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402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架14,壳体5的螺柱7。螺柱7在本实施例中用来与气袋I的拉带18的拉带螺柱孔19、下支架13的下支架螺柱孔17和气体发生器3的发生器螺柱孔12进行装配,并最后用紧固件6紧固。
[0049]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气袋I由I个主片21和两个侧片22缝制而成,气袋I的安装口边缘与气袋包裹布2的一端固定。主片21上的两端配置有一排气袋挂钩装配孔16,气袋挂钩装配孔16与挂钩15对应设置。侧片22上具有两个拉带18,拉带18上具有螺柱孔19。气袋包裹布2的表面设有挂钩装配孔20,挂钩装配孔20与挂钩15对应设置。
[0050]气袋I缝纫后的形状如图6所示,气袋I的主片21和侧片22通过缝纫线23缝纫固定。缝纫好的气袋I具有四个拉带18,拉带18上具有螺柱孔19可与壳体5上螺柱7装配。
[0051]参见图7,气袋缝纫线23的设计,除A处细节外,为保证气袋的保护性能,缝纫线23与气袋布边缘的边距均为10~18mm。在A处细节,为保证气袋I能满足保护性能的同时可与壳体5装配,缝纫线23与侧片及裁片边缘24的边距为10~16mm。从A处细节开始,缝纫线23到侧片及裁片边缘24的边距逐渐由10~16减小到0,此缝纫线23设计,使气袋I与壳体5配合的开口渐变边大,便于装配。
[0052]参见图9和图10,气袋包裹布2 —侧和主片21通过缝纫固定。装配时,先把气袋I与气袋包裹布2固定的这一侧与壳体5的挂钩15装配,然后将气袋I的另一侧的气袋挂钩装配孔16与挂钩15装配。气袋I折叠入壳体5后,气袋包裹布2的另一侧的挂钩装配孔20与挂钩15装配,完成对气袋I折叠后包裹的固定。
[0053]本例中,气袋I与挂钩15连接的气袋挂钩装配孔16、挂钩装配孔20的尺寸开口与对应壳体5的挂钩15宽度之间的差值需控制在0~3mm以内,以保证可装配的同时,不发生漏气。气袋I的拉带18可以直线与螺柱7连接也可以交叉与螺柱7连接。而本例所述设计气袋I的形状和排气孔大小需根据车身环境来确定。
[0054]实施例2
参见图11和图12,本例中安全气囊装置由气袋1、气袋包裹布2、气体发生器3、壳体5、下支架13和紧固件6组成。气体发生器3集成有螺柱7。
[0055]气袋I的上方为折叠结构,下方设有安装口,气袋I的安装口套设在壳体5的外部,气袋I的折叠结构位于壳体5的内部,气袋I设有气袋挂钩装配孔16和拉带18,气袋挂钩装配孔16挂在挂钩15上,气袋包裹布2包裹在气袋I外,气袋包裹布2的一端与气袋I的安装口边缘固定,气袋包裹布2的表面设有挂钩装配孔20,挂钩装配孔20挂在挂钩15上,气袋1、气体发生器3、下支架13和壳体5之间采用螺柱7与紧固件6固定。
[0056]螺柱7固定在气体发生器3的法兰上,螺柱7依次穿过壳体5底部的壳体螺柱孔10、拉带18端部的拉带螺柱孔19以及下支架13顶部的下支架螺柱孔17后,与紧固件6固定。
[0057]参见图13,本例中安全气囊装置的各零件装配过程如下:
1、将气体发生器3装入到壳体5内部,气体发生器3上的螺柱7对应穿过壳体螺柱孔10,气体发生器3上的螺柱7端部露在壳体5的外面。
[0058]2、把壳体5塞入气袋I安装口部位内部,然后把挂钩15装入到气袋I上对应壳体挂钩的气袋挂钩装配孔16中。将气袋I的拉带18的螺柱安装孔19对应装入到露在壳体5底部外面的螺柱7上。
[0059]3、使用设备和工装把气袋I折叠起来,并将折叠部分装入壳体5的内腔。然后,采用固定在气袋I上的气袋包裹布2将气袋I包裹固定在壳体5内部,气袋I折叠入壳体5内部后,气袋包裹布2的挂钩装配孔20与挂钩15对应装配,以固定气袋I。
[0060]4、将下支架13的下支架螺柱孔17对应装入到露在壳体5底部外面的螺柱7上。
[0061]5、用紧固件6固定螺柱7完成安全气囊装置的装配。
[0062]6、把装配好的安全气囊装置通过下支架13、上支架14和挂钩15等结构与内饰件对应结构装配固定。
[0063]本例中,气袋I与挂钩15连接的气袋挂钩装配孔16、挂钩装配孔20的尺寸开口与对应壳体5的挂钩15宽度之间的差值需控制在0~3mm以内,以保证可装配的同时,不发生漏气。气袋I的拉带18可以直线与螺柱7连接也可以交叉与螺柱7连接。而本例所述设计气袋I的形状和排气孔大小需根据车身环境来确定。
[0064]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取消了发生器固定支架,将螺柱集成于壳体或发生器上,气袋挂于壳体的挂钩上并同时由拉带固定于螺柱上,气袋的折叠部分置于壳体的内部。在减少零件数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装配工序,降低成本。由于气袋挂于壳体的挂钩上,使气袋开口远离气体发生器,避免了气袋开口被气体发生器灼伤的风险,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尚了广品完整性。
