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44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交通工具的生产领域,特别属于自行车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自行车为双轮纵向排列的结构,车身长且自身不稳定,需要一定的学习,掌握骑乘技巧后方可使用,而且脚踏单元需要经过链条单元组传动到后轮驱动,过多的结构容易引起故障的发生,更重要的是经常前倾的坐姿和不舒适的座垫不适合长期骑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s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折叠自行车,具有前中后三组车轮单元和带靠背的座椅,
并可以快速的折叠,具有稳定性、舒适性和便携性三大特征。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新的自行车结构,包含一车架单元, 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中心的大车轮单元, 一组结合大车轮单元的可传动踩踏单元, 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前部的把手装置和转向小车轮单元, 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上方的车座和可调整高低位置的靠背装置,及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后方的带搭扣可折叠臂和后轮单元。藉由上述组成,可令骑乘者迅速掌握骑乘技巧并获得最舒适骑乘姿势,且具有可折叠的便携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轮组合的稳定性使骑乘者无需学习就可骑乘,并且可以保持舒适的座椅式坐姿,同时大车轮驱动和小车轮转向分开,既适合控制方向,又能节省体力,更重要的是具有了可折叠的便携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骑乘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状态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骑乘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中l.把手装置,2.刹车装置,3.车架单元,4.靠背,5.踩踏单元,6.前轮避震弹簧装置,7.车座,8.前轮,9.大车轮单元,IO.折叠搭扣,ll.展开搭扣,12搭扣装置,13.折叠臂,14.后轮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l所示实施例中,车架单元3连接了位于该车架单元中心的大车轮单元9,通过中心区域的可传动踩踏单元5驱动,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前部的把手装置1和刹车装置2和转向小车轮单元8,其上方的弹簧避震装置6可以保证前轮始终处在贴地平面上以控制方向, 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上方的车座7和可调整高低位置的靠背装置4结合,能给人以最舒适的沙发式骑乘姿势,设于车架单元后方的搭扣装置12扣在位于挡泥瓦支柱上的展开搭扣11上,固定了前端与车身斜角吻合的折叠臂13,折叠臂13连接了后轮单元14,整车由前、中、后车轮组合构成,分别具有转向、驱动和稳定功能,操作简单明了,无需学习即可骑乘。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车架单元3连接了位于该车架单元中心的大车轮单元9,通过中心区域的可传动踩踏单元5驱动, 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前部的把手装置1和刹车装置2和转向小车轮单元8, 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上方的车座7和可调整高低位置的靠背装置4,设于车架单元后方的搭扣装置12扣在位于大车轮腰部支柱上的折叠搭扣10上,固定了折叠臂13,折叠臂13连接了后轮单元14,折叠状态时的整车长度仅为中心大车轮的1.5倍,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方便携带和收藏,同时折叠仅仅需要一个动作即可完成,省时省力。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车架单元3主结构为左右双层,连接了位于该车架单元中心的大车轮单元9,通过中心区域的可传动踩踏单元5驱动, 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前部的把手装置l和刹车装置2和转向小车轮单元8,其上方的弹簧避震装置6可以保证前轮始终处在由后面三个轮子组成的贴地平面上,由于该车仅有一个大驱动轮,所以刹车装置为把手左侧的单根线控刹车,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上方的车座7和可调整高低位置的靠背装置4结合,能给人以最舒适的沙发式骑乘姿势,设于车架单元后方的搭扣装置12扣在位于挡泥瓦支柱上的展开搭扣11上,固定了前端与车身斜角吻合的折叠臂13,折叠臂13连接了后轮单元14,整车由前、中、后车轮组合构成,分别具有转向、驱动和稳定功能,操作简单明了,无需学习即可骑乘。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自行车,包含一车架单元,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中心的大车轮单元,和一组结合大车轮单元的可传动踩踏单元,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前部的把手装置和转向小车轮单元,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上方的车座和可调整高低位置的靠背装置,及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后方的带搭扣可折叠臂和后轮单元。藉由上述组成,可令骑乘者迅速掌握骑乘技巧并获得最舒适骑乘姿势,且具有可折叠的便携性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单元以固定中间大车轮单元和 连接前后轮、车座椅为主,可为条状、板状或钢管焊接,造型和数量不限但主要结构应该 为左右双层且位于大车轮的两侧,整体车身具有明显的前、中、后三组车轮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与大车轮单元结合的可传动踩踏单元 省略了传统自行车链轮和链条结构,易于维修和保养,其内部结构和传统的独轮车相近似, 并可以增加齿轮组调速装置进行动力变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座和靠背装置的宽度不超过车把手 的宽度,靠背可以设计成伸縮或折叠形式,以增强便携性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设于该车架单元后方的折叠臂可为单 臂或双臂,支撑臂和车架单元的连接处应为斜角,使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力学特性,搭扣造 型、数量和所处部位不限,但应满足支撑结构要求和便于折叠操作,也可以采用伸縮或其 他收纳方式,对于某些特定款式,也可以和主车架连接一体成为非折叠的自行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轮为并列的两个小轮,两轮间距不 超过车把手的宽度,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方便骑乘者保持向后倚靠的休闲坐姿而不失去 平衡。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轮为由叉状支撑臂连接的单个小轮, 在纵向上与前面大轮一致,起到纵向稳定重心的作用,方便有经验的骑乘者保持向后倚靠 的休闲坐姿而不失去平衡。
全文摘要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含一车架单元,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中心的大车轮单元,一组结合大车轮单元的可传动踩踏单元,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前部的把手装置和转向小车轮单元,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上方的车座和可调整高低位置的靠背装置,及一组设于该车架单元后方的带搭扣可折叠支撑臂和后轮单元。藉由上述组成,可令骑乘者迅速掌握骑乘技巧并获得最舒适骑乘姿势,且具有可折叠的便携性能。
文档编号B62K3/12GK101554905SQ20081003592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
发明者孟庆涛 申请人:孟庆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