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91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无论是微车还是轿车,在前隔板(防火墙)上的制动踏板、离合踏板区域都是必须 得加强的部位,否则会造成制动偏软,影响驾驶的情况。不计较成本的轿车常采用的方式是 该处使用大而厚的多层加强板,有的采用加强横梁,或者采用夹心式的特殊板材来达到加 强目的。以上两种方法都需要较高的成本也需要一定的空间。而微车为了节省费用,一般是 单层板加小加强板,这样假如设计考虑不全则容易出现强度达不到要求也存在一定风险。目前普遍的为加强前隔板制动区域而采用复杂的筋条结构,以及大块加强板或加 强横梁等加强方法时造成的成本高问题,占用空间大问题,达不到强度要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刚度好的前 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 强结构,其包括前隔板,加强板,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制动器踏板,离合器踏板,传力支架以 及加强筋,所述的前隔板与加强板形成一个腔体,所述的制动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分别 与该前隔板相连,所述的传力支架与该下安装板以及上安装板相连,所述的下安装板以及 上安装板形成一腔体结构,传力支架连接该前隔板和该腔体结构,所述的加强筋分别对应 设置在该前隔板以及加强板上。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加强筋设计为圆形或者椭圆 形。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加强筋设置的方向为前隔板应 力传递的方向。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进一步包括安装孔以及翻边,所述的 安装孔设置在该传力支架上,所述的翻边设置在加强板的周边。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安装孔采用承面螺栓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传力支架采用两个小零件焊接 的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通过设计简单的分力 加强结构达到加强前隔板制动区域的目的,而又不增加冲压困难,利用加强板与前隔板合 理配合达到很好的补强作用,成本低,整个结构冲压易实现,同时不占用发动机舱空间,也 不占用乘员舱空间,设置翻边加强,加强板与前隔板形成的空腔在碰撞中有加强该区域保 护人的作用,所述的传力支架将力分流到上部的腔体结构中,与前隔板共同承担制动力,从 而达到减小前隔板应力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的制动区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的冲压件制动区域的筋结构示 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的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其包括前隔 板1,加强板2,下安装板3,上安装板4,制动器踏板5,离合器踏板6,传力支架7,加强筋8, 安装孔9以及翻边10。所述的前隔板1与加强板2形成一个腔体,所述的加强板2的周边设置有翻边10。 所述的制动器踏板5以及离合器踏板6分别与该前隔板1相连,所述的传力支架7与该下 安装板3以及上安装板4相连。所述的下安装板3以及上安装板4形成一腔体结构。所述的安装孔9设置在该传力支架7上,所述的加强筋8分别对应设置在该前隔 板1以及加强板2上。所述的传力支架7本身采用两个小零件焊接的结构,所述的安装孔9采用承面螺 栓结构。所述的加强筋8设计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其设置的方向为上述应力传递的方向。在制动器踏板5或离合器踏板6对前隔板1施力的时候,前隔板1本身的加强筋8 以及加强板形成的区域受部分力,传力支架7将另一部分力传到下安装板3以及上安装板 4形成的腔体结构上,最终达到满足制动离合要求同时各部件又不至于应力过大,同时加强 板2与前隔板1下部形成一个腔体,在碰撞中Z向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通过设计简单的分力加强结构达到加 强前隔板制动区域的目的,而又不增加冲压困难,利用加强板与前隔板合理配合达到很好 的补强作用,成本低,整个结构冲压易实现,同时不占用发动机舱空间,也不占用乘员舱空 间,设置翻边加强,加强板与前隔板形成的空腔在碰撞中有加强该区域保护人的作用,所述 的传力支架将力分流到上部的腔体结构中,与前隔板共同承担制动力,从而达到减小前隔 板应力的作用。该前隔板与加强板形成一个腔体,起到加强作用。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前隔板的制动离合踏板区域得到加强,碰撞侵入量有所减 少,同时无须增加大的费用,也不占用太多发动机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隔板,加强板,下安装板, 上安装板,制动器踏板,离合器踏板,传力支架以及加强筋,所述的前隔板与加强板形成一 个腔体,所述的制动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分别与该前隔板相连,所述的传力支架与该下 安装板以及上安装板相连,所述的下安装板以及上安装板形成一腔体结构,传力支架连接 该前隔板和该腔体结构,所述的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在该前隔板以及加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设 计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设 置的方向为前隔板应力传递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 孔以及翻边,所述的安装孔设置在该传力支架上,所述的翻边设置在加强板的周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采 用承面螺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其包括前隔板,加强板,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制动器踏板,离合器踏板,传力支架以及加强筋,所述的前隔板与加强板形成一个腔体,所述的制动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分别与该前隔板相连,所述的传力支架与该下安装板以及上安装板相连,所述的下安装板以及上安装板形成一腔体结构,传力支架连接该前隔板和该腔体结构,所述的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在该前隔板以及加强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制动区域的加强结构通过设计简单的分力加强结构达到加强前隔板制动区域的目的,而又不增加冲压困难,利用加强板与前隔板合理配合达到很好的补强作用,所述的传力支架将力分流到上部的腔体结构中,与前隔板共同承担制动力,从而达到减小前隔板应力的作用。
文档编号B62D25/14GK201834067SQ20102017761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春宇, 韦学丽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