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1114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所述摩擦减振器包括导槽杆、至少两个摩擦片和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导槽杆内壁上的第一定位卡槽以及设置在定位板内侧的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具有凸出的四边,所述摩擦片分别卡在所述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通过在导槽杆内壁和定位板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来固定摩擦片,避免了电力机车在运行中,摩擦片的窜动,提高了电力机车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
【背景技术】
[0002]电力机车是重要的重载货运机车。机车运行时,由于受到线路不平顺,钢轨接缝和道岔以及轮箍踏面磨耗不均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轮对均会受到来自线路的冲击,激起机车振动。而振动会使构架受力恶化引起裂纹和变形,装在车体内的各种电器设备工作不可靠。因此为缓和以及减少轨道对机车的冲击与振动,除去在构架和轮对轴箱之间设置了一系悬挂装置外,还设置了弹性连接装置,又称车体支承装置或二系悬挂装置,其中侧向摩擦减振器是该弹性连接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
[0003]如图1所示,摩擦减振器I主要由两个弹性球铰11、杆、两个弹簧12和定位板13等部件组成,其中,弹性球铰11是连接车体或构架的弹性元件,由外套、心轴和橡胶硫化一体的弹性体。杆包括三角形杆14和导槽杆15,如图2和图3所示,三角形杆1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导槽杆15的横截面为V形。三角形杆14容置在导槽杆15中,导槽杆15的V形开口处通过定位板13来封堵固定。在三角形杆14和导槽杆15之间设置有两个摩擦片,在三角形杆14和定位板13之间设置有一个摩擦片。
[0004]由于导槽杆15和定位板13内部平整光滑,摩擦片完全依靠固定螺栓进行止动。如图3所示,摩擦片依靠螺栓固定在定位孔16中。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机车蛇形的运行,摩擦片会发生平移。摩擦片平移后推动螺栓啮噬螺孔,窜大孔距,造成固定螺栓松动,进而影响摩擦片窜出或拉伤三角形杆的表面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摩擦减振器的安全性。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所述摩擦减振器包括导槽杆、至少两个摩擦片和定位板,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导槽杆内壁上的第一定位卡槽以及设置在定位板内侧的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具有凸出的四边,所述摩擦片分别卡在所述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内。
[0007]如上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位卡槽是由长方体条框焊接而成。
[0008]如上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长方体条框的四边高出所述导槽杆内壁平面2-4mm。
[0009]如上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长方体条框的四边高出所述导槽杆内壁平面3mm。
[0010]如上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定位卡槽是在所述定位板的内侧铣削而成的。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摩擦减振器,包括导槽杆、至少两个摩擦片和定位板,其中,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
[0012]如上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摩擦片的厚度是7-9_。
[0013]如上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摩擦片的厚度是8_。
[0014]如上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板的厚度为4-6_。
[0015]如上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板的厚度为5mm。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及摩擦减振器通过在导槽杆内壁和定位板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来固定摩擦片,避免了电力机车在运行中,摩擦片的窜动,提高了电力机车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摩擦减振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三角形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导槽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在三角形杆上的结构俯视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在定位板上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在三角形杆上的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在定位板上的结构俯视图。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设置在摩擦减振器上,该摩擦减振器包括导槽杆15、至少两个摩擦片和定位板13,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导槽杆15内壁上的第一定位卡槽151以及设置在定位板13内侧的第二定位卡槽131,第一定位卡槽151和第二定位卡槽131具有凸出的四边,形成四周高中心低的形状,摩擦片分别卡在第一定位卡槽151和第二定位卡槽131内。
[0025]优选的是,第一定位卡槽151由长方体条框焊接而成。由于导槽杆15的横截面为V形,加工刀具不方便伸入到导槽杆15内部,因此采用焊接长方体条框的方式来形成第一定位卡槽。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是:采用四边均有卷边的钢板焊接固定在导槽杆15的内壁上。
[0026]根据导槽杆15内壁平面的大小,来设置长方体边框的尺寸。一种实现方式是:设置长方体边框的四边高出导槽杆内壁平面2-4_,优选为3_。
[0027]进一步地,第二定位卡槽131是在所述定位板13的内侧铣削而成的。由于定位板13为平面结构,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较为方便,因此在定位板上铣出第二定位卡槽131,如图5所示。
[0028]在导槽杆15上设置第一定位卡槽151以及在定位板13上设置第二定位卡槽131,能够有效地稳固摩擦片,使摩擦片不会因为阻尼力的大小导致平滑或位移的现象,避免了摩擦片窜出或拉伤三角形杆的表面。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摩擦减振器,包括导槽杆15、至少两个摩擦片和定位板13,其中还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
[0030]本实施例中,摩擦片的厚度是7-9mm,优选是8mm。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摩擦片的厚度,摩擦片厚度的增加使其强度增大,耐磨性也有所增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摩擦片的形状与现有技术中的摩擦片形状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31]进一步地,定位板的厚度是4-6mm,优选为5mm。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定位板的厚度。现有技术中,由于转向架发生蛇形振动时,构架与车体产生相对位移,摩擦减振器发生相对滑动时阻尼力突然增大,会导致定位板变形或扭曲。定位板厚度增加至4-6mm,能有效的避免定位板扭曲和变形现象的发生。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所述摩擦减振器包括导槽杆、至少两个摩擦片和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导槽杆内壁上的第一定位卡槽以及设置在定位板内侧的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具有凸出的四边,所述摩擦片分别卡在所述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卡槽是由长方体条框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条框的四边高出所述导槽杆内壁平面2-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条框的四边高出所述导槽杆内壁平面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卡槽是在所述定位板的内侧铣削而成的。
6.一种摩擦减振器,包括导槽杆、至少两个摩擦片和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力机车侧向摩擦减振器中摩擦片定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的厚度是7-9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的厚度是8mm。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厚度为4-6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厚度为5mm。
【文档编号】B61F5/04GK203670573SQ20132083474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孟广雄, 刘俊梅, 时俊, 周永利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