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290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品种、类型很多,但大多数相同或相似,这些车各自都有许多优点,但也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结构臃肿、重量大、强度底、重心高、后重前轻;中接头前部空间较小、下管内不能放置其他零部件;闸线、电线在车架的外面或置线较困难;整体造型不美观、不均衡、不稳定、不呼应、不协调、不流畅、不统一、不连贯;大部分电动自行车车架不新颖、无创造性。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采用槽型下管、加强板、立管支管等新型零部件,合理布置、搭配各零部件,创造出新结构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自行车车架主要由:头管、槽型下管、立管、中接头、加强板、立管支管、平叉桥管、平叉、平叉接片、立叉、衣架腿、衣架外框组成;槽型下管前端接头管,槽型下管后端外下面接车架加强板,加强板后端接平叉桥管,槽型下管后上部接中接头,中接头上部接立管下端,中接头后部接平叉前端接,平叉桥管两端接平叉前部内侧,立管下部侧面接立管支管前端,立管支管后端接平叉前上部,平叉与立叉后端接平叉接片,立叉前端接立管上部,衣架腿下端接立叉下部、上端接衣架外框后部,衣架外框前端接立叉前部;槽型下管横截面为槽管,中接头与槽型下管内底面之间有空间;下管与衣架腿纵向为直形与弧形相组合,两者前后呼应、协调,轴线延伸线相切,两者纵向整体形状为下弯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加强板、立管支管增加了车架中部的强度,立管支管上端在立管的侧面,极大的减小了立管此部位的应力集中现象。槽型下管上部与立管、中接头前部空间较大,有放置其他零部件的空间。槽型下管内可放置其他零部件,闸线、电线、插件能穿过中接头与槽型下管内底面之间的空间。有电动自行车车架结构简洁、重量轻、强度高、重心低、前后重量均衡。车架整体造型新颖、美观、均衡、稳定、呼应、协调、流畅、统一、连贯;车架具有鲜明的新颖性、显著的实用性、突出的创造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车架立体图。图2是车架主视图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中I头管、2槽型下管、3立管、4中接头、5加强板、6立管支管、7平叉桥管、8平叉、9平叉接片、10立叉、11衣架腿、12衣架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明:车架主要由头管1、槽型下管2、立管3、中接头4、加强板5、立管支管6、平叉桥管7、平叉8、平叉接片9、立叉10、衣架腿11、衣架外框12组成。
图1表明:槽型下管2前端接头管1,槽型下管2后端外下面接加强板5,加强板5后端接平叉桥管7,槽型下管2后上部接中接头4,中接头4与槽型下管2内底面之间有空间,中接头4上部接立管3下端,中接头4后部接平叉8前端接,平叉桥管7两端接平叉8前部内侧,立管3下部侧面接立管支管6前端,立管支管6后端接平叉8前上部;平叉8与立叉10后端接平叉接片9,立叉10前端接立管3上部,衣架腿11下端接立叉10下部、上端接衣架外框12后部,衣架外框12前端接立叉10前部。
图1表明:槽型下管2与衣架腿11纵向为直形与弧形组合形,两者前后呼应、协调,轴线延伸线相切,两者纵向整体形状为下弯弧形。槽型下管2上部与立管3、中接头4前部空间较大,有放置其他零部件的空间。
图1表明:电动自行车车架结构简洁、重量轻、强度高、重心低、前后重量均衡。车架整体造型新颖、美观、均衡、稳定、呼应、协调、流畅、统一、连贯;车架具有鲜明的新颖性、显著的实用性、突出的创造性。
图1、图3表明:采用加强板5、立管支管6增加了车架中部的强度,立管支管6上端在立管3的侧面,极大的减小了立管3此部位的应力集中现象。图3表明:槽型下管2横截面为槽管,槽型下管2内可放置其他零部件,闸线、电线、插件能 穿过中接头4与槽型下管2内底面之间的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主要由:头管、槽型下管、立管、中接头、加强板、立管支管、平叉桥管、平叉、平叉接片、立叉、衣架腿、衣架外框组成;槽型下管前端接头管,槽型下管后端外下面接车架加强板,加强板后端接平叉桥管,槽型下管后上部接中接头,中接头上部接立管下端,中接头后部接平叉前端接,平叉桥管两端接平叉前部内侧,立管下部侧面接立管支管前端,立管支管后端接平叉前上部,平叉与立叉后端接平叉接片,立叉前端接立管上部,衣架腿下端接立叉下部、上端接衣架外框后部,衣架外框前端接立叉前部;槽型下管横截面为槽管,中接头与槽型下管内底面之间有空间;下管与衣架腿纵向为直形与弧形相组合,两者前后 呼应、协调,轴线延伸线相切,两者纵向整体形状为下弯弧形。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主要由头管、槽型下管、立管、中接头、加强板、立管支管、平叉桥管、平叉、立叉、衣架腿、衣架外框组成;槽型下管前端接头管,槽型下管后端外下面接车架加强板,加强板后端接平叉桥管,槽型下管后上部接中接头,中接头上部接立管下端,中接头后部接平叉前端接,平叉桥管两端接平叉前部内侧,立管下部侧面接立管支管前端,立管支管后端接平叉前上部,立叉前端接立管上部,衣架腿下端接立叉下部、上端接衣架外框后部,衣架外框前端接立叉前部;中接头与槽型下管内底面之间有空间;下管与衣架腿前后呼应、纵向整体形状为下弯弧形;车架新颖、美观、简洁、轻、强度高、重心低、均衡、稳定、呼应、协调、流畅、统一、连贯。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3127063SQ2013201350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姜富军 申请人:宝岛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