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591发布日期:2019-09-17 20:2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轻轨交通系统,尤其是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式空铁自1821年英国人Henry Palmer取得英国第461号的发明专利权以来,其悬挂结构上没有重大改进;近年国内厂家生产了类似产品和申请了多项专利,如申请号为201020032902.0、201510741086.8、201610138350.3、201610140890.5、201610329060.7、201620753267.2、201620134587.X等,也是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提出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倒T型结构轨道梁1和双层车厢2组成。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是:这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由倒T型结构轨道梁1和双层车厢2组成,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将倒T型结构轨道梁1分成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边臂4高度小于左右驱动轮组5的轮半径;左右驱动轮组5与U型臂6的端部轴承安装固定,左右驱动轮组5的左右轮分别置于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和左右边臂4的约束,左右驱动轮组5不会从倒T型结构轨道梁1上脱落。

本发明中:左右驱动轮组5的左轮和右轮分置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的两侧,左轮和右轮同轴且对向放置,左轮和右轮轴内侧顶部有球面轴承或水平滑轮7,球面轴承或水平滑轮7与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的两个侧面滑动接触。

本发明中:双层车厢2由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组成,上层机务舱8和左右驱动轮组5为整体结构;上层机务舱8的驱动一个或多个左右驱动轮组5;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通过可分离连接装置10为一体,可分离连接装置10安装在下层客舱9和U型臂6之间,应急逃逸开关11启动,解除下层客舱9和上层机务舱8之间的连接,下层客舱9通过分离钢索12安全缓降到地面;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的分离机构为压缩弹簧储能弹出机构,应急逃逸开关11设置在下层客舱9。

本发明中:上层机务舱8的外壳顶部局部包裹倒T型结构轨道梁1。

本发明中:左右驱动轮组5的驱动方式为一体式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

本发明中:左右驱动轮组5为电机驱动,驱动电源13采用储能电池或超级电容或储能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系统;驱动电源13的充电采用接触或非接触充电,接触或非接触充电装置有授电侧单元14和受电侧单元15,授电侧单元14安装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底部,受电侧单元15安装在U型臂6的上平面。

本发明中: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的条形导电极,受电侧单元15的受电极为受电弓或导电滚轮。

本发明中: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无线充电的发射电极,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发射电极为多个发射线圈组成的线性矩阵,受电侧单元15为无线充电的接收电极。

本发明中:左右驱动轮组5为电机驱动,驱动电源13为氢燃料储能电池或氢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系统。

本发明中:左右驱动轮组5为电机驱动,驱动电源13为非储能直接供电方式,授电侧单元14安装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底部,受电侧单元15安装在U型臂6的上平面;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受电侧单元15的受电极为受电弓或导电滚轮。

发明优点

优点一为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的倒T型结构轨道梁,较现有的厢式悬梁结构简单合理,同样结构强度时质量轻,制造成本低;优点二为可分离逃逸双层车厢,解决了悬挂式空铁安全逃逸难题;优点三为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充电设备对车载储能介质充电或直接接触供电方式,大幅度降低供电成本;这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具有安全性高、建设期短和节能环保等优势,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车厢2和倒T型结构轨道梁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左右驱动轮组5和倒T型结构轨道梁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车厢2和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悬挂行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分离示意图。

图中:1是倒T型结构轨道梁、2是双层车厢、3是的悬挂臂、4是左右边臂、5是左右驱动轮组、6是U型臂、7是球面轴承或水平滑轮、8是上层机务舱、9是下层客舱、10是可分离连接装置、11是应急逃逸开关、12是分离钢索、13是驱动电源、14是授电侧单元、15是受电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施结构,以下就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由倒T型结构轨道梁1和双层车厢2组成,如图3所示,图3为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双层车厢2)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上行驶状态,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将倒T型结构轨道梁1分成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边臂4高度小于左右驱动轮组5的轮半径;左右驱动轮组5与U型臂6的端部轴承安装固定,左右驱动轮组5的左右轮分别置于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和左右边臂4的约束,左右驱动轮组5不会从倒T型结构轨道梁1上脱落。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的左右驱动轮组5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车道上的截面示意,图2为左右驱动轮组5与U型臂6的端部的轴承安装关系局部剖面示意;双层车厢2由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组成,左右驱动轮组5通过U型臂6与上层机务舱8形成整体结构;上层机务舱8的驱动一个或多个左右驱动轮组5;上层机务舱8的U型臂6通过可分离连接装置10与下层客舱9形成可分离的连接结构,上层机务舱8与下层客舱9构成可分离结构的双层车厢2,可分离连接装置10安装在下层客舱9和U型臂6之间,安置在下层客舱9的应急逃逸开关11被启动后,可分离连接装置10动作,解除下层客舱9和上层机务舱8之间的连接,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分离,下层客舱9利用分离钢索12缓降到地面。

本实施例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的分离机构为压缩弹簧储能弹出机构,应急逃逸开关11设置在下层客舱9。图4表示上层机务舱8和下层客舱9分离,下层客舱9落地后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左右驱动轮组5的左轮和右轮分置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的两侧,左轮和右轮同轴且对向放置,左轮和右轮轴内侧顶部有球面轴承或水平滑轮7,球面轴承或水平滑轮7与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的两个侧面滑动接触。上层机务舱8的外壳顶部局部包裹倒T型结构轨道梁1。左右驱动轮组5的驱动方式为一体式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

本实施例的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左右驱动轮组5为电机驱动,驱动电源13采用储能电池或超级电容或储能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系统;驱动电源13的充电采用接触或非接触充电,接触或非接触充电装置有授电侧单元14和受电侧单元15,授电侧单元14安装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底部,受电侧单元15安装在U型臂6的上平面。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本实施例的左右驱动轮组5和倒T型结构轨道梁1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双层车厢2和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悬挂行驶示意图。

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的条形导电极,受电侧单元15的受电极为受电弓或导电滚轮。

或者,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无线充电的发射电极,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发射电极为多个发射线圈组成的线性矩阵,受电侧单元15为无线充电的接收电极。

或者,授电侧单元14安装在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底部,受电侧单元15安装在U型臂6的上平面;授电侧单元14的授电极为沿倒T型结构轨道梁1长度方向安装,受电侧单元15的受电极为受电弓或导电滚轮;其驱动电源13为储能电池或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系统或非储能直接供电。

上述具体实施例公开如上,实施例和附图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尽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