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转向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控制阀,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助力转向器中 所采用的转向控制阀。
技术背景目前,液压助力转向器中所采用的转向控制阀,包括转向控制阀阀套、 转向控制阀阀芯和扭杆。其不足之处是,阀套和阀芯配合的预开间隙部位, 凹槽与凸脊的边缘轮廓由于比较锐利,液体流经时产生较为明显的液体流动 声。该噪音表现为嘶嘶声,通过输入轴和转向传动系统回传递到驾驶舱,从 而, 一定程度上影响驾驶舒适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弥补现有汽车转向控制阀的不足 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实现液体通过时平稳而减少紊流,具有降噪特性的汽车转 向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向控 制阀,包括转向控制阀阀套、转向控制阀阀芯和扭杆。扭杆带动转向控制阀阀 芯转动,阀芯相对阀套转动产生预开间隙的开合。其特征在于阀套与阀芯配 合的预开间隙部位的凹槽与凸脊的边缘轮廓都采用圆滑曲线过度。所述的转向控制阀阀芯的凸脊外轮廓是内凹的弧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无转向操作时(即中间位置时),转向控制阀 阀套的凹槽与阀芯的凸脊正对,且二者之间左右各有一预开间隙,实现流量相 当,压力相等;转向发生时,扭杆带动转向控制阀阔芯转动,而转向控制阀阀 套是固定的,阀芯相对阀套转动产生预开间隙的开合,从而实现流量的变化。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阀套与阀芯配合部分边缘轮廓都采用圆滑曲线过度,且阀芯的凸脊外轮廓采用内凹的弧形槽不但可以引导液体流动,且 相对两槽之间的容量增加,更利于液体流动的顺畅。该形式的阀套与阀芯的配 合能实现液体通过时平稳而减少紊流,降低了流体流动噪声。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种汽车转向控制阀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转向控制阀剖视图。图3为转向控制阀阀套与阀芯配合部分流体流动示意图。 图中l.转向控制阀阀套、2.转向控制阀阀芯、3.扭杆、4.左阀口、 5.右阀口、 6.凸脊、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l、 2、 3所示, 一种汽车转向控制阀,包括转向控制阀阀 套l、转向控制阀阀芯2和扭杆3。扭杆3带动转向控制阀阀芯2转动,阀芯 相对阀套转动产生预开间隙的开合。其特征在于阀套与阀芯配合的预开间 隙部位(左阀口4、右阀口5)的凹槽7与凸脊6的边缘轮廓都采用圆滑曲线 过度。 一般,凹槽7与凸脊6的边缘轮廓采用圆滑曲线过度的倒角直径取值 0. 2~0. 5亂为增大相对两槽之间的容量,更利于液体流动的顺畅,所述的转向控制 阀阀芯的凸脊6外轮廓是内凹的弧形。在转向的整个过程,汽车转向控制阀中液体始终通过圆滑的轮廓流过, 使得液流平缓而减少紊流的产生,这就使得转阀在任何工作工程中都能很大 程度上降低了声噪。
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转向控制阀,包括转向控制阀阀套、转向控制阀阀芯和扭杆;扭杆带动转向控制阀阀芯转动,阀芯相对阀套转动产生预开间隙的开合;其特征在于阀套与阀芯配合的预开间隙部位的凹槽与凸脊的边缘轮廓都采用圆滑曲线过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控 制阀阀芯的凸脊外轮廓是内凹的弧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与凸脊的边缘轮廓采用圆滑曲线过度的倒角直径取值0. 2~0.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控制阀,包括转向控制阀阀套、转向控制阀阀芯和扭杆。扭杆带动转向控制阀阀芯转动,阀芯相对阀套转动产生预开间隙的开合。其特征在于阀套与阀芯配合的预开间隙部位的凹槽与凸脊的边缘轮廓都采用圆滑曲线过渡。所述的转向控制阀阀芯的凸脊外轮廓是内凹的弧形。由于阀套与阀芯配合部分边缘轮廓都采用圆滑曲线过渡,且阀芯的凸脊外轮廓采用内凹的弧形槽不但可以引导液体流动,且相对两槽之间的容量增加,更利于液体流动的顺畅。该形式的阀套与阀芯的配合能实现液体通过时平稳而减少紊流,降低了流体流动噪声。
文档编号B62D5/083GK201105754SQ20072012168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8日
发明者兵 顾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