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与车架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5100发布日期:2020-11-10 11:4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与车架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合结构,具体是指一种座椅与车架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推车上的可拆式座椅安装在车架上,都会存在晃动现象,也就是安装后的座椅在车架上不稳当,连接可靠性差,特别是在频繁拆装使用后,会进一步加重晃动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座椅与车架之间的连接部件出现断裂、损坏等;因此,座椅与车架之间采用这种安装连接结构,不但使婴儿乘坐舒适性欠佳,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卡合稳定、连接可靠、能提升婴儿乘坐舒适性和消除使用安全隐患的座椅与车架卡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座椅与车架卡合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固定座和安装在座椅底面的旋转座,该固定座与旋转座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配插连接的安装孔和卡勾座,所述的旋转座底面设有若干个下凸点和若干个下拉钩,相应在固定座顶面设有若干个上凸点和若干个上拉钩;所述的卡勾座配插在安装孔内,该旋转座相对固定座转动,并带动旋转座底面的若干个下拉钩一一对应钩住固定座顶面的若干个上拉钩,同时还带动旋转座底面的若干个下凸点与所述固定座顶面的若干个上凸点一一对齐相互挤紧。

所述的若干个下凸点是由两个位置相对的短距下凸点和两个位置相对的长距下凸点构成,两个短距下凸点和两个长距下凸点共同以旋转座相对固定座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呈十字型分布在旋转座底面;所述的若干个上凸点是由两个位置相对的短距上凸点和两个位置相对的长距上凸点构成,该两个短距上凸点和两个长距上凸点共同以旋转座相对固定座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呈十字型分布在固定座顶面。

所述的两个短距下凸点和两个短距上凸点正好处在同一个小圆轨迹线上;所述的两个长距下凸点和两个长距上凸点也正好处在同一个大圆轨迹线上。

所述的旋转座上设有锁销,相应在固定座上设有锁槽,所述的锁销端部配装在锁槽内而锁定旋转座相对固定座的转动,或锁销端部脱离锁槽而解锁旋转座相对固定座的转动。

所述的锁销设置在任意一个短距下凸点一侧,所述的两个短距上凸点一侧分别设有锁槽,这两个锁槽分别对应座椅的前部和后部。

所述的两个短距下凸点和两个短距上凸点为高度、长度和弧度均相同的弧状凸条,两个长距下凸点和两个长距上凸点也为高度、长度和弧度均相同的弧状凸条。

所述的卡勾座内设有被弹性顶推向外移动的卡勾,卡勾上设有受弹性顶推而穿过卡勾座外露的卡勾头;所述的卡勾座配插在安装孔内,该卡勾头勾住安装孔的孔底,并使卡勾座在安装孔内止脱和相互转动。

所述的旋转座底面设有拆卸按钮,该拆卸按钮具有外露的按压部,以及同时接触卡勾和锁销的开锁部;所述的按压部向内按压而驱动开锁部同步顶推卡勾向内移动和锁销向外移动,进而带动卡勾头脱离安装孔的孔底解锁和带动锁销端部脱离锁槽解锁。

所述的卡勾座内设有水平安装的导向杆,卡勾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槽,该导向杆配装在导向槽内,并配合导向槽而引导卡勾在卡勾座内的内、外轴向移动。

所述的安装孔是设置在固定座顶面中心并上、下贯通的圆形通孔,所述的卡勾座是旋转座底面中心向下延伸并封底的中空圆柱,该中空圆柱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卡勾头伸出外露的侧孔;所述的若干个下拉钩以旋转座相对固定座的转动轴心为圆心圆周均布在旋转座的底面外沿,若干个上拉钩以旋转座相对固定座的转动轴心为圆心圆周均布在固定座的顶面外沿,且若干个下拉钩和若干个上拉钩的分布直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座椅上的旋转座底面设有若干个下凸点和若干个下拉钩,相应在车架上的固定座顶面设有若干个上凸点和若干个上拉钩;因此,当固定座与旋转座之间通过相互配插的安装孔和卡勾座进行连接时,可通过旋转座相对固定座的转动来带动旋转座底面的若干个下拉钩一一对应钩住固定座顶面的若干个上拉钩,同时还带动旋转座底面的若干个下凸点与固定座顶面的若干个上凸点一一对齐相互挤紧,此时就能消除旋转座与固定座之间的安装间隙,其实质就是消除座椅与车架之间的安装间隙,也就是无间隙而不会出现两者之间因连接松动所产生的晃动,连接结构非常可靠,即使将座椅在车架上进行频繁拆装,也能始终保证两者之间的卡合稳定性,故不但提升了婴儿乘坐的舒适性,而且也消除了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座和旋转座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座椅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座顶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1.旋转座、11.下拉钩、12.卡勾座、121.侧孔、2.固定座、13.下凸点、131.短距下凸点、132.长距下凸点、14.锁销、21.上拉钩、22.安装孔、23.上凸点、231.短距上凸点、232.长距上凸点、24.锁槽、3.卡勾、31.卡勾头、32.导向槽、4.拆卸按钮、41.按压部、42.解锁部、5.导向杆、6.座椅、7.小圆轨迹线、8.大圆轨迹线。

