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承载式燃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45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承载式燃油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车承载式燃油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铁路对内燃机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内燃机车主要有DFll系列、DF8系列和DF4系列机车和各型调机机车,除DFll系列采用承载燃油箱外,其余车型大多采用非承载式燃油箱,其中DFll承载式燃油箱以中间横梁作为主要承载,油箱的空间结构利用不够充分,制约油箱容积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箱承载性能差,结构有缺陷,制约容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承载式燃油箱。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承载式燃油箱,包括中油箱、侧油箱和承载鞍,中油箱、侧油箱和承载鞍都连接在机车的承载梁上,侧油箱通过承载鞍与中油箱焊接成一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中油箱夹在两块承载鞍的中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侧油箱有两只,分别连接在两块承载鞍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承载鞍将中油箱与侧油箱焊接成整体,并与机车的承载梁连接为一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机车燃油箱不仅容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还提高了机车车架的承载能力。此种结构的燃油箱还可以方便机车模块化的设计,与其它机车系统的联系更少,同时方便了整车的设计,缩短设计周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图中1.中油箱,2.侧油箱,3.承载鞍。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一种机车承载式燃油箱,包括中油箱1、侧油箱2和承载鞍3,中油箱1、侧油箱2和承载鞍3都连接在机车的承载梁上,侧油箱2通过承载鞍3与中油箱I焊接成一体。中油箱I夹在两块承载鞍3的中间。侧油箱2有两只,分别连接在两块承载鞍3的外侧。通过承载鞍3将中油箱I与侧油箱2焊接成整体,并与机车的承载梁连接为一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机车燃油箱不仅容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还提高了机车车架的承载能力。此种结构的燃油箱还可以方便机车模块化的设计,与其它机车系统的联系更少,同时方便了整车的设计,缩短设计周期 。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承载式燃油箱,其特征是,包括中油箱(I)、侧油箱(2)和承载鞍(3),中油箱(I)、侧油箱(2)和承载鞍(3)都连接在机车的承载梁上,侧油箱(2)通过承载鞍(3)与中油箱(I)焊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承载式燃油箱,其特征是,中油箱(I)夹在两块承载鞍(3)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承载式燃油箱,其特征是,侧油箱(2)有两只,分别连接在两块承载鞍(3)的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车承载式燃油箱。其包括中油箱、侧油箱和承载鞍,中油箱、侧油箱和承载鞍都连接在机车的承载梁上,侧油箱通过承载鞍与中油箱焊接成一体。通过承载鞍将中油箱与侧油箱焊接成整体,并与机车的承载梁连接为一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机车燃油箱不仅容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还提高了机车车架的承载能力。
文档编号B61C17/02GK202879494SQ2012205054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刘永轮 申请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