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447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用的防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临时安装在车辆弹性轮胎上的防滑刹车装置。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车辆在冰雪路面或泥泞道路上的安全问题,通常采用在车辆的轮胎上安装防滑链,种类包括有如CN2077386所公开的金属锁链式、CN2097770所公开的橡塑锁链式及如CN2095119所公开的压塑件网式、CN2091784所公开的金属履带式,这几种现有的车辆防滑链各自在防止车辆轮胎打滑、减少轮胎磨损、降低使用噪音、避免损伤路面等方面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仅具有防滑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有防滑效果仍不理想、车辆的冲击震动和滚动阻力较大、运行效率低、前轮无法挂链或挂链后使车辆的导向不灵活、单个部件损坏维修须将整链从轮胎上卸下进行,非常不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全新的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具有良好的防止车辆轮胎打滑及刹车制动失效的双重功能,结构紧凑,使用简便,车辆运行效率高,前轮可附挂且不影响车辆的灵活转向,单个部件损坏维修不必将整链从轮胎上卸下进行,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连接扶持框架、复位弹性靠板、连接侧板、连接索具、收紧卡锁组成;舟型空腔角体的底面呈∪型弧形,与地面保持受力接触,上顶面呈倒∪型弧形,复位弹性压靠板固定于舟型空腔角体空腔内的底面上,其顶部比空腔角体的上顶面稍高或相平,呈平面或波形曲面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中部开通有一轴孔,相应在连接扶持框架的两侧壁中部也开通有一轴孔,可将舟型空腔角体套入进连接扶持框架内,对准轴孔,穿入一连轴使两者保持活动连接,即舟型空腔角体可绕连轴与连接扶持框架作相对转动;连接扶持框架的四边分别开有挂孔和带有挂钩,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可相互首尾、左右连接成链,且连接扶持框架的上下部均不与车辆轮胎面及地面产生受力接触;连接侧板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其一边的挂钩可与连接扶持框架一边的挂钩通过穿入一连轴并将露出的两轴端固定,实现连接侧板与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的连接扶持框架前后、左右相互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分别与链两侧相对应的连接扶持框架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连接侧板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连接索具穿过每个连接侧板的挂钩并收紧,用收紧卡锁将索具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金属整体铸造而成,其外底面带有齿。
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防滑耐磨弹性体制成所需外形的底部,其上顶面及两端由一弹性仓板包住固定,弹性仓板可与由金属冲压或锻造而成的舟型空腔角体的其它部分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舟型空腔角体。
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开的齿的齿深自前向后(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逐渐加大,但均不超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
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沿行走方向开有圆弧形沟槽,其深度与齿深相同。
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上顶面可开有齿,在舟型空腔角体与连接扶持框架产生相对转动使其上顶面与车辆轮胎产生受力接触时,可增大与轮胎间的摩擦力。
使舟型空腔角体与连接扶持框架保持活动联接的连轴可采用两端头呈半锥形、通过中段弹簧连接成的半锥轴,连接扶持框架的轴孔也相应开成半锥形,安装时,先将半锥轴塞入舟型空腔角体的轴孔内,套上连接扶持框架后,被松开的半锥轴的两半锥形轴端即被中段弹簧顶入进连接扶持框架的半锥形轴孔内,完成其两者间的活动连接。
舟型空腔角体的内底面可做成为中部有一脊形立筋,轴孔从其内里穿过,复位弹性靠板的底面做成为一相应的凹形,卡入并固定在舟型空腔角体内底面的脊形立筋上。
