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63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在发动机运行时吸收和承载沿车身上下方向上的震动较小而影响驾驶舒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包括右悬挂支架和左悬挂支架,发动机上设置有悬挂支耳,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悬挂支耳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右悬挂支架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右加强管,左悬挂支架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左加强管;并且,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与悬挂支耳从车身正方向形成“U”字形,能极大地消除摩托车在行驶过程由发动机工作带来的垂直方向的震动,提高了驾驶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摩托车悬挂结构,特别涉及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发动机悬挂结构是将摩托车发动机安装在摩托车车架的机构。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到摩托车行驶中的震动和冲击强弱,对摩托车驾驶舒适性至关重要。摩托车发动机的前悬挂是固定发动机前部的结构。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前悬挂是与车架前支撑管通过冲压成形或压铸的悬挂板或支架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车架必需设有前支撑管或托架。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而且强度不够,震动较大,会导致悬挂结构在发动机运行时吸收和承载沿车身上下方向的震动较小,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在发动机运行时吸收和承载沿车身上下方向上的震动较小而影响驾驶舒适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包括右悬挂支架和左悬挂支架,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悬挂支耳,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悬挂支耳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右悬挂支架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右加强管,所述左悬挂支架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左加强管;并且,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与悬挂支耳从车身正方向形成“U”字形。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右加强管和左加强管均为圆形管状。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右加强管在工作状态与右悬挂支架形成“Y”字形,所述左加强管在工作状态与左悬挂支架形成“Y”字形。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右加强管起于右悬挂支架中间位置而止于车架,所述左加强管起于所述左悬挂支架中间位置而止于车架。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右加强管与右悬挂支架夹角为40-60度,所述左加强管与左悬挂支架夹角为40-60度。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U”字形角度为40 -50度。
[0010]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与悬挂支耳从车身正方向形成“U”字形结构,又依靠左右加强管与左右悬挂支架形成的“Y”字形的结构,能极大地消除摩托车在行驶过程由发动机工作带来的垂直方向的震动,提高了驾驶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工作时主视图;
[0013]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工作时左视图;[0014]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工作时右视图。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工作时主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工作时左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工作时右视图,图中,I为右悬挂支架,2为右加强管,3为左悬挂支架,4为左加强管,5为车架,6为发动机,7为悬挂支耳。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包括右悬挂支架I和左悬挂支架3,发动机上设置有悬挂支耳7,左悬挂支架3和右悬挂支架I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悬挂支耳7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右悬挂支架I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右加强管2,左悬挂支架3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左加强管4 ;并且,左悬挂支架3和右悬挂支架I与悬挂支耳7从车身正方向形成“U”字形。右加强管2和左加强管4均为圆形管状。右加强管2在工作状态与右悬挂支架I形成“Y”字形,左加强管4在工作状态与左悬挂支架3形成“Y”字形。右加强管2起于右悬挂支架I中间位置而止于车架,左加强管4起于左悬挂支架3中间位置而止于车架。右加强管2与右悬挂支架I最佳夹角为50度,左加强管4与左悬挂支架3最佳夹角为50度。“U”字形最佳角度为45度。圆形管状使车架5的强度增加。当摩托车发动机安装在车架上时,悬挂支架“Y”字形根部和“U”字形两弧线位置形成一柔性连接部,保证了稳定可靠的固定发动机在车架上,又减少了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延车身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震动传递到车架上。
[0017]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与悬挂支耳从车身正方向形成“U”字形结构,又依靠左右加强管与左右悬挂支架形成的“Y”字形的结构,能极大地消除摩托车在行驶过程由发动机工作带来的垂直方向的震动,提高了驾驶性能。
[001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包括右悬挂支架和左悬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悬挂支耳,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悬挂支耳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右悬挂支架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右加强管,所述左悬挂支架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左加强管;并且,左悬挂支架和右悬挂支架与悬挂支耳从车身正方向形成“U”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强管和左加强管均为圆形管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强管在工作状态与右悬挂支架形成“Y”字形,所述左加强管在工作状态与左悬挂支架形成“Y”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强管起于右悬挂支架中间位置而止于车架,所述左加强管起于所述左悬挂支架中间位置而止于车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强管与右悬挂支架夹角为40-60度,所述左加强管与左悬挂支架夹角为40-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形角度为40-50度。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3698537SQ20132087196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科, 王清友, 张玉江 申请人: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