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27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输挂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挂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货运秸秆运输挂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运输挂车已经成为交通运输工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部分。如图la、2b和3c所示,现有的运输挂车N包括有用于装载货物的厢体1’,该厢体 1’的一侧可开启的侧厢门2’ ;固定在厢体底部的上架V ;设置在该上架V下部的下架8,; 用于操纵厢体1’升降的动力元件6’,设置在下架8,和上架V之间;以及设置在该厢体1’ 的下部的手动开门机构4’。其中,侧厢门2’在手动开门机构4’的作用下被打开,在厢体 1’举升的过程中,侧厢门2’绕着合页3’旋转,始终保持与地面垂直,对所卸货物起一定的 阻挡作用。在进行卸货操作时,上架V与厢体1’组成的整体向一侧翻转,随着翻转角度的 不断增大,侧厢门2’开启的角度也越来越大,货物会依靠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从厢体1’上倾 卸下来。已知,松散物料静止堆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静止安息角。当厢体的被举升角度 大于它的静止安息角时,货物能够完全倾卸下来;如果厢体的举升角度小于它的静止安息 角时,货物不能完全从厢体中倾卸下来。大多数矿石类、煤类、谷物类等的静止安息角都在 45度左右,然而现有货运挂车的厢体的举升角度一般不会大于45度,主要考虑是在厢体举 升角度超过45度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例如目前一些电厂采用秸秆发电,就需要运输挂车对秸秆进行运输。然而,由于秸 秆自重较轻,静止安息角较大,如果采用现有的运输挂车去运送,若厢体举升角度小,则会 出现秸秆卸不来;若厢体的被举升角度过大,又容易造成运输挂车的翻车,安全性较差。另外,由于秸秆自重比较轻,在厢体1’举升的过程中,侧厢门2’始终保持与地面 相垂直,这样就会对秸秆的下落产生非常大的阻挡作用,使较轻的秸秆很难卸下,必须进行 人工卸货,这样使得卸货效率较低,自动倾卸的目的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运输挂车,使得卸货效率更高,卸货过 程更加安全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挂车,包括下架,与车体一体固定; 用于装载货物的厢体,该厢体设置有上架,设置在该下架上;一对端墙,位于该上架的两个 端部;一侧板,位于该上架的一个侧部;至少一个侧厢门,位于该上架的另一个侧部,其中 该至少一个侧厢门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厢体的顶部,和一顶板,所述运输挂车还包括至少 一个活动底板架,设置在所述上架上,用于承载放置在该厢体内的货物,其靠近该侧厢门一 侧的端部与所述上架铰接;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底板 架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挂车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侧厢门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侧厢门具有一门板,设置在该箱体的侧部;以及一连接板,其一端 与该箱体的顶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下垂边沿,用于固定所述门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的一端铰接到所述上架而另一端铰接到该侧厢门的 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开启角度的范围在0 80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厢体被一个或多个隔板分成多个独立的隔间,每个隔间的底部均 设置有一个可单独操作的活动底板架。进一步地,每个活动底板架的下方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动力元件,每个第一动 力元件的一端铰接到所述下架而另一端铰接到对应的活动底板架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底板架向上翻转角度的范围在0 70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厢体的每个隔间均设置有一个可单独操作的侧厢门。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具有夹层间隙,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动力元件设置在对应隔 板的夹层间隙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元件和所述第二动力元件分别由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 杆构成。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侧厢门为单板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运输挂车,通过第一动力元件控制活动底板架 的升降,使得活动底板架的最大举升角度能够达到70度,远大于货物的静止安息角,货物 在活动底板架的作用力下更易下落,从而使得运输挂车的卸货效率更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运输挂车,其侧厢门可在第二动力元件的控 制下开启到约80度,不仅使得操作过程简便快捷,同时避免了货物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侧厢 门的阻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运输挂车,在卸货的过程中,上架和下架都处 于静止状态,活动底板架的升降对运输挂车的整车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增强了运输挂车在 卸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得操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a为现有的运输挂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Ib为现有的运输挂车的尾端结构示意图;图Ic为图Ib中的运输挂车卸货状态时的示意图;图加为根据本发明运输挂车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加中运输挂车的尾端结构示意图;图2c为图2b中运输挂车卸货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运输挂车再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运输挂车另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运输挂车又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 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装置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 中。