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8172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母子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母子车轮,尤其是一种在一个大轮子的轮沿环绕有若干个小轮子的母子车轮。
现行的车轮,最为普遍的是单独一个车轮,主要功能在于运转,不足处是不能上、下台阶。另有一种履带轮装置,能上、下台阶,但构造复杂,驱动功率大,不适用非机动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持平稳运转,又能上、下台阶的母子车轮,以此广泛适用载重搬运车、铲叉式装卸运输车、儿童病员座车之类非机动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一个大轮子、即母轮,半径大于台阶的高度,由同等大小的金属制底盘和面盘组成,中心是轴,轮沿具有宽度大于小轮子、即子轮厚度、深度等于子轮直径的凹槽;若干个子轮依辐射状等距等向设置于凹槽内,子轮的轮沿突出母轮轮沿、即所有子轮的最外点构成的圆直径大于母轮直径;子轮环裹避震橡胶胎。当该母子车轮在平地上移动时,将始终保持母轮静止而下方的两个邻近子轮同时着地同时运转、其余子轮静止的状态,当其上、或下台阶时,运转前子轮前上方的母轮轮沿势必顶抵台阶角沿并转动,起杠杆支撑点作用,使整个母子车轮抬升、或是沉降前移,与此同时,原先着地的两个运转子轮亦将由前上方原静止的另外两个邻近子轮接替,从而爬上、或是降下台阶。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维修方便,同现行的普通单轮相比,由于其着地运转的是前后两个并列子轮,平稳度将大大提高;将其设置于工矿企业、仓库货栈专用的载重搬运及铲叉式装卸手推运输车,即能畅通无阻地行走于任何设有台阶的作业场地;将其设置于儿童及病员座车,无论是上下楼梯还是在公共场所上下台阶,均可顺利通行;故而,能产生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铲叉式手推车的一种具体构造的侧视图。参照附图,由薄钢板轧制而成的壁厚约2~6毫米的母轮面板(2)同另一面相同的母轮底板合拢组成母轮(1),其半径大于130毫米,根据具体使用场地的实际情况,即公共场所台阶标准高度150毫米、民宅楼梯标准高度170毫米,约为130~170毫米。母轮(1)的中心是车轴(3)以及套筒(4),依车轴(3)为中心约80~120毫米直径范围内,面板(2)和底板之间横向设置有若干个高60~70毫米的紧固桩,两端各用螺丝紧固,使母轮(1)的轮沿(5)形成一道宽60~70毫米、深约50毫米的凹槽(6)。沿着凹槽(6),在面板(2)、底板边缘向内约10毫米处,呈辐射状等距设有8个横向子轮轴(7)。出于省料和减重目的,在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母轮面板(2)和母轮底板在不涉及紧固桩和子轮轴(7)的区域,可以打出各种利于美观的孔。共8个子轮(8)环绕设置于子轮轴(7);子轮(8)环裹有避震橡胶胎(9),厚约55~65毫米,直径约70毫米,其轮沿突出母轮轮沿(5)约25毫米。
两个相同的母子车轮一左一右设置于铲叉式手推车(10)两侧,由于其着地运转的是前后两个并列子轮(8),故而平稳度比原有的普通单轮大为提高;当其在平地上移动时,将始终保持母轮(1)静止、最下方的两个子轮(8)着地运转、其余六个子轮(8)静止的状态;当其上、或下台阶时,运转前子轮(8)前上方处的母轮(1)轮沿(5)势必顶抵台阶角沿并转动,起杠杆支撑点作用,使母子车轮及手推车(10)抬升、或是沉降前移,与此同时,原先着地的两个运转子轮亦将由前上方原静止的另两个轮接替,从而爬上、或是降下台阶。
权利要求1.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母子车轮,主要由一个轮沿具有凹槽的母轮和若干个呈环绕状设于凹槽的子轮组成,其特征在于a、母轮(1)半径大于130毫米,由相同的母轮面板(2)和母轮底板组成,中心是车轴(3)及套筒(4),b、母轮(1)轮沿(5)具有宽距大于子轮(8)厚度,深度等于子轮(8)直径的凹槽(6),c若干个子轮(8)及子轮轴(7)呈环绕状等距等向设置于凹槽(6)内,d、所有子轮(8)的最外点构成的圆直径大于母轮(1)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车轮,其特征在于母轮面板(2)和母轮底板由薄钢板轧制而成,壁厚2~6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车轮,其特征在于依车轴(3)为中心约80~120毫米直径范围内,母轮面板(2)和母轮底板之间横向设有若干个紧固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车轮,其特征在于子轮(8)轮沿突出母轮(1)轮沿(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车轮,其特征在于子轮(8)环裹避震橡胶胎(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平衡运转、又能上下台阶的母子车轮,适用于装卸搬运、儿童病员座车之类非机动车辆。该车轮主要由一个轮沿具有凹槽的母轮和若干个呈环绕状设于凹槽的子轮组成。当其在平地上移动时,将始终保持母轮静止、着地的两个子轮运转、其余子轮静止的状态;当其上下台阶时,母轮轮沿将顶抵台阶角沿并转动,起杠杆支撑点作用,使车轮抬升、或是沉降前移,与此同时,原先着地运转的子轮被前上方的静止子轮接替。
文档编号B60B19/00GK2041634SQ88217660
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4日
发明者马有为 申请人:马有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