一种座椅与车架卡合结构,如图1、图2所示,涉及一种婴儿推车上用于辅助可拆式座椅6在车架(图中未示)上进行稳定安装连接的卡合结构,其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固定座2和安装在座椅6底面的旋转座1。

其中,固定座2与旋转座1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配插连接的安装孔22和卡勾座12,本实施例的安装孔22是设置在固定座2顶面中心并上、下贯通的圆形通孔,而卡勾座12是旋转座1底面中心向下延伸并封底的中空圆柱,则旋转座1通过卡勾座12即可配插连接在固定座2的安装孔22内,在卡勾座12的侧壁上还设有侧孔121。

同时,卡勾座12内设有卡勾3,该卡勾的后端设有顶推卡勾3作轴向向外移动的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前端设有受复位弹簧的弹性顶推而穿过卡勾座12上的侧孔121外露的卡勾头31,当卡勾座12配插在安装孔22内时,该卡勾头31可自动勾住安装孔22的孔底,此时卡勾座12既能在安装孔22内灵活转动,又会被卡勾头31限制而实现止脱功能,即卡勾座12不会从安装孔22内脱离。

所述的卡勾座12内还设有水平安装的导向杆5,卡勾3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槽32,该导向杆5配装在导向槽32内,能够配合导向槽来引导卡勾3在卡勾座12内的内、外轴向移动,从而保证了卡勾头31与安装孔22孔底之间进行快速勾住或快速脱离的准确性。

所述的旋转座1底面和固定座2顶面是相互接触的圆形转动面,并且在旋转座1底面设有如图3所示的若干个下凸点13和若干个下拉钩11,固定座2顶面设有如图4所示的若干个上凸点23和若干个上拉钩21,本实施例一共设计了四个下凸点13和四个下拉钩11,以及四个上凸点23和四个上拉钩21。

所述的四个下凸点13是由两个位置相对的短距下凸点131和两个位置相对的长距下凸点132构成,这两个短距下凸点131和两个长距下凸点132共同以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的转动轴心、实际就是以卡勾座12的轴心为中心呈十字型分布在旋转座1底面。

所述的四个上凸点23是由两个位置相对的短距上凸点231和两个位置相对的长距上凸点232构成,这两个短距上凸点231和两个长距上凸点232共同以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的转动轴心、实际就是以安装孔22的轴心为中心呈十字型分布在固定座2顶面。

所述的两个短距下凸点131和两个短距上凸点231为高度、长度和弧度均相同的弧状凸条,且两个短距下凸点131和两个短距上凸点231正好处在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转动时所形成的同一个小圆轨迹线7上;所述的两个长距下凸点132和两个长距上凸点232也为高度、长度和弧度均相同的弧状凸条,且两个长距下凸点132和两个长距上凸点232也正好处在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转动时所形成的同一个大圆轨迹线8上。

所述的四个下拉钩11以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的转动轴心为圆心圆周均布在旋转座1的底面外沿,四个上拉钩21以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的转动轴心为圆心圆周均布在固定座2的顶面外沿,该四个下拉钩11和四个上拉钩21的分布直径正好相等。

