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8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
技术背景
如图1所示,原结构的小卡扣座2和大卡扣座3卡口相向设置在上护板1上,小卡扣座2起精定位作用,但是产品在装车状态下长期与卡扣的磨损会导致大卡扣座3的脖颈变宽,产品容易发生垂直方向所导到的上下串动,使其与车身间的间隙不合格,且顶伤车身油漆,客户对此抱怨强烈。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该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能有效地解决产品在装车状态下与卡扣的磨损会导致卡扣座的脖颈变宽,使得卡扣座容易发生上下串动,使其与车身间的间隙不合格,而且还容易顶伤车身油漆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包括上护板、小卡扣座和大卡扣座;所述小卡扣座和大卡扣座设置在上护板上;所述小卡扣座和大卡扣座上均设置有卡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卡扣座卡口呈水平方向设置上护板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产品在装车状态下与卡扣的磨损会导致卡扣座的脖颈变宽,使得卡扣座容易发生上下串动,使其与车身间的间隙不合格,而且还容易顶伤车身油漆等问题。


图1为现有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护板;2、小卡扣座;3、大卡扣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地描述如图所示,该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包括上护板1、小卡扣座2和大卡扣座3 ;所述小卡扣座2和大卡扣座3设置在上护板1上;所述小卡扣座2和大卡扣座3上均设置有卡口 ; 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卡扣座3卡口呈水平方向设置上护板1上。
使用时,将卡扣由下端装入卡扣座的方式改为从侧向经卡口装入。这样的装入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卡扣座沿垂直方向的串动。
综上所述,利用本实用型所提供的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产品在装车状态下与卡扣的磨损会导致卡扣座的脖颈变宽,使得卡扣座容易发生上下串动,使其与车身间的间隙不合格,而且还容易顶伤车身油漆等问题。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包括上护板(1)、小卡扣座(2)和大卡扣座(3);所述小卡扣座(2)和大卡扣座(3)设置在上护板(1)上;所述小卡扣座(2)和大卡扣座(3)上均设置有卡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卡扣座(3 )卡口呈水平方向设置上护板(1)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包括上护板、小卡扣座和大卡扣座;所述小卡扣座和大卡扣座设置在上护板上;所述小卡扣座和大卡扣座上均设置有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卡扣座卡口呈水平方向设置上护板上。该车用中支柱外上护板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产品在装车状态下与卡扣的磨损会导致卡扣座的脖颈变宽,使得卡扣座容易发生上下串动,使其与车身间的间隙不合格,而且还容易顶伤车身油漆等问题。
文档编号B62D25/04GK102490791SQ20111035942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杨芳, 王良文, 蔡淑琼 申请人: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