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防盗的报警装置。可安装在各种自行车上起防盗报警作用。
现在市上的自行车均无防盗报警装置,仅用车锁防盗。偷车人只需将车锁撬开或把自行车搬离现场即可把车偷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偷车人在偷车时报警装置持续报警,而且很难解除,直至车主赶到用钥匙把锁开关关闭,从而防止了自行车被盗。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方式完成的一个密封的壳体外露钥匙孔,壳体内部装有一个锁开关、触动开关、继电器、音频振荡器、扬声器和电源。锁开关控制电源,当锁开关置关位时电路不工作,即不报警。锁开关打开时(闭合状态),报警器处于工作状态,但也不报警。只有此时触动开关一经触动,各电回路得电,音频振荡器工作,扬声器发出声响,即报警。与此同时,继电器动作,使触动开关自锁维持报警,直至锁开关关断。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易于实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动开关示意图。
参照图1,作为电源开关的锁开关K处于关断位置时,整个电路不得电所以不报警。锁开关K处于打开(闭合)位置时,电路处于工作状态,如果触动开关S没有被触动时,电路仍未接通,亦不报警,但当触动开关S被触动接触后,电路各回路电源接通,由BG1、BG1、R2、C组成的音频振荡器开始工作,扬声器Y报警,同时继电器J也得电动作,使触动开关K自锁,维持音频振荡器工作,扬声器Y持续报警,只有锁开关K被关断后,报警才得以解除。
参照图2,锁开关是由锁芯座1、锁芯2、拨闩4、一对电触片3组成。锁芯2的延长部分的园柱体切掉一部分,剩留的部分园柱体即成拨闩4。当锁开关处于关断位置时,二电触片没有接触,电路未接通。当锁开关打开锁芯旋转一个方向,带动拨闩也旋转一个方向,顶起电触片使一对电触片接通,电路得电。
参照图3,触动开关由园筒形的触圈6和园柱形的触锤8及吊线7等组成。触锤一园面中心连接吊线一端,吊线另一端与触圈顶面园心连接。触圈顶面园心与触圈用绝缘物5隔离。触圈、吊线、触锤均需用导电物质做成,且吊线还需是柔性材料。触锤吊在触圈里面且有一定间隙,在外力作用下触锤摆动与触圈碰撞,接通电路各回路电源。
使用时本装置安装在自行车隐蔽的位置,如座板下面,安装时要调整安装位置使本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报警。本装置还可以作为其他贵重物品用的防盗报警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防盗报警装置,是由壳体、锁开关、触动开关、音频振荡器、继电器、扬声器、电源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有部件都在壳体内,且壳体只留有锁开关的钥匙孔,锁开关其锁芯2有一延长部分锁芯拨闩4,触动开关由触圈6和触锤8组成,锁开关K、触动开关S、电源串接,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与触动开关并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锁芯拨闩的侧面有一对电极触片3。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触动开关的触锤在触圈里面,且之间有一定间隙。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自行车防盗报警装置。本装置是由锁开关、触动开关、音频振荡器、继电器、扬声器、电源、壳体等组成。锁开关置开位,偷车时报警装置持续报警,从而防止了自行车被盗。本装置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易于实施。
文档编号B62J3/00GK87203696SQ87203696
公开日1987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12日
发明者王志木 申请人:王志木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