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行李箱盖锁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347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行李箱盖锁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盖锁闩装置,其包括用于代客泊车的开关,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用行李箱盖锁闩装置,其通过机械机构将代客泊车开关开启和关闭。
背景技术
代客泊车是诸如旅店和豪华饭店等服务机构提供给顾客的专业泊车服务,其中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顾客逗留在机构时将顾客的车停放妥当。为防止代客服务过程中留在行李箱中的贵重物品被窃,在车上提供了一个代客泊车开关。当汽车由服务生代为停放时,代客泊车开关开启,由此防止行李箱盖打开。
一般来说,安装了代客泊车开关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由行李箱盖操纵的电机锁定或解锁,或者由车钥匙操作的释放杆锁定或解锁。在代客泊车过程中,当电机间歇开关开启时,电源从电机上断开,因此即使通过操作行李箱盖开关也不能将锁闩装置解锁。因此,行李箱盖不能仅使用行李箱盖开关打开而只能用车钥匙打开。当然,车钥匙由代客泊车的服务生持有,并且是不能打开行李箱盖的副钥匙。
在安装了具有代客泊车开关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的汽车中,用于代客泊车的电机间歇开关通常安装在汽车的内部(例如,手套箱)。这种情况下,需要线路来控制电机间歇开关。然而,该线路可能会出现短路或其它操作问题,包括代客泊车开关的缺陷造成的问题。随后,由于线路,工作能力急剧恶化。此外,在重量和制造成本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行李箱盖锁闩装置,其能够克服传统技术中所遇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新型锁定/解锁系统的锁闩装置,该锁定/解锁系统包括一个由机械机构操作的代客泊车开关。它消除对传统电机间歇开关和附属线路的需要,因此得到了不会由线路短路或开关的非正常运行导致缺陷或操作问题的汽车用行李箱盖锁闩装置。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其他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表示代客泊车开关断开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锁紧状态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表示代客泊车开关断开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解锁状态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后视图;图5为表示代客泊车开关接通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锁紧状态的正视图;图6为图5的后视图;图7为表示代客泊车开关接通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解锁状态的正视图;图8为图7的后视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中代客泊车开关装配状态的透视图;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中代客泊车开关拆卸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到8所示,具有齿轮轴30的电机10安装在作为基座操作的板21的上侧。与齿轮轴30啮合的齿轮12安装在其下侧。一个开式杠杆(open lever)14由释放杆13牵引并绕着中心轴旋转。当操作汽车内部提供的行李箱盖开关(未显示)时,电机10旋转齿轮12。此外,开式杠杆14可以通过使用车钥匙通过释放杆13旋转。
杆导轨(pole guide)16在开式杠杆14的操作范围内延伸,其中杆导轨16可以绕着板21下侧的铰轴15旋转。具有用来卡住锁闩20的凸肩部分19的杆部(pole)17设置在杆导轨16下侧的前表面中。在齿轮的运行范围内延伸的代客泊车开关18与杆导轨16上侧的前表面接合。锁闩20可旋转地安装在板21上靠近杆部17。当撞针(未显示)移入板21的下侧的凹口中时,锁闩21将撞针锁定或解锁。因此,杆导轨16、代客泊车开关18,和杆部17由开式杠杆14的旋转所转动。可选择地,杆导轨16与一个基于齿轮12的旋转的成形部件11接触,并且杆导轨16、代客泊车开关18,以及杆部17可以由齿轮12上的成形部件11转动。
杆导轨16、代客泊车开关18、杆部17,和锁闩20分别在一个方向上由弹簧(未显示)弹性支撑,因此当操作力移除后,杆导轨16和锁闩20可以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
图9和图10表示代客泊车开关18的可旋转啮合结构。旋转中心轴22在代客泊车开关18的后表面形成,因此代客泊车开关18绕着轴22旋转,并且能够在随后回到它的初始位置之前以一定的角度倾斜。
在此,可以通过将旋转中心轴22插入到杆导轨16中形成的孔29中来将代客泊车开关18连接到杆导轨16上。将旋转中心轴22啮合到孔29上的结构可以用各种方法实现。一种接触夹片型的实现可以适于使用形成在旋转中心轴22的周围表面中的突出部分28,这样当旋转中心轴22扣到孔29中时,突出部分28将旋转中心轴22固定在孔29中。
