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00549发布日期:2018-06-05 18:36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类机车可安全可靠的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列车运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列车制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紧急制动技术一直都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在机车设计之初,为保证机车紧急制动能有效施加,将所有能触发紧急的信号都串入了紧急回路中,实现紧急制动的集中控制,但经过多年实际运用情况分析,尤其是曾发生多起误触发的紧急制动事故,已严重影响到了列车的行车安全,但是由于机车的紧急信号全部串联在一起,一旦紧急制动后,无法确定是否为干扰,且无法找出具体的紧急源,给机车运用、检修带来隐患,因此急需对紧急信号源进行区分和优化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列车原有机车紧急回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误触发紧急源的区分方法,以满足列车安全行车的运用需求,还要使其功能优良,使用维护方便。

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原有列车紧急制动功能,通过在机车原电路基础上,将一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1),一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2),两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3),两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4),车长阀(5)、LKJ监控主机(11)各线路信号分别送入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中,根据送入信号地址的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紧急信号源,机车TCMS在将各信号对应显示在司机室显示屏中,进而区分紧急制动信号源,且与现有国内机车制动系统能够通用,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要求,本发明的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紧急制动信号源数量和类别可为多种多样。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该方法不仅具有区分紧急源功能,还具有故障记录储存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阅。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该方法的列车控制系统区分紧急源后由机车微机显示屏进行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机车原紧急信号触发原理示意图。

图2为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型进一步说明。

现以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图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效果和设计理念。

如图1所示,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原理示意图,包含1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1),1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2),2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3),2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4),车长阀(5),隔离塞门(6),二极管(7),继电器(8),继电器(9)以及继电器(9)的反馈触点(10)。其特征在于,机车原紧急信号触发方案为:紧急按钮(1),空气紧急按钮(2),2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3),空气紧急按钮(4),车长阀(5)、LKJ监控主机(11)任何一路信号都可以通过继电器(8)使电路导通触发紧急,同时继电器(8)的一对辅助触点将紧急硬线信号送入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中,TCMS通过司机室微机显示屏提示“紧急制动”,缺点是无法区分是何种紧急信号源触发的紧急制动,是否为误触发的紧急制动。

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是在机车原电路基础上,将1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1),1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2),2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3),2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4),车长阀(5)、LKJ监控主机(11)各线路信号分别送入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中,根据送入信号地址的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紧急信号源,机车TCMS在将各信号对应显示在司机室显示屏中,并对区分后的紧急信号源增加详细故障记录说明,具体包含信号源名称,施加位置,具体时间等信息,从而可以准确区分是何种紧急信号源触发的紧急制动,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判断是否为误触发的紧急制动,机车到站后,只需调出当时故障记录,就可以明确故障点,大大提高了查找紧急制动故障的效率。

一种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不改变原有列车紧急制动功能,通过在机车原电路基础上,将1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1),1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2),2端司机室电紧急按钮(3),2端司机室空气紧急按钮(4),车长阀(5)、LKJ监控主机(11)各线路信号分别送入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中,根据送入信号地址的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紧急信号源,机车TCMS在将各信号对应显示在司机室显示屏中,进而区分紧急制动信号源,且与现有国内机车制动系统能够通用,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要求,本发明的区分误触发机车紧急制动的方法,紧急制动信号源数量和类别可为多种多样。列车控制系统区分紧急源后由机车微机显示屏进行显示,任何有关该用途的连接方式及细微修改都属权利要求范围之内。不仅具有区分紧急源功能,还具有故障记录储存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阅。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