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83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尤其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公知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是在发动机起动、且当曲轴转速达到设计值后,依靠离心力促使离合器中的离心块(习称摔块)压迫磨擦片组而使其结合,进而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行传递的。在曲轴转速尚未达到设计值或发动机停机减速后,由于离心力不够大或失去离心力而使磨擦片组分离、动力不能传递。然而,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由于该自动片式离合器的构造特点,在推动摩托车前行时也能使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产生很大的推车阻力,造成推车困难。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停止工作而推动摩托车前行时,后轮滚动的扭矩传递给副轴、主轴,再顺次传递到从动齿轮1、主动齿轮2、嵌套在该主动齿轮2一端的定心滑套3、和嵌套在该定心滑套3外的定心套4上,同时,定心滑套3使定心套4压迫摩擦片组5并使它们朝结合的方向移动。由于摩擦片组5的另一端被能与外罩7同时移动的档圈6档住,所以摩擦片组5在定心套4的压迫下能够完全结合,于是,后轮的扭矩再经摩擦片组5顺次传递到离合器外罩7、离合器主动盘8、曲轴9,进而带动活塞10往复运动。由于活塞10运动有较大的气体压缩阻力,故在推动摩托车前行时相当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能正常传递动力,又能方便推动摩托车前行的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有离合器主动盘和与该离合器主动盘连接的离合器外罩,在该离合器外罩外侧的中间有一个减振销。其改进之处是,在发动机罩壳对应于减振销处,安装有顶压在该减振销外端的推杆,该推杆的另一端顶压有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安装在绞接于发动机罩壳上的一块拨板上;在发动机罩壳上安装有其前端部是凸轮、偏心轮或其横截面为圆角弓形的转动操作杆,该转动操作杆的前端部顶压在拨板上。
当发动机停止工作而推动摩托车前行时,同时操纵转动操作杆转动,让该转动操作杆的前端部推压拨板,进而通过在拨板上的螺钉去推动推杆,再由推杆推动离合器外罩向接近离合器主动盘的方向移动,这样,就使得能随外罩一道移动的档圈不能对摩擦片组产生阻挡作用,致使摩擦片组不能结合,因而失去传递动力和运动的功能。最终,让活塞不做不必要的往复运动、消除了压缩气体所带来的阻力。
与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停止工作而推动摩托车前行时,推行者十分轻松;同时,现有的发动机自动片式离合器的功能均得到了完整的保留。进一步讲,在发动摩托车起步时,还可以通过适度的操作转动操作杆来保证一次起动成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的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3——图2中A-A向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参考图2、3)。该离合器包括有离合器主动盘8和与该离合器主动盘8连接的离合器外罩7,在该离合器外罩7外侧的中间有一个减振销71。与现有的发动机自动片式离合器相同的部分还有安装在离合器主动盘8与离合器外罩7之间的摩擦片组5,滑套在离合器主动盘8内轮毂外并嵌套在发动机主动齿轮2一端的定心滑套3,和嵌套在该定心滑套3外、其上的法兰盘内端面对着摩擦片组5的内摩擦片的定心套4,能与外罩7同时移动并顶压在定心套4的法兰盘相反端的档圈6等。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在发动机罩壳15对应于减振销71处,安装有顶压在该减振销71外端的推杆14,该推杆的另一端顶压有调节螺钉13,该调节螺钉13安装在绞接于发动机罩壳15上的一块拨板12上。在发动机罩壳15上安装有其前端部是凸轮、偏心轮或其横截面为圆角弓形的转动操作杆11,该转动操作杆11的前端部顶压在拨板12上。
显然,无论转动操作杆11的前端部是凸轮、偏心轮或其横截面为圆角弓形的结构,它们均是其横截面形状各异的凸轮,本实用新型关注的重点是这些凸轮的上下止点。其中圆角弓形是指,把弓形的弦和弧之间的连接处倒圆角后的形状(参考图3)。
同样显然的是,对于操作转动操作杆11的机构,可以根据其他的条件或要求确定。因此,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也是以下各例的总述。在以下各例中与该总述部分相同的内容不赘述。
实施例1(参考图2、3)本例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拨板12而进行优化的举例,在本例中,拨板12对着其转动操作杆11前端部的一侧,抵触在发动机罩壳15的一个止动面上。进行了这样的优化后,就能保证调节螺钉13完全与现有调节螺钉一样,对离合器外罩7和离合器主动盘8之间的轴向间距进行调节了。不至于因本实用新型因设计目的的改变而丧失了该调节螺钉原有的功能。显然,调节螺钉13调节好间距后,有一个锁紧螺母把它锁定在拨板12上。