代客泊车开关18能够在随后回到它的初始位置前以一定的角度倾斜。例如,一个球形部件23在代客泊车开关18的后表面上形成于旋转中心轴22附近。至少两个啮合槽24在杆导轨16前表面上的孔29的周围部分中形成,因此球形部件23可以安装在至少两个啮合槽24中的一个中。一个安装位置可以设置为倾斜位置,且另一个为回复位置。具有某个截面的导向槽26在代客泊车开关18的侧面中形成。装配在导向槽26中的止动器25在杆导轨16的前表面上形成,由此代客泊车开关18的旋转被限制在倾斜和回复两个位置中。
纵向延伸的杠杆部件(lever part)27被设置在代客泊车开关18中,由此使代客泊车开关18能够手动操作。延伸部件31设置在代客泊车开关18的上部,并与齿轮12的成形部件11接触。
现将详细描述本发明中锁闩装置的操作。
图1和2表示当代客泊车开关18关断时的锁定状态(行李箱盖被锁定)。代客泊车开关18位于回复位置,其向左倾斜,因此延伸部件31沿着齿轮12的成形部件11的运行的弧形放置。
图3和4表示在用车钥匙或行李箱盖开关打开行李箱时,行李箱盖的解锁状态。当操作车钥匙来开启行李箱盖时,释放杆13可旋转地拉动开式杠杆14,其依次推动杆导轨16,因此杆导轨16在向左的方向中倾斜。或者,当用行李箱盖开关来开启行李箱时,电机10对齿轮轴30进行操作,其与齿轮12啮合,由此齿轮12上的成形部件11推动代客泊车开关18的延伸部件31,因此代客泊车开关18向左倾斜。由于代客泊车开关18通过旋转中心轴22与杆导轨16啮合,所以当代客泊车开关18向左倾斜时,杆导轨16也向左倾斜。杆导轨16的向左倾斜(在使用车钥匙或行李箱盖开关的任一情况下)释放锁闩20并从撞针分离锁闩20,由此打开了行李箱盖。
图5和图6表示在代客泊车开关18开启时的锁紧状态。在此状态下代客泊车开关18向右倾斜,将延伸部件31安置在齿轮12的成形部件11的操作弧形之外。此时,即使电机10通过操作汽车内部提供的行李箱盖开关来操作,在齿轮12和代客泊车开关18之间也不会出现相互作用,这样就不可能用行李箱盖开关打开行李箱盖。
图7和8表示代客泊车开关18连通时的解锁状态。
当车钥匙(不是副钥匙)插入和操作时,释放杆13对开式杠杆14进行操作来推动杆导轨16,其依次推动杆部17。随后杆部17释放锁闩20,由此释放锁闩20卡住的撞针。
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锁定和解锁型装置,包括不使用任何传统电子部件的手动操作的代客泊车开关。电子部件的消失避免了线路短路和开关错误造成的传统的故障和操作错误。此外,本发明还克服了与线路工作相关的工作能力等问题。此外,总重量和加工成本与使用很多电子部件的传统技术相比降低。
用于解释目的的以上说明用具体例子来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以上实施方式被选择和说明来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则和它的实际应用,并由此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使用适合计划的具体使用的各种修改以更好地利用本发明和各种实施方式。因此,以上公开并不穷尽或将发明限制在公开的精确形式中。在以上说明中可以有许多修改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是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包括一个电机;一个旋转中心轴;一个杆导轨;一个代客泊车开关,其中所述代客泊车开关通过所述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所述杆导轨啮合;和一个锁闩,其中当所述代客泊车开关在预定角度内旋转时,所述锁闩通过所述电机的操作被置于锁定或解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代客泊车开关被提供有形成在其后表面上的突出部分和至少两个形成在所述杆导轨前表面上的装配部件,由此所述代客泊车开关用突出部分通过装配部件的接合和脱离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中转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代客泊车开关还包括形成在其一个表面上的导向槽;和所述杆导轨还包括形成在其一个表面上的止动器,在所述导向槽内放置止动器,由此所述代客泊车开关的运动被止动器限制在开启和关闭两个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代客泊车开关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代客泊车开关手动操作的纵向延伸的杠杆部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代客泊车开关通过使用形成在所述旋转中心轴周围部分中的突出部分与夹片形状的所述杆导轨的孔接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行李箱盖锁闩装置,包括代客泊车开关。一个汽车内部的行李箱盖开关操作将锁闩释放的齿轮以将行李箱盖解锁。该代客泊车开关如此放置使得当它在关闭位置时,其用齿轮与锁闩接合,使锁闩被释放。当代客泊车开关在开启位置时,其与齿轮分离,由此即使行李箱盖开关被操作,该锁闩不释放来解锁行李箱。
文档编号B62D25/12GK1676845SQ20041010318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朱嵘芸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