复位弹性靠板可由一弹性钢板和一橡胶块构成,橡胶块的底部粘结在舟型空腔角体的内底面上,顶部上带有一点状凸起,弹性钢板上开有一相应的孔,可套入并固定在橡胶块顶部的点状凸起上,弹性钢板的下底面粘靠在橡胶块上,其上顶面呈平面或波纹形。
连接扶持框架上开有挂孔的边沿可向下向内弯回成一沟槽形,从而形成一环形槽,在该槽内卡入一环形压紧弹簧,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相互挂接时,该压紧弹簧可将挂钩压靠在挂孔内,实现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弹性连接。
连接扶持框架上所开挂孔的长宽尺寸都比相应的挂钩大,使挂钩在挂孔内有一活动张量。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采用舟型角并使舟型角的上平面与轮胎产生受力接触,下底面齿与地面接触,而框架的上不与轮胎发生受力接触,下面与地面间也有距离,使各种力均由舟型角来接受和传递,在车辆速度发生变化时,舟型角受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惯性力之差而产生滚动变角,使舟型角底面中部的防滑行走段及后部刹车制动段的齿或防滑耐磨弹性体依次对地面产生作用,起到防滑刹车作用。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框架式结构,即以框架把舟型角的中心轴串起来,使舟型角可以在框架的支持、包扶下来完成其纵向、横向的动作而不会由于轮胎的转动被抛出;在框架约束下,舟型角在轮胎运转中始终可以保持按轮胎节元直径的固有元周轨迹而进行与轮胎相同的滚动;框架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设计,其解决了整体链条的横向、纵向活络连接,其各个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具备弹性调节张量又能适应新、旧轮胎不同外径需要的完整链体,从而完成连续滚动、减速、刹车以及在任何速度行驶的动作要求。
由于将连接扶持框架设计成板框与箱框相结合的立体形状,其断面形状是承受前后、左右受力的最佳形式,可保证其完成能在稳固地约束舟型角在中轴为中心,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关系通过变角而达到防滑和刹车的目的。又能独立地承受住轮胎在滚动中由于速度变化而产生的冲力、运动的压力及轮胎在转弯导向中随时产生的各种侧向力,从而保证舟型角的稳定作用。
连接扶持框架四边弯槽内卡入的环形压紧弹簧可使加速、减速特别是突然起动和突然刹车时,框架所受到的倍增的冲力得以缓解,以抵抗和降低各部件对框架的冲击。
在车辆轮胎需要转向时,舟型角底面的齿特别是弧形沟槽受到地面的转向力,通过舟型角上顶面对轮胎的压强所产生的摩擦力而将转向力传给轮胎,同时连接扶持框架受到舟型角传给的转向力通过连接侧板作用于轮胎,从而达到轮胎转向的目的。
由于连接扶持框架的相互连接成交错排列,既可保持滚动的稳定性,也符合破冰特性的需要,从而能充分发挥其动作和防滑刹车的功能。
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齿的齿深均不超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因而具有良好的自洁能力。
舟型空腔角体与连接扶持框架之间采用活动连轴连接,整链是由多个部件交错挂接而成,因此在单个部件损坏需更换时可不必将整链从轮胎上拆下即能进行,维修方便。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
图1的A-A向剖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绕在轮胎上的状态示意图实施例一如
图1、图2、图4、图5所示,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1)、连接扶持框架(2)、复位弹性靠板(3)、连接侧板(4)、连接索具(5)、收紧卡锁(6)组成;舟型空腔角体(1)由铸铁整体铸造而成,底面呈∪型弧形,外底面带有齿且齿的齿深自前向后(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逐渐加大,但均不起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舟型空腔角体(1)外底面上沿行走方向平行开有两道圆弧形沟槽并与地面保持受力接触,上顶面呈倒∪型弧形且开有齿,舟型空腔角体的内底面中部有一脊形立筋,复位弹性靠板(3)由一弹性钢板和一橡胶块构成,橡胶块的底部粘结在舟型空腔角体的内底面上,顶部上带有一点状凸起,弹性钢板上开有一相应的孔,可套入并固定在橡胶块顶部的点状凸起上,弹性钢板的下底面粘靠在橡胶块上,其上顶面呈平面并比舟型空腔角体(1)的上顶面稍高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橡胶块的底面做成为一相应的凹形,卡入并固定在舟型空腔角体内底面的脊形立筋上;舟型空腔角体(1)的两侧壁中部开通有一轴孔,相应在连接扶持框架(2)的两侧壁中部也开通有一轴孔,可将舟型空腔角体(1)套入进连接扶持框架(2)内,对准轴孔,穿入一连轴(7)使两者保持活动连接,即舟型空腔角体(1)可绕连轴(7)与连接扶持框架(2