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43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 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指 一种可避免刹车往前倾斜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环保,政府开始修建自行车道,并且提倡骑乘自行车的节能减碳活动,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走向户外,以骑乘自行车作回休闲娱乐的活动。因此自行车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元化,以
因应广大民众的不同的需求。
然而,自行车的设计以安全性为最为重要的课题。 一般常见
的自行车重心都偏高,因此在使用者骑乘自行车而紧急刹车时,自行车都会往前倾斜,若使用者站着骑自行车时,整体重心偏高,特别是在使用者使用自行车的前刹车时,常会让使用者翻车而跌倒。
尤其是喜欢追求速度感的自行车骑士,或是自行车特技表演者,时常因为车速快或是站着骑自行车而遇到突发状况刹车时,常伴随着自行车往前倾斜的情况,因此让这些自行车使用者受伤的情形也很常见。如果能能够避免自行车刹车时往前倾斜的情形,不但可增加自行车的使用便利性,更增加自行车骑乘时的安全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其可避免自行车于刹车时往前倾斜的情形,以增加自行车于骑乘时的安全性如此可解决上述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其通过由一 悬臂枢设于一下管, 一前叉枢设于悬臂,前叉内组设一前轮组, 一后叉端枢设于下管后方,后叉枢设于下管的位置低于悬臂枢设 于下管的位置,如此避免自行车刹车时往前倾斜,如此可增加自 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手工具,其可 减轻手工具的主体的重量,而减轻使用者发生职业伤害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其于悬臂设 有复数个连接孔,前吸震装置接设于连接孔,如此可让使用者依 需求调整前吸震装置的设置位置,以供用户有多种避震模式可选 择,如此可增加本实用新型于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其包含
一上管,前端枢设一握把,后端固设一车座;
一下管, 一端接设于该上管的中间位置;
一悬臂,枢设于该下管;
一前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该下管与该悬臂;
一前叉,枢设于该悬臂,该前叉内组设一前轮组;
一后叉, 一端枢设于该下管后方,该后叉枢设于该下管的位
置低于该悬臂枢设于该下管的位置,该后叉内组设一后轮组; 一后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该后叉与该下管; 一牵引装置,设于该下管,该牵引装置的两端接设于该握把
与该前叉;以及一传动装置,设于该下管下方并与该后轮组相接设。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上管的前端的位置高于后端。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上管的前端与该下管的夹角为一钝
角,该上管的后端与该下管的夹角为一锐角。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更包含一支撑管,该支撑管两端接设于
该上管的后端与下管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支撑管、该上管与该下管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后吸震装置的一端接设于该支撑管与
该下管的接合处。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牵引装置包含 一连接器,穿设于该下管,该连接器两侧具有一上连接件与 一下连接件;
一上连杆,两端接设于该握把与该上连接件;以及 一下连杆,两端接设于该前叉与该下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连接器更包含一转轴,该转轴穿设于 该下管,该上连接件与该下连接件分别接设于该转轴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上连接件与该上连杆设有一万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下连接件与该下连杆设有一万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更包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固设于该握 4巴并与该上连杆相接设。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握把与该固定件之间设有一万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更包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固设于该前 叉并与该下连杆相接设。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前叉与该固定件之间设有一万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悬臂设有复数个连接孔,该前吸震装 置接设于该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车座包含 一座杆,固定于该上管的后端;以及 一座垫,固定于该座牙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可以避免自行车刹 车时往前倾斜,以增加自行车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由牵引装置以 带动枢设于悬臂的前叉,以让使用者转动握把时而带动前叉,以 让使用者便于控制自行车的方向。
进一步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悬臂设有至少一连接孔,前吸 震装置接设于连接孔,这样可让使用者依需求调整前吸震装置的 设置位置,以增加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的右侧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的左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 上管 11 固定件
12 握把 13 固定件
14 车座 142 座杆
144座垫 20 下管25支撑管30悬臂
32连接孔40前吸震装置
50前叉52前轮组
60后叉70后吸震装置
80牵引装置81万向轴承
82连接器822上连接件
824下连接件826转轴
83万向轴寿义84上连杆
85万向轴 fc86下连杆
87万向轴承^90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 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
明如下
请参阅图1A与图1B,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 的右侧视图与左侧一见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包含一 上管IO、 一下管20、 一悬臂30、 一前吸震装置40、 一前叉50、 一后叉60、 一后吸震装置70、 一牵引装置80与一传动装置90; 上管10前端枢设一握把12,上管IO后端固设一车座14,车座 14包含一座杆142与一座垫144,座杆142固定在上管10的后 端;座垫144固定在座杆142。上管10的前端的位置高于后端。 本实用新型下管20 —端接设于上管10的中间位置,而且上管 10的前端与下管20的夹角为一钝角,上管10的后端与下管20的夹角为一锐角。如此使自行车的整体重心后移,中心位置大约
坐落于下管20下方。
悬臂30枢设于下管20,前吸震装置40的两端接设于下管 20与悬臂30;前叉50枢设于悬臂30,且前叉50内组设一前轮 组52。后叉60 —端枢设于下管20后方,后叉60枢设于下管20 的位置低于悬臂30枢设于下管20的位置,且后叉60内组设一 后轮组54。后吸震装置70两端接设于后叉60与下管20,牵引 装置80设于下管20,牵引装置80的两端接设于握把12与前叉 50,传动装置90设于下管20下方并与后轮组54相接设。