实施例2(参考图2、3)本例是在总述部分或实施例1的基础上,针对操作转动操作杆11机构的举例。在本例中,转动操作杆11的操作端固定有一摆动臂111,该摆动臂111通过拉绳连接在摩托车方向把手上的一个捏把上;在该摆动臂111内的转动操作杆11上套有一复位弹簧121(由于显见,“拉绳”及其“摩托车方向把手上的一个捏把”在图中未画)。
把操作转动操作杆11机构一直连接在摩托车方向把手上的捏把上,给实际推行摩托车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推行时,不必着意去做另外的操作了。
实施例3(参考图2、3)本例是在总述部分、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或工作的举例。在本例中,减振销71与推杆14之间,安装有固定在该推杆14上的止转块141。更具体地讲,该止转块141有一个插入发动机罩壳15上的止转孔内的弯脚。如此一来,在离合器随发动机一道运转时,推杆14及其他暂时不必运行的机构,既不会影响正常运转,其本身也不会作不必要运动,进而减小了振动。
另外,在发动机罩壳15与推杆14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6。更具体地讲,该密封圈16是防尘密封圈。
下面再结合实施例3,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作较详细的说明。
当发动机停止工作而推动摩托车前行时,同时用手捏住带动摆动臂111摆动的捏把、以使摆动臂111带动转动操作杆11转动。这时,转动操作杆11的前端部就推动拨板12,进而通过拨板12上的调节螺钉13推动推杆14、再推动离合器外罩7向接近离合器主动盘8的方向移动,这样,就使得能随外罩一道移动的档圈6不能对摩擦片组5产生阻挡作用,被定心滑套3带动的定心套4不能使摩擦片组5结合,在从动齿轮1传递给主动齿轮2的转动后,该主动齿轮2只能在曲轴上空转,于是,曲轴、连杆9和活塞10均不做于此时不必要的运动、进而消除了压缩气体所带来的阻力。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有离合器主动盘(8)和与该离合器主动盘(8)连接的离合器外罩(7),在该离合器外罩(7)外侧的中间有一个减振销(71),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罩壳(15)对应于所述减振销(71)处,安装有顶压在该减振销(71)外端的推杆(14),该推杆的另一端顶压有调节螺钉(13),该调节螺钉(13)安装在绞接于发动机罩壳(15)上的一块拨板(12)上;在发动机罩壳(15)上安装有其前端部是凸轮、偏心轮或其横截面为圆角弓形的转动操作杆(11),该转动操作杆(11)的前端部顶压在拨板(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板(12)对着其转动操作杆(11)前端部的一侧,抵触在所述发动机罩壳(15)的一个止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操作杆(11)的操作端固定有一操作臂(111),该操作臂(111)通过拉绳连接在摩托车方向把手上的一个捏把上;在该操作臂(111)内的转动操作杆(11)上套有一复位弹簧(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振销(71)与推杆(14)之间,安装有固定在该推杆(14)上的止转块(141);在所述发动机罩壳(15)与推杆(14)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振销(71)与推杆(14)之间,安装有固定在该推杆(14)上的止转块(141);在所述发动机罩壳(15)与推杆(14)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6)。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自动片式离合器,它包括有离合器主动盘和与该离合器主动盘连接的离合器外罩,在该离合器外罩外侧的中间有一个减振销。在发动机罩壳对应于减振销处,安装有顶压在该减振销外端的推杆,该推杆的另一端顶压有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安装在铰接于发动机罩壳上的一块拨板上;在发动机罩壳上安装有其前端部是凸轮、偏心轮或其横截面为圆角弓形的转动操作杆,该转动操作杆的前端部顶压在拨板上。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停止工作而推动摩托车前行时,推行者十分轻松;同时,现有的发动机自动片式离合器的功能均得到了完整的保留。进一步讲,在发动摩托车起步时,还可以通过适度的操作转动操作杆来保证一次起动成功。
文档编号B62M23/00GK2934738SQ20062010970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4日
发明者刘涛 申请人: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