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68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其主要将花毂装设飞轮组一端适当的加长,使花毂飞轮组一端与轴杆相互组装的轴承环座外移,确保后轮转动不会产生偏摆跳动及传动链条极易脱的现象,达使用安全的目的。
按以一般自行车的组装,尤指一般具变速设计的自行车后轮结构设计,大都设成如图5所示的态样,以一H形的后轮花毂4,于花毂4的一侧组装有一飞轮组41,并于花毂4的两侧内部,分别以一轴承环座42,配合滚珠的组装与中心轴杆5呈一转动的连结设计,供后轮花毂4的转动支撑与定位,其中具设飞轮组41的一侧,因为飞轮组41为直接与花毂4锁固成一体,又因飞轮组41仅一侧端与花毂4的侧端相互螺合组装,故整个飞轮组41呈大部分悬空组装,尤其为方便飞轮体的组装,飞轮组41的外侧端面起,设成一凹槽状的沉孔43,供组装锁固方便,然而为因应此一内凹设计,并确保轮毂及后车架50相互间的锁装定位确实,一般均由花毂4组装的轴承环座42外端起,于飞轮组41的沉孔43内段的轴杆5上,予以套装一环管51,再配合螺帽52由外侧锁装迫紧定位,而再将后车架50予以架设在固定螺帽52的外侧,再由架体外侧锁固定位,使整个自行车的后轮及车架组装确实。
然以上述习见的组装设计,首先于轴杆5上即形成四个受力支撑点,分别为花毂4及后车架50等的架放组装着力点,如图6所示,其中具飞轮组41组装一侧,因为花毂4的锁装轴承位置与后车架50架放的位置,于轴杆5上形成一段极大的间距A,尤其以飞轮组41因受链条的拉动受力,其受力直接由轴承部分传抵轴杆5上,而再加上后车架50装于外侧端,则极容易在行进中受大幅震动时,极容易产生因受力不同方向的缘故,加上两着力点相互间距A过长,以致产生较大的弯曲力矩,使组装飞轮组41一端的轴杆5容易受力弯曲,严重影响行车的平稳与顺畅性,尤其以高速行驶或路面凹凸不平时,其稳定更差,更影响到整个行车的操控安全,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一般常用具飞轮组的花毂与穿组的后轮轴杆间相互组装所产生的使用缺点,经悉心地试验与研究改良后,终开发出一种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使轴杆受力平行,中段不会有反向受力的危险,有效减低转动弯曲力矩,达到花毂转动平稳安全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将花毂一端向外延长,供飞轮组的传动受力支点,因为轴承环座的向外移装,使与后车架相邻架放,受力点的间距缩短,整支轴杆的受力集中到两侧,有效防止轴杆弯曲变形,确保操控使用的安全与达车轮转动平稳的顺畅目的。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包含有组装于自行车后轮轴上的两端具有螺纹端设计的轴杆及供轴杆插组一端锁装有飞轮组的花毂构件,和用以连结轴杆与花毂,使花毂得以自由转动的两侧轴承环座与滚珠等构件,其特征在于将花毂组装飞轮组一端予以向外延长一端管,于端管口插组一凸字形的轴承环座;而于轴杆相对于轴承环座的外侧端面预设有一凸出的端环,供封闭轴承环座的端口,使座体内设的滚珠排列定位组装,并由花毂另一侧螺合固定组装。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外观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轴杆受力分布示意图;图5为一般常用组装平面参考图;图6为一般常用轴杆使用时受力分布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请配合参阅
图1、2所示,自行车后轮轴整组的组装设计,主要以一花毂1为组装的主体,于花毂1的中央穿组一支两端分具螺纹端20设计的轴杆2,其中于花毂1具螺纹端环11设计的一端,予以向外延长一端管12,并于端管12的外端,配合以一凸字形状的轴承环座13予以插合组装,其实亦可于延长端管12的外端设成一较大的开口状,使自然形成一轴承座状,直接将轴承组装于管口实施;另于轴承环座13内缘面上分布排列有滚珠14,供可与轴杆2插合组装后,形成支撑定位的组装,而轴杆2于花毂1伸长一侧的螺纹端20底部,相对于轴承环座13组装后的外侧端面处,预设成一凸出的固定端环21,供与轴承环座13相互组装固定滚珠14使滚珠14得以在座体内滚转动,并配合由花毂1的另一侧以螺帽22螺合固定整体结构,方便于后花毂1亦即后轮的转动使用,构成轴承支撑转动的功效。
另由图3所示的平面组装态样,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轴杆2与花毂1间的组装传动设计,为藉由花毂1两端内缘所设的轴承环座13,配合内装的滚珠14与轴杆2面相互接触滚动,使花毂1得以依轴杆2为转动轴心,做转动操作,进而形成轮圈的转动;而以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花毂一端加长设计,其最大的特色即在于将整个花毂1与轴杆2连结支撑的两端间矩适当的配合端管12的加长伸出,而呈扩张加大的设计,亦即将一般装置飞轮组15的花毂1一端在经加长外伸后,使原本飞轮组15传动时的受力点,随着轴承环座13的向外移,而将轴杆2的受力点自然的外移,更靠近轴杆2与后车架3架装锁合的位置,使两构件的组装间距A1大幅缩小,而配合车架的组装,使整个轴杆2的受力与车架间组装支撑位置近乎在同一位置上,如图4所示的受力分布示意图所示,使整支轴杆2于受力上更具平衡性,尤其是在路面不平坦的状况下行车时,更不会有受震动而产生轴杆2弯曲的现象,可确保轴杆2同轴心的转动操作,大幅的提高使用时后轮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实际使用的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包含有组装于自行车后轮轴上的两端具有螺纹端设计的轴杆及供轴杆插组一端锁装有飞轮组的花毂构件,和用以连结轴杆与花毂,使花毂得以自由转动的两侧轴承环座与滚珠等构件,其特征在于将花毂组装飞轮组一端予以向外延长一端管,于端管口插组一凸字形的轴承环座;而于轴杆相对于轴承环座的外侧端面预设有一凸出的端环,供封闭轴承环座的端口,使座体内设的滚珠排列定位组装,并由花毂另一侧螺合固定组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其特征在于端管口可直接形成一较大开口状,将转动轴承直接组装于端管内组装。
专利摘要自行车飞轮座花毂加长设计,自行车后轮用花毂与中心轴杆连结支撑间距的加长设计,将花毂组装飞轮组一端予以向外延伸一端管,供轴杆与花毂间组装连结的轴承环座,随花毂端的伸长同时向外侧移位,减小与车架锁装支撑的间距,使轴杆转动时因为花毂端的轴承与车架组装的间距缩小,相对使轴杆转动时因受力所产生的弯曲力矩减小,使转动变形亦随之减小,确保轴杆得以在同一轴心上转动,进而使花毂飞轮座的转动更平稳安全。
文档编号B60B37/08GK2121361SQ9220990
公开日1992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3日
发明者谢钦河 申请人:谢钦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