如图加、2b和2c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运输挂车M包括有下架8,与车 体一体固定;和用于装载货物的厢体10。进一步地,为了使运输挂车M的厢体10能够承载 不同的货物,并能使不同货物可以分开倾卸、互不影响。优选地,厢体10可以被隔板分为两 个独立的隔间,即第一隔间11和第二隔间12,其中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均配备有一个可 单独操作的侧厢门21、22。另外,所述厢体10中的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还分别包括有设 置在下架8上的上架7 ;—对端墙41、42,分别位于上架7的两个端部;侧板51、52,分别位 于上架7的一个侧部;侧厢门21、22,分别位于上架7的另一个侧部,其中所述侧厢门21、22 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厢体10中的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的顶部;以及设置在隔间11、12顶 部的顶板9。较佳地是,设置在厢体10中的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还包括有设置在隔间底部, 即设置在上架7上,可单独操作的活动底板架31、32,用于承载放置在第一和第二隔间11、 12内的货物,其中,活动底板架31、32靠近侧厢门21、22 —侧的端部分别与上架7铰接连 接,另一端部为可活动端;以及第一动力元件611、612,用于驱动活动底板架31、32的转动。其中,为了防止货物在运送过程的从厢体内部掉出,侧厢门21、22可以设置为单 板结构。然而,考虑到单板结构的侧厢门开启时旋转半径过大,需要较大的开启空间,操作 不够方便。较佳的是,可以将侧厢门21、22分别设置成具有两个部件组成的结构,即包括有 门板211、221,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隔间21、22的侧部;以及连接板212、222,其一端分别 与第一、第二隔间21、22的顶部铰接,另一端设置有下垂边沿213、223,用于固定所述门板 211、221。这种设置使得侧厢门21、22开启旋转半径较小,进一步达到了节省操作空间的效果。为了使得厢体10的侧厢门21、22开启更加简便,卸货过程更加快捷,可选地,两个 独立的第一和第二隔间21、22也可以拥有一个整体的侧厢门,故本发明的运输挂车可以单 独操作,也可以整体操作。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驱动效果,可选地,每个活动底板架31、32的下方均设置有 第一动力元件611、612,其中第一动力元件611、612的一端铰接到下架8,另一端铰接到对 应的活动底板架31、32的底部。在第一动力元件611、612的驱动作用下,活动底板架31、32 向上翻转的角度α的范围约在0 70度之间,这样就使得活动底板架的举升角度远大于 厢内货物的静止安息角,不需要人为地施加外力作用,货物例如说秸秆,在活动底板架的作 用下就可以被完全卸载。为了保证倾卸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地板架31、32向上翻转或恢复原位的同 时,需要侧厢门21、22的能够相适应地开启和闭合,优选地,该运输挂车M还包括有第二动 力元件621、622,用于驱动侧厢门21、22的开启或关闭。考虑到能够达到较好的驱动效果, 为了使第一动力元件611、612和第二动力元件621、622的各自的驱动操作过程互不干扰, 将第二动力元件621、622设置在整个厢体10的首端101、尾端102的外侧,可选地,第二动 力元件621、622的一端铰接到厢体10的首端101、尾端102外侧的上架7,而另一端铰接到侧厢门21,22的连接板212、222。在第二动力元件621、622的驱动作用下,侧厢门21,22的 连接板212、222的开启角度β的范围约在0 80度之间。由于侧厢门21、22的开启角度 足够大,故侧厢门21、22不会对厢内货物的卸出起到阻挡的作用。具体来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输挂车M倾卸货物时,首先操纵第二动 力元件621、622开始工作,侧厢门21、22在第二动力元件621、622的驱动作用下逐渐开启, 最后开启到最大位置,即与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顶部水平呈80度的位置;同时操纵第一 动力元件611、612开始工作,在第一动力元件611、612的驱动作用下,活动底板架31、32绕 着侧厢门21、22—侧的轴线相对上架7向上翻转,随着活动底板架31、32的逐渐向上翻转, 货物在活动底板架31、32的作用下被挤压出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当活动底板架31、32翻 转到最大位置,即与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底部呈70度的位置时,货物被完全倾卸。待货 物完成倾卸过程后,操纵第一动力元件611、612使活动底板架31、32回位,接着操纵第二动 力元件621、622将侧厢门21,22闭合。优选地是,厢体10的第一和第二隔间11、12之间还 具有夹层间隙111。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的运输挂车的隔间也可以设置为三节或三节以上。参阅图 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其为厢体IOa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隔间lla、lh、13a的运输挂 车E。当运输挂车E的隔间为三节时,如果使用一个整体的侧厢门,且此时侧厢门长度不是 很长,可以仅使用两个第二动力元件621a、62h来控制侧厢门的开启和闭合,可选地,将第 二动力元件621a、62h分别设置在厢体IOa的首尾两个端部IOla和10 的外侧。同时, 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驱动效果,在每个隔间lla、12a、13a的各自的活动底板架的下方分别 设置有第一动力元件611a、612a、613a。然而,如果隔间的长度较长,使得为一整体的侧厢门的长度过长,安装在厢体首尾 两端的第二动力元件之间的跨度过大,会使侧厢门较易变形,侧厢门的操作可靠性较差。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运输挂车的又一实施例,为了保证运输挂车F的为一整 体的侧厢门开启和闭合时的可靠性,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四个第二动力元件,即621b、622b、 62!3b、6Mb,具体来说,将第二动力元件621b、622b分别设置在厢体IOb的首端IOlb和尾端 102b的外侧,将第二动力元件62!3b、624b分别设置在厢体IOb的第一间隔Illb和第二间 隔112b中,以此来增加侧厢门的开启和闭合的稳定性。