[0065]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可用于所有挂钩连接方式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和驾驶员安全气囊等。
【主权项】
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袋、气袋包裹布、气体发生器、壳体、下支架和紧固件,壳体(5)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挂钩(15),壳体(5)的侧面设有上支架(14),其特征在于:气袋(O的上方为折叠结构,下方设有安装口,气袋(I)的安装口套设在壳体(5)的外部,气袋(I)的折叠结构位于壳体(5)的内部,气袋(I)设有气袋挂钩装配孔(16)和拉带(18),气袋挂钩装配孔(16)挂在挂钩(15)上,气袋包裹布(2)包裹在气袋(I)外,气袋包裹布(2)的一端与气袋(I)的安装口边缘固定,气袋包裹布(2 )的表面设有挂钩装配孔(20 ),挂钩装配孔(20)挂在挂钩(15)上,气袋(1)、气体发生器(3)、下支架(13)和壳体(5)之间采用螺柱(7)与紧固件(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柱(7)固定在壳体(5)的底部,螺柱(7)依次穿过拉带(18)端部的拉带螺柱孔(19)、下支架(13)顶部的下支架螺柱孔(17)以及气体发生器(3)法兰上的发生器螺柱孔(12)后,与紧固件(6)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柱(7)固定在气体发生器(3)的法兰上,螺柱(7)依次穿过壳体(5)底部的壳体螺柱孔(10)、拉带(18)端部的拉带螺柱孔(19)以及下支架(13)顶部的下支架螺柱孔(17)后,与紧固件(6)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I)由一个主片(21)和两个侧片(22)采用缝纫线(23)缝制而成,主片(21)的两端各设有一排气袋挂钩装配孔(16),侧片(22)的两个角上设有拉带(18),拉带(18)的端部设有拉带螺柱孔(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纫线(23)与气袋布边缘的边距为10-1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纫线(23)与侧片及裁片边缘(24)的边距为0-16mm,气袋(I)折叠结构处的缝纫线(23)与侧片及裁片边缘(24)的边距为10-16mm,气袋(I)安装口处的缝纫线(23)与侧片及裁片边缘(24)的边距由10~16mm逐步递减至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带(18)共有四个,气袋(I)两侧各有两个,每侧的两个拉带(18)相互交叉摆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带(18)共有四个,气袋(I)两侧各有两个,每侧的两个拉带(18)相互平行摆放。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挂钩装配孔(16)的尺寸开口比对应挂钩(15)的宽度大0-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装配孔(20)的尺寸开口比对应挂钩(15)的宽度大0-3mm。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气囊装置。气袋的上方为折叠结构,下方设有安装口,气袋的安装口套设在壳体的外部,气袋的折叠结构位于壳体的内部,气袋设有气袋挂钩装配孔和拉带,气袋挂钩装配孔挂在挂钩上,气袋包裹布包裹在气袋外,气袋包裹布的一端与气袋的安装口边缘固定,气袋包裹布的表面设有挂钩装配孔,挂钩装配孔挂在挂钩上,气袋、气体发生器、下支架和壳体之间采用螺柱与紧固件固定。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减少零件数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装配工序,降低成本。由于气袋挂于壳体的挂钩上,使气袋开口远离气体发生器,避免了气袋开口被气体发生器灼伤的风险,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完整性。
【IPC分类】B60R21-20
【公开号】CN104554120
【申请号】CN201510003261
【发明人】王红, 王蕾
【申请人】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