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27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特别涉及汽车机械转向系,属于汽车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是指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一套专设机构。按转向能源的 不同,转向系可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两大类。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 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由转向操作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 成。动力转向系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是在机械转向系的 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 机械转向系的转向操纵机构一般主要是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万向节和转向传 动轴组成的。需要转向时,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加一个转向力矩,该力矩通过转向轴、转向万 向节和转向传动轴输入转向器。转向器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可按其中传动副的结 构形式分类,目前以臻成熟且应用甚广的有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齿轮 齿条式和蜗杆曲柄指销式等几种。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到转 向桥两侧的转向节,使两侧转向轮偏转,且使两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关系变化,以保证汽车 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相对滑动尽可能小。转向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布置因转向器位置和转向 轮悬架类型而异。 为了避免在汽车转向时产生的路面对汽车行驶的附加阻力和轮胎过快磨损,要求 转向系能保证在汽车转向时,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这只有在所有车轮的轴线都相交于一 点时方能实现,该交点称为转向中心。于是,在理想条件下,内转向轮偏转角P与外转向轮 偏转角a的理想关系式应为lcota-lcotP = b,其中,b为左右主销轴线与地面交点之间 的距离,l为轴距。汽车转向时各轮绕转向中心作纯滚动的转向条件称为阿克曼条件。但 迄今为止,所有汽车的转向系统,都只能设计得在一定的车轮偏转角范围内,使两侧车轮偏 转角的关系大体上接近于理想关系式,而不是严格满足该理想关系式。 由于转向轮一方面依靠悬架导向机构保证了自身与车身的相对运动关系,另一方 面也通过转向传动机构约束了自身与车身的相对运动关系,而悬架导向机构与转向传动机 构是两套完全独立的机构,因此,两种相对运动关系要做到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 会在车身侧倾和垂直位移时产生相对运动干涉,其干涉量只能靠转向轮的转角或转向盘的 转角来补偿。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尽量使两种相对运动关系比较一致以减小干涉 量,但不能消除悬架导向机构与转向传动机构的干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以实现在理想情况下汽车的转向满足阿
克曼条件,并消除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导向装置之间的运动干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汽车转向系统,含有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轴、第一非圆齿轮、第一非圆齿轮轴、 第二非圆齿轮以及第二非圆齿轮轴;所述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和 第一非圆齿轮轴固联,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啮合; 所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右两个,每个转向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小锥 齿轮、第二小锥齿轮、第二小锥齿轮轴、RF+DOJ万向节总成以及第一小锥齿轮轴;所述的第 二非圆齿轮轴和第二小锥齿轮轴通过RF+DOJ万向节总成连接,第二小锥齿轮和第一小锥 齿轮啮合,第一小锥齿轮轴与汽车左转向节上设置的实体左主销固联;所述的第一非圆齿 轮轴和第二小锥齿轮轴通过RF+DOJ万向节总成连接,第二小锥齿轮和第一小锥齿轮啮合, 第一小锥齿轮轴和汽车右转向节上设置的实体右主销固联; 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在以各自转动中心为极点、两转动 中心连线为各自极轴的极坐标系下的极坐标方程均为
r =-^- 「 & 〕 . & .,,。、丄, 其中,r为极径,e为极角,d为两非圆齿轮的中心距,b为左右主销轴线与地面交
点之间的距离,l为轴距,i' 12为第一小锥齿轮和第二小锥齿轮的传动比,e =0时两非 圆齿轮的啮合对应于汽车的直线行驶。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
都为非完整齿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转向系统,能 在理想状况下使得汽车的转向满足阿克曼条件,避免汽车转向时路面对汽车行驶的附加阻 力和轮胎过快磨损;并能避免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导向装置之间的运动干涉,使得车轮上 下跳动时不会引起额外的转向轮转角补偿或方向盘转角补偿。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非圆齿轮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转向盘;2-双十字轴万向节;3_第一锥齿轮;4_第二锥齿轮轴;5_第
二锥齿轮;6_第一非圆齿轮轴;7_第一非圆齿轮;8_第二非圆齿轮;9_第二非圆齿轮轴;
10-第一小锥齿轮;ll-第二小锥齿轮;12-第二小锥齿轮轴;13-RF+D0J万向节总成;14-第
一小锥齿轮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及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框图。该汽车转向系包括转向操纵机
构、转向器和左右两个结构相同的转向传动机构。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转
4向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转向盘1和双十字轴万向节2;所述的转向盘的转动通过双
十字轴万向节传递到转向器。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轴4、第一非圆齿轮7、第一非圆齿轮轴6、第 二非圆齿轮8以及第二非圆齿轮轴9 ;所述的第二锥齿轮轴通过双十字轴万向节与转向盘 上的转轴连接,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非圆齿轮轴固联,第一非 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啮合。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示 意图,包括第一小锥齿轮10、第二小锥齿轮11、第二小锥齿轮轴12、 RF+DOJ万向节总成13 以及第一小锥齿轮轴14 ;所述的第二非圆齿轮轴和第二小锥齿轮轴通过RF+DOJ万向节总 成连接,第二小锥齿轮和第一小锥齿轮啮合,第一小锥齿轮轴与汽车左转向节上设置的实 体左主销固联;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轴和第二小锥齿轮轴通过RF+DOJ万向节总成连接,第 二小锥齿轮和第一小锥齿轮啮合,第一小锥齿轮轴和汽车右转向节上设置的实体右主销固 联。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转向系统的非圆齿轮对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 和第二非圆齿轮均为非完整齿轮。 通过设计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的传动比,可实现汽车转向时左右前轮转 角的合理分配,从而使在车轮为绝对刚体的假设条件下汽车的转向满足阿克曼原理。记汽 车左轮的转角为V,右轮的转角为S,左右主销轴线与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为b,轴距为 l,则它们应满足 lcot 9 flcot 9 L = b (8) 其中,汽车左转时车轮转角记为正,汽车右转时车轮转角记为负,汽车直行时车轮 转角记为0. 记第一非圆齿轮的转角为^,第二非圆齿轮的转角为92,第一小锥齿轮与第二
