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天然气储运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195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化天然气储运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储运罐,属液化天然气储运装置。
目前天然气作为一种汽油替代燃料已经在汽车上推广应用,因此液化天然气(简称LNG)的储存及运输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国内现有的LNG储运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层不锈钢制造,采用真空粉末绝热;另一种内层也为不锈钢制造,采用聚氨脂发泡带制冷机保温。这两种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有一部分LNG蒸发损失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泄漏损失少的新型液化天然气储运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LNG储运罐由外壳、内壳、隔热立板和横板组成,在内、外壳之间填有保温材料,隔热立板和横板将罐体分为主腔室、上腔室、下腔室三个部分,隔热立板上均布有小孔,在主腔室中设有换热翅管,翅管的进出口插在隔热立板的小孔上,主腔室与下腔室由连通管连接,在连通管上设有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利用翅管进行换热致冷,与现有储运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LNG的蒸发泄漏少,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储运罐结构示意图;图2A-A剖面图;图中1-外壳、2-内壳、3-发泡聚氨脂、4-翅管、5-连通管、6-减压阀、7-隔热立板、8-隔热横板、9-主腔室、10上腔室、11-下腔室、12-出口;液化天然气储运罐由外壳1、内壳2、隔热板7、8组成,在内、外壳1、2之间填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发泡聚氨脂3,隔热板7、8将罐体分为主腔室9、上腔室10、下腔室11三个不相通的部分,在主腔室9中设有换热翅管4,隔热立板7上均布有小孔,翅管4的进出口插在上、下腔室的隔热立板7的小孔上,主腔室9与下腔室11由连通管5连接,在连通管5上设有减压阀6。
LNG罐使用时,在罐体的主腔室9中装有液化天然气,顶部充满一定压力的天然气,打开连通管5上的减压阀6,液态的LNG从主腔室9中进入下腔室11,由于上、下腔室之间由换热翅管4连通,因此液态的LNG在经过翅管4到达上腔室10变为气态时,要从主腔室9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保证罐体的低温。从出12出来的LNG气,可用于拉罐车作自身燃料用。
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天然气储运罐由外壳(1)、内壳(2)、隔热板(7)、(8)组成,在内、外壳(1)、(2)之间填有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隔热板(7)、(8)将罐体分为主腔室(9)、上腔室(10)、下腔室(11)三个不相通的腔室,在主腔室(9)中设有换热翅管(4),隔热板(7)上均布有小孔,翅管(4)的进出口插在隔热板(7)的小孔上,主腔室(9)与下腔室(11)由连通管(5)连接,在连通管(5)上设有减压阀(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储运罐,它由外壳、内壳、隔热板组成,在内、外壳之间填有保温材料,隔热板将罐体分为主腔室、上腔室、下腔室三个不相通腔室,隔热立板上均布有小孔,在主腔室中设有换热翅管,翅管的进出口插在隔热立板的小孔上,主腔室与下腔室由连通管连接,在连通管上设有减压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储运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LNG的蒸发泄漏少,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P3/22GK2352806SQ9821567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3日
发明者王志宇, 张孔明, 叶勇, 肖华, 陈胜海 申请人:中原石油勘探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