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35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管体,尤指一种在中空立管或座管中设有一内支撑件的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实是使用者所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须努力开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其主要由金属薄壁管与碳纤维表层组成;该金属薄壁管一端或两端可分别设有纵向及横向的组合部该碳纤维表层是一体包覆于金属薄壁管的管壁外;其特征在于一管内支撑件紧插入金属薄壁管的内壁面,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其断面呈工字型,该工字型的二端面抵压于金属薄壁管的内壁面,该二端面之间设有支撑肋部。其中所述金属薄壁管可为中空立管,其两端分别设有螺合于自行车的车头管及把手杆的纵向及横向的组合部。
所述金属薄壁管可为中空座管,该中空座管顶端设有与自行车座垫相螺合的组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由于采用一种外包覆有碳纤维表层,内抵压有管内支撑件,美观结实的自行车主管或座管,可使自行车更加美观大方,使用寿命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由于该自行车中空立管或座管的内外,包夹有碳纤维表层与管内支撑件,金属材质的中空立管或座管的厚度可较习知管体减薄许多,而减轻其重量,相对而言,管内支撑件与碳纤维表层亦可由该金属中空立管或座管的支撑而获得较佳刚韧性,以弥补其过于硬脆的缺欠,可减轻自行车的整体重量,提高其结构强度,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管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管的侧剖视图。
制造时,先将该管内支撑件14紧插入中空立管10之中,然后,在该中空立管10的管壁外整体包覆一碳纤维表层13,该碳纤维表层13包覆时,对中空立管10所产生的紧束作用,可更加束紧内部的管内支撑件14,使整个管体结合更加密实牢固。
参见图3、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一种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应用于自行车座管时的成型结构,主要包括一中空座管20,是由质轻的铝金属制成,其顶端设有组接部21,以供自行车的座垫螺合(图中未示);一碳纤维表层22,一体包覆于中空座管20的管壁外;一管内支撑件23,紧插入中空座管20的管壁内,是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其断面呈一工字型,其二端面24可抵压于中空座管20的内壁面,该二端面24之间设有支撑肋部25。
制造时,先将该管内支撑件23紧插入该中空座管20之中,然后,在该中空座管20的管壁外整体包覆一碳纤维表层22,该碳纤维表层22包覆时,对中空座管20所产生的紧束作用,可更加束紧内部的管内支撑件23,使整个管体结合得更加密实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更与修饰,而该等变更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专利保护范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其主要由金属薄壁管与碳纤维表层组成;该金属薄壁管一端或两端可分别设有纵向及横向的组合部该碳纤维表层是一体包覆于金属薄壁管的管壁外;其特征在于一管内支撑件紧插入金属薄壁管的内壁面,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其断面呈工字型,该工字型的二端面抵压于金属薄壁管的内壁面,该二端面之间设有支撑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壁管可为中空立管,其两端分别设有螺合于自行车的车头管及把手杆的纵向及横向的组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壁管可为中空座管,该中空座管顶端设有与自行车座垫相螺合的组接部。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是针对习知自行车管体成型结构无法兼顾质轻及结构强度的缺欠加以改良其主要由薄金属中空立管、碳纤维表层所组成,并在该中空立管或座管内设有由碳纤维制成的一管内支撑件,该管内支撑件的断面呈工字型,其二端面紧插入中空立管或座管的内壁面,二端面之间设有支撑肋部;其可减轻自行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结构强度,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B62K19/02GK2592500SQ0229115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周长庆 申请人:周长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