)作相对转动,连轴(7)采用两端头呈半锥形、通过中段弹簧连接成的半锥轴,连接扶持框架的轴孔也相应开成半锥形;连接扶持框架(2)的四边分别开有挂孔(8)和带有挂钩(9),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2)可相互首尾、左右连接成链,连接扶持框架(2)上开有挂孔的边沿可向下向内弯回成一沟槽形,从而形成一环形槽,在该槽内卡入一环形压紧弹簧(10),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相互挂接时,该压紧弹簧(10)可将挂钩(9)压靠在挂孔(8)内,实现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弹性连接,连接扶持框架(2)上所开挂孔(8)的长宽尺寸都比相应的挂钩(9)大,使挂钩(9)在挂孔(8)内有一活动张量,且连接扶持框架(2)的上下部均不与车辆轮胎面及地面产生受力接触;连接侧板(4)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11),其一边的挂钩可与连接扶持框架(2)一边的挂钩通过穿入一连轴(12)并将露出的两轴端固定,实现连接侧板(4)与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1)的连接扶持框架(2)前后、左右相互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4)分别与链两侧相对应的连接扶持框架(2)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连接侧板(4)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连接索具即钢丝绳(5)穿过每个连接侧板(4)另一边的挂钩并收紧,用收紧卡锁(6)将连接索具(5)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实施例二图3 、图6所示,其中图3中未画出连接扶持框架(2),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1)、连接扶持框架(2)、复位弹性靠板(3)、连接侧板(4)、连接索具(5)、收紧卡锁(6)组成;舟型空腔角体(1)由防滑耐磨弹性体即含有钢丝的橡胶体(13)制成呈U型的底部,其上顶面及两端由一弹性仓板(14)包住固定,弹性仓板(14)与由铸铁冲压成的舟型空腔角体(1)的其它部分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舟型空腔角体(1),其上顶面呈倒∪型弧形且开有齿,复位弹性靠板(3)由防滑耐磨弹性体即含有钢丝的橡胶体制成,固定在弹性仓板(14)上,其上顶面呈波纹曲形,比舟型空腔角体(1)的上顶面稍高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舟型空腔角体(1)的两侧壁中部开通有一轴孔,相应在连接扶持框架(2)的两侧壁中部也开通有一轴孔,相应在复位弹性靠板(3)与弹性仓板(14)之间开有同径的轴孔并置有一轴套(15),可将舟型空腔角体(1)套入进连接扶持框架(2)内,对准轴孔,穿入一连轴(7)使两者保持活动连接,即舟型空腔角体(1)可绕连轴(7)与连接扶持框架(2)作相对转动,连轴(7)采用两端头呈半锥形、通过中段弹簧连接成的半锥轴,连接扶持框架的轴孔也相应开成半锥形;连接扶持框架(2)的四边分别开有挂孔(8)和带有挂钩(9),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2)可相互首尾、左右连接成链,连接扶持框架(2)上开有挂孔的边沿可向下向内弯回成一沟槽形,从而形成一环形槽,在该槽内卡入一环形压紧弹簧(10),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相互挂接时,该压紧弹簧(10)可将挂钩(9)压靠在挂孔(8)内,实现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弹性连接,连接扶持框架(2)上所开挂孔(8)的长宽尺寸都比相应的挂钩(9)大,使挂钩(9)在挂孔(8)内有一活动张量,且连接扶持框架(2)的上下部均不与车辆轮胎面及地面产生受力接触;连接侧板(4)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11),其一边的挂钩可与连接扶持框架(2)一边的挂钩通过穿入一连轴(12)并将露出的两轴端固定,实现连接侧板(4)与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1)的连接扶持框架(2)前后、左右相互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4)分别与链两侧相对应的连接扶持框架(2)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连接侧板(4)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连接索具即钢丝绳(5)穿过每个连接侧板(4)另一边的挂钩并收紧,用收紧卡锁(6)将连接索具(5)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连接扶持框