小锥齿轮的传动比为i' 12,以车轮右转时所对应ej勺转向为两非圆齿轮转动的正方向,
则有e
=_i, 12 Q i, Q -i' Jcote「: 所以有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于是式(8)转化为 ,lcot 9 2 = b (9)
6(10) 可得非圆齿轮一和非圆齿轮二的传动比i12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11)
由于两齿轮啮合相当于节曲线做纯滚动,所以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也可表示为 (12)
其中,巧和r2分别为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各自节曲线在切点处的极径, 第一非圆齿轮的极坐标原点位于第一非圆齿轮的转动中心,第二非圆齿轮的极坐标原点位 于第二非圆齿轮的转动中心。将式(12)变形为
r2 = _i12r, (13)


假设两非圆齿轮的中心距为d,则 ri+r2 = d (14) 式(13)、式(14)联立求解可得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15) 式(11)、式(15)联立可得第二非圆齿轮的极径r2和其相对于两非圆齿轮转动中 心连线的转角92之间的关系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以两非圆齿轮转动中心连线为极轴,记第二非圆齿轮的极坐标极角为e' 2,则其 与ej合互为相反数,g卩e2 = -e' 2,所以第二非圆齿轮的极坐标方程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同理可得第一非圆齿轮的极坐标方程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极坐标原点位于第一非圆齿轮的转动中心,极轴为两非圆齿轮转动中心的
连线,e' i为第一非圆齿轮的极坐标极角。 由式(17)和式(18)可见,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在以各 自转动中心为极点、两转动中心连线为各自极轴的极坐标系下的极坐标方程相同,可统一 表示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 、
(19)<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在得出两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方程后,即可根据非圆齿轮齿廓设计的解析法得到两 非圆齿轮各齿的齿廓。 由于转向传动机构采用的RF+D0J万向节总成能够在车轮的上下跳动时自由伸 縮,因而可以避免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导向机构的干涉。
权利要求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该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以及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包括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轴(4)、第一非圆齿轮(7)、第一非圆齿轮轴(6)、第二非圆齿轮(8)以及第二非圆齿轮轴(9);所述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非圆齿轮轴固联,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啮合;所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右两个,每个转向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小锥齿轮(10)、第二小锥齿轮(11)、第二小锥齿轮轴(12)、RF+DOJ万向节总成(13)以及第一小锥齿轮轴(14);所述的第二非圆齿轮轴和第二小锥齿轮轴通过RF+DOJ万向节总成连接,第二小锥齿轮和第一小锥齿轮啮合,第一小锥齿轮轴与汽车左转向节上设置的实体左主销固联;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轴和第二小锥齿轮轴通过RF+DOJ万向节总成连接,第二小锥齿轮和第一小锥齿轮啮合,第一小锥齿轮轴和汽车右转向节上设置的实体右主销固联;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和第二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在以各自转动中心为极点、两转动中心连线为各自极轴的极坐标系下的极坐标方程均为 <mrow><mi>r</mi><mo>=</mo><mfrac> <mi>d</mi> <mrow><msup> <mrow><mo>(</mo><mfrac> <mi>b</mi> <mrow><msubsup> <mi>i</mi> <mn>12</mn> <mo>&prime;</mo></msubsup><mi>l</mi> </mrow></mfrac><mo>)</mo> </mrow> <mn>2</mn></msup><msup> <mi>sin</mi> <mn>2</mn></msup><mi>&theta;</mi><mo>-</mo><mfrac> <mi>b</mi> <mrow><msubsup> <mi>i</mi> <mn>12</mn> <mo>&prime;</mo></msubsup><mi>l</mi> </mrow></mfrac><mi>sin</mi><mrow> <mo>(</mo> <mn>2</mn> <mi>&theta;</mi> <mo>)</mo></mrow><mo>+</mo><mn>2</mn> </mrow></mfrac> </mrow>其中,r为极径,θ为极角,d为两非圆齿轮的中心距,b为左右主销轴线与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l为轴距,i′12为第一小锥齿轮和第二小锥齿轮的传动比,θ=0时两非圆齿轮的啮合对应于汽车的直线行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非圆齿轮(6)和第二非圆齿轮(7)都为非完整齿轮。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以及左右两个转向传动机构。转向器包括一对锥齿轮和一对非圆齿轮,通过非圆齿轮的啮合,实现左右前轮转角的合理分配,使得在理想情况下汽车的转向满足阿克曼条件。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一对小锥齿轮和RF+DOJ万向节总成,通过RF+DOJ万向节总成在车轮上下跳动时的自由伸缩,避免了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导向机构的干涉。本发明在理想情况下能实现汽车的转向满足阿克曼条件,避免汽车转向时路面对汽车行驶的附加阻力和轮胎过快磨损;并能避免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导向装置之间的运动干涉,使得车轮上下跳动时不会引起额外的转向轮转角补偿或方向盘转角补偿。
文档编号B62D3/02GK101791992SQ200910244249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冯之敬, 褚福磊, 赵景山, 赵盛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