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焦车制动装置及制动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9771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熄焦车制动装置及制动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机钻架的支撑装置及钻机。



背景技术:

熄焦车运行在焦炉的熄焦车轨道上,完成接焦和运送红焦的任务,拖动负荷大、运行速度快、使用频繁,且要求对位准确、调速性能好,因此要求熄焦车的制动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现有焦炉上的熄焦车主要为两轴四轮结构,车轮和制动装置装在车架的内侧,车架的两侧分别装有一套制动装置,且所述两套制动装置独立运行。为了使两侧的制动力相同,运行前需人工分别对两套制动装置进行调试,但由于气缸安装在车架的内侧,导致人工调试困难,容易使气缸调节不到位,造成两侧车轮的制动力不一致,甚至闸瓦与车轮踏面无法接触,制动失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调试方便的熄焦车制动装置及制动套件。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熄焦车制动装置,用于安装在所述熄焦车的车架上,包括: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和第一制动件。

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直线驱动件、水平杠杆体和滑块;所述直线驱动件固定设置在车架的外侧;所述水平杠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件滑动铰接,第二端设有第一滑槽,中部用于铰接在车架的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滑块的上端滑动铰接;所述滑块用于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内侧。

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拉杆和制动杠杆;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与用于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内侧,且所述第一拉杆第一端与所述车架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滑块的前方,其第二端与所述制动杠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制动杠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二滑槽,并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滑块的滑动铰接。

所述第一制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其用于与车轮接触提供制动力。

优选的,所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杆机构和第二制动件,所述第三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和第二拉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制动杠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第二制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拉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件和所述第二制动件分别包括:闸瓦托和闸瓦,所述闸瓦设置在所述闸瓦托上,所述两个闸瓦托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闸瓦托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铰接,所述制动件还包括一可伸缩的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闸瓦连接,所述两个制动件弹性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制动杠杆和所述第二拉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件为气缸。

可选的,所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用于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其用于使气缸复位。

可选的,所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用于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内侧,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座体上。

优选的,所述闸瓦为低摩闸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熄焦车制动套件,包括两套任一上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两个闸瓦横向拉杆。

所述两套熄焦车制动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熄焦车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闸瓦横向拉杆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拉杆之间,另一个所述闸瓦横向拉杆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拉杆之间。

根据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的熄焦车制动装置制动时,所述直线驱动件动作,驱动所述水平杠杆体转动,通过水平杠杆体驱动滑块向前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制动杠杆的第一端向前移动,由于第一拉杆与制动杠杆铰接,第一拉杆转动,带动第一制动件靠近车轮,从而通过提供制动力。

本发明的熄焦车制动装置将水平驱动件设置在车架外侧,通过水平杠杆体,将水平驱动件的推力传递到车架内侧的滑块上,可直接在车架外侧对所述熄焦车制动装置的水平驱动件进行调试,简单方便,降低了所述熄焦车制动装置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熄焦车制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俯视图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熄焦车制动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熄焦车制动装置,安装在熄焦车的车架101上,包括: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和第一制动件401。

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直线驱动件、水平杠杆202和滑块203;直线驱动件固定设置在车架101的外侧;水平杠杆202的第一端与直线驱动件滑动铰接,第二端设有第一滑槽,中部铰接在车架101的上,并通过第一滑槽与滑块203的上端滑动铰接;滑块203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车架101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件为气缸201,当然也可以为直线电机、液压缸或其他结构。

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拉杆301和制动杠杆302;第一拉杆301的第一端与铰接在车架101的内侧,且第一拉杆301的第一端与车架101的铰接点位于滑块203的前方,其第二端与制动杠杆302的中部铰接;制动杠杆30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滑槽,并通过第二滑槽与滑块203的滑动铰接。

第一制动件401设置在第一拉杆301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轮102接触提供制动力。

上述熄焦车制动装置制动时,直线驱动件动作,驱动水平杠杆202转动,从而驱动滑块203向前移动和制动杠杆302的第一端向前移动,由于第一拉杆301与制动杠杆302铰接,第一拉杆301转动,带动第一制动件401靠近车轮102,从而通过提供制动力。

由以上机车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该熄焦车制动装置将气缸201设置在车架101外侧,通过设置水平杠杆202,将气缸201的推力传递到车架101内侧的滑块203上,可直接在车架101外侧对熄焦车制动装置的气缸201进行调试,简单方便,降低了熄焦车制动装置的故障率。

为了进一步加强制动效果,上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杆机构和第二制动件402,第三连杆机构包括连杆501和第二拉杆502,连杆501的第一端与制动杠杆302的第二端铰接,连杆5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杆502的第二端铰接,第二拉杆502的第一端用于与车架101铰接;第二制动件402设置在第二拉杆502上。通过第三连杆机构,在第二连杆机构动作的同时,由于制动杠杆302的第一端具有设有第二滑槽,当第一制动件401与车轮102接触后,制动杠杆302在滑块203的作用下继续转动,推动连杆501向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拉杆502和第二制动件402动作,对后轮进行制动,从而加强制动效果。

优选的,参照图3,上述熄焦车制动装置中的第一制动件401和第二制动件402分别包括:闸瓦托404和闸瓦403,闸瓦403设置在闸瓦托404上,两个闸瓦托404分别与第一拉杆301和第二拉杆502连接。也可为其他制动器。

优选的,上述两个闸瓦托404分别与第一拉杆301和第二拉杆502铰接,制动件还包括一可伸缩的弹性杆405,弹性杆405的一端与闸瓦连接,两个制动件弹性杆405的另一端分别与制动杠杆302和第二拉杆502连接。由于拉杆动作时绕其第一端转动,闸瓦403与车轮102接触后有可能与车轮102表面不平行,影响制动效果,设置铰接结构,可在接触面不平行的时候自动调节角度,依靠可伸缩的弹性杆405设置闸瓦托404自由状态时的角度,从而增强制动效果。

优选的,上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弹簧204,弹簧204的一端用于固定在车架101上,另一端与气缸20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其用于使气缸201复位。从而依靠简单的机械结构以最小的成本使气缸201复位。

优选的,上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座体103,座体103设置在车架101的内侧,滑块203滑动连接在座体103上,第一拉杆301的第一端铰接在座体103上。座体103可加强局部位置的强度,同时可对座体103单独加工,进行装配,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的,闸瓦403为低摩闸瓦。

参照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熄焦车制动套件,包括两套任一上述熄焦车制动装置,还包括两个闸瓦横向拉杆600。

两套熄焦车制动装置对应设置在熄焦车的两侧,其中一个闸瓦横向拉杆600设置在两个第一拉杆301之间,另一个闸瓦横向拉杆600设置在两个第二拉杆502之间。具体使用时,每个熄焦车上通常左右对称安装两套熄焦车制动装置,实现左右制动平衡,但是由于两套熄焦车制动装置独立运行,二者的制动力经常不一致,增加两个闸瓦横向拉杆600,使两侧的拉杆联动,同时制动,使熄焦车在制动过程中平稳运行。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