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8864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乘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乘坐装置一般包括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一些车型中,后排座椅包括排成一排的2-3个独立的座椅,另一些车型中,后排座椅是一整体的座椅。
[0003]传统的乘坐装置一般只提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功能,它的功能较为单一,并且没有设计儿童防护措施。假设后排仅有一个儿童时,在驾驶过程中,若儿童睡着之后,后排座椅并不提供防护功能,若车主行驶的车速过快或者遇到急刹车的情况,儿童则很可能将从后排座椅上摔倒,轻则惊吓到儿童,重则会被摔伤,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提高安全性能的乘坐装置,能加大后排座椅的乘坐位置,使后排用户可以在后排位置上躺着休息,并且不会从后排座椅上摔倒。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乘坐装置,包括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所述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均具有软垫,所述靠背部分的下端与所述乘坐部分的里端呈折状连接,所述靠背部分的上端向后上方延伸,还包括与所述乘坐部分同轴向的容置腔以及容置于该容置腔内并可上、下滑动的横向挡板,所述容置腔包括里、夕卜、左、右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外侧壁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里侧壁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在所述左、右侧壁的上端并且靠近里侧壁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在所述横向挡板的左、右两个侧壁的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相匹配的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在所述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内分别设有一个可相对于该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向外伸出或者向内缩回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在所述容置腔的外侧壁的外表面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用以支撑所述横向挡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外端的内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凸起的环形限位环,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里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环形限位环对应的环形凸起。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横向挡板的左、右侧壁的外壁上且靠近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相对于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孔径方向旋转的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固定端分别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在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固定端相对的一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对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旋转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位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靠近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里端分别设有沿轴向弹出或者压缩的弹性件,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里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弹性件上。
[0008]本实用新型的乘坐装置,增加了后排座椅的面积,使得横向挡板的外侧壁靠近前排座椅,使后排用户可以躺在上面休息,并且不会从座椅上摔倒。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乘坐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
[0012]图3是图图2的主视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乘坐装置第二实施例横向挡板容置于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图3中横向挡板的A-A的剖视图。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乘坐装置第三实施例中容置腔的左视图。
[0016]图7是本实用新型乘坐装置第三实施例中横向挡板的左视图。
[0017]图8是本实用新型乘坐装置第三实施例中横向挡板的正视图。
[0018]图9是本实用新型乘坐装置第四实施例中横向挡板容置于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乘坐装置第五实施例横向挡板容置于容置腔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首先,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有必要对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0022]本文中若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
[0023]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0024]在本文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0025]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0026]关于实施例:
[0027]请参见图1至图3,本第一实施例的乘坐装置包括乘坐部分180和靠背部分181,所述乘坐部分180和靠背部分181均具有软垫,所述乘坐部分180呈一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其具有相对的左侧边、右侧边以及相对的里侧边以及外侧边。所述靠背部分181的下端与所述乘坐部分180的里端呈折状连接,所述靠背部分181的上端向后上方延伸。在所述乘坐部分180的外侧边,即乘坐部分180靠近前排座椅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外侧边长度相应的长方形容置腔10,所述容置腔10具有左、右两侧壁101、102、外侧壁103以及里侧壁104,所述外侧壁103为靠近前排座椅方面的一个侧壁,所述里侧壁104为紧邻乘坐部分的一个侧壁,在所述左、右两侧壁101、102上分别开设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在所述容置腔10的左侧壁101以及右侧壁102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具体地,可以在所述左侧壁101和右侧壁102的上端分别开设一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分别设于该第一安装槽和第二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