所述的旋转座1上还设有锁销14,相应在固定座2上设有锁槽24,本实施例是将锁销14设置在任意一个短距下凸点131一侧,而两个短距上凸点231一侧分别设有锁槽24,这两个锁槽需分别对应座椅6的前部和后部;因此,当锁销14端部配装在任意一个锁槽24内,都会锁定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的转动,如果锁销14端部脱离锁槽24,就会解锁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的转动。而且,当锁销14端部分别选择配装在两个锁槽24内时,也正好是座椅6在车架上处于正装锁定和倒装锁定的使用状态。

另外,旋转座1底面还设有一个拆卸按钮4,该拆卸按钮的前端具有向外延伸外露的按压部41,拆卸按钮的后端设有同时接触卡勾3和锁销14的开锁部42,具体是在拆卸按钮4的后端设有向下延伸并接触在卡勾3前端的板状开锁部,而与锁销14主要通过斜面进行接触并实现开锁。这样,当按压部41向内按压时,就会驱动开锁部42顶推卡勾3向内移动,也就是图1所示的向右移动,而利用斜面结构也顶推锁销14向外移动,此时就同步带动了卡勾头31脱离安装孔22的孔底解锁和带动锁销14端部脱离锁槽24解锁,该状态下能够实现座椅6从车架上的拆卸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旋转座1通过卡勾座12配插在固定座2的安装孔22内,直至卡勾3的卡勾头31自动勾住安装孔22的孔底,此时旋转座1就能相对固定座2转动却不会脱落,接着再将旋转座1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25°左右,则旋转座1的转动就会带动旋转座1底面的四个下拉钩11一一对应钩住固定座2顶面的四个上拉钩21,同时还带动旋转座1底面的四个下凸点13与固定座2顶面的四个上凸点23一一对齐相互挤紧,具体是:两个短距下凸点131和两个短距上凸点231一一对齐相互挤紧,两个长距下凸点132和两个长距上凸点232一一对齐相互挤紧。并且,四个下凸点13和四个上凸点23完成一一对齐相互挤紧后,锁销14端部也正好配装在其中一个锁槽24内而使座椅6在车架上处于正装锁定或倒装锁定的使用状态。

并且,也正是借助于四个下凸点13和四个上凸点23的相互挤紧,才能消除旋转座1与固定座2之间的安装间隙,其实质就是消除座椅6与车架之间的安装间隙,也就是无间隙而不会出现两者之间连接松动所产生的晃动,连接结构非常可靠,卡合稳定性相当好,不但提升了婴儿乘坐的舒适性,而且也消除了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如果需要转换当前座椅6的使用状态,例如由正装锁定转换成倒装锁定,只需向外拉动锁销14以使锁销端部脱离锁槽24,则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转动180°,该锁销14端部重新配装在另一个锁槽24内即可,此操作过程中由于只是锁销14与锁槽24的脱离,卡勾头31却仍然勾住安装孔22的孔底,故不管如何操作转动,旋转座1都不会从安装孔22内脱离以及保证在转换到位后,四个下凸点13和四个上凸点23都能完成一一对齐相互挤紧,也就是保证了座椅6在车架上处于正装使用或倒装使用的平稳性、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凸点位置采用短距和长距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能够形成不同直径的圆轨迹线,这样做可以在旋转座1相对固定座2转动90°时,防止上、下凸点之间也出现一一对齐相互挤紧,这是因为座椅6相对车架形成90°转动后的使用位置并不具备实用性,故需要旋转座1能够快速超过90°转动,只需保证转动角度在180°能够实现上、下凸点之间的一一对齐相互挤紧即可。

而向内按压拆卸按钮4可同步解锁卡勾头31和锁销14,此时只需稍微转动旋转座1使上、下凸点之间脱离一一对齐相互挤紧状态,同时上、下倒钩之间也会同步出现脱离,此时就能直接将卡勾座12从安装孔22内拆除,也就是完成座椅6与车架的拆卸。

需要注意的是,在卡勾座12和安装孔22进行相互配插的时候,必须保证上、下凸点之间呈错位状态,上、下倒钩之间也需呈错位状态,此时卡勾头31随着卡勾座12在安装孔22内的下压到位,才能自动勾住安装孔22的孔底,甚至只有卡勾头31勾住安装孔22的孔底后,转动旋转座1才能实现上、下凸点之间的一一对齐相互挤紧和上、下倒钩之间的相互钩住,最终保证座椅6在车架上的无晃动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