架、复位弹性靠板、连接侧板、连接索具、收紧卡锁组成,舟型空腔角体的底面呈U型弧形,与地面保持受力接触,上顶面呈倒U型弧形,复位弹性压靠板固定于舟型空腔角体空腔内的底面上,其顶部比空腔角体的上顶面稍高或相平,呈平面或波形曲面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中部开通有一轴孔,相应在连接扶持框架的两侧壁中部也开通有一轴孔,可将舟型空腔角体套入进连接扶持框架内,对准轴孔,穿入一连轴使两者保持活动连接,即舟型空腔角体可绕连轴与连接扶持框架作相对转动,连接扶持框架的四边分别开有挂孔和带有挂钩,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可相互首尾、左右连接成链,且连接扶持框架的上下部均不与车辆轮胎面及地面产生受力接触,连接侧板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其一边的挂钩可与连接扶持框架一边的挂钩通过穿入一连轴并将露出的两轴端固定,实现连接侧板与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的连接扶持框架前后、左右相互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分别与链两侧相对应的连接扶持框架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连接侧板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连接索具穿过每个连接侧板的挂钩并收紧,用收紧卡锁将索具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金属整体铸造而成,其外底面带有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防滑耐磨弹性体制成所需外形的底部,其上顶面及两端由一弹性仓板包住固定,弹性仓板可与由金属冲压或锻造而成的舟型空腔角体的其它部分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舟型空腔角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开的齿的齿深自前向后(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逐渐加大,但均不超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沿行走方向开有圆弧形沟槽,槽深与齿深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上顶面可开有齿,在舟型空腔角体与连接扶持框架产生相对转动使其上顶面与车辆轮胎产生受力接触时,可增大与轮胎间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使舟型空腔角体与连接扶持框架保持活动联接的连轴可采用两端头呈半锥形、通过中段弹簧连接成的半锥轴,连接扶持框架的轴孔也相应开成半锥形,安装时,先将半锥轴塞入舟型空腔角体的轴孔内,套上连接扶持框架后,被松开的半锥轴的两半锥形轴端即被中段弹簧顶入进连接扶持框架的半锥形轴孔内,完成其两者间的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的内底面可做成为中部有一脊形立筋,轴孔从其内里穿过,复位弹性靠板的底面做成为一相应的凹形,卡入并固定在舟型空腔角体内底面的脊形立筋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弹性靠板可由一弹性钢板和一橡胶块构成,橡胶块的底部粘结在舟型空腔角体的内底面上,顶部上带有一点状凸起,弹性钢板上开有一相应的孔,可套入并固定在橡胶块顶部的点状凸起上,弹性钢板的下底面粘靠在橡胶块上,其上顶面呈平面或波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扶持框架上开有挂孔的边沿可向下向内弯回成一沟槽形,从而形成一环形槽,在该槽内卡入一环形压紧弹簧,使每个连接扶持框架相互挂接时,该压紧弹簧可将挂钩压靠在挂孔内,实现连接扶持框架之间的弹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扶持框架上所开挂孔的长宽尺寸都比相应的挂钩大,使挂钩在挂孔内有一活动张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临时安装在车辆弹性轮胎上的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连接扶持框架、复位弹性靠板、连接侧板、连接索具、收紧卡锁组成;采用舟型角并使舟型角的上平面与轮胎产生受力接触,下底面齿与地面接触,使各种力均由舟型角来接受和传递,在车辆速度发生变化时,舟型角滚动变角,底面对地面产生作用,起到防滑刹车作用。其具有良好的防止车辆轮胎打滑及刹车制动失效的双重功能。
文档编号B60T1/00GK2199103SQ94202960
公开日1995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5日
发明者杨长林 申请人:杨长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