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588648阅读:来源:国知局
固定的,因此该上挡板412可以竖直的立于所述乘坐部分的外侧边之上;本实施例,还可以将上挡板412向前排方向旋转,以与所述后排的乘坐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此时,可以将固定锁向上拉,以滑出固定孔,如此,所述上挡板412即可相对于下挡板411翻转;当上挡板412翻转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设于容置腔40的外侧面的左、右两端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进行限位,以使所述上挡板412与所述乘坐部分呈同一水平位置。
[00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得横向挡板41既可以当作挡板使用,以保护小孩的安全,又可以将横向挡板41进行翻转,使得后排的用户的乘坐范围更宽,后排用户只有一人时,还可以放下该横向挡板41,使之与乘坐部分并排,形成一个小床,后排用户可以躺在上面休息。
[0056]请参见图10,本乘坐装置的第五个实施例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本实施例还包括与第三实施例或者第四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它们同样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侧表的外表面,以对所述横向挡51板起到一个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本实施例的乘坐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乘坐部分同轴向的容置腔50,所述容置腔50的里侧壁、与里侧壁相对的外侧壁、左侧壁以及与所述左侧壁相对的右侧壁,所述里侧壁紧靠所述乘坐部分的外侧边。本实施例的容置腔50的设置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似。本实施例中同样包括横向挡51板,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挡51板可以是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任何一种横向挡51板。其中,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容置腔50底壁的两侧端或者位于容置腔50底壁之下的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所述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的电机驱动杆523、5231竖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的电机驱动杆523、5231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挡51板的下端面。在所述乘座部分的两侧端面设置有控制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同时启动的电机驱动开关(图未示出),当横向挡51板被上升到适合位置后,后排用户可以关闭该驱动开关以使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停止驱动。
[0057]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挡51板也可只用于防护板使用,其结构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此处便不再一一赘述。
[0058]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挡51板也可类似于第四实施例中的横向挡51板,即可以被挡作防护板使用,还可以被当作床使用。其结构已在第四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此处便不再一一赘述。
[0059]可以理解的,在容置腔50的两侧边的上端和下端,还分别设置有上行程开关531和下行程开关541,当电机驱动杆523、5231上升到上行程开关531的位置处,则控制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停止驱动,当电机驱动杆523、5231下降到下行程开关541的位置处,则控制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停止驱动。
[0060]如此设置,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即驱动横向挡51板向上升,当横向挡51板上升到合适的位置时,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同时停止驱动,以使横向挡51板在该位置处停止;当用户仅需要将该横向挡51板当作防护板使用时,则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处理,当用户需要将该横向挡51板当作床使用时,则需要像第四实施例中将横向挡51板向前排座椅的方向翻转;当用户需要使横向挡51板下降时,则按下电机驱动开关,使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同时向下驱动,当横向挡51板下降到适合位置时,则使第一电机521和第二电机522同时停止驱动。
[0061]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打开和收纳横向挡51板,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006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乘坐装置,包括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所述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均具有软垫,所述靠背部分的下端与所述乘坐部分的里端呈折状连接,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向后上方延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乘坐部分同轴向的容置腔以及容置于该容置腔内并可上、下滑动的横向挡板,所述容置腔包括里、外、左、右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外侧壁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里侧壁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在所述左、右侧壁的上端并且靠近里侧壁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在所述横向挡板的左、右两个侧壁的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相匹配的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在所述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内分别设有一个可相对于该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向外伸出或者向内缩回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在所述容置腔的外侧壁的外表面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用以支撑所述横向挡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外端的内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凸起的环形限位环,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里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环形限位环对应的环形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挡板的左、右侧壁的外壁上且靠近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相对于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孔径方向旋转的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固定端分别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在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固定端相对的一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对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旋转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位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靠近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里端分别设有沿轴向弹出或者压缩的弹性件,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里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弹性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坐装置,包括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还包括容置腔及容置于该容置腔内并可上、下滑动的横向挡板,容置腔包括里、外、左、右侧壁以及底壁,外侧壁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低于里侧壁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在左、右侧壁的上端并且靠近里侧壁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在横向挡板的左、右两个侧壁的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相匹配的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在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内分别设有一个可相对于该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向外伸出或者向内缩回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在所述容置腔的外侧壁的外表面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用以支撑所述横向挡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IPC分类】B60N2-44, B60N2-26
【公开号】CN204296517
【申请号】CN201420704648
【发明人】唐舜清, 罗先斌
【申请人】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