当自行车刹车时,自行车将受一个惯性方向往前,由于本实 用新型的前叉50与握把12分开,并无相连接,因此前叉50的 重量将减轻,如此使自行车的整体重心后移,中心位置大约坐落 于下管20下方。又后叉60枢设于下管20的位置低于悬臂30枢 设于下管20的位置,因此自行车的重心将以悬臂30枢设于下管 20的位置作为支点,使下管20与上管IO往前晃动。由此可知, 本实用新型使自行车的重心的移动方向改变,亦即当使用者骑乘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而刹车时,自行车将不会往前倾斜,而自行 车的车头会抬升,如此可增加骑乘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安全 性。而且本实用新型具有前吸震装置40与后吸震装置70,因此 更可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避震性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前叉50不与握把12相接设而减轻重量, 使自行车的整体重心后移,因此使自行车于行进时容易将握把 12上提。而且,本实用新型亦可缩短上管10的长度,以让握把 12的设置位置往后移,如此更可使自行车的整体重心后移,让 自行车于行进时更容易将握把12上提。如此可提升自行车的越 野性能。故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用在越野竟技或是特技表演场合上。
为了使下管20更稳固的接设于上管10,因此本实用新型更 包含一支撑管25,支撑管25两端接设于上管10的后端与下管 20中间位置,支撑管25、上管10与下管20可为一体成型。而 后吸震装置70的一端则可接设于支撑管25与下管20的接合处。
请一并参阅图2与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牵引 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于本实 用新型,牵引装置80包含一连接器82、 一上连杆84与一下连 杆86,连接器82穿设于下管20,连接器82两侧具有一上连接 件822与一下连接件824;上连杆84的两端接设于握把12与上 连接件822,上连接件822与上连杆84设有一万向轴承81,下 连杆86的两端接设于前叉50与下连接件824,下连接件824与 下连杆86亦设有一万向轴承8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82更包 含一转轴826,转轴826穿设于下管20,上连接件822与下连接 件824分别接设于转轴826的两端。而握把12更固设有一固定 件ll,且固定件与上连杆84相连接。而上连杆84与固定件11 之间以一万向轴承85接设。另外,前叉50亦设有一固定件13, 而且下连杆86相接设于固定件13,并且以一万向轴承87接设 于固定件13与下连杆86之间。
当使用者转动握把12时,固设于握把12的固定件11将随 握把12转动,而固定件11将推动万向轴承85而带动上连杆84。 上连杆84则通过由万向轴承81而带动连接器82的上连接件 822,而连接器82以转轴826为中心旋转,转轴826则带动下连 接件824,而下连接件824则通过由万向轴承83带动下连杆86, 下连杆86则带动万向轴承87而推动固设于前叉50的固定件13, 使固定件13推动前叉50固当使用者转动握4巴12即可使前叉50转动。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悬臂的结构 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悬臂30亦可设有复数个连接 孔32,而前吸震装置40接设于连接孔32。如此可让用户自行调 整前吸震装置40接设的位置,让用户依需求调整前吸震装置40 的设置位置,以增加本自行车于使用上的便利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自行车包含一上管, 上管前端枢设一握把; 一下管一端接设于上管的中间位置; 一悬 臂枢设于下管; 一前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下管与悬臂;前叉枢设 于悬臂; 一后叉一端枢设于下管后方,后叉枢设于下管的位置低 于悬臂枢设于下管的位置; 一后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后叉与下 管; 一牵引装置设于下管,牵引装置的两端接设于握把与前叉; 一传动装置设于下管下方并与后轮组相接设。如此避免自行车刹 车时往前倾斜,以增加自行车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由牵引装置以 带动枢设于悬臂的前叉,以让使用者转动握;J巴时而带动前叉,以 让使用者便于控制自行车的方向。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 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 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之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上管,前端枢设一握把,后端固设一车座;一下管,一端接设于该上管的中间位置;一悬臂,枢设于该下管;一前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该下管与该悬臂;一前叉,枢设于该悬臂,该前叉内组设一前轮组;一后叉,一端枢设于该下管后方,该后叉枢设于该下管的位置低于该悬臂枢设于该下管的位置,该后叉内组设一后轮组;一后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该后叉与该下管;一牵引装置,设于该下管,该牵引装置的两端接设于该握把与该前叉;以及一传动装置,设于该下管下方并与该后轮组相接设。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管的前端的位置高于后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管的前端与该下管的夹角为一钝角,该上管的后端与该下管的夹角为一4兌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一支撑管,该支撑管两端接设于该上管的后端与下管中间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撑管、该上管与该下管为一体成型。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后吸震装置的一端接设于该支撑管与该下管的接合处。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牵引装置包含一连接器,穿设于该下管,该连接器两侧具有一上连接件与一下连接件;一上连杆,两端接设于该握4巴与该上连接件;以及一下连杆,两端接设于该前叉与该下连接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器更包含一转轴,该转轴穿设于该下管,该上连接件与该下连接件分别接设于该转轴的两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连接件与该上连杆设有 一 万向轴承。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连接件与该下连杆设有一万向轴承。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固设于该握把并与该上连杆相接设。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把与该固定件之间设有 一 万向轴承。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固设于该前叉并与该下连杆相接设。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前叉与该固定件之间设有 一 万向轴承。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悬臂设有复数个连接孔,该前吸震装置接设于该连接孔。
1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车座包含一座杆,固定于该上管的后端;以及一座垫,固定于该座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自行车,其包含一上管,上管前端枢设一握把,后端固设一车座;一下管一端接设于上管的中间位置;一悬臂枢设于下管;一前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下管与悬臂;前叉枢设于悬臂,前叉内组设一前轮组;一后叉一端枢设于下管后方,后叉枢设于下管的位置低于悬臂枢设于下管的位置,后叉内组设一后轮组;一后吸震装置两端接设于后叉与下管;一牵引装置设于下管,牵引装置的两端接设于握把与前叉;一传动装置设于下管下方并与后轮组相接设。这样可避免自行车煞车时往前倾斜,以增加自行车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K3/00GK201272448SQ200820135698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仁德 申请人:陈仁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