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31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
背景技术
普通车型的后地板后部设有备胎箱,但对于一些对乘员舒适性要求很高需要具有很大乘用空间的车型来说,备胎箱被布置在地板下面,通过一种备胎升降装置来拆卸,但是在某些特殊路况下,被布置在地板下面的备胎易出现窜动错位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09年8月5日,公告号CN201283914Y)公开了一种汽车备胎固定架,包括与备胎支架连接的车身后地板,车身后地板上设有限位卡簧,,所述的备胎支架梯形台上的圆柱形凸台的倾斜面上设有圆环形台阶状的备胎固定座,备胎固定座的台阶上依次设有防尘壳,缓冲橡胶和螺母,螺栓穿过备胎固定座,防尘壳,缓冲橡胶和螺母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是限位卡簧给备胎进行限位,还需要专用的备胎提取工具,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备胎限位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备胎限位总成。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包括后地板横梁和固定在后地板横梁上的后地板底部连接板,还包括后地板右内纵梁和后地板左内纵梁,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和后地板左内纵梁分别设置在后地板底部连接板的两侦牝与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和后地板左内纵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上的限位结构和后地板左内纵梁上的限位结构以及后地板底部连接板构成一个备胎凹坑。该结构是在保证后地板左右内纵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后地板左右内纵梁的结构进行设计,设计成与备胎球冠相适配的限位结构,通过四个方面的限位结构来对备胎进行限位,无需再增加任何新的部件,也无需备胎拿取工具,就能保证备胎在复杂路况下不会发生窜动问题,提高了备胎放置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推进了车身轻量化。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上的限位结构包括两限位斜面,所述的限位斜面为平滑过渡的弧形斜面,所述的弧形斜面与备胎弧形冠面相适配,所述的两限位斜面分别沿后地板右内纵梁的一端向中部内侧延伸设置,并向备胎凹坑内侧倾斜。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备胎不会发生窜动,因为限位斜面从后地板右内纵梁两端向中部延伸设置并且所述的限位面向备胎凹坑内侧倾斜,这种结构和备胎冠面相适配,备胎能够稳定地设置在限位面上,而且向内倾斜进一步防止备胎向外的窜动。作为优选,所述的两限位斜面成八字形结构设置在后地板右内纵梁上。该结构刚好与备胎的两个冠面配合,将其固定在限位斜面内侧不发生窜动。[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地板左内 纵梁上的限位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折弯面,所述的限位折弯面分别从后地板左内纵梁的两端向中部设置,所述的限位折弯面包括斜面、与斜面平滑连接的弧面和与弧面连接的平面,所述的两个限位折弯面构成的限位结构与备胎的侧球冠面和端面圆弧相适配。该结构中后地板左内纵梁上的限位结构是两个限位折弯面,采用此结构,是充分利用后地板左右内纵梁之间的距离,即不需要改变内纵梁的位置,又能保证备胎不窜动,使备胎三分之一左右的冠面设置在限位折弯面上,使整个备胎即放得下又保证不会窜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总成是在保证后地板左右内纵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后地板左右内纵梁的结构进行设计,设计成与备胎球冠相适配的限位结构,通过四个方面的限位结构来对备胎进行限位,无需再增加任何新的部件,也无需备胎拿取工具,就能保证备胎在复杂路况下不会发生窜动问题,提高了备胎放置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推进了车身轻量化。

图I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备胎限位总成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备胎限位总成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板右内纵梁,2、后地板左内纵梁,3、后地板横梁,4、后地板底部连接板,
5、限位结构,51、限位斜面,52、限位折弯面,53、斜面,54、弧面,55、平面,6、备胎凹坑,7、备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实施例I :在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包括后地板横梁和固定在后地板横梁上的后地板底部连接板,还包括后地板右内纵梁I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分别设置在后地板底部连接板4的两侧,与后地板横梁3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5,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上的限位结构5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上的限位结构5以及后地板底部连接板4构成一个备胎凹坑6。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上的限位结构5包括两限位斜面51,所述的两限位斜面51成八字型结构设置在后地板右内纵梁I上。所述的限位斜面51为平滑过渡的弧形斜面,所述的弧形斜面与备胎7弧形冠面相适配,所述的两限位斜面51分别沿后地板右内纵梁的一端向中部内侧延伸设置,并向备胎凹坑6内侧倾斜。所述的后地板左内纵梁2上的限位结构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折弯面52,所述的限位折弯面52分别从后地板左内纵梁2的两端向中部设置,所述的限位折弯面52包括斜面53、与斜面平滑连接的弧面54和与弧面连接的平面55(见图2),所述的两个限位折弯面52构成的限位结构5与备胎7的侧球冠面和端面圆弧相适配。备胎在放入备胎凹坑6后备胎的中心偏离备胎凹坑6的中心。备胎的中心偏离备胎凹坑的中心一是充分利用了后地板左右内纵梁之间的距离,二是能够保证备胎放置的稳定性,如果同时采用相对称的四个限位面,备胎放置后因接触面较少,容易造成备胎的不稳,采用两中心不重合的结构设计能够更好地保证备胎放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凹坑结构的备胎放置限位总成,有效地解决了在某些特殊路况下备胎窜动问题,提高了稳定性;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备胎固定支架,备胎限位梁来进行限位的结构相比,该总成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对后地板左右内纵梁的结构进行限位结构设计,来对备胎进行限位,无需再增加任何部件,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推进了车身轻量化。该限位总成中,后地板左右内纵梁分别连接着后地板横梁,后地板底部连接板,制 作过程中先将地板底部连接板与后地板横梁焊接固定,然后再将后地板左右内纵梁分别焊接到后地板横梁上。这样在后地板左右内纵梁上设置限位结构,使整个结构形成备胎凹坑,将备胎设直在上面,有效地控制了备胎的如后左右窜动。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包括后地板横梁和固定在后地板横梁上的后地板底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地板右内纵梁(I)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分别设置在后地板底部连接板(4)的两侧,与后地板横梁(3)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5),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上的限位结构(5)和后地板左内纵梁(2)上的限位结构(5)以及后地板底部连接板(4)构成ー个备胎凹坑(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I)上的限位结构(5)包括两限位斜面(51),所述的限位斜面(51)为平滑过渡的弧形斜面,所述的弧形斜面与备胎弧形冠面相适配,所述的两限位斜面(51)分别沿后地板右内纵梁的一端向中部内侧延伸设置,并向备胎凹坑(6)内侧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限位斜面(51)成八字形结构设置在后地板右内纵梁(I)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地板左内纵梁(2)上的限位结构(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折弯面(52),所述的限位折弯面(52)分别从后地板左内纵梁(2)的两端向中部设置,所述的限位折弯面(52)包括斜面(53)、与斜面平滑连接的弧面(54)和与弧面连接的平面(55),所述的两个限位折弯面(52)构成的限位结构(5)与备胎的侧球冠面和端面圆弧相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备胎限位总成,包括后地板横梁和固定在后地板横梁上的后地板底部连接板,还包括后地板右内纵梁和后地板左内纵梁,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和后地板左内纵梁分别设置在后地板底部连接板的两侧,与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和后地板左内纵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的后地板右内纵梁上的限位结构和后地板左内纵梁上的限位结构以及后地板底部连接板构成一个备胎凹坑。无需再增加任何新的部件,也无需备胎拿取工具,就能保证备胎在复杂路况下不会发生窜动问题,提高了备胎放置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推进了车身轻量化。
文档编号B62D43/04GK202413971SQ2011205235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吴成明, 李宏华, 浦传波, 赵福全, 金爱君, 闻培培, 陈定方, 韦兴民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