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人身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80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司机人身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在发生事故或出现其它交通危险时,保护或防止乘客或行人受伤的车上装置或配件。
一般司机座椅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在出现车头受到碰撞这类交通事故时,往往由于车头前壁被撞凹陷,仪表板和方向盘后移,常使司机被挤压在仪表板,方向盘和司机座椅之间,轻者致残,严重者丧生在这类事故中,如何保证司机的人身安全,是应予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出现此类碰撞事故时,用来保护司机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要点是,把目前位置固定的司机座椅改为活动式。在司机座椅下面,安装一套当车头碰撞且造成凹陷时,可使司机座椅向后移动的连杆装置,在正常状态下,闭锁机械将连杆装置锁止于直立位置,形成司机座椅支撑,使司机座椅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在车头碰撞时,碰撞杆受力后移,将连杆装置释放,则发生上述作用。



图1为司机人身保护装置示意图。图中1为司机座椅,2为司机座椅调整机构,3为连杆装置,4为大弹簧,5为闭锁机械,6为小弹簧,7为滑销,8为滑槽,9为杠杆,10为闭锁机械轴销,11为闭锁机械卡口,12为碰撞杆,13为销及销座,14为驾驶室前壁,15为杠杆轴销。

图1实线为正常工作状态,虚线为司机座椅后移状态。
附图2为连杆装置示意图。黑粗线为正常工作状态,细线为司机座椅后移状态。
连杆装置上端与司机座椅下面铰接,连杆装置下端被闭锁机械卡口卡住,大弹簧一端与连杆装置连接大弹簧呈伸张状态,闭锁机械在小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闭锁状态。此时,司机座椅由直立的连杆装置支撑,而处于正常工作位置。碰撞杆前端与驾驶室前壁留有间隙。轻度碰撞时,前壁的凹陷不足推动碰撞杆整个装置不起作用。当发生严重碰撞事故时,碰撞杆受驾驶室前壁凹陷处之推动而向后移动,带动杠杆绕杠杆轴销转动,而使滑销在滑槽内滑动,使闭锁机械卡口张开,则释放了连杆装置,在大弹簧拉力作用下连杆装置绕销及销座转动,带动座椅和司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故可保障司机之安全。
司机座椅上若设置能固定司机的安全带,则效果更佳。
司机人身保护装置可用于平头客车、平头小客车市内公共汽车以及平头货车等等,可有效地保护司机之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司机座椅在内的司机人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座椅下面安装一套支撑并可使司机座椅向后移动的装置和一套锁止和释放上述装置的闭锁机械。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司机人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撑并可使司机座椅向后移动的机械由连杆(3)和一端与连杆(3)相接的处于伸张状态的大弹簧(4)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说的司机人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闭锁机械由小弹簧(6)滑销(7)、滑槽(8)、杠杆(9)、闭锁机械轴销(10)、闭锁机械卡口(11)、碰撞杆(12)、杠杆轴销(15)组成。
专利摘要车头受到撞击时,驾驶室前壁若严重凹陷,则仪表板、方向盘后移,常常把司机挤压在仪表板、方向盘和司机座椅之间,造成司机人身伤害。司机人身保护装置则可解决司机之人身安全问题。在正常状态下该装置支撑座椅,若车头受到碰撞时,该装置可使司机座椅向后移动一段距离,从而保证司机之安全。
文档编号B60R21/02GK2033368SQ8820707
公开日1989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1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1日
发明者马贤炉, 刘华 申请人: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