同时,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驱动效 果,在每个隔间llb、12b、13b的各自的活动底板架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元件611b、 612b、613b。值得指出的是,如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的运输挂车的又一实施例,即当运输挂车 G的三节隔间llc、12c、13c各自拥有一个独立的侧厢门(图中未示出),第一、第二和第三 隔间11(3、12(、13(3分别设置有第二动力元件621(3、622(3、623(3来控制相对应的侧厢门的开 启和闭合。考虑到为了避免影响位于厢体IOc中间的第二隔间12c上的侧厢门的开启,从 而使得三个侧厢门的开启和闭合互相独立且互不影响,则可以将第二动力元件621c、622c 分别设置在厢体IOc的首端IOlc和尾端102c的外侧,将控制第二隔间12c的侧厢门开闭 的第二动力元件623c设置在对应隔板的夹层间隙中。可选地,将第二动力元件623c设置 在第一和第二隔间llc、12c形成的第一夹层间隙Illc中,或者第二和第三隔间12c、13c形 成的第二夹层间隙112c中。同时,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驱动效果,在每个隔间llc、12c、13c 的各自的活动底板架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元件611c、612c、613c。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性,较佳地是,每节独立的隔间 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动力元件和一个第二动力元件。值得指出的是,每节独立的隔间也可以 设置多个第一动力元件和多个第二动力元件,同样也可以实现上述的卸货效果。为易于控制活动底板架的翻转和侧厢门的闭合,可选地,第一动力元件和第二动 力元件可以是气缸、压液缸或者电动杆构成的装置,这与现有的运输挂车的动力装置类似, 在次仅作简单叙述。可选地,若为气压,一般是通过牵引主机的压缩空气,对挂车的储气装 置进行充气,压缩器充入到动力元件中,从而带动动力元件的运动;若为液压,一般是通过 液压箱、齿轮泵、传动轴、取力器等部件来传动;若为电动杆,一般则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变 速齿轮,推杆,控制开关等部件来实现驱动作用。应当指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还可有其它 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 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运输挂车,包括 下架,与车体一体固定;用于装载货物的厢体,该厢体设置有 上架,设置在该下架上; 一对端墙,位于该上架的两个端部; 一侧板,位于该上架的一个侧部;至少一个侧厢门,位于该上架的另一个侧部,其中该至少一个侧厢门可转动地连接到 所述厢体的顶部,和 一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挂车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底板架,设置在所述上架上,用于承载放置在该厢体内的货物,其靠近该 侧厢门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上架铰接;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底板架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挂车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第 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侧厢门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厢门具有 一门板,设置在该箱体的侧部;以及一连接板,其一端与该箱体的顶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下垂边沿,用于固定所述门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的一端铰接到所 述上架而另一端铰接到该侧厢门的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开启角度的范围在0 8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被一个或多个隔板 分成多个独立的隔间,每个隔间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可单独操作的活动底板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活动底板架的下方均设置有至 少一个第一动力元件,每个第一动力元件的一端铰接到所述下架而另一端铰接到对应的活 动底板架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架向上翻转角度的范 围在0 7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的每个隔间均设置有一个 可单独操作的侧厢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夹层间隙,其中该至 少一个第二动力元件设置在对应隔板的夹层间隙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元件和所述第二动力 元件分别由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杆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侧厢门为单板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挂车,包括有下架,与车体一体固定;用于装载货物的厢体,该厢体设置有上架,设置在该下架上;一对端墙,位于该上架的两个端部;一侧板,位于该上架的一个侧部;至少一个侧厢门,位于该上架的另一个侧部,其中该至少一个侧厢门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厢体的顶部,和一顶板,所述运输挂车还包括至少一个活动底板架,设置在所述上架上,用于承载放置在该厢体内的货物,其靠近该侧厢门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上架铰接;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底板架的转动。本发明不仅使得运输挂车的卸货效率更高,同时使操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2D63/06GK102114882SQ20091024417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顺, 李华田, 李永锋, 王小亮, 董华周, 郑雪元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