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悬置左支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287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悬置左支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重型载货汽车、特殊用途载重车型及军车(导弹发射车)等车型的前悬置左支座总成。
背景技术
因载货重型卡车、导弹发射车的承重指标不断加大,也给重型车辆运行于不平的道路时,驾驶室垂直方向的重力和冲击力吸收方案提出了新要求,为实现必需的悬挂、减震和引导功能,以及隔音和减少因路面引起的颠簸和垂直冲击力,减小驾驶员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的疲劳,在颠簸崎岖的路面方向性不平稳的背景下研发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悬置左支座总成,包括弹性元件、上部分和下部分,其特征在于,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上部分通过门架与驾驶室相连,下部分通过支架与车架相连,通过导向槽与液压锁进行引导,所述前悬置左支座总成为四点式悬浮前悬置左支座总成,所述总成的最大长度为415_。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悬置左支座总成,采用35#钢,各连接部位无需热处理。本新型的前悬置左支座总成,材料采用35#钢,连接部位无须经热处理工艺可达到技术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改进结构,产品性能更高,吸收垂直冲击能力更好,转向轻便;能较好地达到各项功能指标,结构相对简单,拆装维修更换更方便;经特殊工艺处理后生产的汽车前悬置左支座总成经疲劳试验后无损坏,远远高于行业标准50万次的规定;前悬置左支座总成可有效提高驾驶员的乘座舒适性、路面引起的颠簸被悬置很好的隔离、减少;能在所有工况下承受动、静载荷,不与底盘上的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悬置左支座总成的右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悬置左支座总成,包括弹性元件、上部分和下部分,其特征在于,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上部分通过门架与驾驶室相连,下部分通过支架与车架相连,通过导向槽与液压锁进行引导,所述前悬置左支座总成为四点式悬浮前悬置左支座总成,所述总成的最大长度为415_。作为优选结构,采用35#钢,各连接部位无需热处理。该产品的优点在于I、该产品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感觉路况,减轻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疲劳,在颠簸崎岖的路面方向性更平稳,操控性更好。2、材料采用35#钢,关键连接部位无须进行淬火的热处理可达到技术性能要求。结构改进,产品性能更高,吸收垂直冲击能力更好,转向轻便;经特殊工艺处理后生产的汽车前悬置左/右支座经疲劳试验后无损坏,远远高于行业标准50万次的规定。3、可提高驾驶室的碰撞安全性,碰撞能量被装配在前悬置支座上的减震器吸引,提高了驾驶室的安全性。4、减小驾驶室悬置点的动载荷,使冲击力影响更小,尤其前悬置左右支座的结构设计可以很好地避开不平路面引起的高频震动。5、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能较好地达到各项功能指标,结构相对简单,拆装维修更换更方便。 6、采用四点式悬浮悬置方式,左右悬置均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上部通过门架与驾驶室相连,下部通过支架与车架相连,通过导向槽与液压锁进行引导。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应当指出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前悬置左支座总成,包 括弹性元件、上部分和下部分,其特征在于,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上部分通过门架与驾驶室相连,下部分通过支架与车架相连,通过导向槽与液压锁进行引导,所述前悬置左支座总成为四点式悬浮前悬置左支座总成,所述总成的最大长度为4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悬置左支座总成,包括弹性元件、上部分和下部分,其特征在于,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上部分通过门架与驾驶室相连,下部分通过支架与车架相连,通过导向槽与液压锁进行引导,所述前悬置左支座总成为四点式悬浮前悬置左支座总成,所述总成的最大长度为415mm。
文档编号B62D33/10GK202641890SQ20122004139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9日
发明者陈江波 申请人: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