筒11与下连接筒12的通道14,该通道14上通至储气筒200的内部,下通至阀体2的阀腔210,使得储气筒200的积水能够顺利地流向阀腔210内。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放水阀100的接头1与阀体2相对独立,结构简单,装配良好,通用性强,便于后期维护。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