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387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油缸、曲柄、连杆、悬挂板和中间轴。转向油缸推动曲柄通过连杆的传递,将转向力传给悬挂板,悬挂板与轮组采用机械连接,在转向力作用下,悬挂板绕中间轴旋转,实现轮组的转向,中间轴与安装在其上的一对圆锥滚子轴承主要起到承受车辆传递过来的轴向和径向载荷的作用;通过独立油缸结构配合电控系统,确保各个悬挂单独控制,通过对转向角度的不对称分布,最终实现各种不同的转向模式。
【专利说明】一种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模块式运输车及相关设备上专用的独立油缸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行的液压模块式运输车及相关设备中,为了实现整车的转向,采用了两种转向机构:
[0003]方式一为齿轮齿条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主要由悬挂装置、齿轮、齿条、油缸和连接法兰组成。工作时,油缸的伸缩带动齿条直线运动,齿条推动齿轮转动,通过连接法兰的传递,最終带动悬挂装置转动,此种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度可达到±110°以上。
[0004]方式ニ为蜗轮蜗杆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由液压马达、减速机、蜗轮、蜗杆、回转支承和悬挂装置組成。液压系统给液压马达提供压カ油,经过减速机減速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回转支承外侧与蜗轮一体,蜗轮旋转带动悬挂装置转动,实现机构转动,此种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度可达到±130°以上。
[0005]原有的两种转向模式,结构都比较复杂,一则生产制造比较困难,再则其稳定性也较难保证,同时制造成本较高,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结构较为简单且稳定可靠的新型转向机构将成为该领域的有益补充。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并处理好新转向机构转向角度不足±90°,对不同转向模式所产生的影响。
[000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由转向油缸1、曲柄2、连杆
3、悬挂板4和中间轴5组成,转向油缸I的支座安装于车架上,转向油缸I 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曲柄2,曲柄2 —端连接连杆3,连杆3另一端连接悬挂板4,悬挂板4 一端固定于中间轴5上,可绕中间轴5旋转;所述转向油缸I连接控制系统。
[0008]液压模块车要适应在狭小的空间内灵活运转,就需要满足包括中心回转在内的多种转向模式,通常的思路中,需要车辆满足±90°以上的转向角度,但由于模块车的车宽限制,布置出的独立油缸转向机构很难满足±90°的角度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布置,使车辆设计转向角度在-65°?+100°的情况下,满足各种所需的转向模式,本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和实践,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使液压模块车的转向系统节约成本50%左右(原结构成本约2万元,新结构成本I万元)。
[0009]本实用新型转换思路,合理布置转向角度,通过角度的不对称布置,以达到实现各种转向模式所需要的角度,并利用独立油缸带动的连杆机构的特点,替代现有较复杂的齿轮齿条及蜗轮蜗杆转向机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0012]图3新型转向机构中心回转示意。
[0013]图4新型转向机构的转向模式。其中:(a)为侧向八字转向,(b)为中心回转转向,(C)为八字转向,(d)为斜行,(e)为横行。
[0014]图中标号:1为油缸,2为曲柄,3为连杆,4为悬挂板,5为中间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独立油缸转向机构主要包括转向油缸1、曲柄2、连杆3、悬挂板4和中间轴5,转向油缸I的支座安装于车架上,曲柄2与连杆3起到传递油缸推力的作用,悬挂板4与轮组采用机械连接,悬挂板可绕中间轴5旋转,中间轴5上面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用于承受车辆传递过来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工作过程:车辆需要转向时,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到液压系统的转向比例阀,控制压力油进入转向油缸1,转向油缸I推动曲柄2通过连杆3的传递,将转向力传给悬挂板4,悬挂板4与轮组采用机械连接,在转向力作用下,悬挂板4绕中间轴5旋转,实现轮组的转向。中间轴5与安装在其上的一对圆锥滚子轴承主要起到承受车辆传递过来的轴向和径向载荷的作用。在这个转向机构中,转向角度为-65°?+100 °,每个转向机构独立工作,配合电控系统实现每个悬挂装置的任意控制,最终实现各种不同的转向模式。
[0017]图4为转向模式说明,图中各种方向的小方块表示各个悬挂轮组;图4(a)为侧向八字模式:车辆的纵向轮组保持横行方向,轮组设定为绕纵向任意一个回转中心旋转,车辆绕纵向中心行驶;图4(b)为中心回转转向模式:各轮组设定车辆中心为转向中心,车辆实现内转向半径为零的原地转向;图4(c)为八字转向模式:车辆的后侧轮组保持前进方向,前轮组设定为绕侧向任意一个回转中心旋转,车辆绕侧向中心行驶;图4(d)为斜行模式:各轮组转向可控制朝向同一方向,车辆实现斜向行驶;图4(e)为横行模式:车辆各轮组设定为横向,车辆实现横向行驶;其它转向模式:由于各轮组可单独控制,车辆还能完成其它一些转向模式,诸如正常行驶用到的半八字转向、摆头、摆尾待模式。
[0018]模块车由12个悬挂轮组均布而成,中心回转时,要求每个悬挂轮组位于回转中心的切线方向,在转向角度> ±90°的情况下,轮组的状态一般以纵向中心轴线镜像分布,如这种方式在新转向机构中使用,则1#和12#轮组的角度将小于-65°,然而,其机械结构在此方向是不能满足角度要求的,则需要这两个轮组反向旋转至+100°,同时电控系统需要判断这两个轮组的性质,如果此轮组是驱动轮则需要控制其运动方向与通常情况相反;如是从动轮则不需要控制,其将跟随车辆运动方向自行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模块车用独立油缸转向机构,由转向油缸(I)、曲柄(2)、连杆(3)、悬挂板(4)和中间轴(5)组成,其特征在于转向油缸(I)的支座安装于车架上,转向油缸(I) 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曲柄(2),曲柄(2) —端连接连杆(3),连杆(3)另一端连接悬挂板(4),悬挂板(4) 一端固定于中间轴(5)上,可绕中间轴(5)旋转;所述转向油缸(I)连接控制系统。
【文档编号】B62D9/00GK203410510SQ20132036520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5日
【发明者】杨卓林, 詹立勤, 葛仲杰, 于金波 申请人:上海电力环保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