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13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牵引车,特别是涉及到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牵引车用转向桥均采用类似叉车后桥结构,此结构用于牵引 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同吨位级叉车用转向桥由于叉车工况决定了该转向桥前束为零,且联接件之 间无须调整,对于牵引车车速达30KM/H。甚至更大,前束不可调整是不合理的。二 .转向梯形难控制,仅适应速度小于10KM/H车辆。三.出现油缸活塞油封损坏,更换时需将油缸卸下,而油缸与桥体固定由四螺栓 及两定位销完成,装拆工作量大,维修困难。四.由于前轮前束不可调整,导致轮胎磨损快。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它能很好地克 服以上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是由碟刹 器、盘式制动盘、转向直拉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盘式制动盘的左边前端设置 有碟刹器,左右两端设置有转向轮壳;两转向节分别由轴承支承设置在盘式制动盘与转向 轮壳形成的内腔中,外端有端盖密封,两内端由主轴销定位与通用汽车前桥连接,两转向节 的内下端拉臂孔与转向直拉杆连接;摆动式横置油缸左端与通用汽车前桥连接,右端与右 端的转向节的内下端拉臂孔连接,所述的摆动式横置油缸上设置有横置油缸进出口接头。 本发明采用汽车通用零部件,技术成熟、配件供应充足、成本低。全液压转向桥避免了助力 转向器的使用,且结构空间宽畅,更换油缸油封维修方便,转向更轻便,操作舒适性更好。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中的局部剖视图;1.碟刹器,2.通用汽车前桥,3.盘式制动盘,4.摆动式横置油缸,5.横置油缸进出 口接头,6.转向直拉杆,7.转向节,8.转向轮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是由碟刹器1、盘式制动盘3、转向直拉杆6所组成,其特 征在于对称设置的盘式制动盘3的左边前端设置有碟刹器1,左右两端设置有转向轮壳8 ; 两转向节7分别由轴承支承设置在盘式制动盘3与转向轮壳8形成的内腔中,外端有端盖 密封,两内端由主轴销定位与通用汽车前桥2连接,两转向节7的内下端拉臂孔与转向直拉 杆6连接;摆动式横置油缸4左端与通用汽车前桥2连接,右端与右端的转向节7的内下端 拉臂孔连接,所述的摆动式横置油缸4上设置有横置油缸进出口接头5。具体实施时,转向 桥采用汽车前桥,将转向纵拉杆改成摆动式横置油缸,且油缸设置为摆动形式,简单,方向 盘操作更轻,结构简单。由于牵涉引车与叉车的使用工况不同,转向梯形及前后束要经常调 整,可以避免转向轮胎非正常磨损。根据用户要求,可选配鼓式制动和盘式两种制动形式。 全液压转向由发动机带动齿轮泵提供动力油,转向更轻便,操作舒适性更好。
权利要求
1.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是由碟刹器(1)、盘式制动盘(3)、转向直拉杆(6)所组成, 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盘式制动盘0的左边前端设置有碟刹器(1),左右两端设置有转 向轮壳⑶;两转向节⑵分别由轴承支承设置在盘式制动盘(3)与转向轮壳⑶形成的 内腔中,外端有端盖密封,两内端由主轴销定位与通用汽车前桥( 连接,两转向节(7)的 内下端拉臂孔与转向直拉杆(6)连接;摆动式横置油缸(4)左端与通用汽车前桥( 连接, 右端与右端的转向节(7)的内下端拉臂孔连接,所述的摆动式横置油缸(4)上设置有横置 油缸进出口接头(5)。
全文摘要
牵引车用全液压转向桥,是由碟刹器、盘式制动盘、转向直拉杆所组成。对称设置的盘式制动盘的左边前端设置有碟刹器,左右两端设置有转向轮壳;两转向节分别由轴承支承设置在盘式制动盘与转向轮壳形成的内腔中,外端有端盖密封,两内端由主轴销定位与通用汽车前桥连接,两转向节的内下端拉臂孔与转向直拉杆连接;摆动式横置油缸左端与通用汽车前桥连接,右端与右端的转向节的内下端拉臂孔连接。本发明采用汽车通用零部件,技术成熟、配件供应充足、成本低。全液压转向桥避免了助力转向器的使用,且结构空间宽畅,更换油缸油封维修方便,转向更轻便,操作舒适性更好。
文档编号B62D7/16GK102050144SQ20091022104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钟铃, 陆铭, 陈思媛 申请人:陆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