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075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轻客类车型已不仅仅只是普通厢式客运和货运功能,还需要满足更多市场需求:如工程、救护、旅居、押运、冷藏等车型。因此设计一种轻客类平台车架,在满足不同承载运输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具有结构通用性高、成本低、车体刚度好、车身可塑性强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0003]目前轻客类车架结构主要以云梯形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即左/右主纵梁贯通车体前后,左右纵梁之间主要有多个横梁进行搭接,形成梯形车架结构。
[0004]该结构纵梁、横梁截面尺寸设计主要以满足整体厢式车身的承载性。当以该车架为平台开发工程、救护、旅居、押运、冷藏等车型时,由于上车身的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取消B柱(指汽车前车门与后车门之间的支撑柱)或C柱(指汽车后挡风玻璃两侧的支撑柱)后部厢体,整车主要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发生严重的下降。从而导致车身无法满足最终的承载要求。若重新设计该车架,成本投入大、开发周期长、通用性差,且导致系列车型无法平台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轻客汽车车架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满足改进类车型对车架的性能需要,并且开发成本低、周期快、通用化程度高。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包括有下车架总成和上车架总成;所述下车架总成与所述上车架总成固定连接;
[0008]所述下车架总成包括有左下纵梁、右下纵梁、下车架横梁及下车架尾横梁;所述下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及所述右下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下车架尾横梁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的一端及所述右下纵梁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9]所述上车架总成包括有左上纵梁、右上纵梁、上车架横梁及上车架尾横梁;
[0010]所述上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上纵梁及所述右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上车架尾横梁分别与所述左上纵梁的一端及所述右上纵梁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所述左下纵梁与所述左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右下纵梁与所述右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下车架横梁与所述上车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下车架尾横梁与所述上车架尾横梁固定连接。
[0012]所述左下纵梁设置有第一焊接翻边;所述左上纵梁设置有第二焊接翻边;所述第一焊接翻边与所述第二焊接翻边焊接连接;
[0013]所述右下纵梁设置有第三焊接翻边;所述右上纵梁设置有第四焊接翻边;所述第三焊接翻边与所述第四焊接翻边焊接连接;
[0014]所述下车架横梁设置有第五焊接翻边;所述上车架横梁设置有第六焊接翻边;所述第五焊接翻边与所述第六焊接翻边焊接连接。
[0015]所述下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七焊接翻边和第八焊接翻边;所述上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九焊接翻边和第十焊接翻边;所述第七焊接翻边与所述左下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焊接翻边与所述右下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九焊接翻边与所述左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十焊接翻边与所述右上纵梁固定连接。
[0016]所述第七焊接翻边与所述左下纵梁固定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下车架横梁连接板;所述第八焊接翻边与所述右下纵梁固定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下车架横梁连接板;所述第九焊接翻边与所述左上纵梁固定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上车架横梁连接板;所述第十焊接翻边与所述右上纵梁固定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上车架横梁连接板。
[0017]所述左下纵梁、所述右下纵梁、所述下车架横梁、所述下车架尾横梁、所述左上纵梁、所述右上纵梁及所述上车架横梁的横截面均呈封闭矩形。
[0018]还包括有左下纵梁加强板、右下纵梁加强板、左上纵梁加强板及右上纵梁加强板;
[0019]所述左下纵梁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左下纵梁与所述左上纵梁相对的表面上;所述右下纵梁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右下纵梁与所述右上纵梁相对的表面上;所述左上纵梁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左上纵梁与所述左下纵梁相对的表面上;所述右上纵梁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右上纵梁与所述右下纵梁相对的表面上。
[0020]所述上车架尾横梁包括有上车架尾横梁内板和上车架尾横梁外板。
[0021]所述左下纵梁与所述下车架尾横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十一焊接翻边;所述右下纵梁与所述下车架尾横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十二焊接翻边;所述左上纵梁与所述上车架尾横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十三焊接翻边;所述右上纵梁与所述上车架尾横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十四焊接翻边。
[0022]在所述第十一焊接翻边与所述下车架尾横梁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下车架横梁加强板;在所述第十二焊接翻边与所述下车架尾横梁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下车架横梁加强板;在所述第十三焊接翻边与所述上车架尾横梁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上车架横梁加强板;在所述第十四焊接翻边与所述上车架尾横梁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上车架横梁加强板。
[0023]所述左上纵梁的长度小于所述左下纵梁的长度;所述右上纵梁的长度小于所述右下纵梁的长度。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申请通过在原厢式轻客的基本型车架结构基础上增加上车架总成,能够满足更多市场需求车型:如工程、救护、旅居、押运、冷藏等车型。
[002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弥补了该车型从厢式轻客基本型平台上设计的性能缺陷,且该车架通用原厢式轻客基本型下车架总成,达到平台化生产的需求,有效提高该系列车型的通用化水平,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轻客类车架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装配侧视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装配俯视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0032]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
[0033]图7为图3的C-C剖视图;
[0034]图8为图3的D处放大图;
[0035]图9为图3的E处放大图;
[0036]图10为左上纵梁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为左下纵梁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I下车架总成,2上车架总成,11左下纵梁,12右下纵梁,13下车架横梁,14下车架尾横梁,15左下纵梁加强板,16第二下车架横梁连接板,17第二下车架横梁加强板,21左上纵梁,22右上纵梁,23上车架横梁,24上车架尾横梁,25左上纵梁加强板,26第二上车架横梁连接板,27第二上车架横梁加强板,111第一焊接翻边,211第二焊接翻边,131第五焊接翻边,231第六焊接翻边,241上车架尾横梁内板,242上车架尾横梁外板,121第十二焊接翻边,221第十四焊接翻边,122第三焊接翻边,222第四焊接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客类平台车架结构,如图2至图11所示,包括有下车架总成I和上车架总成2 ;所述下车架总成与所述上车架总成固定连接;在本申请中,下车架总成的结构同现技术的轻客车架完全相同,并没有进行改进。
[0042]所述下车架总成I包括有左下纵梁11、右下纵梁12、下车架横梁13及下车架尾横梁14 ;所述下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及所述右下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下车架尾横梁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的一端及所述右下纵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关于下车架总成还包括有其它的横梁,这些横梁的结构布置及下车架总成各部分的断面形状及尺寸等主要由厢式轻客基本车型决定,主要考虑厢式轻客的车体刚度及强度等承载性能。
[0043]所述上车架总成2包括有左上纵梁21、右上纵梁22、上车架横梁23及上车架尾横梁24 ;
[0044]所述上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上纵梁及所述右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上车架尾横梁分别与所述左上纵梁的一端及所述右上纵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上车架总成设计的目的是在原轻客车架的基础平台上,开发适用于工程、救护、旅居、押运、冷藏等车型时,专项设计开发的承载平台。上车架总成的布置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